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的少林三渡當年為何會與陽頂天一戰,他們又是如何敗在陽頂天手下的?

shine胡楊


張無忌初遇少林三僧,表明自己是明教教主的身份後,少林三僧對其惡感極深,三僧中的黃臉老僧曾經說道:“......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

由此可見,三僧和明教上任教主陽頂天之間,必然有一次交鋒,或者是賭約,陽頂天傷了黃臉老僧一目,同時,少林三僧失敗,他們師兄三人,必須遵照約定,於少林寺中坐枯禪。

那麼問題來了,陽頂天和少林三僧之間,為何會發生衝突呢?

倚天世界中,陽頂天雖然未出場,但從他留下的遺言“....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於茲。今韃子佔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看來,陽頂天立志驅除韃虜、光復中華,是個頂天立地的豪傑,他斷然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而少林三僧呢?出身名門正派,嫉惡如仇,雖然對待敵人手段毒辣、說殺就殺,但總的來說也是很講江湖信義的有德高僧,也不可能做出有悖俠義的事情。

他們之間的衝突,會不會是爭搶某件寶貴事物呢?比如說,屠龍刀!

眾所周知,郭靖黃蓉夫婦,於襄陽城破之際,將屠龍刀和倚天劍分別傳於子女,但是郭破虜隨父母一起殉國了,屠龍刀也就下落不明。當時屠龍刀和倚天劍的秘密,只有極少人知道,楊過肯定是其中一個,他必須讓郭靖夫婦的遺志傳承下去,於是在後半生四處尋找,江湖中也就沒有他的消息,以致於連郭襄都找不到他。

陽頂天,很有可能是楊過的後人,他應該是找到了屠龍刀。但同時,少林三僧因為無色大師和楊過的關係,也在積極找尋屠龍刀,再加之有關屠龍刀“號令江湖”的傳聞,隱隱威脅到了江湖地位執牛耳的少林寺。

於是,他們雙方約定決鬥,陽頂天如果勝了,少林三僧回寺坐枯禪;三林三僧如果勝了,將獲得屠龍刀。

在倚天世界中,少林三僧心意相通,聯手後武功達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僅次於張三丰了。三十年前,也就是決戰之時,他們三人武功雖不及後來,但必然也是少林寺的佼佼者,屬於一流高手,三人聯手豈能小視?陽頂天必須出全力才能取勝,因而誤傷了黃臉老僧一隻眼睛。


彌江小地主


少林三度武藝極高,在張無忌破金剛伏魔圈的時候一渡可以強過明教二王的存在(楊逍武功稍強於韋一笑,大致和鷹王獅王差不多)。倚天中和明教二使四王和少林三空,武當宋遠橋,俞蓮舟,滅絕一個水平,屬於一個級別,差距不大,可見三渡的修為也是非常之高的。那好了,作為武林中泰山北斗少林寺中的前輩高人肯定要除魔衛道,想要滅了被視為魔教的明教,陽頂天作為明教教主肯定要為明教出頭,但三渡作為高僧肯定不想多殺生,陽頂天也是一位胸襟開闊,有大抱負,大理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奇男子,也不會和少林寺結下深仇,所以雙方約好單挑,以陽頂天的武功,個人感覺肯定打不過三渡聯手,最多和二度打平,他打瞎了一渡的眼睛,應該是單打所致。


虎哥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六十三期:《倚天屠龍記》前傳之三渡往事。

羽菱君在之前的一期《少林武學的復興》中,曾說到少林武學因“火工頭陀事件”進入“中衰時期”,衰落長達七八十年,故而我們並未在“射鵰三部曲”的前兩部作品中看到少林的蹤跡。到《倚天屠龍記》開篇,少林武學再次登場,這也預示著少林武學的再次復興,進入“中興時期”。中興期的少林高手輩出,其中的三渡和四大神僧就是最傑出的代表。這一期羽菱君延續這個話題,再來扯扯復興時期的少林武學,也來說說三渡當年與陽頂天的一戰。



