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曾经的明星独角兽公司现已乌云罩顶,

摩拜合并、被滴滴低价收购、公司破产重组和押金被挪用一空......

这一系列谣言或真相背后,

是资本狂欢过后的一地鸡毛。

财大易晟

商学院

来源 | 上海陆家嘴并购联盟(ID:ljz8848)

作者 | 封言

11月28日下午,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发表全员公开信,宣布ofo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升级。此次组织升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和组织文化建设”重新整合各个职能部门,成立三个中心,协同作战等。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与几个月前在遵义召开的那场带有特殊含义的内部战略会议不同,这次发布的公开信更注重的是提振员工士气。不仅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当成关键词来讲,更是首次设立了首席人才官的职位。出任此职位的池文明曾有9年在阿里中供铁军担任管理岗位的经验。这透露出,戴威愿意将中供铁军高效、乐观、顽强的文化基因注入ofo运营团队的愿望。

戴威在公开信的末尾颇为诚恳的说到:“冬天已经来临,风雪亦将随至。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需坚守信念,哪怕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哪怕跪着也要活下去!竟然成了这群创业者最简单也最迫切的目标。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曾经,身为北大学生会主席的戴威振臂高呼“100多年来,有很多北大人改变了北大,也改变了世界,这次轮到你了!”意气风发的场面,一幕幕,仿佛如昨。我们不禁试问,从行业风口到泡沫破碎,ofo究竟经历了什么?

资本热潮包围下的风口

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寻找和追逐风口一直就是投资人最重要的任务。2016年共享经济走向资本的舞台中央,以ofo和摩拜为代表共享单车项目,成了热钱的倾泻口,资本的聚集地。在这短短的一年之内,戴威的创业项目ofo就完成了从A轮到C轮的融资。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金沙江创投创始人朱啸虎

投出过十个独角兽项目的朱啸虎,在听到这个项目成熟阶段每年能获得几百亿的盈利后“两眼开始放光”,立刻签给戴威一千万的支票。ofo的早期员工对媒体说“从B轮开始,戴威就没有出去找过融资,都是他们找上门来谈!”

彼时腾讯也有意投资ofo,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IC(投委会)。但是腾讯的代表夏荛面对已经被捧上神坛的戴威难以谈拢,多次在ofo入城问题上产生分歧。戴威甚至当面表示“要不然腾讯C轮再投吧,B轮先让经纬进来!”就这样,戴威把最大的金主拱手推给了自己最大的对手摩拜。

但不得不说,资本对项目的推动作用是无比巨大的。到2016年底,ofo就基本完成了全国200多所高校的推广布局,并开始走出校园,进入城市市场。2017年1月,ofo宣布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十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ofo开动马达,号称拥有十倍产能,迅速在全国进行布局。

据公开资料显示,ofo在2017年上半年总共获得了10亿美元的融资。“烧钱”大战成了摆在ofo桌面的选择,这是挤压行业竞争者、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ofo和摩拜开始了融资、补贴与投放竞赛,并进行全球市场的布局。免费骑行、一元包月等活动层出不穷。到2017年十月份ofo宣布日订单突破3200万,同比增长超过31倍,并且进入了全球16个国家,超过180座城市。

回想那时的ofo,内部员工对媒体说“在商业模式上,我们追求快,投资人也需要数据。我们疯狂投车,就像打止痛药,打进去立刻见效!”但毫不追求效益,“投出去十辆车只要能顶他们一辆车,那就算赢!”

但没人反思为什么ofo的十辆车,有九辆是坏的。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快速的烧钱、投放和竞赛所带来的数据,看似繁荣,但这些假象为日后ofo与摩拜的资金链危机写下了序章。这些数据一旦离开了资金补贴就会迅速下降,市场泡沫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但此时的ofo尚不知晓,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自大与奢侈

据统计,2017年ofo与摩拜合计拥有共享单车行业大约90%的市场份额。似乎,在这个神奇的出行行业来讲一切都是那么迅速,双寡头格局形成已经成了市场共识。虽然公司还远远没有到达盈利的阶段,但是这群创业者们就已经沉醉于对权利和荣誉的争夺之中了。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共享单车市场双寡头格局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2017年12月,据《财新周刊》爆料,有一名股东公司人士向他们透露,ofo管理层“一人一辆特斯拉”,公司内部奢侈品消费成风,并且ofo的供应链回扣一度高达每辆车10元钱。戴威经常在深夜开怀畅饮后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轮番发红包,被裁掉的员工如果实在不想走,还可以留在公司。

