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小孩,怎样教他拼音,怎样规划学习?

影视资源网


教一年级的小孩子掌握拼音,确实是一大难点,就学习时间而言,按教学大纲规划要进行三个月的学习方可掌握,然而因为某些一年级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拼音造成一年级老师不重视拼音学习,从而教学时间没有达到就学后面的内容去了,但是对于在幼儿园没有学好拼音的小学生来讲则是一场灾难,如果不及时掌握拼音,有可能这个漏洞将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

因此,一年级学生掌握拼音至关重要,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分别是“熟、辨、读、用”。

一、熟

即是熟练掌握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且明晰拼音表分类。分类如下图所示:

所谓的熟练是建立在机械记忆基础上的,而小孩子的机械记忆力特别强,家长或老师没必要给孩子讲过多的道理,只让孩子反复练习,反复诵读,反复书写,达到记忆的程度。

同时在学习韵母时一定要结合四声标调来学,每一个韵母的四个标调不但要让孩子会写,还要会读,这也为后期拼读音节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下图所示的样子,要把每一个韵母的四个声调的读音和写法全部弄清。

只有全部记清每个字母的写法,每个韵母的读音和写法,还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读写,才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拼音的基础。

这一部分学习,家长和老师都不可操之过急,可借助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拼音歌反复练习,随时随地练习,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般一个月左右即可熟练掌握。

二、辨

即辨别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

1、声母易混淆的是“b\\p\\d\\q”、“f\\t”、“n\\m”、“z\\zh”、“c\\ch”、“s\\sh”等。其中对小朋友来说最难分清要属“b\\p\\d\\q”,仅靠字母歌口诀依然难以区分,要引导孩子联想实物多渠道探求方法。

比如:借助双手,让孩子伸出左手掌心向着自己,大拇指朝上,比划出b的形状,然后手形不变,将手反转,变为掌心向外,大拇指向下,就变成p的形状了。相反右手同样的操作就可以比出“d和q”的形状了,,一边比划一边记住口诀“左手b,反手p;右手d,反手q” 当孩子运用时不能确定这四个声母的写法就可以让孩子伸出手来比划比划。如图所示:

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动作联想法来记忆,比如“d”,我们可以让孩子观察自己走路的双脚,小脚丫朝前,联想到“小马d、d向前跑”“ d”的小肚子也是朝前的就像我们的小脚丫一样,孩子会很容易记住。

2、易混韵母的区分要从发音特点及发音部位入手,引导孩子掌握发音特点,结合字音发音来区分。

常易混淆的韵母有“ei\\ie 、ui\\iu 、un\\ün、an\\ang 、en\\eng 、in\\ing”等韵母,区分这些易混淆的韵母,要从发音特点和发音部位的不同来区分。比如“ei\\ie,ui\\iu,un\\ün”发音时,口形都是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快速滑动,在区分时可以让孩子放慢速度,比如ei,先嘴巴扁扁发e音,然后牙齿对齐,发尾音i,然后速度放快就会发出ei的音,慢读时一边读一边想象由哪两个字母组成,反复练习即可分清。

其它易混韵母的发音有书写区分方法也要这样进行反复用心练习,如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区分,只要让孩子在发音时按住鼻子的前后不同发音部位,感受发音时震动部位的不同区分前后鼻韵母,在体验中孩子们就会发现发音的奥妙和乐趣,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区清哪是前鼻韵母,哪是后鼻韵母,且这样发音结合写法就不会出错了。

总之,掌握拼音书写和拼读首先要正确区分每个字母的读法和写法。只有区分开易混淆的声母或韵母才能为以后的拼音拼读和拼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分辨易混淆字母要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检测孩子掌握的熟练程度。如图所示:

三、拼

学会了字母,也分清了易混字母,但并不意味着会拼,学会拼读要比学拼音字母更有难度。教学方法如下:

1、教会正确的拼读方法。

需要拼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合而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在发音一定要注意声母的发音是即轻又短,甚至在“支架拼读法”里,声母几乎不送声只摆准口形即可,最忌让孩子把声母的发音咬清,那样是拼不出正确的音的。

2、熟练掌握拼音拼读“直呼支架法”。

所谓“支架法”,是指拼读音节时先按声母的发音部位摆好口型,再按韵母的发音方法呼出韵母,这样音节就会自然而然的被拼出。

由此可见在拼读音节时,声母的发音尤其重要,即声母的发音不能读成它的呼读音,例如“b、p、m、f”不能读成“bo、po、mo、fo”,所有的声母发音一定要既轻又短。“支架法”的拼读要领是: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发,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

3、借助给会认的字注音,然后再拼读的方法,以会认的字带动拼读,反复练习达到见音直呼的拼读能力。

学拼音拼读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家长和老师正确的示范加上勤加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语感自然就出来了。

四、用

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拼音学习也是这样,学会按固定音节拼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练习听汉字读音准确标出音节的能力,在运用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拼音学习中的不熟练的地方。

拼音掌握的标准如下图所示:

总之,拼音学习是一个反复练习,持续练习的过程,真正掌握拼音到于需要2-3个月的时间,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个小时,且要根据实物随时随地的学习和静下心来集中学习相结合,特别是拼音拼读要让孩子一边读一边写,又管其下。

