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不顧眾人反對,強挖定陵毀了大量文物,氣的總理說出一規定

不管是在中國古代,還是在現在的社會之中,人們出於對已故之人的緬懷,總是會喜歡將其生前,最為喜歡的東西進行整理合葬,就此引出了很早之前,我國的厚葬傳統。也正是在這一傳統的影響下,使得在古代很多朝代之中,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後,人們就會將大量的金銀財寶,一同作為陪葬品埋在陵墓之中。

郭沫若不顧眾人反對,強挖定陵毀了大量文物,氣的總理說出一規定

也正是因為中國,有這麼個傳統的習俗,於是在後來的很多時候,就此出現了眾多的盜墓賊,開始用各種辦法來盜墓,就此還分出了眾多的盜墓世家和門派,來以此進行所謂的傳承,讓家族和組織開始發展壯大。

而在後來的日子之中,後世的人為了能夠,將古人的文化發掘出來進行研究,於是就開始打起了那些,塵封已久古墓的主意。而在這些人之中,不光只是有考古學家在意,就連郭沫若這類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此事也很是在意。

郭沫若不顧眾人反對,強挖定陵毀了大量文物,氣的總理說出一規定

於是在國家建國之後,已經明確標記出眾多,昔日皇帝陵墓之後,心急的郭沫若的就想著要,將秦始皇陵給挖掘開,但是因為當時國家比較落後,如果強行動工的話,肯定會使此墓被破壞,於是周總理直接就拒絕了他的建議。

可郭沫若在隨後的日子裡,並沒有就此罷休,隨後很快就將目光,放到了明朝皇帝的陵墓身上。就這樣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就向國家進行建議,希望可以將朱棣的陵墓挖開,很快就被國家同意了。

郭沫若不顧眾人反對,強挖定陵毀了大量文物,氣的總理說出一規定

就這樣郭沫若興致沖沖的,帶著一幫人手,就此來到了北京的天壽山,對長陵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勘探,但是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於是很是生氣的郭沫若,就來到了獻陵,也就是朱高熾的墓來進行挖掘。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在當時比較好挖掘的墓,硬是沒有被郭沫若給挖開,很快他不死心,就又鎖定上了朱翊鈞的定陵。

隨後在不顧眾人的反對下,郭沫若很快就對此陵墓進行了挖掘,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當時技術比較落後,以及郭沫若等人的強行挖掘,使得那時雖然得到了很多的珍貴文物,但損壞的就更多,為此這件事情不僅讓專家們很是生氣,就連國家領導人也很是惱火。

郭沫若不顧眾人反對,強挖定陵毀了大量文物,氣的總理說出一規定

就在郭沫若想要打乾陵主意的時候,周總理直接就拒絕了此請求,並且還特意明確的規定出:十年內禁止挖掘帝王陵墓!可見這些皇陵之中,所蘊含的東西還是無比珍貴的,要不國家是不會明確禁止專家們開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