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有一支300人精锐部队,实力不亚于关东军,下场如何?

林也程


枪杆子里出政权,有被迫退位经历的小皇帝溥仪比谁都能深痛领悟这句真理。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开始操练新军,代替八旗兵,北洋六镇新军中的第一镇就是以旗人为主。清朝末年的末年,同样以旗人为主的禁卫军宣布成军,兵员一万两千余人,装备有亚洲仅有的150毫米野战重炮和马克沁重机枪。

饶是如此,在风云激荡的岁月中,他们也都没有发挥出皇族们想让他们发挥出的作用,没有镇住什么形势,让溥仪感慨最深的应该是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那段历史,那时候,担任紫禁城防守任务的正是禁卫军传承下来的十六师,他们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威慑下,乖乖地交出了小逊帝。

溥仪来到东北,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后,已经是第三次当皇帝,头一次人家还小,大人说了算,下台也是袁世凯说了算;第二次复辟是人家张勋说了算;第三次的康德皇帝,则是日本人说了算。

伪满洲国中央政府的“朝廷大员”名单,有个规矩,部长总长都是“满洲国”人,但次长一般由日本人担任,部长、总长说了不算,次长说了才算。正如同溥仪和“伪满洲国国军”各个司令,头上还有个关东军。

“伪满洲国国军”纸面数字强大,但说破大天,是受日本关东军调遣。

说溥仪心里不苦那是假的,于是,在他授意下,从个人腰包里掏出大把银子,开始组建他的私人卫队兼仪仗队。

班底是从流亡天津时就存在过的私人保镖们,抵达东北后,又吸收了一些忠实的皇亲贵胄子弟和满蒙精壮青年,扩建成一支拥有机关枪等现代化武器的300余人的护军规模。

除了武器现代化,他们还聘请了武术大家霍殿阁前来做武术教官,逐步把这帮人培养成武术运动员,耍刀弄枪,颇不含糊。

但这支忠诚的护军队伍引发了日本人的强烈反感,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

溥仪的护军刚到东北时,献给了日本人一个下马威,当时刚上任的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来拜访溥仪执政,溥仪安排这帮人扛着大刀片列队迎接,给关东军司令吓了个够呛,回去后就转达了他的“建议”,根据“建议”,大刀片子全被没收。

载沣去东北看他儿子时,溥仪为了让他老爸脸上有光彩,特意安排护军前往火车站迎接,这就违反了伪满当局与日本人的协议,按照协议,伪满军队或任何武装人员不能进入满铁附属地。日本人再次给予严重警告。

溥仪没当回事,继续我行我素,而他的护军们血统“高贵”,又身怀绝世武功,又怎肯被日本人吓唬住,隐藏起他们闪亮的光环。

这不,早晚就出了事,酿成了“大同公园”事件。

1937年6月27日(距离七七事变只有十天了),有二十余名护军前来新京(长春)的大同公园游玩,其中4人租了游船下了水,但被公园管理人喝止,借口是他们人数超载,他们中的一个人下了船,居然仍被公园管理人呵斥。

这几个护军心里这叫一个气啊,跟管理人指着湖里日本人坐的船,他们也是四个人,为什么可以坐?

原来,此时此刻的大同公园里,还有二百多日本人正在郊游聚餐,大部分是关东军军官,少部分是满洲国的日本官员,管理人正在一心一意的伺候他们,不愿意看到别人来添乱。

四名护军中的有一个心里有气,仍然在质问管理人,管理人有日本军人撑腰,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顺手抄起一只啤酒瓶子,给了这护军脑袋上闷了一瓶子。

瓶子碎了,护军脑袋好好的,人家是练家子好不好!

管理人吓得躲进了售票亭子里,不敢出来了,几名喝的晕晕乎乎的日本人走到跟前,要教训一下这名护军。

那三名护军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兄弟挨揍啊,上前阻劝,旁边一些日本人怕这几个喝醉的日本人吃亏不是,也上前阻劝。

在足球比赛中,双方球员教练员队医都簇拥到一起了,不定哪个小误会,就是一次小火花,不定哪次小火花,就演变成熊熊大火。

局势走向群殴,场面最终失控。

想倚仗人数多群殴护军的日本人没有得逞,反倒有不少被20来个护军打入水中,连狼狗也被踢死了。

即时战果:护军大胜,凯旋回营。

延期战果:在关东军的突击审问、拷打下,护军没有承认他们是在“抗日”,但挨了很多皮肉之苦。

最终战果:参与斗殴的人员全被遣散回乡,护军中的大小头目全被撤换,领头的成了日本人,护军规模大为缩水。事已至此,护军已不受溥仪节制。

溥仪打造个人军事小团体的全部努力付诸流水,遂告梦碎。


历来现实


这支身手不凡的部队便是护军,由于队伍壮大,遭到关东军的打压。

这支部队是从py保镖升级而来。py到达伪满洲国后,深切感受到不能依靠关东军,必须要建立一只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

