如何评价德军MG42机枪?盟军部队缴获后不敢用吗?

太多的不该


关于MG-42机枪,军网上的报道非常多,确实这也称得上是一款划时代意义的机枪,因为德国人天才般地将轻机枪和重机枪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重机枪的猛力火力,同时又有轻机枪的机动和灵活性。

此枪,在枪管下本身就安装有两脚架,在此状态下射击,就是一挺有效射程800米的轻机枪;当将其装上稳固的三角架时,就变成了一挺有效射程1000米的重机枪,所以德国人将其命名为“MG-42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可发射德国或波兰的毛瑟98式7.92毫米枪弹,使用易于迅速转移的两脚架轻机枪组,一般由3人组成,即手持望远镜通常也是指挥员的观察员、射手和装填手,所携带的弹药不是很多,一般随步兵班作战。

使用三角可调支架的重机枪,由4-5名成员组成,一般不配备75发突击弹鼓,而是150发、300发弹链供弹,安装了重型枪管,能保证机枪火力更持久。

由于MG-42通用机枪射速非常高,每分种能达到1200发,所以持续射击火力非常猛,射击时发出的枪声噪音似撕裂布匹,又似电锯锯木头,于是,就有了“希特勒电锯”的绰号。

二战时期,MG-42通用机枪,具备可靠、耐用、简单、容易操作,以及成本低廉等特征,射速为全球枪械中最高者,除了是步兵班排连最主要的火力输出单元以外,还可以充当车载机枪,必要时可以对空射击,就是一挺高射机枪,所以技战术性能非常出色。

但纵观整个二战时期,盟国对缴获的MG-42通用机枪,却极少用于战场,原因就是培养培育一名熟练操控此枪的射手非常困难。

由于MG-42通用机枪射速高,枪上又没有射速调节器,德国军队培育一名能人为地将射速降到每分钟600发左右的机枪手都非常困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

一般非专业的人,用MG-42通用机枪射击时,每秒钟能打出20发子弹,7秒钟内能将150发弹链上的子弹就打光,所以合格的射手都是采用点射来节约子弹,延长机枪的射击时间。

此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盟国军队枪械的口径和德国军队不一样,主要交战国美苏两国基本上是以7.62毫米口径为主,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则以7.7毫米口径为主,德国毛瑟98式7.92毫米枪弹又不容易搞到,干脆就不使用此枪了。

二战时,苏联军队缴获了为数不少的MG-42通用机枪,但都存进了仓库,五十年代初,还援助了国内数百挺,但就是子弹少,由于射速过高,加上子弹少,国内军队同样将此枪弹锁进了仓库。

79年代末,南疆边境冲突战中,我军再从军火库内搬了一批MG-42通用机枪,用于前线作战,这方面军网曾有报道,但机枪的战果却未曾报道,网上有我军战士在前线用MG-42通用机枪射击的图片可查询。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滚柱式闭锁的半自由枪机,弹链供弹,大量冲压件,鬼畜的射速,通用机枪的先行者。

你想,在战场上你遇到敌军步兵想从掩体出来跃进至侧边土坡,给你反应的时间只有2秒钟。这时候你拿着500发射速的布伦轻机枪,瞄准,扣了下扳机,射出两发子弹未中,敌军士兵成功进入土坡后,你打不着了。

换成MG42则是,瞄准,扣下了扳机,同样时间内射出了5发子弹,敌军士兵被打成了血葫芦。

或者说,当我方步兵班进攻的时候。敌军步兵从掩体后面时不时的探脑袋出来放一枪,你手里的布伦和敲地鼠一样挨个点脑袋,打不打的中另说,但这火力让敌军步兵很有侥幸心理。30发打完,换完弹匣之后,发现自家的步兵班死的就剩两个了。

换成MG42的话,对着敌军步兵掩体大致位置,一梭子5-6发过去,和暴雨一样打在掩体上。激起了大片烟尘,掩体后的敌军士兵瑟瑟发抖的表示MG爸爸我不探脑袋了。

但射速并不是一切,过高的射速除了带来更大的弹药消耗,MG42的枪管也很容易过热,美军步兵教程中对MG42换枪管空隙中流出的破绽有很多战术指导。


盟军缴获MG42用还是用的,但基本作为固定火力点用于后方防御用。一个是前线步兵没那么多7.92毛瑟弹给你用,毕竟盟军又不产这个弹,就算有大量缴获,军需官脑抽了才会专门给你供另一种弹。

后方的话没那么多弹药消耗,而且缴获弹藏量相对也足。

二个是,进攻时候你要是带着德棍的MG42,抛开弹药问题。这撕布机这么有辨识度的枪声一响,怕不是你整个排不明所以的吃瓜步兵先全趴在地上了。搞不好更加不明所以的吃瓜迫击炮班已经开始架炮调角度了。


疯狗的轻武


我是军林纵横!

