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昨日,陈羽凡吸毒的消息空降热搜榜,把一大早就深陷舆论漩涡的薛之谦、李小璐、蒋劲夫和贾乃亮,硬生生地从吃瓜群众的视线当中挤了出去。

吸毒事件坐实之前,陈羽凡的经纪公司还上演了一出欲盖弥彰的闹剧。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后来,石景山警方和人民日报的两记重锤,把巨匠的这份声明锤了个稀巴烂。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群嘲之下,巨匠删文。在网友的一片骂声中,重新发了一封道歉信。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作为一代人曾经的偶像,羽·泉组合的一首首金曲曾陪伴过无数人的少年时光。

但作为一个吸毒、涉毒的污点艺人,纵然是吃瓜群众,也绝不会允许陈羽凡再次出现在娱乐圈。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毕竟,吸毒这件事,不仅是对法律的蔑视,也是在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

无论是制毒贩毒的毒枭,还是吸毒藏毒的违法之徒,都将永远为社会和民众所不容。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但在中国的禁毒史上,曾经有一位恶贯满盈的大毒枭,在被枪决了数年之后,突然莫名地成了“网红”。

他那张略带喜庆的脸被网友制成了表情包,不乏有好事者称他是绝无仅有的“佛系毒枭”。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甚至连缉毒人员,都曾公开表示:

“如果他不走制毒贩毒的道路,而是研究化学,那他应该会成为一个天才!”

这个把制毒理由说成是“用冰毒打开外国大门”的“爱国毒枭”,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刘招华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01

中国版的“绝命毒师”

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退休化学教授,接受了一名“好学”青年的拜访。

青年自称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医药工作者,正准备开发一款减肥药,想咨询教授如何将安非他命进行人工结晶。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一开始,老教授怀有戒心,特意去查阅了有关书籍,发现安非他命确实有治疗肥胖症的历史。

随即,教授把青年领进实验室,手把手地教给青年晶体合成的化学技术。

然而,老教授不知道的是,安非他命还有一种用途——合成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冰毒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老教授更想不到,因为一次无偿的“技术转让”,竟然会让冰毒制造行业有了技术上的革新,并间接促成了几十吨冰毒的生产制造。

多年后,面对警方的质询,老教授痛哭流涕:

“我哪知道那就是刘招华啊!”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但得到了结晶技术的刘招华却喜出望外。

随后,他回到了福建省赛岐镇老家,在河边建了一栋三层别墅,悄悄地把里面布置成了制毒工场。

1996年5月,刘招华在自己的制毒工场里生产了第一批30公斤冰毒,并将这批冰毒,交给来自台湾的陈某负责销售。

好笑的是,不知是爱国情怀涌动,还是他知道内地对毒品管控严格,他提醒那名台湾同胞:“不要在内地销售我做的冰(毒)。”

多年以后,刘招华被抓捕归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充满自豪地表示:

“我的毒品不给国内人消费,只给国外人消费。”

“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以至于警察叔叔都忍不住要调侃他:

“难道还要我们表扬你?”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然而他不知道,陈某早就瞒着他,偷偷地将这批毒品在内地分销出去了。

随后,刘招华的两个同伙,被福建当地警方一并抓获。

1996年7月4日,就在同伙被宣判的法庭上,“艺高人胆大”的刘招华悄悄地坐在了旁听席,目睹了同伙被宣判死刑的全过程。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他迅速作出判断,认为同伙很可能为了立功减刑而供出自己。故而,在警方扑向他别墅的那一刻,他已经抢先一步逃之夭夭了。

在刘招华老家的制毒工场里,警方发现了大量的反应锅、空气压缩机、氧气罐、防毒面罩和多达40种以上的化学原料。

却唯独找不到麻黄素。

上世纪90年代,冰毒作为一种新型毒品,刚刚在内地出现不久。

那时候,麻黄素被认为是制造冰毒的必备原料,因而国家对于麻黄素的管控非常严格。

没有麻黄素,刘招华怎么制毒?

监狱里的同伙哭出了鼻涕泡:“刘招华早就改进制毒工艺了!”