在2017年,ofo还斥资2000万冠名了一颗卫星,很多基层员工都认为管理层这是在胡闹。但这样的声音只能在基层流传。另外,在广告投入方面,ofo发费了1000万元邀请当红明星鹿晗为其代言,与之相比摩拜的产品代言人,就是创始人胡玮炜自己。

一位ofo工作了三年的老员工曾回忆到,ofo的一位高管在开会时,对着全国的城市经理说:“ofo现在不差钱,钱都花不出去,要你有什么用?”当时ofo和一家房地产联合举办一项活动,ofo提供车辆,活动结束后对方提出要支付广告费用。ofo方面负责人却十分恼怒,认为对方是“瞧不起我们”,“我们不缺钱”。

其实,这些问题并非无人发现。滴滴从2016年开始,在几轮跟投后成为了ofo最大的股东。当投资人普遍意识到,ofo管理层普遍缺乏运营经验和规范的财务管理方式时。滴滴就在7月派遣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ofo担任执行总监,直接向戴威回报,原滴滴财务总监柳森森则负责财务部门。可滴滴的做法难以打消戴威害怕自己被大股东架空的疑心,虽然这些高管业务水平精湛且直接对戴威负责,但他们来自于滴滴的背景让戴威始终如鲠在喉。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与滴滴的决裂终于在2017年11月爆发了,戴威对着电话另一头的付强大吼:“滴滴的人都给我离开ofo!”这条裂痕不仅让ofo失去了大股东的倾力帮扶,还失去了更多他想不到的东西。很快ofo就尝到了恶果。

行业退潮

与滴滴关系破裂的后果紧随而至,由滴滴牵线的软银对ofo的十亿美元投资告吹。软银宣布尽调结束,不对ofo进行投资。随后由朱啸虎和滴滴等投资方组织的关于ofo与摩拜合并的谈判,由于戴威的坚持而破裂。

12月,离开谈判桌的戴威公开表示“非常感谢资本,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与决心。”戴威试图自己闯出一条路。

同时期,众多共享单车企业的陆续倒闭却为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后续包括深圳、成都、上海、北京等在内的几十座城市关于共享单车法规政策的出台,也为这头资本裹挟下狂奔的野兽套上了缰绳。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共享单车坟场

资金链危机、运营问题、城市政策等诸多因素,导致共享单车行业开始举步维艰。ofo和摩拜的军备竞赛式烧钱大战,让二线和三线企业苦不堪言。从2016年下半年后,共享单车就陆续开始“死亡”。包括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3Vbike、酷骑单车、小鸣单车等二十多家公司最终破产和倒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悟空单车,2017年1月7日,在重庆首发,仅仅运营五个多月后,就宣布停止运营。抛开政策和资金等问题不谈,首先在市场方面,就可以看出悟空单车根本没有进行过市场调研。重庆市是山城,地形崎岖坎坷,单车出行业务根本难以在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开展。

小蓝单车倒闭时,CEO李刚身在国外。其年迈的父亲不得不跑到深圳与供应商见面,年过半百、白发丛生的李文生在供应商的包围中扯着嗓子解释道:“我现在没钱。谁要钱,我跟谁走,我去你厂里打工,我老婆去你厂里做饭!”

酷骑单车破产后,其创始人高唯伟在接受采访时神情疲惫、身体消瘦。他对记者说“不会再创业了,我的野心在不理解和辱骂中消失殆尽,创业太累了,伤心,不是人过的日子。

看着这些同行业创业者的悲惨境地,戴威可能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风雨飘摇中ofo

在2017年底,前期过度投入资金、财务制度混乱、运营管理不合理等问题所造成的弊端终于显现。ofo开始频繁被媒体曝光陷入财务危机,并且拖欠供应商欠款。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18年初,ofo整体负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亿元。

2018年5月5日,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5日,其子公司共向东峡大通(ofo母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186.16万辆。未达到双方500万辆采购量的战略合作预期。上海凤凰认为,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监管,及共享单车实际投放情况放缓,需求下降所造成的。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一名知情人士曾向《财新周刊》提供ofo财务数据,截至5月中旬,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3亿,合计欠款15亿,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

9月13日,上海凤凰将东峡大通告上法庭。要求ofo支付货款6815.11万元。同时,据财经网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ofo拖欠了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元货款。云鸟物流内部人士透露“与ofo的谈判非常吃力,他可能真的没钱了,谈判只能慢慢推进”。