在扯三渡與陽頂天的那一戰之前,還是要再次來回顧一下少林武學因何復興。

少林復興,重領武林

“火工頭陀事件”絕對是少林武學史上的一次大災難,這個事件引來的一連串影響。這次事件中,參與達摩堂大校的達摩堂羅漢堂高手被火工頭陀致傷致殘,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重傷致死。寺中高輩僧侶更為此事大起爭執,互責互咎,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一怒之下遠走西域。為了杜絕此等災難再次發生,定下寺中重規,少林寺中,凡是沒得師授而自行偷學武功者,發現後重則處死,輕則挑斷全身筋脈,使之成為廢人。然後清查寺中服事僧,凡有些許有武功跡象的服事僧皆被驅趕出山門,不再錄用。

就這樣,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卻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反而被驅除出寺,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武學青黃不接,進入長達七十年的“中衰時期”。到崑崙三聖何足道拜訪少林,寺中除了覺遠這個服事僧人竟找不到內力能及何足道之人,這其中就包括了天鳴方丈在內的心禪堂七老、達摩堂首座無相禪師和羅漢堂首座無色禪師。

不過因為何足道引起的這一番風波,覺遠大師在救出張君寶(少年張三丰)之後,真氣耗盡,在一顆大樹之下圓寂而終。圓寂前背出《九陽真經》,一經緣分三脈,在場張君寶、郭襄與少林無色禪師各得領悟,分別造就了後世“武當”“峨嵋”與少林三派的“九陽功”。無色禪師帶回的《少林九陽功》,少林武學因之再次復興。



少林傳世的外家功夫冠絕天下,最出名的就是“七十二絕技”,然而修煉少林七十二絕技,除了要有相對應的佛法來化解之外,每一項絕技都須有深厚的內功修為相匹配。受“火工頭陀事件”影響,像“大力金剛指”這些會因修為不同而走極端,變成兇狠殺招之法的絕技,更是嚴格要求必定要佛法修為有成的少林弟子才能修煉。

少林是有傳世內功心法的,其中就包括了《羅漢伏魔功》(又稱《正宗羅漢功》)、《金剛護體功》和《易筋經》。然而修煉《易筋經》,修煉之人須得勘破“我相、人相”,擁有高深佛法,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是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兩百年來,自掃地神僧之後,修習《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皆都一無所得。《金剛護體功》則僅是錦上添花之學,而最基礎最易入門的《羅漢功》,卻在當年的“火工頭陀事件”中,因為斷層而失去傳承,導致心法不全。因此,中衰時期少林武僧的內功修為實是上不了階層,這也是武學不興的關鍵。

無色禪師帶回的《九陽功》無疑是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於是在《少林九陽功》的支撐匹配之下,少林武學重現內外兼修,融會貫通之境,寺中再次高手輩出。無色禪師本人就是中興期的第一代收益高手,他的弟子渡厄、渡難和渡劫(後來合稱三渡),是為中興期第二代高手,“見聞智性”四大神僧則為中興期的第三代代表人物。

少林武學的復興,武林格局也隨之而變。當其時,郭襄的峨嵋派和張三丰的武當派崛起,武當更是後來居上,張三丰一代宗師,武當因之與少林成為武林中新的泰山北斗。這三大派中,張三丰有海納百川,存異求同的廣闊心胸,相比於以匡扶武林,維護秩序為己任的峨嵋與少林,武當多做匡扶正義江湖救急之事,但也更追求武林和平,各派繁榮,百家爭鳴。在這方面,少林和峨嵋卻顯得有些小肚雞腸,特別是在對待明教時的做法就能窺探一番。三渡與陽頂天的一戰,也是因此而起。

當年同在西域崑崙山脈的崑崙派,因為看到陽頂天明教的崛起,害怕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先後挑戰明教,但連續三任掌門死在陽頂天和楊逍手下(實際上都是因為落敗而氣死的),有感於在西域勢單力薄,於是轉而加大與中原武林的聯繫,搬弄明教是非。在崑崙派的挑撥之下,再加上明教教徒在中原歷來詭秘行事,以匡扶武林,維護秩序為己任的峨嵋派與少林先後與明教成功結怨。峨嵋派先替崑崙派出頭,孤鴻子約戰楊逍,卻又被楊逍所敗氣死,於是教訓明教,甚至美名為“斬妖除魔”剷除魔教,實際上就是剷除異己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少林的肩上。