具体规划时间可为:

  1. 以一个月为期掌握所有声母、韵母(包括四个声音标调)和所有整体认读音节。

  2. 用一周的时间掌握易混淆字母。并在以后的学习和拼读中中持续加强。

  3. 以一个月的时间来读会拼读,拼读要从两拼音节和单个韵线和声母的音节读起,逐步从易到难掌握三拼音节和复韵母和声母的拼读。且一边读一边写,会正确标调。直到达到见字不用拼就可直呼其字音的程度,就意味着孩子全部掌握了。

听了小徐老师的方法解析和学习规划,大家知道该怎样进行了吧,没有掌握的同学赶紧补上来吧。

指尖教育帝国


我家儿子刚上一年级,通过半年来的学习和辅导,一点经验,仅供参考。

首先要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写作业,并且作业期间不允许搞小动作,比如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或者摆弄橡皮等,要专心。

其次要按照老师要求,熟背三表(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每天默背一遍,默写一遍。

第三,练习拼音,多多读,多看。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时间长了,见的多了,读的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

第四,拆分结合。父母给多出些拼音,有两拼的或者三拼的,然后让孩子拆分或者结合,再让孩子找出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总之,拼音刚开始孩子是很抵触的,但是父母要协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了,以后自然也就省心了。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心得,请您借鉴,有需要补充的,也请各位亲多多指教!


女人的休憩场


一年级小孩真是要家校配合的,一个班级五六十人,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不会因为你小孩跟不上而停下来等的。所以回家后,家长也辛苦了,要想孩子学得好,自己也要跟着学,不会读就上网查百度正确读音,可以说你的水平就代表着孩子的水平,这样孩子也能获得一对一的学习成效。但是,在学习拼音上,抓重点和难点是关键。

抓重点是理清思路,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抓难点主要是反复练习。

一.韵母有多少个(24)?声母有多少个(23)?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16)?这些要会读会写才行。

二.找相同和不同。容易混淆的韵母要会辨别:dbqP这四个韵母书写极其相似,读音不同,要辨别清楚。

三.要知道四种声调的读法和用法。(这是难点)

四.声母W和韵母u读音极易搞错,要注意辨别。

五.弄懂整体认读音节里的平舌音(zi、ci、si)与卷舌音(zhi、chi、shi)的各自正确发音和写法。

六.勤练习,熟能生巧。



奔奔起跑


按拼音的分类来背,先背声母,背好后再背韵母,然后再背整体认读音节。

网上有相关的学拼音的动画片,找给孩子听听,另外手机上也有相关的学拼音应用,连学带玩孩子就记下来了。


杨姐一说


一年级的小孩,怎样教拼音,怎样规划学习?急?

小孩在,没上一年级,的时候,一般都上,幼儿园

而幼儿园的老师,都教过孩子的拼音字母

这样孩子在没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对拼音字母的概念

所以等到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对拼音字母,不感到陌生

如果没上过幼儿园,直接就入小学,孩子事仙没有学过拼音

就会对拼音字母感到陌生,所以学习拼音字母,就感到费力了

怎样教孩子拼音,和规划孩子的学习,下面我就说一下

孩子放学,必须让孩子,先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

写完作业以后,休息一会儿,要孩子规定,一天,读和写,几个拼音字母

不能一下子让孩子26个,拼音字母

都读和写

规定一天,读和写几个,孩子才不会感到厌倦

再说一说,规划学习,刚上学的小学生,不用太规划学习

把老师留给的作业完成,再要孩子,学几个拼音字母

这就够了,给孩子太多的规划,孩子会消化不了的

别让孩子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要让孩子学习

感到有兴趣,像给孩子买书,买那个带拼音字母和动物的

孩子,愿意看,连读拼音,在看小动物,给孩子养成

从小爱读书的习惯,孩子爱不爱读书,和父母有直接的影响

孩子学习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养成习惯成自然

以上那些就是怎样教孩子学拼音,和规划学习

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



黎明小志7696


可以关注一下我的文章,有一篇专门是说教拼音的。

我们先思考个问题:

拼个音对大人来说比1+1还容易,对于孩子来说为什么会那么“难”呢?

原因不过就这几点:

①拼音字母对于孩子来讲太抽象,成年人看到a就想到a的发声。但对于孩子来说,字母和发声没建立联系,那就跟一群蝌蚪没有什么区别。

②对于孩子来说,拼音容易混淆,比如说d,b,p,q,这种,孩子就很容易混淆,没记住自然拼不出。

针对以上两点,同样是课本上的【mǎ】,我在家是这样教女儿的。

“指着家里沙发上小马问女儿,这个怎么读?”

