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关中博雅斋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有力。就好比“排山倒海”用来形容气势磅礴一样。



相传,王羲之在一次祭祀中,在木板上写的祝词,拿给工匠雕刻。工匠削去三分,才见到没有墨迹。大为惊叹王羲之的笔力精深!后来就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功力深厚。真实与否,这种功力只有王羲之一人有。别人都做不到,所以做试验也没用。不能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而用物理科学去否定王羲之的能力。


力透纸背,这和入木三分不同。这个真的是形容笔力穿透了纸背,而不是墨迹穿过去。如果墨迹穿了过去,纸就会洇,不但没有力感,反成了墨猪。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人写字用的纸不是宣纸,而且是不会洇墨的硬黄纸。

如果是现在使用的生宣,越是手生的初学者,墨迹越能透过纸背。因为生宣本身的性质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初学者的运笔能力生疏,运笔缓慢,纸把毛笔中的墨汁很快的吸收渗透过纸背后面。这种“墨透纸背”,是没有笔力的表现。相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们在生宣上写字,墨是不会洇开的。笔画很光洁,充满了力感。

如果是熟宣,就是用清水写,它也不会渗透纸背。知道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用来表示富有力感的笔画就可以了。不要去钻牛角尖,抠字眼。对于自己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子衿书法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两个书法中专用的形容词,几乎就是书圣王羲之的自用词。

为了验证书圣的纯正书写功力,竟然还有人真的做过类似的实验——让书圣在一块木板上留有墨迹,然后将木板剖开,截取横断面观察其墨迹的渗透力度,竟真的就是使墨色渗入木质当中寸许深浅。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况且以那时的条件限囿,毛笔的制作工艺很落后,也很粗糙,完全没有现代制笔技术的精湛独到,笔头吸墨不够,锋豪又短,直接造成书写的劣质和败褪。比如我们如今能看到的晋代真迹,有陆机的《平复贴》和王洵的《伯远帖》,虽然气势很足,字迹变化万端,但很少有那种鲜明的勾丝连带和长行轨迹,都是墨色很短的存在形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羲之能以当时的条件写出如此绝世的书作,不得不说是书圣的奇绝功力和天然造化。

但是,这话放在如今,任何一位书家如果真的按照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写法去书写作品,都会使事态事与愿违,不是把纸写得支离破碎,就是把墨迹弄得一团乌浊,字不像字,体不像体,完全就是一团糟的书写体验,是一种极不成熟的书写行为。

但这话于当今并不过时,被赋予了字迹雄浑庄重、沉着遒劲的美誉称谓,是奉送给书家的最美好赞誉。



龙吟148119260


王羲之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他的书法真迹早已不存于世。现存的王羲之墨迹多为唐人模本,他更大的意义是通过历代书家的传颂成了学书者身体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基因。“入木三分”见于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是说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的时候,发现墨迹透入木板三分深。由于只能在古人的论断中见到一两句记载,我们找不到当事人的记录,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极难或者说不可考证的。而且“入木三分”后来已经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夸赞一个人书法功力深厚,和他到底能不能真的把墨迹写入木板三分关系不大。

“力透纸背”则是相对容易的,“力透纸背”,见于《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见于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简单来说,就是把手上的力度通过毛笔传递到纸上去。用笔贵在中锋,即把笔锋铺开,让笔肚里面的墨均匀地渗到纸里面去。中锋运笔的情况下,加上笔的弹性和纸的摩擦力,墨很容易渗透宣纸,达到纸的背面。而且中锋写出来的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这边是“力透纸背”的效果。历史上很多书家都有“力透纸背”的功力,如苏轼、颜真卿,作为“书圣”的王羲之自然是可以做到的。


写字那些事儿


这个要看是谁来看。艺术的体验与审美高低是相关的。

有人能看出奔雷坠石,惊沙坐飞,有人看了还会去喷一件佳作,反而对江湖体赞口不绝。

书法学习是通玄达微的。初学者往往在乎形态,往形上靠。而忽略了细致的东西。会学的都会深入到一根线,一根线的甚至每一毫米。

对细节越深入,你对线的力感表达也就越敏感。

入木三分是行家能看懂的。原本的故事,书生的父亲反而把入木三分的字给擦掉了,他并没感觉有一点好,反而因不喜才擦。金子银子放你面前,你得先有识别力,否则白搭




王羲那个之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用墨字迹沉稳的形容。

透不透纸背,入不入木有什么用呢?如果把字写成蜘蛛爬的似的,入木五分也无济于事。

有人说书法是造型艺术。我说首先是造型艺术 ,然后是舞踏艺术,音乐艺术,最后是情感的倾注。




南山智叟2


首先,我们先客观理智地分析一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八个字。

一、力透纸背。


“力透纸背”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它有几个出处:


1、《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

2、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3、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当你下笔之前,心中已有笔势如何往来的意境,下笔如同锥子在细沙中划过,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达到成功之极点,便是这个力透纸背的效果了。极,就是极致,无以复加,譬如独孤九剑的剑法,没有比他还要高深的境界了。

这句话,正是针对力透纸背这一说法而来的。所以,力透纸背,在古代书法家口中,更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大凡写毛笔字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的笔画在书写过程中始终保持中锋行笔,且能将手腕、肩膀,甚至全身的力气,贯注于细细的笔尖时,不用把纸张反过来看,都能清晰地看到笔画中间有一条深深的痕迹,也就是沈尹默先生所说的“中锋行笔”的效果:墨水经过的地方,流注下去,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均匀渗开,四面俱到,圆润客观,这就是笔笔中锋。

笔笔中锋,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套复杂而精准的动作,是手指、手掌、手腕、手肘乃至全身配合的基本技巧,历代书法家,把它逐步完善归纳为十二个字:“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肘并起”。


