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即從2018年12月18日起,所有綁定民生銀行的客戶從微信提現,或轉賬至民生卡時,在之前0.1%服務費的基礎上增加0.05%的附加費,共收取0.15%的服務費(千分之一點五),單筆服務費不足0.15的,將按0.15元收取。

一時間,炸鍋了!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為什麼只是民生銀行?

我有民生銀行的卡嗎?

其他銀行會提高提現或轉賬到卡的費率嗎?

……

一個0.05%,引發了一輪“蝴蝶效應”!

這中間,民生銀行一度跳出來“甩鍋”:自與財付通合作快捷支付業務以來,未向該機構及其客戶收取任何提現或者轉賬手續費,微信支付宣稱的費用調整與其無關。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三則聲明中隱藏著一個傳導鏈條:民生銀行提高了財付通(微信支付對接)的快捷支付費用,微信迫於成本壓力,只能提高費率。

可見,民生銀行的一個小舉動,最終只能由用戶來埋單。而且,後續一旦連鎖反應發生了,則受影響的用戶可能不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數億!

確實,但民生銀行針對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支付手續費呢?這可沒少收,而且根據微信的聲明,這筆費用甚至不比其他銀行低。

犀利君查看了民生銀行的歷史財務報表,在銀行的財報中,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這項收入算在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中,算是銀行優化收入結構、輕資產化的重要指標。

2015年-2017年,民生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為512.05億元、522.61億元、477.42億元。看起來,2017年民生銀行的手續費和佣金收入是下降的,但細看明目,犀利君發現,在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下面,有一項細分收入:銀行卡服務手續費。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民生銀行2017年手續費和佣金收入明細

民生銀行的銀行卡服務手續費,最近幾年可以連續上漲,尤其2017年220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30.95%;2016年也比2015年增長了10.09%。

這裡面,另外還有一個指標:結算與清算手續費,2017年實現30.28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26.01%。

民生銀行裡的這些收入增長,都直接或間接與“快捷支付手續費”有關。

而在另外一邊,微信支付的成本不斷提高。僅2年前,馬化騰就明明白白透露了一個數字:1個月3億元。也就是,一年,僅微信支付的通道成本,將近40億元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2年過去了,微信支付今非昔比。看看前幾天剛公佈的騰訊三季報,截至三季末,微信和WeChat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10.83億。Q3微信支付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 40%,線下商業支付筆數同比增長280%。

增幅背後,是“甜蜜的煩惱”。騰訊第三季度,收入成本同比增長35%至人民幣451.15億元,主要來自於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內容成本以及渠道成本。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一向強大的微信,面對銀行,也只能是弱勢群體!

最可怕的是連鎖反應

實際上,如果只是民生銀行一家銀行快捷支付手續費高一點,問題也不大,也許微信忍忍就過去了,但最可怕的是趨勢和預期。

首先是民生銀行,這兩年民生銀行的手機銀行和網銀用戶量不斷增長,2016年分別是2475.14萬和1624.52萬,2017年分別達到3079.17萬和1812.88萬,未來將突破5000萬甚至上億。

如果微信不提高那0.05%,需要承擔的一年的成本可能不止5000萬元 ,未來將一直增長。

其次,民生銀行之後呢,其他銀行會不會提高對第三方機構的快捷支付手續費?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真的擴大到上億用戶、數億用戶。

微信支付對接這些銀行的快捷支付,10億多用戶一年數百億筆交易,然後這些交易就變成變成微信支付的無底洞。

一根根稻草壓上來,再大的駱駝,最終都要倒下,微信不能承受之輕啊!

第三,只有微信支付會受影響?當然不,恐怕支付寶也無法倖免!剛剛,支付寶全球年活躍用戶超過9億,而且這些用戶打開支付寶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全球賣、全球買、水電煤支付……!

如果銀行的快捷支付手續費都提高了,支付寶可能也不得不為了自身的生存,對提現和轉賬到卡的費用進行調整。

2016年2月微信官方宣佈對微信提現將按金額收取0.1%的手續費,每筆最少0.1元,每個用戶享有1000元的免費提現額度。

幾個月後,2016年10月,支付寶提現2萬額度以上要收取0.1%的提現費,玩法不同的是,提現費可以用螞蟻積分換。

所以,從民生銀行開始,可能新一波的提現費或轉賬到卡的費用,就要起蓬頭了。

不幸的是,最終買單的,只能是用戶了!

民生銀行的2017年財報中,在公佈手機銀行客戶數3079.17萬的同時,還有兩個數據值得關注:

一個是交易筆數,4.76 億筆,同比增長 8.50%;一個是交易金額,9.95 萬億元,同比增長 8.37%

按民生銀行的說法:客戶交易活躍度穩居銀行業前列。而這兩個數據,在2015年時還分別是3.42 億筆和6.00 萬億元。

同時,2017年民生銀行個人網銀客戶數1812.88萬戶,交易筆數 21.34億筆,交易金額10.88 萬億元。2016年民生銀行沒有公佈個人網銀交易筆數和和金額,客戶數是1624.52萬戶。

在這些增長的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中,有多少是用戶通過微信綁定民生銀行卡,在線上線下各種場景支付完成交易的,可能比例也不小。

此外,“微信”也出現在民生銀行的財報中,民生銀行通過微信銀行,為用戶提供賬戶管理、理財產品、 特惠生活等金融服務等。2017年微信服務號矩陣用戶數達到2681.89萬戶,2016年時這個數據還是1687.28 萬戶。

可見,民生銀行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商業化”的勢頭,還不錯哦。

相對而言,在這次提高費率的過程中,微信更像是被頂到槓頭上的無辜者,不得已而為之。

看看騰訊三季報中,來自於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內容成本以及渠道成本高達451.15億元,可見,支付相關服務成本已經變成騰訊的三大成本之一。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對微信平臺而言,不管是2016年2月宣佈1000元以外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還是這次對綁定民生銀行的客戶提現和轉賬到卡提高0.05%的費率,說重一點,這關係到生死的問題。

微信:不是我想漲價,我也苦啊!


所以騰訊不得不加價了,各位看官 你們怎麼看待今後的支付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