另外,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称,除物流公司外,ofo与生产商,甚至维修厂之间都有欠款。

三年间ofo已经累计融资21亿美元。在今年2月,ofo资金问题爆发之初,又以共享单车作为抵押,两次向阿里换取共计17.66亿元资金。3月更得到阿里巴巴领投的E2-1轮8.66亿美元融资。

但是共享单车本身公益性质浓厚,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曾说“如果失败了就当是做公益了”。高投入、重运维、回报期长的特征使他迄今无法盈利。在高昂的成本负担下,ofo根本撑不了多久。压力之下精简裁员、压缩业务线、收回海外业务等一系列措施不得不落地实施。此时的戴威才发现,这个当初炙手可热行业,似乎只剩自己还在挣扎了。

小黄车孤独的下半场

其实早在摩拜被美团作价27亿美元收购后,共享单车的格局已经基本明朗了。被纳入美团吃喝玩乐体系的摩拜,为美团收获了智能出行的场景和端口。

也真正让人们见识到了共享单车行业烧钱的恐怖速度:摩拜进入美团20多天的时间里,就总共花费了4.07亿元,平准每天耗资1500多万。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留下了一句:“我不像那些男性那样荷尔蒙旺盛,每天想着要打仗,”就放弃了战斗,套现15亿人民币离开了。只留下戴威傻愣在原地。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戴威与胡玮炜

摩拜服软后没人相信ofo能独立活下去,他还能活多久?无非在于账面上的资金还能坚持多久。共享单车已经从单一业态的竞争,升维到巨头间流量、端口层面的竞争。Ofo被整合进巨头的生态系统,将是最终的宿命。

“ofo不会倒闭,其他都有可能。”这是戴威最后的坚持。开始戴威也曾经尝试着造血自救,但是车身广告、APP信息流业务、开锁看视频,不仅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大批用户离场。伴随着运维水平的下降,车身与车锁问题又悬而未决,找到一辆能骑的小黄车变的十分困难。很多用户反映“运气好的时候,扫五辆车,有一辆能骑”。用户体验越来越差,更进一步加剧了ofo的财务危机。

没人知道ofo账上的钱还够退多少人的押金,也没人知道究竟打几十通电话ofo的客服才能把钱退给自己。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退押金渐渐成了一个国民难题!

前不久,ofo微信公众号出现了一条出售野生蜂蜜的广告,被指出该产品系三无产品后,平台迅速删除了该推送;几天后,ofo又与PPmoney合作推出了另一条退押金渠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将押金转换成同等数额的PPmoney的活期存款,锁定期一个月,一个月后用户可以将本息一起转出。但由于PPmoney具有P2P背景,用户担忧自己的押金被转换成p2p投资。双方随即发布联合声明终止了合作活动。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几次三番的挣扎后,“活下去”已然成了戴威最后的倔强。

创业者应警钟长鸣

对于企业来说,速度可以掩盖和冲决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但成长是脆弱的,速度将考验现金流和忍耐力,再快的速度都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误。创业充满了艰辛与不易,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每次听闻有创业者不幸离世时,我们都会改到切身的难过与同情。但压力的背后是责任,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Ofo走到今天这个境地,戴威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内部贪腐问题、管理疏松、财务混乱、业务冗杂再加上管理层与投资人关系僵硬,很难再得到投资者的指点和帮助,管理层利益输送,认识迟滞,在决策上优柔寡断。由于无光短浅,战略误判,错失了很多合理的机遇。到如今,投资窗口期已经结束。一级市场遇冷,资本更加冷静,整个行业都在下沉,投资人更加谨慎,“风口”之说已经过去。商业模式、现金流、内部管理成了新的投资标准。

“资本助推你的,到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希望戴威今天能真正明白胡玮炜这句话。严格来说戴威是一名有梦想的合格的创业者,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嘲笑他,应该尊重他的坚持。但他却是一名不合格的生意人,不合格的产品经理,从这点出发,我们又应该斥责他的无知、自大与骄傲。

融资超100亿!从叱咤风云沦落到卖蜂蜜,复盘OfO的坠落之路!

丘吉尔

“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是摩拜被收购后,创始人王晓峰的感叹。我们在等的,只不过是一个早已写好结局,是一声泡沫破碎的声音。是至暗时刻的结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成功不是重点,失败也并非终结,唯有前进的勇气长存!

版权声明:财大易晟商学院(ID:Ethan-BusinessSchool)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文章精选、精读与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于微信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