“m-ǎ,马”女儿一次就可以精准的读出来。把拼音读音通过公仔具体了出来,孩子就容易接受。

所以,平时应该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比如,孩子不会拼“píng guǒ”,不认识汉字“苹果”,但是肯定吃过苹果,可以用具体的东西让孩子把发音和字母联系起来。

通过了这种方法,教读音就简单多了,毕竟家里的物品有限,不可能啥都指着读,所以我会把它就画在纸上。

画出来再教,女儿一点就通。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具体的事物还是很容易就学会的,然后再贴墙上,加深她的印象。

至此,读拼音基本上是没啥大问题,但是有时候会混淆字母,不过可以理解,小孩子,要记住那么多个没见过的字母是有点困难。

我教女儿认字母的时候还有个好方法,用字母的形状来记忆。

比如记忆b,d,p,q:

我会让女儿“把左手伸出来握拳,你看这个像不像b字母”。

“再把右手拿出来握拳,这个像什么呀”,“ 像d ” 女儿很轻松就记住了。

利用具体的东西女儿很快就能学会。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顺口溜字母歌,帮助孩子记忆字母,现在我用一些拼音歌顺口溜,比如下面这种:

t像一把小雨伞,下雨打开ttt.

g像9和弯镰刀,收割庄稼ggg.

k像大锤和凿子,雕刻石头kkk.

...(

这些顺口溜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把字母跟具体事物做了联系,就不容易混淆。

汉语拼音学习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家长(像我同事一样)“辅导完娃拼音后,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就不妨换个方法。

尽量让孩子学习拼音教学生活化、游戏化、不仅孩子有乐趣,接受度也高。爸妈可以尝试一下上面的方法啦。


屋企有个小学生


用点读笔帮助学习。在普通部编小学语文课上贴一些小标签,安装好点读包就可以点读了。见我以前在头条上发的视频。




从听开始学英语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和孩子一起学。

你还要虚心点,让孩子觉得是他在教你。

一年级的孩子正是有上进心和好奇心的时候。

你不要着急,告诉孩子你和他一起学习。

你应该时不时的夸奖他,孩子你是最棒的!

一年级,就是入门。培养孩子阳光点,孩子能座住,能座稳。孩子就能学习好!

孩子你要教给他的很多,上学了,尊重老师是首要的。和同学们玩在一起也很重要。

一个人的教养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有好的人品很可贵。

一年级的孩子是边玩边学习。家长要坐下来,陪着孩子完成作业。适当的给于批评和奖励。

一年级的孩子要能接受批评。批评不是谴责,谩骂,或者侮辱。

批评是要和他说明白道理,让他能点头认错。

不要着急,每个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

我说的话希望能帮助你!

让孩子阳光快乐的成长,是家长的责任。


春韵刘姥姥


我觉得学拼音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找到将声母和韵母拼到一起的那种语感,让孩子很自然的将两个发音连接在一起,拼出一个新的读音。只要孩子会往一起拼了,那么拼音就学会一大半了。所以一定要培养语感,让孩子自己找感觉,尤其是把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拼接到一起的过程。然后再记住每个拼音字母,就能很好的作用啦。

至于学习计划,我到觉得没必要搞的那么紧张,才上一年级而已,把重点放在多读些课外书籍上就好。其实,孩子能读书的时间就是小学这几年,到初中以后学业压力很大,真的没有时间看书。所以小学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读书,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这些对将来的学习很重要。因为我发现,不管你学什么,都需要一个好的理解能力,理解清楚题目在说什么,是做对题目的基础。目前,就从我儿子的作业来看,无论数学还是英语,大多数考的都是理解能力,就是读懂题意。我还很儿子开玩笑说,原来数学应用题考的是语文理解能力。


千里烟波1688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能感受到家长在孩子一年级这个阶段,对孩子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感到有些着急。那么出现这种状况有有几种原因,我们来看一下。首先呢,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新的小学生活,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上了小学就可以省心了,但其实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也会紧张和恐慌,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会因为幼儿园和小学的模式不同出现对写作业不适应等情况。孩子的自控力并不像成人一样,他们需要父母在陪伴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约束,从而慢慢学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第一,这个时候家长要懂得陪伴孩子,努力倾听孩子的声音,鼓励孩子在入学最初阶段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家长应该了解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在三十分钟左右,三十分钟以外孩子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也就是家长觉得孩子还没写完作业就跑出去玩儿了,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在幼小衔接这个过渡期,作为家长自身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困惑焦虑,多帮助孩子,给予孩子鼓励。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调整与孩子之间座位的位置,最好是在孩子的左边或者右边三十度角的位置,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既有关爱又有空间。在低年级阶段陪伴读书的时候,孩子还是需要家长读孩子来看和听,所以位置是并排的可以用手指着字顺着读,孩子能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基本要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在这个阶段陪伴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方面,当我们在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提示孩子可以休息,然后再开始学习,这也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注意。不要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看电视开很大的声音,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喂孩子水或者水果。最后建议我们家长参加教育秀秀看的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师的线下培训和线上课程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技术,也能够学习孩子和家长的高效沟通技术,同时还有亲子阅读、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等系列课程。总而言之,孩子刚进入小学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父母的陪伴,这个陪伴的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那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父母可以按照以上的指导方法去体验和感受。当然对于孩子的规划能力早期是需要父母跟他共同去做的,经过引导让孩子学会先规划一件或者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且在孩子完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只起到一个监督和管理的角色。引导孩子自主去规划并且遵守约定,承担结果,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