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地产对员工死磕任务,不买房就列入淘汰序列

荣盛地产对员工死磕任务,不买房就列入淘汰序列

渐入年关,还有多少房企未能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市场不好就是神仙也难救,部分房企只能拿自己的员工开刀了,除了全民营销之外,要求员工购房也是各房企寒冬下经常采用的手段。

截止11月底,百强房企仅有17家提前完成了2018年销售目标,部分房企的目标完成率低于70%,相比去年的盛况,今年的销售业绩要暗淡不少,难怪房企如此着急了。

近日,河北荣盛地产要求非销售员工参与到公司的房源销售中来,没有业绩的员工将会被纳入淘汰序列。此外,公司会给员工办理集体户口,以规避限购政策。

早在7月份,荣盛地产发布红头文件,个别部门的下班时间不能早于23点。据微事件君了解,不少房企都内部要求项目部、营销部等业绩部门不得早于23点下班,但像荣盛这般发文要求的确实少见。

根据中指数据,荣盛地产1-11月销售额832亿,全年销售目标是900亿,12月份只要能销售68亿即可完成目标。但荣盛的胃口估计不止这点,或许冲击千亿才是今年的真正目标。

本次荣盛具体要求是,公司非销售员工在年底前自己或推荐他人购买一套荣盛在石家庄的任意一项目房源,在这段时间(即11月、12月)买房,可以享受全款9折,贷款9.5折优惠。如果公司下达的指标完成不了,那么该员工将被纳入淘汰序列。

所谓淘汰序列,就是人事部门会根据个人任务完成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留用。

荣盛一位员工透露,公司会给员工办理集体户口,以规避限购政策,但他没有购买意愿,也没接触过销售工作,这可能意味着被淘汰。石家庄限购政策规定,本市居民限贷不限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须提供近2年内连续缴纳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限购1套住房。

房企强迫员工买房是在公司现金流遇到巨大困难且没有其他纾解渠道的时候才会这样做,通过强制性利用员工的购买力来推动按揭款收入,从而实现公司部分产品的去化和回款。

从目前调控态势来看,环京楼市全面封冻,全国三四线楼市红利接近结束。荣盛若全年销售回款达不到预期目标,势必触发经营现金流量不足的风险。

2018年1-10月,荣盛拿地金额150亿元,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的排名第34位。土地储备的快速扩张给荣盛发展带来了巨额债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荣盛的负债总额为1816.15亿元,负债率为84.89%。

荣盛近几年债务急速扩张,根源在于创始人耿建明追求千亿规模而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对其自身实力有相当的透支。

耿建明早年供职于廊坊一建公司,1996年下海创业,1999年转战南京,开始试水地产行业。2002年,耿建明回师廊坊,设立荣盛控股,凭借廊坊锦绣家园、阿尔卡迪亚等项目,在环京地产界站稳了脚根

2007年8月,荣盛发展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市值突破200亿元。身价爆涨的耿建明开始全国扩张,为了避免与实力雄厚的房企巨头正面碰撞,他选择三四线城市作为主攻方向。

接下来的几年,除部分涉入聊城、南京、嘉兴、重庆、天津、临沂、徐州等地,荣盛主要围绕环京布局。到2015年布局完成时,荣盛在京津冀区域一共拥有土地储备600万平方米,被业界冠以“河北地王”称号。

重仓河北,让荣盛去年4月站到了“雄安概念”的风口上,经历了股市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同时进一步激发了荣盛构建千亿版图的计划,开始新一轮拿地、迅猛扩张。

荣盛2015年开始效仿环京一哥华夏幸福,向产业地产转型。作为大地产板块的重要承载者,荣盛迄今已落地十一个产业园区,但商业模型尚未成熟,上半年仅回款24亿元,短期内还难当大任。

在这轮大跃进中,耿建明给荣盛制定了“大地产、大健康、大金融+新兴产业”的投资发展战略。作为产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荣盛康旅,虽然国际度假区业态模式初步形成,但上半年回款仅13.69亿元,同样不容乐观。

目前,荣盛多元化战线已全面拉开,由于战线太长,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和时间来进行培育,这对荣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