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物价和房价上涨,工资却不涨,据说2019年国企工资还要降,究竟什么原因?

成都文化活动中心


2018年11月18日第九届财新峰会现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中国房地产市值65万亿美元,超过中国国有资产总值。

基本上和最近网上流传的这张图一样:

中国房地产市值高达65万亿美元,超过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房地产总和。与之对应的是,中国股市市值仅与日本持平,是三个经济体总和的十分之一。

2014年,中国股市开始暴涨,到了2015年,股市暴涨传导至楼市,去库存打响,2015年、2016年、2017年,房价暴涨潮一波接一波,不少地方房价翻番,短短三年时间,楼市泡沫惊人。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这些年超发的货币,绝大部分涌入到了房地产。即便是这些年来,工资涨幅并不慢,但与房价一对比,大有杯水车薪的味道。

这几十年来,为什么房价下不来?本质原因就一个:土地财政!

土地与房子就是面粉与面包的关系,短时间内,土地财政还难以解决,而之前楼市泡沫太大,以至于市场有人说2019将会发生裁员潮,员工要被降工资。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明年1月起社保征收部门就变成了税收部门,一个人是按多少工资缴纳的税,就要按这个工资缴纳社保,这对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是个不好的消息。

因为之前,私营企业大多按当地最低标准工资给员工缴纳社保,明年,就会按实际工资缴纳,这样一来,企业用人成本会增加不少。

经济增长减速大背景下,一般企业发展并不会比之前快,那么,削减成本就是不少企业的必要选择。

2019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年,之前,中国经济主要靠铁公鸡(铁路、公路、基建)拉动,特别是房地产,是拉动经济的绝对主力。

未来3、5年,调控政策不放松的情况下,房地产拉动经济效应降低,以前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不少人,都不得不离开这个行业,其他行业短期内又没有这么大的容纳能力。

企业人力成本增加、经济发展减速、房地产人才流出,三管齐下,2019年的生存危机由此而来。

作为普通人而言,这并不是末日,只不过是经济调整的周期,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过于紧张,而是需要静下心,安心学习,成为行业头部人才,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小白读财经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2019工资工要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国企不会大降,主要是民企工资降低会比较明显。

原因很简单,中国实体企业尤其是大量的民企经营不景气,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多企业生存压力较大,盈利能力弱,难以给员工增加过多的薪水,这也是必然的。

中美贸易战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现在还很难说,如果时间延长,对中国大量以出口为依赖的外贸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较大的影响,效益有可能全面下滑,这些企业也自然难以给员工加薪水,主要重点是压缩成本开支渡难关。

同时,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大量民企难以逃避,且征缴的基数较高,很多企业成本就大幅上升,为确保企业不被社会缴费压垮,一些民企会采取减少员工薪水、减少劳动力方式来应对困难,这都会使企员工的待遇会呈普遍下降之势。


财经深思


题主问这几个问题,要说清楚是非常费事的。这里尽可能简单回答吧,看不看得懂算各人造化了。

首先,物价上涨,简单说就是货币增发。一则财政需要,二则要拉升GDP,货币增发形成一定通胀是常见手段。市场上东西还是那么多,但钱却发得更多了,甚至钱的增长比东西增长还快,那么自然就涨价。

不过以我个人经验,很多东西涨价了,但也有没涨价的。比如麦当劳的套餐是涨价了,四五年之间,午餐充电宝从15元涨价到18-19元。但超市鸡蛋的价格是稳住的,还在3-4元左右。

房价上涨,应该说从08年以来的十年是非常厉害的。这主要原因在于地方财政搞土地经济,加上开发商囤地牟利。当然,部分核心区域诸如北上广等,本身城市容纳能力有限,资源又丰富,于是大家纷纷想涌入,房价推高是自然现象。

至于题主问工资不涨,这个我稍微有点不认可。就我自己的认识和身边人的情况,这几年工资还是在涨的,而且有的行业涨幅还不小。别的不说,我看小饭店招服务员的薪资,这几年确实是涨了百分之一二十。毕竟,物价既然涨了,其实说明你购买的服务也涨价了,这涨价的部分有些就流入了相对的从业人员薪酬中。题主说他的工资没涨,无非两种情况,第一是恰好遇上了走下坡路的行业,第二是个体企业和个人原因(比如企业恰好效益低,个人的工作问题等)。

国企2019年薪水要降?这个我不知道,不好乱评价。不过,过去国企躺着挣钱,薪酬普遍高于同等水平的私企,现在贸易战来了,国家经济承受困难,他们也该做点贡献了吧。


巴山夜雨涮锅


谁说国企工资要降的,不就是提出国企工资也要向市场化靠拢,按照效益情况确定是涨还是降吗?难道这样做还有什么问题吗?

