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近段时间,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的2018年度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陆续进入发放阶段,尽管今年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普遍是玉米的两倍以上,让不少农户腹诽不已,但从补贴的实际效果来看,恐与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

320元大豆补贴使得大豆与玉米亩效益基本持平

根据黑龙江公布的生产者补贴标准显示,今年黑龙江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320元/亩,而玉米生产者补贴则仅有25元/亩。

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尽管两者之间的差距巨大,但根据每日粮油实际监测的数据来看,加上补贴之后,大豆和玉米的实际种植效益仍处于持平状态!

据悉,目前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在1.7-1.8元之间,而玉米的收购价格则位于0.8-0.9元之间,两者之间的亩收入均在1000元左右(未扣除种植成本)。

与玉米的火爆行情相比,大豆收购市场显得有点冷清

虽然有高额的补贴,但大豆种植效益依旧未能完胜玉米,相反,在收购市场,大豆种植者的变现能力更是和玉米市场没法比。

据悉,今年以来,为了提高玉米的收购进度,从东北到华北,玉米收购企业持续上调收购价格,各地形成抢粮收购的行情。

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反观大豆,在2017年某大型企业给出的收购价格是1.9元,随后调低至1.85元,而今年该企业下属单位前期是1.85元,后期逐渐调低至1.83、1.81元,而且属于限量收购。

据来自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1月2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085万吨,同比减少419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102万吨,同比减少59万吨。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因为农户惜售,一个则是无处可销。

9000多万吨的进口市场缘何没有国产大豆立足之地

从全国的大豆消费市场靠量,目前我国大豆年进口量突破9000万吨,年大豆需求预计在1.2亿吨以上,但在这个庞大需求市场下,国产大豆却并未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从大豆用途来看,大豆主要分油用和食用两大部分。其中,在油用大豆领域,由于进口大豆存在价格低、粮源稳定等因素,早已将国产大豆挤出主流市场。

而在食品领域,尽管各方都认为食用是国产非转大豆的主要出路,但从目前进出口市场而言,我们国产大豆出口市场愈来愈窄,而质量尚不如国产大豆的俄罗斯大豆目前在国内港口分销价格都比东北国产大豆要贵些。

与口碑相比谁来为国产大豆买单

尽管,目前从网络上来看,力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声音很大,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国产大豆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低。

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在当前国产大豆消费市场,不但缺失相关的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亦没有顶尖的企业为市场带来需求驱动,而一直宣城“非转基因大豆的坚守者”的九三,至少在目前看来,还难以担起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发展的大旗。

由于需求市场受限,也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从东北主管部门到科研机构,再到企业,除了要补贴,还是要补贴——年年补,年年发展不起来!

市场的东西能否返还给市场

至少,从目前来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还是有市场的,包括日本、欧盟等国家,基本都是限制转基因食品的。

每日粮油:生产者补贴能否撑起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春天?

但我们的大豆产业能越发展产量越小,除了客观的市场因素外,无外乎就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模式,或者说,我们高估了当前阶段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规模。

目前国内非转大豆实现消费大约在八九百万吨,如果我们将有限的扶持用在这八九百万吨非转市场的培育上,可能效果会比当前补贴1000多万吨非转大豆的生产更加有效。

而有关部门所需要管理的,则是严禁转基因进口大豆直接进入食品领域和非法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