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不顾众人反对,强挖定陵毁了大量文物,气的总理说出一规定

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之中,人们出于对已故之人的缅怀,总是会喜欢将其生前,最为喜欢的东西进行整理合葬,就此引出了很早之前,我国的厚葬传统。也正是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使得在古代很多朝代之中,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后,人们就会将大量的金银财宝,一同作为陪葬品埋在陵墓之中。

郭沫若不顾众人反对,强挖定陵毁了大量文物,气的总理说出一规定

也正是因为中国,有这么个传统的习俗,于是在后来的很多时候,就此出现了众多的盗墓贼,开始用各种办法来盗墓,就此还分出了众多的盗墓世家和门派,来以此进行所谓的传承,让家族和组织开始发展壮大。

而在后来的日子之中,后世的人为了能够,将古人的文化发掘出来进行研究,于是就开始打起了那些,尘封已久古墓的主意。而在这些人之中,不光只是有考古学家在意,就连郭沫若这类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事也很是在意。

郭沫若不顾众人反对,强挖定陵毁了大量文物,气的总理说出一规定

于是在国家建国之后,已经明确标记出众多,昔日皇帝陵墓之后,心急的郭沫若的就想着要,将秦始皇陵给挖掘开,但是因为当时国家比较落后,如果强行动工的话,肯定会使此墓被破坏,于是周总理直接就拒绝了他的建议。

可郭沫若在随后的日子里,并没有就此罢休,随后很快就将目光,放到了明朝皇帝的陵墓身上。就这样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就向国家进行建议,希望可以将朱棣的陵墓挖开,很快就被国家同意了。

郭沫若不顾众人反对,强挖定陵毁了大量文物,气的总理说出一规定

就这样郭沫若兴致冲冲的,带着一帮人手,就此来到了北京的天寿山,对长陵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勘探,但是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很是生气的郭沫若,就来到了献陵,也就是朱高炽的墓来进行挖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比较好挖掘的墓,硬是没有被郭沫若给挖开,很快他不死心,就又锁定上了朱翊钧的定陵。

随后在不顾众人的反对下,郭沫若很快就对此陵墓进行了挖掘,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当时技术比较落后,以及郭沫若等人的强行挖掘,使得那时虽然得到了很多的珍贵文物,但损坏的就更多,为此这件事情不仅让专家们很是生气,就连国家领导人也很是恼火。

郭沫若不顾众人反对,强挖定陵毁了大量文物,气的总理说出一规定

就在郭沫若想要打乾陵主意的时候,周总理直接就拒绝了此请求,并且还特意明确的规定出:十年内禁止挖掘帝王陵墓!可见这些皇陵之中,所蕴含的东西还是无比珍贵的,要不国家是不会明确禁止专家们开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