事实上,这些年来,舆论和公众所以对国企的薪酬分配有想法,就是因为国企薪酬没有完全与市场接轨,没有做到凭借效益升降,而是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变动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有关方面要对国企的薪酬分配进行改革,把国企薪酬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效益好,涨,效益差,降,从而完全与市场接轨,也真正形成有序竞争。

至于明年的工资是涨还是降,就必须看企业效益了。

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佳,尤其是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明年的企业工资,上涨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对中小微企业企业来说,上涨的压力更大,能够维持目前的水平,应当就算不错了。

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价格不要发生大的变动,尤其是房价,千万不能再涨了,要稳了,最好是小幅下降。


谭浩俊


2015年之后的房价涨幅惊人,年均涨幅超过20%。正因为有房地产吸引火力,超发的货币大多进入了房地产领域,物价涨幅就没有房价那么夸张。


至于据说2019年过期工资还要下降,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的基础。


其实,在财智成功看来,未来三五年降薪裁员将会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为生存和改善境遇做出更多的努力。


2019年对企业产生最大影响的事件就是社保将由税务部门征收。放在以前,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工资60%左右的基数缴纳社保,同时还会把基本工资定的很低,从而能够节约人力成本。2019年之后,按实际工资所得缴纳社保,企业人力成本将大幅上涨。


降薪,将是很多企业生存的唯一选择。


所以明年国企降薪不是问题,生存状况更差的民营企业选择更大规模的降薪裁员才更可怕。


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财智成功曾经分析过,主要原因只有三点:1、货币超发;2、卖地收入过高,十九年间卖了36万亿;3、炒房的公司和个人多。


房价持续快速上涨,资金大量向房地产领域聚集,投资实业的人少了,还有一些企业家看到做实业不赚钱也去当了炒房客。经济避实向虚非一日之功,房地产带来的高收益和快感让很多人丧失了对危机的警惕性。


高房价下,买房者近半家庭收入都还了房贷,自然就要压缩消费,尤其是中低端市场就会出现萎缩。对我国经济而言,中低端制造业占了绝对主流,当国际贸易出现问题时,内部消费力不足,过剩产能无法消化,即便是通过环保压缩产能也难以彻底改变。

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体系大规模抽贷成为压垮很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生存环境就会持续恶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工资上涨就成为偶然,降薪裁员成为必然。


寒冬将至,北风肃然,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反思,如何过冬。静下心,少点娱乐休闲,多点学习提升,勤奋和努力永远是改变命运的首选。


财智成功


长久以来国企和民企存在不公平境遇国企享受以下特殊福利

1:垄断的市场,没有竞争

2:方便的信贷支持,资金链有保障

3:强大的高层关系,可合法游走在法律边缘,让民企遥不可及

4:国企员工无压力高福利,存在灰色收入,全社会以进国企为骄傲

所以在现阶段特殊的经历环境必须要做

1.把市场充分的开放,民企外企有公平的竞争机会,取消行业垄断

2.自负盈亏,不可无限的扩张信贷

3.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打破国企安逸可养老的腐朽文化,还国企员工竞争力,创造力

4.对于国企经营中的违法违规一视同仁,依法查办!


鉄腕君


降的永远是国企基层员工工资10来年都没有涨过工资,还要降工资,工资10多年工资2000多,我都给国企丢脸了,对不起我的国,你要降工资就降吧。


业主有话说666


国企也就那几个垄断企业工资好点,其他国企基本上十年都没涨薪了。


浩劫青蛙


要说明房价会下降的话,早餐君可能还不相信。但你要说工资要降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了。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经济不景气,民营企业经营更是压力重重,融资难融资贵都是要解决的难题。不少企业生存压力大,盈利能力又不好,要想涨薪的话,概率微乎其微。

外加2019年,社保将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现在的民营企业偷税漏输情况严重,明年社保全部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想要逃税就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企业还得上缴全额社保,企业用人成本增加,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必然会“精兵简政”裁员降薪,员工的待遇必然下降。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以往的我们默默无闻,今后的我们就要“声名鹊起”了。


认同早餐君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关注~


华尔街早餐


其实中国很多国企的员工工资并不高,那些所谓的高工资的国企也仅仅限于那些垄断型的国有企业,总的来说,中国绝不多数国企的工资并没有网友想象中的那么高。

也在网络上看到了有关2019年国企工资要降的相关报道,但是正式的文件没有下发,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消息的真实性,所以说,我们应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件。

其实按照目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目前中美贸易战,很多依赖出口美国的制造业和外贸公司,都会受到大大小小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降薪只是其次,很有可能会面临裁员。

那我们再聊一聊这些年的物价和房价。其实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是情理之中,但是物价飞涨是不合理的,尤其是房价的涨幅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大众的承受范围,就算是中产阶级,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买得起房子,已经不是一样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对于那些正在面临困境的企业,尤其是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一定要尽快找到可以替代的出口市场,转型升级,想办法解决融资难的困境,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目前的形势严峻,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踏踏实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算是公司裁员,我们也能尽快找到新的工作,这才是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