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为什么连续多年被评为幸福城市?

长沙吃喝玩乐


201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日前出炉,长沙连续11年上榜尤为引人注目。

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举办的这个评选,以充分而严谨的调研而出名。其连续举办12年来,全国累计有约10亿人次参与调查。而12年中长沙“上榜”11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都算得上十分罕见

这份殊荣,长沙凭什么?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卡尼曼曾说过,幸福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评价的幸福和体验的幸福。从这一角度观察,长沙在这两方面都占得了先机。

从评价而言,长沙向来是美誉加身。从“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等古典诗句,到“楚汉名城”“屈贾之乡”“潇湘洙泗”等素来之称,再到如今“全国文明城市”“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美誉,都可以照见人们对长沙的喜爱。

而体验的幸福,来源则更多。《2018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收入是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40年前,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6.85亿元,到2017年跃升至10535.51亿元。经济总量翻了六百多倍,人们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改革开放迸发出的活力,是支撑长沙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强劲动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推动长沙各种治理创新的内在动因。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长沙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国第十位,比去年上升了两位。长沙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通过抓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让人们不仅创得了业,更创得成业。

有人说,在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年代,比起金钱和物质,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更能给人长久的满足。从精神幸福的维度来关注长沙,一样会有不错的收获。例子俯拾皆是。如长沙正打造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千园之城”。眼下,去南郊公园看银杏,去岳麓山、农大赏枫的照片正美翻朋友圈。即使呆萌在家,推窗见绿、见景也已是常态。同样,这几年长沙的天蓝多了、浏阳河水变得更清澈了……这些触手可及的现实,厚实着长沙幸福宜居的成色。

书写城市幸福故事,是政之所系,是民之所望。对长沙人来说,连续11年“登榜”或只是起步,更深层次的幸福感就在前面等着


长沙大事件


首先声明我是湖南人而不是长沙人,也仅仅九O年在长沙学习过半年。当时有一次晚上从北郊黑石渡的亲戚家骑自行车返回南郊的井湾子,贯穿长沙用时也仅一个小时左右,可见城市的南北长也仅十五公里左右,而东西宽则略短,长宽比大约4比3。仅有袁家岭和晓园两座立交桥,高架桥完全没有。市中心人口大约在六十万左右。与同期的武汉相比面积和人口都约为三分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建设,长沙人民在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凭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把一个在二战中烧成灰烬的城市建设成为全国优秀的省会城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区建成面积和人口飞速增长,城市GDP由原来的全国近三十名进入到十三四名,约为武汉的六分之五,人均GDP超过众多新一线城市向北上广深看齐,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娱乐丰富多彩,而人生最大消费的房价却远低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甚至比有些县城还低,居民有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费。长沙人民有理由为自己骄傲,为长沙喝彩!


知足常乐142317716


我是湖南益阳南县人,我在长沙读书5年,后来毕业到广州找工作至今在广州已经7年了。

长沙这城市给我感觉生活节奏慢,长沙人比较讲究吃喝玩乐,长沙吃喝玩乐比广州要便宜。但是衣服鞋包贵得死。


啊康1987


没去过!不知道!幸福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