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還面臨理念、機制、人才挑戰

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在12月1日舉辦的第三屆(2018)新金融高峰論壇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就中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發表演講。“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但也面臨很多挑戰”,李東榮認為,這些挑戰體現在理念、機制、人才等層面,要把握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趨勢和發展要求,如科技驅動更加明顯、需求引領更加突出、行業生態更加開放、數據資源更加重要等。

“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在李東榮看來,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是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是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補齊傳統業務結構中短板的迫切需要。

“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但也面臨很多挑戰。” 李東榮說,當前,在國家整體信息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金融信息化繼續深入發展,以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智能金融等為代表的金融新業態、新應用、新模式正在蓬勃興起,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良性競合的關係初步形成,我國金融業總體科技水平和應用創新能力已跨入國際先進行列,這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較好的技術基礎。

李東榮進一步補充說,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客觀上還面臨著很多挑戰:

一是理念挑戰。我們的一些機構盈利模式慣性較大、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性不足,還有的機構數字化思維欠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

二是機制挑戰。我們的很多機構在產品研發延續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環節多、流程長、耗時久、創新容錯不足等問題,難以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敏捷創新的要求。還有的機構在業績考核上,關注短期成本收益,對一些落地時間長、先期投入大、見效慢的創新存在激勵機制不相融的情況。

三是人才挑戰。目前我們既懂金融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高水平復合人才總體上供給不足。同時傳統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大型機構和中小機構之間的人才素質和結構差異比較大,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智力支撐有待進一步加強。

“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期盼金融監管部門、從業機構、行業自律組織以及學術研究機構共同努力推動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李東榮說到。

他建議,金融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和要求:一是科技驅動更加明顯;二是需求引領更加突出;三是風險治理更加重要; 四是行業生態更加開放 ;五是數據資源更加重要;六是基礎設施更加關鍵。

在風險治理方面,李東榮舉例說,由於數字化時代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更容易產生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等多重風險的疊加效應,就是我們講的雙刃劍、兩面性,金融風險發生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擴散性,如果發生的話會更為突出,對金融監管和社會穩定將會提出更多新的挑戰。因此,我認為我們迫切需要建立包括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在內的一個全社會的多層次治理體系,實現風險的防控全覆蓋。

而在行業生態上,他認為,在當今公平、開放、聯動、共享的數字化時代,所有封閉式的、割據式的經營發展思路將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在這個新的時代,金融業的分工將日趨專業化、精細化,金融產業鏈和價值鏈將被拉昇,各類的從業機構應當注重結合自身的特點找準市場定位,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建設兼具包容性和競爭性的金融生態圈。

新京報記者 陳鵬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