在一张发票清单上,警方发现刘招华购买了100桶苯基丙酮。

那时候的刘招华,已经发明出了全世界无数大毒枭梦寐以求的新技术:利用化学合成手段,来研制纯度高达99%的新型冰毒。

现实版的“绝命毒师”横空出世。刘招华那充满罪恶却又传奇的一生,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02

刘招华的前半生

抛开刘招华一生的累累罪行,单从智力水平来说,他算得上是一个奇才。

1965年3月5日,刘招华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县。

从小,他就学习优异,深得老师的喜欢,还曾获得过福建省全省化学竞赛二等奖。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高二那年,因家境贫困,刘招华辍学参军,在福建平潭当了7年的边防战士。

转业后,他回到老家福安县,在地方法庭上当了一名法警,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直到刘招华被捕之后,记者在当地走访了解到,镇上的居民,大多对他评价不错。

“他制毒之前人品不差。”

“他在镇上人缘挺好的。”

可这么一个头脑聪慧、又曾入伍拿过枪的“老好人”,为何要走上一条不归路呢?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被捕后,刘招华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但从他的身世来看,应该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刘招华的父亲是个卖豆腐的小商贩,和他母亲先后生了5个孩子,刘招华是老幺。

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本就贫困的家庭,受此打击更是雪上加霜。

尽管刘招华从小表现得乖巧懂事,但他却没少吃过贫穷的苦,因而对命运总有一种不满足的情绪。

并且,与性格懦弱、一心向佛的母亲不同,刘招华骨子里,藏着一股狂妄的劲儿,并在日后逐渐把这种“狂”,演变为了一种“嚣张”,这也为他最终落网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不甘贫穷、不服输、又极度“热爱”化学的刘招华,一次次地给查货毒品的警方送上“大礼”。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1999年11月4日,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400公斤的海洛因毒品案。

在收缴毒品时,有警员意外地发现毒品存放地点附近还有一座可疑的仓库。等到仓库打开时,在场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12吨的冰毒,整整齐齐地码在箱子里,堆满了一整间仓库!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在我国,制造、贩卖冰毒超过50克,就可以判死刑。

在刘招华那里,他制毒从来不用“克”来计算,他用“吨”。

那一次,广州警方查获的12.36吨冰毒,是当年世界各国查获冰毒数量总和的2倍!

很快,警方从被捕的犯罪嫌疑人口中得知,刘招华彼时就住在广州总统大酒店的818房间内。

03

猫鼠游戏

那一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

心情美丽的刘招华走出酒店溜达了几圈,回酒店时就发现,一辆警车正停放在附近。

在部队待过的刘招华具备最基本的反侦察经验,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警方或许已经发现了他的藏身之处!

混迹江湖多年,刘招华的传奇绝不仅仅是靠着他过人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素质远远超出普通毒贩,总是不按套路出牌。

碰到这种情况,他没有一走了之,反而神色泰然地走进了酒店,跟着警方的侦查员一起上了电梯!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电梯里,当侦查员按下8楼时,刘招华终于确认自己已经暴露。他淡定地按了个“7”,在7楼下电梯之后,不疾不徐地走出了酒店。

随后,他吹着口哨哼着小曲,在路边买了一辆自行车。一路骑着车,穿过了层层关卡和封锁线,在警方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溜到了厦门……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不怨警察想不到。

谁人生的剧本里,会写着骑自行车逃命啊?

后来,刘招华在厦门辗转去了广西桂林,又在桂林摇身一变,成了个家财万贯的“外地投资商”。

他创立了一家公司,跟当地政府高调合作,租了24000亩土地,计划投资3个亿,种植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旁边,福建省的通缉令还在电线杆子上挂着。这边,他不整容、不偷渡,犯下滔天罪行后,换个名字就敢披上“合法的外衣”来做生意。

刘招华的心理素质,堪称是犯罪分子中的佼佼者。

更可气的是,他在桂林住了四五年,这期间竟然还中了一次彩票,奖金高达100万!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还于2003年2月6日因见义勇为擒获小偷,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头条,成了优秀市民……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临行刑前,回忆起自己的这段经历,刘招华对着记者和镜头露出了蜜汁微笑:

“你要记住一句话,我是一个赌徒。很多人认为我已经没有本钱的时候,往往我还有本钱。”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那一脸的自信满满、云淡风轻,说得就跟枪毙他他死不了一样。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然而,本钱多的刘招华万万没想到,2004年11月24日,他在桂林的美好生活将要告一段落了。

那天,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刘招华等人的通缉令。正在外面吃饭的刘招华一抬头,发现墙上的电视机竟然大剌剌地摆着自己的照片,心中“咯噔”一下:

“哟呵,老子上电视了!厉害!”

