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要是当选西夏国驸马,能光复大燕吗?

文史采薇


其实,在天龙八部里,慕容复除了前期刚出场的时候威风八面,之后一直被小说的真正主角乔峰、段誉、虚竹三兄弟的光芒压的死死的,“北乔峰南慕容”也成为了一个笑话。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慕容复本身的实力不差,文才武功都是一流的。慕容复出生于江南武林世家,又是南北乱世时期大燕的皇族血脉,自小受到极其优秀,也是极其严格的教育,在武功上他继承祖上,又得王语嫣相助(王语嫣在天龙八部里简直就是一部活着的武功秘籍),武学造诣已经达到非同一般的造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声,也是踏踏实实打出来的。

如果慕容复真的当上了西夏驸马,掌握政治权力,那么凭他心中的执念,定会想方设法与西夏的王位搭上关系,甚至图谋夺取西夏皇位。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时候的恢复大燕,只不过是改一改国号罢了。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夏皇帝是很宠爱这个女儿的,要不然也不会花那么大的功夫,为公主挑选如意郎君。所以这个驸马的分量还是很足的,如果介入政治,必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最终的驸马虚竹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权力,带着公主,直接返回灵鹫宫了。如果慕容复得到驸马职位,以他的才华,在政治上是大有可为的,然而,他一心想着光复大燕,一不小心,就会在政治的漩涡中粉身碎骨的。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慕容复就算是成功当选为西夏国的驸马,他图谋恢复大燕的梦想,其实还是难以实现。因为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在皇族看来,驸马也是一个“外姓人”,根本不是自家人,他的权势风光,甚至不如外戚。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国舅之类的诸如梁冀、杨国忠之流,都有很大的权势,像外戚杨坚甚至夺了皇位,而历史上驸马夺位的极为罕见。石敬塘虽然算一个,但他并不是因为驸马的身份,本来他就是李嗣源手下的得力干将,东挡西杀,立下汗马功劳的。

其实驸马徒有虚名,这碗软饭并不好吃。就算慕容复真的娶了西夏公主,西夏国的军政大事也不会让他参与,就算他施展武功或者其他阴谋手段,也难以取得西夏党项人的“民心民意”。如果他再打出恢复大燕的旗号,那更是会遭到各方面势力的一致反对,想要鸠占鹊巢,利用人家的势力给自己打天下,其实是行不通的,没有自己的基本盘,是不行的。慕容复虽然擅长斗转星移,借力打力,但他想恢复一个早已没有民意基础的大燕国,还是很困难的。假如有人异想天开,忽然想恢复大明朝,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其实,对于西夏来说,萧峰和段誉成为驸马,更有政治上的利益,对于增进两国的友谊,成为稳固的联盟有一定的作用。那样的话,大辽或者大理,和西夏十有八九会成为友好同盟,彼此抱团取暖,对两国都有好处。当然,政治利益,总是凌驾于姻亲利益之上的,吴应熊娶了公主又如何,还不是说杀就杀。

一个国家的创立,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的配合,恢复大燕国这样的不着实际的任务,其实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就算恢复一个小小的燕国,也难以立足长久。大燕国的立国基础,在于鲜卑族。而隋唐时代,这个民族已经融合在中原汉人之中了,到了北宋末年,鲜卑族的文化认同已经不存在,这不像以色列,有大量的犹太人在,这才是犹太复国主义存在的基础,也是以色列能够在二战后成功建立起来的根本。反观慕容复,就领着四个家将,怎么能号召广大人民突然认同鲜卑族的文化和身份?所以,这就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别说他当西夏驸马,就算把南院大王那个权位给他,他也难以复国,虽然历史上,大燕国的区域就在辽国这一带,但如果他突然宣布改辽国为大燕国,广大契丹将士肯定一脸懵逼,十分困惑。就算用一时的铁腕控制,也不会心服口服。这个如瓶花一样,没有根株的大燕国也注定不会长久。


江湖夜雨


我认为,慕容复就算能入赘西夏当上西夏驸马,他也照样没法复国。

纵观历史,虽然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是很难参政掌权,但西夏国作为一个小国,慕容复能文能武一表人才是很有可能掌权的,但慕容复真的能谋夺西夏复兴大燕吗?我认为很难实现。

慕容复孤家寡人难成大事

慕容复虽然号称有四大家臣,但这四大家臣真的靠谱吗?

