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人真转

外地人不认识阜阳人时,以为阜阳地儿地处偏僻,阜阳人便粗野,不会说话儿:其实,阜阳人虽粗而不野,性格爽快,说话转得很。

外地人不了解阜阳人时,觉得阜阳地儿贫困落后,阜阳人便蛮横,不便与之接近;其实,阜阳人虽蛮而不横,脾气坦率,办事转得很。

转(zhuàn),阜阳人解释为能、巧、点子多、会说话儿,或者说说话幽默、办事滑稽,如张三这人真转,李四这人转得很,那些认识阜阳人、了解阜阳人的外地人公认。

阜阳人真转

独家:航拍中国美丽田园:安徽黟县卢村

阜阳人的转,分转话、转事儿两个类别。转话,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彩话儿。彩话儿,即滑稽的话,智慧与幽默的话。彩话儿,有素有荤。素者,一般彩话儿。荤者,分粗话,脏话、“荤段子”。彩话儿,没什么故事情节,往往一句画龙点精、一语惊起四座。转事儿,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其中必然含彩话儿。

阜阳人的转,突出表现在阜阳人转话多、转话妙,或者说叫转得独到,转得出奇。

不少转话、转事儿构成一个连体,其中可见男女老少精通“急转弯儿”。

读者知道,儿童教育活动中有个测试与训练儿童智力的好形式,即脑筋急转弯儿。测试者奇思妙想,利用岔题、错觉、模棱两可等弯弯绕的思维方式,要回答者应答一个正确的结果。回答者抓耳挠腮费尽心机,往往应答得驴唇不对马嘴;末了,正确答案则由测试者道出“真相”,弄得回答者在恍然大悟后发呆或傻笑。

阜阳人真转

乡村景观

阜阳人的转事儿尽此“急转弯儿”。

从前,阜阳地儿一个黑心财主雇姓张的爷儿俩当长工。一天,财主的儿子因病夭折,叫小长工把棺材拉到地里埋掉。小长工围着棺材打转转。财主急了:“瞧啥?快点儿送棺材去!”“你看,我一个人没法儿扛,也没法儿搬。恁家要是再死一个人多好,我可以挑着去呀。”财主勃然大怒,抄起棍子追打小长工。老长工闻讯赶来。满脸赔笑:“东家,小孩子家不懂事儿,不会说话。您老千万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赶明儿,您儿,您老死了,让我埋葬您老!”黑心财主呼呼地大喘粗气。

蒙城县、太和县民间流传一个巧媳妇的故事。故事情节大同小异,都说明巧媳妇孝敬公爹,是一个会说话儿的人。

教书的王先生因大名叫“九”,一家老少忌讳说“九”;碰上非说不可的情况,总要拐弯抹角地绕过“九”字。

王九的儿媳妇既孝顺,又聪明,还会说话儿。王九的朋友想难为难为王九的儿媳妇。重阳节,王九的九个朋友拎着韭菜、烧洒等礼物来到王九家大门口。王九的儿媳妇见了客人,忙出门迎接:“各位叔伯好,快进堂屋喝茶。”领头的朋友说:“请你回禀你公爹,就说客人有九个,拎着韭菜和烧酒,今儿个又是九月(初)九,俺要与王九一起儿喝闲酒。”儿媳妇听了,微微一笑,转身进院了。王九早已明白客人的来意,急忙迎出门来,只见儿媳妇不慌不忙地说:“回禀公爹,门前四公加五公,手里拎着扁扁葱,今儿个正是重阳节,朋友要与公爹喝几盅。”门外,客人们听了,哈哈大笑,说王九的儿媳妇孝顺聪明的美名名不虚传。

长工父子与巧媳妇的转话,转事儿属对付别人的难题;难题面前,弯儿转得智慧、妥贴,也风趣。有些转事儿,则属自己无意设置;一旦尴尬局面出现,自己不得不灵机一动,转危为安。

“我日”——邵姓科局长的口头语(口头禅)。遇上值得惊叹或感慨的事儿,“科局长”开口即“我日”。

“文革”前的一天,“科局长”出差经蚌埠乘火车去合肥。长途公共汽车中途停靠怀远县城。汽车站前街口卖包子的秃舌头妇女一连声地叫卖“包哩”。大小,二不同“包哩”价格,下车后即迎着秃舌头妇女道:“我日!”

“你日谁?我非问你日谁?!”秃舌头妇女站街头做买卖,啥人都见过,啥话都听过,何惧“我日”之词?

“科局长”脑子反应快,连忙应道;“我日我自己。”此话一说,“科局长”无须赔不是,秃舌头妇女反倒嘿嘿一笑。

阜阳人真转

夏日东天山凉爽宜人 风景壮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阜阳西北境与河南郸城县接壤的基层干部程祥知骑自行车去王楼督促工作。当时,社员们正在饭场吃饭。见干部(百姓习惯称领导人为“干部”)来了,有人说谁要跟程祥知搭话,谁是驴熊。程祥知来到饭场,见没人理他,只有几条狗在一旁狂吠,即板起面孔,冲一只近走的花狗喝斥道:“别咬!我该叫恁娘个啥的(意为我应该尊称恁娘)。”有人忍俊不禁,问:“你叫啥哩?”程祥知轻松回答:“我该叫它娘老母狗。”大伙哄笑,冷清的气氛一下子和暧起来。

如果不是转话,哪有《我日我自己》的转事儿?邵姓科局长又怎能摆脱难堪之“困境”?别看“困境”不大,足可以将邵姓科局长缠得上不了汽车,误时误事,有失“科局长”尊严。

如果不是转话,哪有《我该叫它娘老母狗》的转事儿?基层干部程祥知又息能登门入户?基层工作,农村工作,干部不登门入户难以面对面,心贴心地解决问题。

阜阳人真转

江苏金湖:冬季的船 迷人的画

大方面说,人不会说转话,不会说彩话儿,也没能耐做出该做的转事儿来,便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跟上时代日行千里的脚步。北京人见多识广,又调侃得云雾地,上海人尖酸刻薄,又精明得防不胜防,广东人善于算计,又开放得见利忘义,豪爽仗义的阜阳人与稳中有降地人相处,不“转”一下非吃亏不可;当然,这种“转”(指说转话,做急转弯儿的转事儿)目的不在于坑人、蒙人,而在于使自己能够走出外地人小瞧阜阳人的“重围”,进而保护自己,不断美化阜阳人爽快中见幽默、憨厚中见足智的崭新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