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明朝中期開始的走西口到明末清初形成高潮,數以萬計的晉陝冀民眾進入塞外草原,在黃河流經的河套和土默川平原上,人們結廬耕作,板升農業取代了畜牧業。落腳河套的河北邢臺人王同春率先在河套平原上興修水利,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一人竟擁有乾渠5條,支渠270多條,總長度達到4000公里,可灌溉水田7000多頃,成為富甲一方的知名人物,被人們尊稱為“河神”。而在土默川上,黃河漫灘時有發生,雖然早在1870年,薩拉齊同知文山在今包頭東河區磴口村築一壩口,逼黃河三流歸一,但農田灌溉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1922年,薩拉齊地方紳士丁紹先邀請好友王同春,在薩拉齊勘測了一條長97.5公里的大幹渠,起名民生渠。乾渠從磴口設閘,東經巴拉蓋、郭碾坊,一直至哈素海,然後向南經黑河故道注入黃河,後經預算,耗資巨大,資金無法籌措,所以勘測結束後幾年都沒能動工。從1924年開始,薩拉齊地區連年乾旱,開渠灌田成為當務之急,地方人士提出“以工代賑”的建議,綏遠省政府認為可行,遂於1928年7月,在省主席李培基主持下成立救災賑務委員會,幾千災民於9月18日開工,一直施工到封凍前,但最終還是因為經費問題而停工。

1929年6月,綏遠省政府與當時全國最大的民間慈善組織華洋義賑會溝通協商,終於簽訂了修建薩拉齊民生渠的合同。合同規定,所需費用綏遠省負擔20萬元,華洋義賑會負責40萬元,其中華洋義賑會的投資可在民生渠投入使用後的收益中扣除。為此專門成立了工程處,由美國人艾德敷任處長,託德擔任總工程師。也就在這年的夏天,23歲的美國記者斯諾來到薩拉齊,親眼目睹了饑荒的慘狀和開挖民生渠的情景,寫出了震驚世界的《拯救25萬生靈》的報道,薩拉齊和民生渠從此名揚中外。

「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總工程師託德(可能是中間那位)與他的同伴在薩拉齊(今土默特右旗)的住處

民生渠開挖前,地方人士提出採用王同春的施工方案,但成竹在胸的託德卻一意孤行,改用新法施工,並承諾對結果負責。他信心滿滿地說:“在這些土地上生長的糧食足以供整個綏遠省大約五百萬人口食用,當我的這條小溝渠竣工時,這個地區就再也不用擔憂鬧饑荒了。”但開工不久,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便接踵而至,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技術人員嚴重短缺,本來需要四萬個勞動力,卻只招募了1.5萬人,勞工蟲蝨成災,因傳染斑疹和傷寒病而死的人不計其數。斯諾在文章中這樣寫到:“站在修築的渠岸上,看到1000多災民脫光了衣服在幹活。”而另一個美國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彭德爾頓則用相機留下了這些不忍目睹的照片。1930年,土默川難得的風調雨順,大部分災民回村務農,修渠的民工越來越少。1931年春,沒有辦法的綏遠省政府緊急調集70師和73師的四千官兵,參加到民生渠的開挖工程中。到1931年6月中旬,民生渠乾渠主體工程、七道支渠以及閘門修建完成,前後共用80餘萬元,乾渠總長195裡。

「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施工現場

「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挖渠的民工

「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放水典禮現場的觀眾

1931年6月22日,華洋義賑會舉行隆重的民生渠竣工典禮,邀請國內外嘉賓和新聞記者到會,併發放“民生渠落成紀念章”,結果閘門打開後,水沒流多遠就停滯不前,原因竟然是渠位高水位低,託德十分尷尬,歷經坎坷的民生渠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竣工典禮結束後的幾年裡,因連降大雨,黃河水位猛漲,大水流入民生渠後造成渠壩毀壞。特別是1933年、1943年和1944年夏季,連日大雨傾盆,黃河水灌入渠中,將堤壩沖毀,而從大青山上湧下的山洪又遭到東西走向民生渠壩的阻攔,城鄉瞬間變成水鄉澤國,人民苦不堪言,咒罵民生渠為“害民渠”。

1944年,佔領土默川后的日本軍隊,想重新啟用民生渠以解決軍糧供應不足的問題,他們在民生渠引水口,建設了一座四個流量的柴油機揚水站,第一次實現了揚灌的歷史性跨越。他們想進一步改造,但因所需資金數額大和戰事吃緊的原因而半途而廢。

新中國成立後,擱置了26年之久的民生渠於1957年重新修復,同年6月的旱情得到有效緩減,1966年興建了磴口揚水站。從1956年到1990年,民生渠累計投入1705萬元進行維修改造,解決了四個旗縣區近120萬畝農田的灌溉,實現了千百年來土默川人夢寐以求的引黃灌溉的夢想。

「烏蘭道20號」被斯諾報道過的薩拉齊民生渠,從民國用到現在

民生渠現貌 周濤 攝

1980年7月,曾經主持開挖民生渠的總工程師託德攜妻帶子回訪民生渠,他不停地豎起大拇指讚歎工程的偉大,但此時他的內心一定五味雜陳。雖然民生渠沒有在他們的手中成功,但我們還是對這位國際友人充滿了敬意。在饑荒來臨時,正是他們主持開設了粥棚,開辦了平糶市場和滅蝨站,讓多少瀕臨死亡的人得以活命,特別是在開挖民生渠時給付民工的糧食,不僅救了民工,也救了他們的家庭。作為今天民生渠的受益者,我們不應該忘記民生渠那段風雨滄桑的歷史和那些曾經為此努力過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