先说包不同,说句不好听的,包不同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杠精加废物,武功一般只会抬杠,别说帮慕容复结交天下豪杰,他能少得罪几个人慕容复就该谢天谢地了。

其次风波恶,有勇无谋,闲懒废物一个,风波恶在文中做过什么出彩的事吗?文中说他闲的蛋疼和一个农夫怄气,卡在桥上一天一夜,要知道这会儿慕容复还在西夏一品堂出生入死呢。

公治乾和邓百川就更不要说了,存在感简直低得可怕。

说白了所谓四大家臣就是个笑话,四个人根本就没什么用,慕容复靠他们能复国就有鬼了。

坑儿子的爹

慕容复老爹慕容博是真的坑儿子,不但假死,而且每次杀人都要用家传的斗转星移,直接搞臭了慕容复的名声。


家族资源不足以支持慕容复逐鹿中原

小说中慕容一族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智商,想要造反,既不准备钱粮,又不会暗养死士,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真的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要复兴大燕。

阁下觉得我的想法如何?如有异议,还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梦落楚尘


慕容复没有乔帮主的胸怀,没有慕容博的智计,没有全冠清的口舌,没有虚竹的武功,甚至没有完颜阿骨打的号召力!

慕容复一心只想在江湖上拉拢人心,可是一不愿排难解纷,二不愿施舍钱财,三不愿放低姿态,最终一步步错过最值得拉拢的人物,如乔峰,段誉和虚竹,反而总是对一些小虾米念念不忘,如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等人物,实际上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身边始终都是一成不变的四大家臣和王语嫣,江湖上却没有一个朋友。

慕容复最大的错误就是用江湖义气来承载复国之宏愿,这从开始都是错的,慕容龙城实现不了,慕容博实现不了,轮到慕容复,注定也是充当炮灰。

所以,慕容复应该学习的是兵法权谋,应该结交的是达官显贵,应该参与的是沙场点兵!

只可惜慕容公子只是一名江湖草芥,无权无势,无依无靠,一身武功还是半吊子,一表人才却是薄情寡义。真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慕容复为了复国也的的确确干了一些事情,如拉拢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却让虚竹捡了便宜;如少林寺合力对付乔峰,却助长了乔峰的英雄气概,见识了段誉的六脉神剑;如去西夏应征驸马,又被虚竹捷足先登!说白了,慕容复就是为三兄弟做了嫁衣。

假如慕容复当了西夏驸马,得到了权力,他也很难恢复大燕。

第一,慕容复没有领导才能。

慕容复缺乏兵法的学习,从小都是学习武功,还没学到位就开始在江湖上东奔西跑。哪怕西夏皇帝给他十万精兵,让他开疆辟土,他绝对没有这个实力。而他嘴上天天挂着的就是“等我做了大燕皇帝,如何如何”,这就是典型的光说不做,银样蜡枪头。

第二,驸马掌握兵权的基本没有。

纵观历史,能叫的出名字的驸马爷基本上没有,也就是说从来没有见过哪个驸马爷能干出一番事业,更多的是享受皇帝赐予的荣华富贵,而像慕容复虽然祖先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业早就衰落,压根就没有什么地位。而皇帝虽说同意他做驸马,实际上压根就不可能信任他,朝堂之事就别想掺和,更多的只是让他陪伴公主,专心生娃去。

第三,天下形势安定,不易举事。

大宋,大辽,西夏,吐蕃,大理,五国相互制约,大辽军事力量最强,但不一定能够击败大宋,故而不敢轻举妄动。西夏更是偏远,实际上西夏也是大辽的目标,如果西夏自己先穷兵黩武,肯定是针对软弱的大宋,那么大辽就是黄雀在后,趁势攻陷。当然,慕容复可能是联和大辽来灭宋,想法是好,实际上大辽不仅仅想着灭宋,接着可能就是灭西夏。故而,这种稳定的形势难以打破,一旦打破就有人遭殃,最弱的当然是西夏,肯定西夏遭殃。

第四,名不正则言不顺。

以西夏的名义去开疆辟土,等到老皇帝死了自己掌握实权,然后恢复大燕,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那就意味着慕容复要挑战皇权巨大的实力,还得挑战朝堂官员巨大压力,还得面对国内各种阶级势力,就慕容复这草包,能摆平这各种势力的强力反弹吗?绝对不可能!

所以,慕容复哪怕做了西夏驸马,其实想要掌握权力是相当难,掌握权力还想复国,那是那是难上加难,绝无可能实现。




慕容复整体的谋略比他父亲慕容博差的太远。慕容博虽然奸险,但是他做的每件事都是轰轰烈烈,包括雁门关外大战,在大理杀玄悲,杀柯百岁占据钱财等等,可见慕容博是有头脑,精于算计之人。

慕容复压根没有得到他父亲真传的十分之一,武功不够精纯,谋略几乎为零,情商差的太远,年轻冲动意气用事,压根就不具备干大事的潜质。

一个复国的愿望让慕容龙城郁郁而终;

一个复国的愿望让慕容一生博机关算;

一个复国的愿望把慕容复压的神经错乱!

慕容复想要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可是天时不对,地利没有,人和更不可能,样样占不住,慕容复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当自身实力撑不起自己野心的时候,就还是好好学习吧!




