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能研究出人性的本质吗?

用户67239664


当你说出“人性的本质”这个词的时候,或许就是个错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的确是“本质主义”的,对任何事都要喜欢先行设定一个“本质”“属性”之类的东西。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尤其是关于人和人性,先行设定之,更是不妥。你想想,难道存在一个固定僵化的“人性”范本挂在生活的前头,等着我们去对照、去靠近、去追逐吗?每个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人”,都有着独特的过去、变化的现在和不确定的未来,每个人的人性都是自己用生活实践建立起来的,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性”。本质主义不该成为人及人性的前提,存在着、生活着、实践着,你的人性是逐步“生成”的,这也是“存在主义”的精髓所在。让我们的思维从“形式逻辑”是唯一逻辑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更需要辩证逻辑:凝结和观照着内容本身的一种逻辑。


悟空的用户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很简单的说,我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贪婪,但是有人也会反对,人性的本质是胆小!总的来说,不能通过任何事情来表达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就介绍了很多人基本人性本质,但是你要知道人是善变的,也会通过环境来改变,所以说是没办法定义本质的!

那么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

心理学是针对人的情感行为等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指健康的问题!

而且心理学的分类非常的广,并不是我们通常了解的抑郁症等普遍现象,还有更加深奥的变态心理学之类的,所以说,心理学只能像医学一样诊断健康!

但是本质是什么,就好比一个梨坏了,一个苹果有毒,梨坏了是指梨的身体结构已经是坏的,而苹果的坏是在有毒物质侵害,就好比心理不健康,

但是他们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同样是食物,有人说是水果,有人说一个是梨,一个是苹果,而且各专业的人眼里都是不同说法!



开心趣视频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当然,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至于人性的本质,这要看你怎么定义了。

人性,广义来讲是所有人类都具有的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的共性。如果狭义来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也就是人在生物圈中的特性。这些属性都是以大脑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的机能为基础的,正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比如说发展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这是所有人类都大体一样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在研究广义上人性的发生发展。而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的规律,会很注意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差别,心理学家们常常拿大猩猩的社会交往情况与人类社会的情况作比较研究,也就是狭义上人性的社会属性的研究,

至于说人性的本质,这在各学界尚无定论。如果就上面的两种定义来分,人性的本质要么是与动物相同的部分,要么是与动物不同的部分。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吗?但人类从本质上讲就是个高级哺乳动物而已,人性的本质不就应该是动物性的东西?但如果人性的本质就是动物性,那一些衍生的属性又怎么可能让我们与本质的物种如此不同?所以说,人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更多的是哲学层面的东西,或者说是各学科协同研究的课题,要仅从心理学入手视角太过单一了。但是无论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这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安慰记


心理学指的是通过探讨人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心理和行为做出解释,并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分析、揭示、预测,从而达到调节和控制个体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目的。从概念可以看出,心理学并不能直接研究出人性的本质,而是通过观察、测验或者实验等方式对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推测出个体的心理,再通过一个大的样本内的共同点找出规律。比如教育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心理学家通过对一些老师进行暗示某些学生是天才(其实是随机选择的),但是老师就会不自觉地的对这些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最后考核的时候发现这些学生的进步远超其他学生。还有发展心理学上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把糖果置于孩子们的眼前,如果能忍住特定的时长不吃,就可以获得双倍的糖果,实验发现,那些能忍住诱惑的孩子长大后远比其他孩子成功。现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可以通过各种仪器了解大脑电波的运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但是,这些所谓的规律也只针对一部分或者一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预测个体的未来,总有特殊的情况出现。因此,如果把心理学当作了解人的本质的一个有力参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其作为一个绝对的标准就不合适了,毕竟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人乎?


希朴羊


不能,心理学就是通过研究人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的关系。心理学分有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学派。不同学派对人性本质的观点不同,心理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学科,目前没有哪个学派是绝对的权威,还在不断的发展研究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