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批评某些相声演员模仿女人表情的表演方式,是针对德云社吗?

相声演义


当然是针对德云社了,别人有什么好针对的呢?再者还有其他相声演员模仿女人表情了?没有了啊,所以姜昆就是在含沙射影针对德云社啊,而且是刻意针对,要不当年小沈阳、宋小宝等人那样模仿女人姜昆怎么不说道说道呢,作为曲艺协会的会长,小品也是在他的视线中的吧,姜昆这次特意批评相声演员不就是将小沈阳、宋小宝等人撇出他批评的范围。



因为姜昆和赵本山关系好啊,所以姜昆不批评小沈阳、宋小宝等人,不仅不批评,每次还参加赵本山的《带谁上春晚》,对赵本山的那些徒弟们反串女人的表演更是高度评价。

为什么小品就可以反串女人,相声就不可以了呢?这不是有失公平吗?再者,德云社也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女人,除了岳云鹏在一段时间内模仿过,大多数时候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不都是挺正常的。所以又何必拿相声演员模仿女人来说事呢?

小编觉得,批评可以的,批评也是自由的,但是批评要批评的公正才会被大家接受,而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姜昆这样的行为明显就是为了批评德云社而批评。


当然,中肯地说,德云社以及郭德纲的相声确实有不足之处,比如近几年的段子缺乏新意,有很多包袱都用了很多年了,同时在内涵上有所欠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也不再一味地追求搞笑,观众也希望自己在听相声感到开心之时内心也有所升华。

但是创作这样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的相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相声艺人诞生,也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

总之,在小编看来,姜昆此次批评是在针对德云社,以上观点春秋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草根说电影


姜先生说的是一种现象,至于说是不是批评的德云社,看看官们怎么看这件事情了

毕竟,2006年也反过一次三俗

12年一个轮回,反三俗又开始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三俗该不该反?

整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必须要反,而且是彻底的反三俗。

说道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那要被反的肯定是德云社。你看这家伙裤子都脱了

太三俗了

有一人会说,这算啥。电视上、电影上接吻、露大腿、上床的多得是,哪一部影视作品没有这样的镜头呢?忽一人有说,你看着小婴儿真好看。旁边一人忙捂住他的嘴。

刚要发怒,该人在其耳边说道,你忘了婴儿怎么出世的?

这样一想,还真是太三俗了。必须要禁止,连想都不能想。想也是三俗。

忽一人说,姜先生应该高升。升到广电一把手才好。那样的话,全部的影视化作品就都干净了。

在会议上,姜先生说相声必须要有教育意义,照着这个思路下去,那全国的影视作品打开来都是教育产品,想想都很美好。

至于说是不是针对的德云社,这点很难说。看看苗先生的兔女郎装扮,也是很惊艳。

再有就是姜先生说的不能男扮女装

那电视上也就不能出现女扮男装耍酷的事情,多三俗?

有的人会说,电视那是假的

可怎么搁到相声身上全是真的?

可是,这又有何办法?说你三俗就是三俗,俗一点而也不行。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还想着撂地演出?

额,不对

姜先生这句话怎么回事?

姜先生这话有点过了

相声不就是撂地演出么?进了城就忘了本了?

进了城就不知道 自己是谁了?


回到话题本身

民间有讲,12年是一个轮回。上一次反三俗动静很大

这一次反三俗,不知道以德云社为代表的三俗表演队能否扛得住?


蜜桔娱乐


曲协反三俗会议内容,全文刊发于《曲艺》杂志。姜昆作出重要发言,大致归纳有三点:

1.“观众听相声就是图个乐呵”姜昆对此言论提出批评和看法。他认为:提升自身修养,帮助观众分辨真善美、假丑恶,脱离空虚的廉价的笑声才正确。

2.姜昆提出:男同志总是做女同志的表情,羞答答的,怎么难看怎么来,给予批评。

3.要对艺术感到神圣与敬畏,杜绝低俗、媚俗、粗制滥造,把作品当做利益的摇钱树,这些都是文化垃圾。



笔者认为,姜昆最后的建议比较不错。他建议后续建立版权登记方案,让曲艺家们的版权受保护。相声演员李丁在会议发言提出批评,大致称:“有的曲艺从业者以观众爱看为挡箭牌,甚至认为一味的迎合观众就是接地气,这就是没有深入生活的表现。”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曲协会议李丁的发言,虽然没提名字,但郭德纲常说的话:“观众就是衣食父母,一定要说观众爱听的相声”这与李丁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矛头直指德云社)。下图为李丁:


那么我们看整个曲协会议内容,不能说是全针对德云社。因为如果针对体制内主流相声来解释的话,笔者完全支持没毛病,因为这些主流艺术家没有什么经济压力,追求艺术性就是唯一标准。哪怕观众再少也要追求艺术(观众多少与收入无关),最起码圈内的人都认可他是艺术家。那么他们有错吗?站在他们的角度完全没错,谁能说追求艺术去除糟粕有错呢?但主流界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当一个饥饿的人好不容易讨到一碗时,你却告诉他:姿势不好看,这样吃相难看,要保持风度,荤素要搭配的吃才健康。你认为他会不会打你?

