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比美歐的壽命短是什麼原因?

清微太上光


顯然,全世界範圍之內能夠獨立研發製造生產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並不多,一個手就能數的出來。

同時,中國也是通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近些時候才成功的躋身這個行列之中的,雖然起步比較晚水平也比較低,相較於這些歐美軍事航空強國,還存在著一定客觀的差距,但這麼並不掩蓋中國領先一些軍事航空強國,搶先研製出了第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並開始批量裝備自己空軍部隊的傲人成就。

至於為什麼現在中國軍事航空工業研發製造生產出的軍用航空發動機,整體使用壽命相較於歐美研發出來的同類型的軍事航空發動機要短一些的現象。這其中還是有一些,不得不說的原因的。

首先一點就是,中國軍事航空工業早些年的老師是蘇聯軍事航空工業。這也導致了,在繼承了非常多蘇聯軍事航空工業非常好的優點的同時,也接受了很多落後的研發製造思想。像比如軍用航空發動機整體使用壽命不需要太長的,這樣類似的落後理念。也在這些理念的影響下,使得現在某些軍用航空發動機型號的使用壽命,要比歐美類似研發出來的發動機型號的使用壽命少的多。


其次,也由於起步比較晚再加上各種各樣的人為因素或外界的干擾,讓中國軍事航空工業在早期研發這些軍用航空發動機時,比較追求推重比的指標,並不是特別的關心,整體航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好在,中國軍事航空工業在成功完成了第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重大項目之後,已經獲得了最夠多的經驗和能力,也逐步的向目前最高水平的歐美軍事航空國家靠齊,力爭用最短的時間,讓中國軍事航空工業的水平能夠與這些歐美軍事航空強國持平。




航空君


很簡單,就是因為原來沒錢。

有人總結了很多原因,什麼工業基礎薄弱、沒有自主設計經驗、發動機設計單位依附飛機型號,等等,說到最後,都是因為沒錢。

航空發動機本來就是一個燒錢的東西,尤其是上個世紀六十、七十年代之後更是如此。比如說美國在1974年交付的F100發動機,在有成熟核心機的基礎上,該型號發動機的研製費用依然花掉了4.57億美元,但是那是五十年前的4.57億美元,按照黃金換算到當時的幣值,大概值現在的120億美元。這還不用說,剛剛研製出來的F100-PW-100在可靠性上面十分堪憂【如下圖所示,圖片來源於網絡】,甚至於一度導致了美國一線戰鬥機全部停飛。美國後來花了大力氣,用了整整十年時間才實現了該型號發動機的改進,這一改進,投進去的錢可能又是有百億美元。如果中國哪一個發動機型號可以得到如此之多的科研經費,怕不是做夢都會笑醒了。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瘋狂砸錢搞航空發動機的時候,中國的航空發動機都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我的導師九十年代的時候剛剛當上大學老師,他手上第一批畢業的學生【他當時是班主任】基本上都去中關村倒騰電腦了,反正一幫剛剛畢業的本科生月收入比他一個搞航空發動機的大學老師高好幾倍。

也就是最近幾年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的投入上稍微能夠寬裕點兒,算起來,最多也不超過十幾年的時間【我記得是我大學本科入學的時候,國家才第一次把發動機放進了五年計劃裡】,但是即便如此,中國跟國外發動機行業的投入比起來,依然是不足。


而且現在中國在這些傳統行業的經費分配製度很有問題,直接體現就是員工工資一直上不去,中國搞發動機研究的一線科研人員,工資都是低到可怕的,就好比我的同學,北航應該在中國發動機領域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吧?但是博士畢業出去,如果還是從事發動機行業,即便是在北京工作,一年薪水也就是十幾萬。說實話,也就是其他計算機行業、金融行業本科畢業生的薪資水平,生活都生活不下去了,還怎麼搞科研?

最後,我一個從業人員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夠期望國家在這方面能夠多做一些改進吧。


SilentTurbine


中國有心病,就是發動機技術有待提高。發動機壽命短,直接的使用100個小時,幾經曲折目前發展到2000個小時。但是美國最先進的F22發動機F100使用壽命也達到上萬小時,目前俄羅斯開發4000~6000小時的發動機;歐盟空客發動機也達到2000小時。為什麼我們發動機會出現短命呢?