忠肝义胆岳老三


很难,只具备理论上的可能,由于《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所以某些方面的历史性比较差,小说中也忽视了驸马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

在小说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大致故事是:西夏向全天下发布榜文招选驸马,一心想复兴燕国的慕容复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自己能成为西夏的驸马,就可以借助西夏的力量实现复国,可惜最后被虚竹捷足先登,再一次功败垂成。



如果不太了解历史,单纯武侠小说的内容来看,慕容复借助西夏实现复国似乎有可能,但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不管是小说还是真实的历史,慕容复企图通过驸马身份来实现复国,恐怕只是黄粱一梦。

首先驸马爷虽然地位荣耀,但也仅限于表面上的地位,实际上是缺乏实权的,也就是说即便成为驸马,自己也没有权力和实力来实现富国之梦。

如果借助西夏国的力量,也很缺乏可行性,一方面慕容复属于江湖武林人士,政治方面的交际圈很有限,短期之内很难得到西夏上层社会各势力集团的支持,另一方面西夏国的实力相对弱小,至少就西夏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国防中心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保卫疆土,第二是尽可能的扩展领土,这也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来设定的,而帮助另一个人去建立另一个国家,对于西夏而言完全没有利益可言,这已经不是实力上的问题,而是压根就不感兴趣!

而且结合武侠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北宋,西夏和辽国,三个国家的交往已经相对稳定,单一国家发动一场大战的动力已经相对不足,西夏长期有入侵北宋的打算,但准备工作始终不足,30年前雁门关血战大批契丹人被杀,辽国方面却没有动静,30年后耶律洪基企图发动一场大战,但在乔峰的干扰下耶律洪基取消入侵计划,反而得到了全军欢呼,这还没算之前自己差点被辽国其他贵族势力推翻,而北宋只想着保全自己,即便是结合武侠小说当中的背景,三个国家发动战争的动力都严重不足,谁还能有兴趣支持一个慕容复去复国。



另外由于燕国灭亡已经数百年,慕容家族长期流落民间,虽然家底丰厚足够自己的富豪生活,但由于长期不涉及政治军事,整个慕容家族的战略眼光早就比不上当年的慕容垂等开国前辈,拿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来说,自己冥思苦想许久,冒着得罪中原武林人士的风险,最后只是设计一出通过制造武林纷争来挑起两国战争这种不切实际的计谋,结果一无所获,随后30年竟然把复国的梦想放在如何偷学武林秘籍上,慕容复倒是比自己的父亲高级一些,至少懂得拉拢势力,但也仍然缺乏战略眼光,他只是把目光放在如何拉拢中原武林人士方面,但这些对异族格外排斥的中原武林人士,又岂能会容忍另一个异族在自己国家的地盘内实现复国,而且从慕容复不断的从中原,大理,西夏四处游荡的情况来看,慕容复连最起码的复国之地都没有进行规划,甚至连鲜卑族的后裔也没有进行联络和拉拢,只想着如何对外借兵,也许在慕容复的眼中,只想着有朝一日能积攒力量随便找一个地方建国,但建国之后如何经营如何守土,则完全没有方案,事实上慕容家族所谓的复国祖训,在一定程度上反倒让慕容家族的后裔一代比一代走向极端和不且实际!


辽宁资深球迷


你说的这个人,历史还真有一个!

蒙古在成吉思汗时期分为六部,最西边的是乃蛮部,被成吉思汗打败之后,乃蛮部王子屈出律逃到西辽帝国,碰巧,西辽帝国的公主出门看见这位英俊帅气潇洒的乃蛮王子,非要娶这个落难的王子不可!已经被灭国的屈出律,一看,还有这等好事!当然赶紧嫁了!

后来,就像慕容复想的一样,夺取西辽的政权,可惜,没有复国(部落)乃蛮部!

因为,蒙古大军西征花剌子模,顺道把西辽灭了!




欧冠时间


不能。

如果只是复国,那只要他当了西夏皇帝后改国号为“燕”就行,虽然有诸多难点,但未必没有成事之机。

但是要“光复”,以大燕的辉煌历史,起码要把大宋吞并了才能称得上“光复”吧。大宋当时武力虽然不行,但也绝对不是西夏能动得了的。就算联合辽、吐蕃一起,机会都不大。大宋幅员辽阔,联军虽然能取得一时之利,但是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只要大宋坚守不出,联军迟早退走。而且,就算能把大宋吞并了,大头肯定也让最强大的辽国拿去了,西夏不仅拿不到太多好处,还有被辽国吞并的危险。

光复大燕,连惊才艳艳的慕容龙城都未能成事,以慕容复的武功、眼界、才智不可能成功。


桃林深处梨花白


一本小说,而你却要用历史的思维去理解,你不觉得累吗?


南冥大鸟


不能,没有容人之量,再说西夏也不能给他太多支持

我觉得慕容复要复国是走错了路,他有一身武艺,姑苏慕容富可敌国,他要是在一个混沌之地努力经营,复国可望,想想当年西夏建国史,慕容复要比西夏李元昊的条件要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