脑回路惊人的他竟还跟老板开起了玩笑:

“你看那人,长得像不像我?”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随后,他淡定地吃完了饭,跟人唠嗑唠半天,才优哉游哉地回到家,收拾东西开始逃。

接到群众举报的警方迅速收缩排查,最后把刘招华逼到了桂林雁山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待了16天。

可等警察查到这个山洞的时候,刘招华又逃之夭夭了!临走之前,他还在洞口身处写了一句话:

刘招华到此一游。

镇定、冷静、心理素质高、反侦察能力强,让刘招华在长达8年的“猫鼠游戏”中,先后3次逃出警方的抓捕。

然而,他的狂妄自大,也让他离自己的覆灭之日越来越近了。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04

自投罗网

逃出生天后,刘招华不再敢过定居生活,几个月的时间辗转各地,飘忽不定。

但此时,他的第三个老婆正在他老家暂住。对方传来消息,老家没有警察抓人。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刘招华冒出这样的念头,随后无比自信地潜回老家。

却没料到,这一次,他成了主动送上门的“猎物”。

2005年3月5日凌晨,福建警方经过周密部署,开始抓捕刘招华。

由于刘招华一直自称五行缺木、且使用化名多带有木字旁,故而警方将这起行动命名为“啄木行动”

“啄木行动”中,刘招华成功落网。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然而直到被捕,他都不曾流露出一丝恐惧,脸上一直是一副“看透人生”的大彻大悟。

他生平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在警车上说的:

“你们想知道什么,你列一个(清单)。或者说你写一个大纲给我。”

“你如果想以智慧来战胜我,不可能的。”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被抓后,记者问他,当初一步走错,是否有考虑过今天的后果。

他的答案倒是很佛系:被枪毙跟生老病死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死。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回首往事,刘招华沾沾自喜:

“做毒品并不是我的成就感,但是种红豆杉我却很有成就。因为我曾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但他似乎忘了,他之前生产过的冰毒,加起来足足超过了30吨!

这些冰毒,足以把数以万计的家庭毁灭,让无数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刘招华的“走红”,一方面让大家见识到了一个“另类天才”,另一方面,也足以警醒世人,价值观的扭曲,跟违法犯罪一样可怕。

陈羽凡吸毒事件坐实后,网上有网友评论称:

“他吸毒我不觉得意外,毕竟去年那么多事,压力大啊。谁压力大还不弄点东西排解一下?”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把压力当成放纵自己的借口,也难怪胡海泉会发微博连问十个为什么。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但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不是丧失底线,靠沉沦与堕落来逃避生活的苦难。

关于毒品,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

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为有三种:在美国逃税、在俄罗斯禁酒、在中国贩毒。

为了打造一个纯净的“无毒国家”,无数的中国缉毒警察前赴后继,迈过牺牲战友的躯体,在禁毒的道路上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为了防止毒贩的报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冒着枪林弹雨,一生隐姓埋名,甚至不敢跟自己的家人见上一面。

牺牲后,为了家人的安全,警方甚至不敢给他们竖一座带名字的墓碑。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说什么人生艰难、命运多舛,可有多少人牺牲自己的家庭和生命,默默地守护着国民的幸福与平安,却不曾抱怨,并一生无悔?

巨匠娱乐在致歉信中表示:希望陈羽凡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过自新。

在这里,我们也想表示表示:

对于吸毒者来说,法律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就可以给你重新做人的机会。

但,我们永远不会接受一个吸毒的污点艺人,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当中。

成年人的罪过,都是有代价的。

正如那个被外界称之为“天才”的刘招华,成为中国第一大毒枭之后,还是被广州警方依法枪决了。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希望陈羽凡事件能让更多人警醒。

也希望该组合的另一位成员胡海泉先生,能在剩下的人生路上,保持速度三十五迈,时时鞭策自己。

陈羽凡背后的“头号毒枭”丨制毒31吨、“为国”贩毒、逃亡9年

河北卫视《毒枭刘招华落网记》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