舉個例子,蘇聯早期國產發動機VK-1開始時壽命僅為100小時,但經過技術改進,幾年後壽命就延長到了200小時,增加了一倍。俄羅斯最近這些年,對AL-31F系列發動機不斷進行改進,其壽命從800小時到1500小時,現在又延長到了2000小時,俄羅斯計劃在蘇-57的新型發動機產品30上,將壽命提升到4000~6000小時。

第一,從設計到製造工藝,在到材料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同一時代。同時加上我們發動機製造工業基礎特別薄弱。

從仿製到山寨,從山寨到開發,我們的科研經費也大大限制了我們實驗次數,從而延緩了發動機的研發。缺乏厚實的專業技能人才,導致了我們就是按照西方圖紙也沒有工藝和技術把部件生產出來。

例如:

我們上世紀70年代從英國引進斯貝發動機,但由於航空發動機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實際上最初是直接全部引進各種材料、毛坯、成品和附件,在英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花了幾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工作,當時光航空工業部下屬就有74家工廠參與引進承製1096項原材料、大型鍛鑄件和成品、附件,“斯貝”發動機實際上比起AL-31F落後一代,技術上並不算非常先進,但當時其材料、工藝、製造技術對我們而言,顯得極為先進,體現出我們與英國這樣的航空發動機強國在發動機最基礎的技術上存在極大的差距。實際上後來我們花了20多年時間,才真正實現了斯貝的全面國產化——渦扇9發動機。

第二,主要部件如葉片與軸承的研製,成為我們最為頭疼的問題。我們有洛陽軸承集團,也有其他的葉片公司,但是生產耐高溫有絕熱材料的軸承和耐低溫不結冰材料的葉片就成為我們材料工業的瓶頸。

“秦嶺”的仿製暴露出我們的短板,“太行”發動機的研製31年也凸顯了研製發動機的艱辛。


第四,我們的科研架構不符合發動機研究規律,導致了核心部件的急功近利。

第五,儘管有系統性的投入和長遠的規劃,但是歐盟有意識的封鎖使得我們任務更艱鉅。


錦繡中華一捧土


目前影響我國航空發動機壽命的最大短板就是--軸承!

其他領域差距都沒有那麼誇張,材料領域左盟主早就拿著三代單晶葉片炫耀,製造工藝上3D打印都開始運用,跟西方國家壽命差距不大。但是軸承這塊是硬傷,差距太大。

航空發動機主軸滾動軸承是發動機的關鍵組件,其需要在高溫高壓苛刻條件下,承受各種應力和壓力下,進行每秒鐘3000轉的高速工作模式,主軸承壽命直接影響航空發動機的整體壽命。而這也正是我們的軸承工作壽命(抗疲勞性)還遠不如西方國家,導致航空發動機壽命遠不如對方,同時這也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壽命普遍不如歐美的主要原因,因為毛子的軸承技術也不如對手。

美國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其在50年代末,預測了發動機主軸軸承的DN值將達到3.0×10^6,工作溫度在316度以上,由NASA牽頭進行預研計劃(那時候的NASA是準備進行阿波羅登月的NASA,擁有20多萬科研人員,全球第一黑科技機構),一直到70年代完成,從而整體上提升了美國的航空發動機製造水平。而70年代也是美國航空發動機水平,瞬間拉開蘇聯10年差距的時期。

而目前,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軸承領域距離歐美有將近30年的差距。這也導致我國高端製造業領域,也非常依賴進口軸承。比如說高鐵,高鐵是我國的一張名片,但是之前軸承幾乎是100%進口,主要是從瑞典和日本進口。這些年經過不懈努力,開始陸續使用國產軸承,但是250公里以上的車組,重要部位軸承還是依賴進口。

軸承可以說是製造業領域重要的標準件,軸承水平就可以決定製造業水平,這一塊領域沒有捷徑,只有自己不斷刻苦攻堅。小小的軸承研發涉及材料、油脂及潤滑、製造、設計、軸承製造裝備、檢測與試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還涉及接觸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疲勞與破壞、熱處理與材料組織等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絕不是個輕易可以忽視的地方。


五嶽掩赤城


研發一款高質量的航空發動機,是現代工業的終極大考,決定發動機壽命的因素主要有葉片機的效率高低,耐高溫材料的水平,加工工藝的方式和方法。圍繞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先簡單說說發動機有多複雜,然後再說壽命問題。