笔者认为:民间艺人第一要素必须是赚钱(也就是相声先搞笑),其二能够吃饱饭后再考虑吃相难看问题(相声别太荤),然后有钱了也过上小康生活了,这时考虑营养搭配问题(也就是搞笑的同时再带些思考)。笔者认为:这才是正确道路。

如果真的按着姜昆开会的内容来理解相声,相声必死。90年代末的相声(没落),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德云社按着姜昆所说得来,不出一年倒闭关门大吉。因为这些人把艺术放在第一位,不管观众爱听不爱听,反正我是艺术家,请问谁没事花钱去听相声报告呢?在家睡会觉不好吗?也就是说姜昆将民间艺术搞反了,任何艺术生存必须放在第一位。生存与艺术并不矛盾,当相声的生存解决了,日后必然产生艺术性。笔者认为:准确的分类,德云社代表商业相声,要养活400多人的团队必须赚钱。姜昆代表文艺相声,赚钱与否与他无关。这就是区别,所以说姜昆每次不把商业和文艺分清楚,总是混在一起说,不被喷才怪呢?

其实说这次针对德云社,不如说针对商业相声。如同电影就分为商业片文艺片,混淆解释就会有矛盾,分开解释井水不犯河水。相声也是同一个道理,不知大家如何看呢?


明辨是非123


在德云社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撩人眼球时,姜昆批评某些相声演员模仿女人的表情,是有含沙射影的嫌疑。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姜先生现在因被德云社的步步紧逼乱了方寸。



当非主流的相声团体在民间苦苦挣扎时,主流相声拿着纳税人的钱,端着高雅的架子,逢年过节到军区,民间去慰问慰问,轻轻松松,稳稳当当。那是何等的逍遥自在。那时,他们高高在上,是不屑批评非主流相声的表演方式的。



可是近年来,德云社由两演员对着一听众的窘况走出来,并且路越走越宽,风头越来越劲,收入也越来越高,口碑也越来越好,主流相声界一部分坐不住了,开始针对非主流相声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批评,夲来这也无可厚非,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本来艺术就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但是,关于这个对模仿女性表情的表演方式的批评则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相声的四门功课是什么?说,学,逗,唱!学是什么?是模仿!模仿个龙争虎斗,模仿个小孩撒泼,老头说话,大姑娘害羞,小媳妇吵架等都属于相声的功课,怎么学个女性表情的表演方式就该受到批评了?姜先生真是爱说笑。



况且,模仿女性表情的表演方式,自古有之,不但相声。京剧中的旦角,歌曲中的反串,都是一种模仿,不单娱乐圈,就是社会上,不也经常出现一些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现象吗?社会已经不再是非黑即白,还有缤纷绚丽的中间地带,姜先生的思想有点老化了。



我觉得,不管哪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只要不违法,不反社会,不反党,就没有必要去批评,去禁锢。


萍风竹雨123


请大家给评论一下 在姜昆相声虎口遐想中有两句词儿 姜昆从虎嘴脱线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姑娘的裙带 说是闻见有女人的香味 唐老师还有一句 别闻了 还有汗味呢 请问在那个年代 这两句台词 算不算三俗 甚至更俗 望大家指教


期待明天141841188


可怜的人啊,相声本不景气,刚有点起色又走回头路,必死无疑,以德云社为主的商演,以姜昆为主的所谓商演,老百姓已做出了选择,尤其是德云社国外商演的壮观场景,三俗不三俗有文化部,工商局,公安局管,轮不到装逼货,道德婊指手画脚。另外,小品演员有反串,电影,电视剧里也有反串,国外也如此,为什么自己人容不下自己人,真是同行间只有赤裸裸的仇恨?


笑傲江湖7266


靠!小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自己啥比本事没有,就是靠装逼过日子!相声低迷不景气的时候你们都他妈干嘛去了?俗不俗是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喜欢就好,你们有本事让老百姓笑呀?只会装B!


蛇游四方


姜昆你那腔调是男的还是女的?


海风131830026


从解放到现在,请姜主席举例说明有多少人是受了相声的熏陶由恶变善的,由懒变勤的,由穷变富的,由颓废变积极的,由狭隘变大气的,由龌龊变高尚的????请举五个以上的例子,具体到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为免造假,每个例子需要一个同事一个邻居一个朋友来佐证。建国70年了,全国找这五个例子该不难找吧?


风云开阖970


真应了郭德纲的那句话:业务上打不过你,就从道德上找你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