一句话MG42,是一款相当经典的德制机枪。正因为太过受到战士们的喜爱,以及突出的作战性能。有资料显示,二战结束时,MG42枪已生产423600挺。盟军少有装备能与之抗衡!

MG42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为“机枪1942年型”。MG42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快到什么程度呢?不说具体数据之前,反之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从战术性能看,MG42枪7.92m m 口径,全枪长1.22米,重量11.57千克,这个重量在机枪中简直是“轻若鸿毛”,枪管长0.533米,使用弹药7.92毫米毛瑟枪弹,这个弹军迷迷朋友们都耳熟能详了。


经典轻机枪MG42

MG42有多强呢?其实这还是源于其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短点射,可射出12到15发子弹。事实上,在战场上,士兵被MG42射击,也往往是一瞬间身中数弹,几乎没有活命的机会。

而且该枪相当耐用,苏联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北非炎热的沙漠,诺曼底低矮的灌木丛林,柏林的碎石瓦砾堆,MG42都给盟军士兵带来了巨大杀伤。

有人问起,盟军为何不用MG42?很简单,没法用。因为MG42的耗弹量巨大,数据显示,5秒钟内射手可以发出125发子弹。以德军的训练有素,在点射时仍然耗弹巨大,盟军敢用?所以还是用自己研制生产的比较好。比如苏联生产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具备相当可靠的性能。并认为性能足以媲美,事实上中国志愿军的步兵班也曾大量装备。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军林纵横


MG42作为一款通用机枪无疑是很成功的,节约材料的冲压技术使它成本相对低廉,轻重两用的设计理念及供弹方式的多样化使其即可以持续进行火力压制,又可以充当步兵班交战的火力支柱,MG42那1200发每分的理论射速和7.92的口径能精确高效地压制或屠杀步兵,可靠的性能使其从冬季的莫斯科到炎热的北非沙漠从未掉过链子,于德军中十分受欢迎,以至于二战结束后还在使用其改进型;而在苏军和盟军中,MG42的阴影挥之不去,以至于流传着“希特勒的电锯”,“撕布机”这样的绰号。能够批量武装,出色完成通用机枪的任务,被本国军人信赖又被敌方士兵恐惧,这样的机枪就算有瑕疵也掩盖不了其锋芒。

至于盟军部队缴获后为什么不使用,我个人有一些看法:首先,从大局势上来说没必要,盟军主力使用的武器弹药口径跟德军不一致,英联邦国家的7.7mm、美国跟苏联的7.62mm,而德国MG42是7.92mm,弹种不同意味着要使用缴获的武器要么去缴获敌方弹药,要么自己造。自己造是不可能的,在有自己的武器体系的情况下浪费资源造来源不稳定坏了还没有更换零件的外来武器的弹药太奢侈,还不如保障本国武器弹药生产;而单凭缴获是绝对不够的,MG42被大量缴获的时候德国形势已经很不妙了,德国人自己的弹药都不够使,很难剩下额外的弹药被缴获,何况MG42射速如此之快,难得捡了点子弹,手一抖全出去了,仗还怎么打?其次,从基层战术上看,你捡了也未必会用,这可不是能打响就算会用了,MG42射速极快,持续射击会导致枪管过热而容易报废,什么频率射击最高效,什么时候该换枪管,甚至怎么打最准,这些都是需要训练的,战场上可是没有说明书的(有也是德文),盟军苏军用惯了手里的家伙,战斗的时候突然换了一把不熟悉的武器,万一掉了链子,害死的都是自己的兄弟,没人敢冒这个险。退一步讲,德国把MG42玩的炉火纯青是人家有相应的步兵战术,如果步兵受过的相关训练不同说不定用MG42还不如本国机枪。最后,从战场环境上讲,如果某个大兵端掉了德国火力点,看到了一把能用的MG42,就想捡起来让德国人也吃吃苦头,这种事情也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没得协商,火力点附近一队一直被压制的自己人一看,嘿,机枪打别处了,咱赶快摸上去给端了,摸近了给了个雷,你说冤不冤?何况美国兵可能远远的听见MG42的轰鸣就准备呼叫迫击炮了。所以出于保证作战效率和避免误伤的缘故,也没有太多人会去捡MG42用。

以上是个人浅见,希望能对题主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