俄羅斯的蘇27戰機曾經使用的是al-31發動機,目前蘇27系列戰機的發動機大部分都已經升級到了117S。這個117s是al-41的矢量推力升級版,這款發動機壽命大概是3000小時。俄羅斯為蘇57研發的最新30發動機,時間可能已達到了6000小時以上。Al-31發動機有13級,低壓壓氣機(風扇)4級,高壓壓氣機9級。發動機裡面具體地說,有中介機匣,環形燃燒室,高低壓的渦輪,涵道混合器,加力燃燒室,還有收斂擴張狀態的噴嘴。這些組成部分之間有剛性連接,也有銷釘連接或者電子束焊。高低壓的壓氣機基本全是鈦合金,高壓是3級可調葉片,環形燃燒室有28個離心噴嘴和兩個點火器。電嘴全是半導體,另外還要佈置減震器,冷卻系統,各種調節片和密封片。複雜的不能再複雜,零部件有幾萬個,每個部分都很重要。

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發動機可能是美國F22的f119發動機,預期壽命在7000小時。其實關於發動機壽命長短,爭議特別大,網上還有說該發動機壽命超過1萬小時的,除了發動機本身的問題外,如何使用也是決定其長短的因素,大機動動作會加快發動機的損耗。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英國羅羅公司和美國軍用惠普公司的發動機壽命要超越中俄法一大截。目前全球能獨立研製高端軍用發動機的,只有英美俄中法。

決定發動機壽命的因素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葉片,紀錄片《大國重器》裡有一部分講到了葉片,但那個葉片不是戰鬥機的葉片。戰鬥機的葉片承受的溫度更高,技術難度更大,葉片的研究無法通過公式來推敲,或者通過計算機來模擬。只能通過反覆試驗,對每次試驗下來的數據進行總結,好為下次試驗定方案。每次試驗的費用高的驚人,要經歷成千上萬次的試驗來收集數據。這絕非企業和個人所能承受,只有拿出舉國之力才能辦成。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技術難以快速取得成效,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走。一位好的美術家從10歲開始畫畫,到他70-80歲,才能達到一個大境界。同樣的,發動機也需要一個國家至少60-70年的打磨,才能取得成功。

發動機裡的上萬個零件都需要慢慢的試驗,材料技術,加工工藝水平,加工的方式技巧都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研發發動機需要運氣,更需要堅持。美國和俄羅斯比英國更早的研發垂直起降飛機,但英國卻在幾年內成功,研發了鷂。美國都不得不買這款飛機,拿來分析研究,但不能說美國就比英國技術積累少。研究發動機只能戒驕戒躁,沒有別的辦法,什麼時候能把零部件都做好了,經過有效的整合後,自然壽命就長了。


兵說


這個世界上能夠生產頂級航空發動機的只有英國的羅羅,美國的普惠以及通用三家公司。航空發動機從設計到研發製造,基本上就是幾十年不斷燒錢、不斷失敗、不斷克服困難、不斷技術積累、不斷技術創新的過程,脫離這個過程一切研發製造都是耍流氓。也就是說現在哪怕給你一個美國F-22的F119-PW-100型發動機圖紙,你也造不出這個發動機,哪怕是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去造這些零部件,你生產出來的零部件也可能是不合格的。所以國產飛機發動機基本上就不能山寨、模仿,沒有幾十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吃透一款發動機技術的。

我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引進“貝斯”發動機開始,才算開始真正起步。除了幾萬、幾十萬小時的技術積累,其他毫無捷徑可走,這就是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困難之處。一直以來我國都是在仿製俄製發動機,由於當初毛熊根本不把戰機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當回事,反正戰時戰鬥機就100小時的壽命,基本上不需要再去考慮發動機什麼了,所以俄製發動機一開始就100小時壽命,而後慢慢增加到200、800、1500小時,而走了彎路的毛熊顯然也把這個毛病帶給了我們。

由於我們是仿製毛熊的技術,研發製造能力上比毛熊還差,所以發動機壽命也不長。隨著這幾年咱們技術的不斷髮展,總算是快追上毛熊了。但是一樣需要大量進口毛熊的戰鬥機發動機,比如毛熊的AL-31F發動機,大量使用在我國殲-10和殲-11系列上。趕英超美目前於我國航空發動機來說尚不現實,腳踏實地、不要盲目跟風才是關鍵。


霹靂火軍事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舉個例子來說吧,從1987年立項算起,我們的太行發動機也才有31年的歷史,何況整個八九十年代期間,國家對於軍隊的投入還是那麼有限,沒有足夠時間和足夠金錢的投入,今天國產發動機的相對不給力也是難以避免的。再說從2005年12月設計定型到目前現在這十多年時間,雖然太行已經在殲10、殲11系列上裝備了一些,實際大規模裝載飛機的數量還很有限,地面試驗再好,真正的上機測試不夠,自然也不利於發動機的成熟。發動機通過設計定型意味著其達到了指標考核要求,但是很多小問題、小毛病還是得等到大批量服役並且經過高強度使用後才能發現。這當中又得用很多的錢和時間解決。