为此,他在原十几名从天津带来的保镖基础上,从内蒙,北京等处招募三百余人,组成三个队的“护军”。这支部队看似是皇家禁军,其实是一只小型的陆军,不仅拥有步枪,轻机枪等装备,而且有教育训练,完全按照正规陆军训练。

起初,这支部队并没有引起关东军的注意,但时间久了,也就起了警觉。为此关东军开始遏制护军的发展。

除了护军对py忠心,护军中不乏练武之人,更令关东军胆寒。

关东军不断挑衅护军的底线,终于在1937年的“大同公园事件”后,关东军瓦解护军的阴谋得逞。

护军各层领导换成日本人。后来护军的编制变小,成为“皇宫近卫”,负责保卫伪满皇宫外围,不涉及内廷,内廷由日本宪兵保卫。日本宪兵随意进入内廷,py不仅不能阻拦,还要拱手致谢。后来又改为“皇宫警卫”,仅剩下寥寥数人。


五味社


溥仪在东北做傀儡皇帝的时候确实有三百人左右的私人武装,历史上称之为伪满洲国护卫军。

不过,溥仪组建护卫军,拥兵自立的谋划很快就被日本军方发现,立即找借口把这支部队全部解散和缴械。

为了让溥仪死心,最后还把缴械的武器还给溥仪,可以说是羞辱,“恢复祖业”的美梦就这样残酷的破碎了,从此溥仪只能一心一意的做起了傀儡皇帝,受人摆布。

1.护军的组建

伪满洲国护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溥仪在天津静园时的护卫队,这支护卫队主要由溥仪的亲信组成,有三种来源,一是八旗子弟,二是蒙古贵族和汉族遗老子弟,三是在天津时的护卫队班底。

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除了必要的身体条件外,还必须绝对忠于自己。武器装备也都是溥仪自己提供,可谓精良,轻重机枪一应俱全,除了接受日常的军事训练之外,还邀请武术名家进行武术专项训练,所以这支部队虽然人数少,但是战斗力很强。

2.伪满洲国的护军

伪满洲国的护军已经初具规模,改称禁卫步兵团,达到800多人。团部设在宫内府,下辖护军和翊卫军,共三个大队,负责伪宫廷的警卫安全工作。

在伪满洲国时期,军事上关东军绝对不会让溥仪染指,因此溥仪要想掌握军事权力可谓步履维艰,但是溥仪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通过掌握自己的宫廷禁卫军,层层扩大自己的军事权力。

3.大同公园事件

大同公园事件的发生为日军解除这支禁卫军的武装提供了借口,1937年6月27日,护军第一、二两队放假,一部分人结队去大同公园游玩,熟料与醉酒的日本浪人发生争执,最后演变为集体群殴。由于护卫军有武术功底,占了便宜就跑了。但关东军不依不饶,要溥仪交人,最后不得不妥协。

后来这支部队规模不断被压缩,人事权也彻底被关东军把持了。1939年,警卫处被撤销,溥仪也只好听之任之。伪满垮台后,当然是“树倒猢狲散”。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


秦右史


溥仪被冯玉祥从皇宫赶出来之后,日本人对他表现出一种“善意”给溥仪做了很多事,获得了他的信任,溥仪也想借日本人之力,恢复“大清帝国”

到了东北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皇帝,处处受制。为了防止自己被完全控制,在东北,甚至全国招武功好,身手敏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秘密组建了一支卫队,开始七八个人,后来逐渐的扩大,有三百多人,编成三个队。溥仪用自己的资金,购买武器,培训卫队。日本人对此极为不满,寻找机会取消。

一次在饭庄吃饭,日本军人肆意的侮辱,欺负中国人,卫队队员忍无可忍,和日本人打了起来,双方互有伤害,但日本人强行把卫队队员拘留,甚至用刑。此后日本人借此理由,强行解散了溥仪的卫队。使溥仪完全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


风雨兼程170983658


溥仪卫队都是精挑细选灌输“爱国忠君”精神,花重金请德国军官训练,战斗力很强,经常和日军发生冲突。因伪满军经常发生日军发给伪满军武器后伪满军成建制携枪逃跑反过来抗日的事件。卫队战斗力很强成为日本人心腹大患。被日本借机缴械,后来被解散。


市民不市侩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红鲤鱼輿绿鲤鱼輿驴


傳仪想向灭真.在日本大、养之不还想建立自已的卫际,虽建3三百人的卫队,一次在镟吃飯时,日本欺负侮辱中国,打起力天来,日本借机3包行解教了卫队。


12974529251李运裕


当时的溥仪就是有三千精锐,又能怎样?还不是日本人的傀垒。

溥仪失去的不是皇位,而是人心,不管他有多少军队,就是百万、千万,也一样做一个洋人的奴仆。


老于52080


因为和日本人发生冲突,被日本人解散了.


战龙机甲


溥仪手里这支军队在日本人眼里,只相当于溥仪的皇家仪仗队而已。因为它里面的高级军官,日本人都安插的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日本关东军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