渡厄、渡難、渡劫的“三渡遠征軍組合”,下山遠赴西域,崑崙山明教總壇光明頂上的“正邪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遠戰明教,功成垂敗

三渡是當時少林中的三高組合,其輩分、佛法修為和武功修為皆是寺中最高,三人也是百年來寺中再次練成“大力金剛指”的高僧。三人中師兄渡厄為黃面,他的佛法和武功修為最高,專於“大力金剛指”,已入臻化之境;居中的渡難為黑麵,他還練成了另一項絕技“須彌山掌”,此掌法極難練成,而且每次運用都需運氣蓄氣方能出掌,渡難已練至隨手而發之境,不過威力尚還會因為距離加長而減弱;白麵的渡劫在三人之中最弱,但此時的功力並不弱於明教“光明左右使”。

明教中,此時的陽頂天“乾坤大挪移”已經練至第四層,功力深厚;明教在他之下,光明左右使、四大護教法王還有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等高手輩出,臥虎藏龍,是陽頂天明教最輝煌的高峰時期。他們聽聞少林三大高僧上光明頂意欲挑戰明教,皆是爭先恐後的想與他們一戰,為教主立此大功。但陽頂天尊三渡少林高僧,少林又是武林之泰山北斗,此次也非同峨嵋孤鴻子當日指名約戰楊逍,因而決定親自迎戰三渡,以顯對少林禮待有加,尊其武林地位,也是顯其明教大氣。

出於江湖道義,剛開始三渡是想單獨對陣陽頂天,但也是車輪戰對之,為了試探陽頂天武功境界,居中的渡難率先代表三渡出戰。

渡難不同於渡厄專於“大力金剛指”,他身兼兩套少林絕技,除了“大力金剛指”,“須彌山掌”也是功力有成,但在多不在專,修煉時分心求精,故而兩套絕技雖然有成,但“大力金剛指”的修為在他師兄渡厄之下,“須彌山掌”也並未達臻化之境。特別是他“須彌山掌”,掌力會受距離所限,這是他的弱點,也是他最易出現破綻的地方。



不過“須彌山掌”作為渡難的最得意之學,他使出來確實得心應手,這門掌力極難練成,縱然練成了,每次出掌,也須坐馬運氣,凝神良久,始能將內勁聚于丹田,渡難此時已經練到要出掌便出掌,一動念間就將“須彌山掌”拍了出來。陽頂天見他出掌,隨即以“降龍十八掌”與之對掌,一招最得意的“亢龍有悔”近距離拍出,與渡難的兩股掌力相碰,竟然撞出一聲巨響,兩人皆暗想對方功力之深。

跟著兩人近身繼續拆招,但隨著內功的運起兩人的距離卻是越拉越遠,這其實也是陽頂天與他一經交手,摸清了他的套路與弱點之後,故意而為之。渡難的掌力受限於距離,內力也淺於陽頂天,陽頂天一拉開距離,使出“乾坤大挪移”,純拼掌力,渡難的掌力一到近陽頂天本來就已經薄弱了不少,很是容易的就被他的“大挪移”牽引轉移而去,而陽頂天以'“大挪移”複製“須彌山掌”反攻而來的掌力卻並沒有因為距離而減弱,勁道十足,而且他連續拍出,渡難化開一掌卻反應不及來化第二掌,因而只來回十個回合,就中掌力倒地。

渡厄見渡難不敵,馬上接手搶上繼續跟陽頂天交手。渡厄專於“大力金剛指”,已入臻化之境,修為也在渡難之上,陽頂天與他一經交手,即驗成色。陽頂天對“大力金剛指”的認識來自於他跟“金剛門”高手的幾度交手,“金剛門”幾大高手都敗在他手下,但是“金剛門”高手的“大力金剛指”雖然兇狠,但由於歷代門人內功修為的缺陷,陽頂天對付他們其實並不吃力。不過渡厄的“大力金剛指”卻與他們並不相同,這就是因為渡厄他們修煉“少林九陽功”所致,內力深厚,“金剛指”在他手上更加凌厲。