再看看美國空軍呢,話說那還是50年前的1968年,當時美國的海、空軍為了他們的下一代戰機計劃,已經聯合提出了第三代發動機發展計劃,要求競標商在18個月內造出一臺驗證機,一年多時間美國人就想搞出發動機。怕不是瘋了啊,其實人家能定這個目標心中自然是有數的。畢竟當普惠公司在接下F100驗證機的活兒的時候,他們手頭上已經擁有了相當成熟的JTF22核心機,而這個JTF22已經造了十年之久了。1974年F100發動機終於交付部隊了,如果從JTF22開始算,整個項目已經過去了16年。朋友,您可別以為F100發動機的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其實美國人關於F100的噩夢才剛開始。

當1968年普惠公司剛剛拿下這個活兒的時候,他們為了能儘快交貨,刻意的縮短了整個研發週期,最關鍵的是把最不該減少的試驗時間給砍了不少,這樣問題就出現,時間不夠、火候自然不行,出事也是遲早的。在隨後的使用過程中從鈦合金葉片著火、到渦輪葉片斷裂、再到發動機加力燃燒室震盪,1974年到1977年三年不到的時間這臺發到發動機就出現了223次嚴重事故,開始那幾年F100真就沒消停過。再說從1974年到如今,F16已經墜毀了600多架,據傳其中1/4的事故都和發動機故障有關。等到時間基本耗夠了,錢也砸的多了1987年美國的F100總算沒啥大毛病了,而這一年我們的“太行”項目也才剛剛立項,F100這十多年的開發總共花費摺合大約要有300多個億的人民幣,而當年中國全年軍費加起來也才210億人民幣,就是說一個F100項目就花掉了中國一年軍費的1.5倍多。

出問題了再試,不行了再飛,時間不夠再耗、錢不夠再投。今天美國人的發動機技術全球無人能及,不是美國的技術人員有多聰明、更不是美國的體制有多麼優越。完全是美國人在金錢和時間上的不吝嗇,才讓美國的航空發動機一步一步爬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我們要想讓自己的戰鷹擁有可靠的發動機、經費投入不夠不可能,時間不夠也沒希望、不上機測試更不行。

31年的時間,能讓我們的渦扇10系列剛剛超過俄國人AL31的水平已經是太不容易了。而美國人呢?如今已經玩起了可以讓發動機燃油效率提高25%、飛機的作戰航程增加30%的三涵道發動機技術。和美國人比發動機,我們真得還得有太多的路要趕、還缺少太多的金錢要投入。


迷彩虎軍事


“秦嶺”發動機的仿製和研製之路,一方面讓中國航空發動機見識了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同時也展示出我們與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

首先,工業基礎薄弱是主因。我國航空發動機壽命和可靠性的短板,是由中國航空工業薄弱的工業基礎所決定的,舉個例子,我們上世紀70年代從英國引進斯貝發動機,但由於航空發動機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實際上最初是直接全部引進各種材料、毛坯、成品和附件,在英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花了幾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工作,當時光航空工業部下屬就有74家工廠參與引進承製1096項原材料、大型鍛鑄件和成品、附件,“斯貝”發動機實際上比起AL-31F落後一代,技術上並不算非常先進,但當時其材料、工藝、製造技術對我們而言,顯得極為先進,體現出我們與英國這樣的航空發動機強國在發動機最基礎的技術上存在極大的差距。實際上後來我們花了20多年時間,才真正實現了斯貝的全面國產化——渦扇9發動機。工業基礎薄弱,導致材料、工藝、製造都薄弱,這樣一來發動機壽命就短,上不去。

其次,一直走仿製路線,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工業是從仿製學習蘇聯型號起家的,與蘇聯一樣,我們也得上了“仿製病”,仿製的優勢在於可以簡化研製流程,提高效率,見效快,但仿製有個大問題,就是不走一趟從開始研發的全流程,因此對別人如何設計發動機,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發動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始終掌握不了發動機研製的根本原理和規律。別人自己研發的發動機,知根知底,改起來得心應手;咱們仿製的型號,改動任何一個基礎設計都得“慎之又慎”。而大家都知道,發動機壽命是“改出來的”,蘇聯/俄羅斯和美國發動機,剛出來的時候壽命都不是很高,但是在使用中不斷改進,不斷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壽命就不斷延長。舉個例子,蘇聯早期國產發動機VK-1開始時壽命僅為100小時,但經過技術改進,幾年後壽命就延長到了200小時,增加了一倍。俄羅斯最近這些年,對AL-31F系列發動機不斷進行改進,其壽命從800小時到1500小時,現在又延長到了2000小時,俄羅斯計劃在蘇-57的新型發動機產品30上,將壽命提升到4000~6000小時。