历史经验证明,现今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是王羲之、王献之传下来的,这也是古今书家所公认的、不可变易的执笔法。


二、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张怀瓘在《书断·王羲之》中写道:“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是说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后“入木三分”成为成语,比喻书法功力好或分析问题透彻。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墨迹的分子远小于木材中空细胞的大小,木质材料,如果密度不够强,没有蕴含油脂,本身顺着木质纹理,就有一定的渗水性,当墨汁进入到这些纹理之中,看上去就会有入木三分的效果。

当然,我们还是回到中锋的根本,如果这些墨迹本身不是足够好看,那么看起来就是黑乎乎的一团,没有任何艺术欣赏性,也就流传不下来入木三分的书法传说了。


三、王羲之的老师们


从字面意思和科学原理解释完“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我们再回到王羲之所处的年代——魏晋时期看一看。

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


王羲之的楷书,从师承来看,属于钟繇系统,钟繇的楷书,因为具有浓厚的隶书之意,古意拙趣。

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钟繇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尝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一的学习态度。有一次,他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及诞死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对于书法艺术的痴迷,王羲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了《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7岁时,因为想要道士的鹅为道士抄了一部《黄庭经》,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承前启后。他之所以能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就在于他擅篆隶、精楷书,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真草隶篆行所有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因而他能总结他之前所有书体的用笔经验、优势为他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他的笔法成为集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笔法大成者。


但更多的时候王羲之的笔法是一种随机赋形、随形赋法,简直是神来之笔,难以捉摸。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成了千余年来书家的共识,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

他曾经说:“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这样不凡的言论,魏晋的书家,唯有王羲之敢道。

沈尹默先生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说到底,书法的本质是实践性极高的艺术,非手慕心追、苦学苦练不行,既要有恒心,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果不是因为夜以继日的持续练习,又怎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作为书法历史中的无冕之王,王羲之有师承,更有自己横空出世的创新和变化,将技法和道理相结合,把书法的妍丽之风推向新的境界,堪称一代宗师。


国教童蒙学堂


古往今来对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一直是公认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下面班门弄斧的说说,我对此评价的理解。

所谓书法的笔力,和平常所说的力气不是同一种意义。大力士再有力气可能写不出矫若游龙、力拔千钧的字。

书法的力是一种正确并长期训练用笔技巧的具体体现。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藏锋收笔等用笔技巧加上浓淡合适的墨色,运行在有一定渗化作用的宣纸上,就会呈现出一种遒劲饱满的感觉,让人觉得写出来的线条像从纸上凸立起来的样子,很有精气神,这就是所谓的力透纸背。

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入木板三分深,所以有了“入木三分”之说,形容书法极有笔力。这主要和书圣娴熟的用笔技巧有关,中锋行笔,墨色集中,渗化入木,自会入木三分。

总之“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就是指的一种娴熟、高超的用笔技巧所达到的视觉效果。



小于84288286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是对王羲之高超的书法艺术的赞赏之词……

力透纸背:

写过字的纸翻到背面来看,可以看到笔墨的痕迹。有浅有深,中间墨色越深。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有圆柱的体积感。

人木三分:

在木板上写字,墨渗透了有三分深,这是传说中的记载的故事,王羲之和木匠的故事。

力透、入木都是我们观看书法作品时的意像,有相反的一句话:写的字不吃纸,像是浮在上面,粘不住纸——薄、浮。

现在看不到王书圣的真迹,摹本和临本、刻本倒有《唐怀仁集字圣教序》虽细节再难追寻,然让世人浮想联翩。承认他的书圣地位,书法艺术的自觉性从他开始:空白和笔画一样的思考,空间艺术,计白当黑,今妍书风,至今亦现代感十足。精通诸体,独具风格,自成家法。

从物理的角度来说;

力透纸背墨的痕迹柱形不一样可以说是厉害之处,也取决于纸的厚薄和水的多少,入木三分有取决于木质结构和墨汁的多少,水的含量。

墨淡则无神,浓墨则迟滞,墨水比例是很重要的。

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作品几乎是浓墨的作品,淡墨容易磨损,或许就不易留存下来。

集圣教序:



清扬有仪


这话放在如今,任何一位书家如果真的按照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写法去书写作品,都会使事态事与愿违,不是把纸写得支离破碎,就是把墨迹弄得一团乌浊,字不像字,体不像体,完全就是一团糟的书写体验,是一种极不成熟的书写行为。

但这话于当今并不过时,被赋予了字迹雄浑庄重、沉着遒劲的美誉称谓,是奉送给书家的最美好赞誉。

下面是我写的字!欢迎指正!




13352866117


王羲之的书法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个我不得而知。但我见过一位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真的可以到达这个效果。

那是2010年,我接待北京王玉书老师,那天早饭后,王老师兴致很高,当即铺开宣纸,倒好墨汁,请王老师书写。

王老师坐在沙发上略略沉思了一会儿,站起来,来到书案前,提起斗笔,饱蘸墨汁,开始写了起来。我站在一边观看,大气不敢出,直到王老师嵌印完毕,方大声赞叹。

“春华秋实”

四个斗大的篆体字,字体饱满,气势浑厚,真的是难得好作品。

当拿起那幅字的时候,墨汁已渗透到下面的羊毛毡上了。

王老师写完了这四个字之后,后面有些人趁势向王老师求字,我看了,后面的字都没有这个字写的那么丰满有力。显然,王老师已耗费了很大的精灵和体力。

自己后来在写字的时候有过体会,当全神贯注完成一幅大的作品之后,精神兴奋,但体力好像下降很大。

原来写字是很耗功力的。

可以想象的到,象王羲之这样的大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也一定是会全神贯注,全力以赴,那字定会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欢迎大家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