陽頂天剛開始與他拆招,見他使出“大力金剛指”,其實有點託大,並未放在心上,被渡厄以右手五指擒拿之手附住他的左手,然後變擒為爪,五指瞬間就要插入手臂,陽頂天也是反應極快,聚力左手一抖,用“乾坤大挪移”挪開他的力道,隨即右掌拍出一招“震驚百里”,震開渡厄,再稍遲片刻,陽頂天右臂即廢,但右袖也被抓開一道裂口。陽頂天當下也不敢再託大,連續出招攻取渡厄。

兩人表面上是以外功拆招,實際上卻是以內功的剋制與反剋制之間纏鬥。渡厄雖有“少林九陽功”護體,不過陽頂天的內力卻是來自於《九陰真經》內功,假如渡厄此時的“九陽功”是像日後張無忌所修煉的完整,以“九陽功”專克九陰內力的特點,渡厄定能剋制陽頂天。可惜此時的渡厄已是沒機會了,他的內力也在陽頂天之下,而且他的內力被陽頂天的“大挪移”盡數挪開,二十個回合之後,被陽頂天逼近,中了陽頂天一掌“或躍在淵”,若不是陽頂天的“降龍掌”留力,渡厄難逃一劫。

渡難渡劫這邊看到渡厄中掌,也不顧江湖道義,兩人搶進戰場,局面瞬間變成了陽頂天以一敵三之勢。這時觀戰的明教眾人紛紛不滿,想要助戰,但被陽頂天一個手勢壓下。

三渡隨即形成圍攻之勢,你來我往前後出擊,但陽頂天用“乾坤大挪移”施展開來,他們的攻擊完全被轉移到對方,反而差點互傷了他們自己。渡劫是他們三人中最弱的一人,兩位師兄皆不是陽頂天的對手,就更不要談他了,被陽頂天覆制渡難的“須彌山掌”趁他躲閃渡厄被大挪移轉來的攻擊,一掌拍中,掉出戰局。渡難隨即一掌攻來又被他黏住掌力,轉向渡厄,渡難想要收掌,卻已經被“乾坤大挪移”給牽引住,收不了掌,一掌拍向了渡厄,渡厄反應靈敏,一個轉身,躲過之後,卻迎上了陽頂天的另外一招。



陽頂天看他們不講道義,也不再留力,連環出手,諸功變換,在牽引渡難的掌力之後,竟然連環一招使出“彈指神通”,指力直衝渡厄,渡厄剛躲過渡難一掌,來不及抵禦,側身較慢,左眼中了陽頂天的指力,鮮血直流,自此瞎了一眼。戰局不言自明,三渡去其二,已是敗在陽頂天之手。明教眾人見狀,本想殺了他們,但陽頂天卻再次阻止。三渡留下此仇不報之言,相互扶持,返回少林而去。

他們返回少林之後,為了報此大敗和喪失一眼之仇,三人從此坐枯禪三十年,為求三人心意相通,他們明白單人並非陽頂天對手,只有將三人內力武功合三為一,融為一境,方有勝算,這就是後來的“金剛伏魔圈”。可惜他們練成此功時,陽頂天早已經去世三十年,後來的繼任明教教主張無忌為救金毛獅王謝遜,曾三次闖他們的“金剛伏魔圈”,以那時張無忌練破“乾坤大挪移”第七層,都無勝算的把握,陽頂天突破第五層就走火入魔而死,假如陽頂天沒死,雙方再經交手,陽頂天恐怕也是難有勝算。不過這就是另一番變故了。

陽頂天在與三渡一戰之後,不久上武當山挑戰張三丰,雖表面上與張三丰打成平手,但卻被震出內傷,再加上他強練“乾坤大挪移”第五層,早已經脈逆轉,不久就走火入魔而死,明教也隨之四分五裂。這卻剛好正中少林峨嵋等下懷,以至於後來有了圍攻光明頂一事,這就是後話了。



前期回顧:

第六十二期《王盤山揚刀大會之謎》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因為金庸讓他們和陽頂天打,因為金庸讓他們輸!這是最真實的,其他的都是瞎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