除此之外,沒有走過一次自主研發的全流程,那麼發動機的基礎氣動理論、基礎結構設計等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搞國產發動機就成為空談。所以“太行”發動機重要就重要在這裡,雖然它在核心機上一定程度借鑑了外國先進型號的技術和設計,但確實是中國首次從基礎設計出發,從頭到尾走完了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製流程,從中獲得的設計、製造、試驗技術和經驗,其價值難以估量。

第三,發動機配套戰鬥機的思路有問題。這個毛病其實我們的老師傅蘇聯也犯過,由於我們的航空工業體制師法蘇聯,因此我們的問題跟蘇聯也很相近。在很長一段時期,我們對於發動機的認識,它只不過是戰鬥機的一個零部件、子系統,航空發動機研製長期從屬於戰鬥機研製,沒有獨立的地位,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同和尊重,其科研規律沒有得到深入的認識。因此戰鬥機項目下馬,發動機也隨之下馬;發動機研製不順利,最終導致戰鬥機項目歇菜,這種事情在中國航空工業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應對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要把發動機獨立出來,按照發動機的研製規律和週期去辦事,徹底改變發動機配套飛機的老模式,因為航空發動機研製難度本來就比戰鬥機大得多,研製週期也更長。現在我們做的就比較好,將航空發動機這一項目直接獨立出來,成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同時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比如將原先隸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航空材料研究院整體移交給新成立的中航發集團,這就體現出了對材料這一發動機基礎項目的高度重視。

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國產發動機的壽命也是在穩步提高中,相信中國航空發動機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兵工科技


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使用壽命問題一直是被其他國家詬病的老大難問題。

為什麼壽命短?因為製造工藝,咱們不提那些具體的工藝和數據,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一下。航空發動機中最重要、製造難度最大、數量最多的就是葉片,也是決定發動機使用壽命的關鍵部件。發動機運行時,葉片所處的環境極端惡劣,不僅要承受每分鐘上千轉的速度,還要耐上千度的高溫。



葉片的材質和製造工藝一直是西方國家封鎖我國的重點之一。而我國在葉片的製造工藝上還處於剛剛入門,一個合格的葉片要用到多種合金,每種是什麼比例,先加哪種,怎樣製造……?等等這些不可能通過計算得到答案,而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反覆的調試和長年累月的飛行試驗得到的數據來支撐。而這也正是我國缺少的,相比於美俄在航發領域近百年的技術積累我國航發才剛剛從仿製俄製發動機中走出來,缺少太多的原始數據和積累。


目前美國F22戰機身上的F119發動機運行時長已經超過1萬小時,俄羅斯普遍能夠達到3000小時,最新的項目30發動機預計可以達到6000小時。而我國才剛剛夠到3000小時的邊緣。毫不誇張的說,在使用壽命問題上,至少還需要10年,甚至是更多時間的積累才能夠達到美俄的水平。


大寶視頻


俗話說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多窮,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而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也是如此尷尬,跟歐美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相比,確實顯得太過於寒酸了一點。


但是對於我們曾經工業基礎幾乎為零的國家來說,能模仿
出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已經實屬不易,終於讓中國也步入了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能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行列。當然這與航天人員的辛苦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們的功勞首當其衝、功不可沒。
我國對航空發動機製造,是建立在模仿前蘇聯老大哥的基礎上來的,後來蘇聯國家解體,我們就一直模仿著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自行研製和開發航空發動機技術。我們從最開始幾乎連航空發動機工作原理都不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如今的''太行''發動機超越俄羅斯同類航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一路走來的艱辛大家可想而知!

我們的航空發動機之所以使用壽命不長,這也與我們仿效的俄羅斯
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有關,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普遍是歐美航空發動機使用壽命的一半還不到,畢竟我們師承俄羅斯的製造技術,想彎道超車歐美的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那還需要一個挑戰航天人創新能力的漫長過程。
據說這個主軸軸承,就是限制我國航空發動機使用壽命的最大短板,相信在我們的鍛壓技術越來越領先全世界的前景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造出更好的特質材料來對它升級。希望我們的航天工業能早日迎來彎道超車歐美的那一天,我們的航天精英們,辛苦你們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