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2018-11-29 10:44 來源:魯網

魯網濟寧11月29日訊(通訊員 胡安國)

這裡是一個特殊的病區,除了醫護人員,其他人禁止進入;有人說這裡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離重生最近的地方。這裡是新生兒病房(NICU),保溫箱、小嬰兒、呼吸機以及許許多多的儀器,在這裡,白衣天使與一個個脆弱的生命同時間和死神進行著賽跑。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的白衣天使們,用她們高超的經驗技術以及高度的責任心,盡全力去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希望。


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愛和堅守 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曾救治過這樣一個早產兒——胎齡只有28周、體重只有950克,他是個珍貴兒,因為他不僅僅是體外受精,而且他的母親是一位高齡產婦,還曾做過宮頸癌宮體錐切術,這意味著這將是他們唯一的孩子。起初,這名早產兒表現挺好,儘管肺發育不成熟,在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後,箱式吸氧下的他一切生命體徵都很平穩。但是很快就面臨了呼吸關的挑戰,他開始頻繁的呼吸暫停,可藥物治療效果並不明顯,在與孩子爸爸溝通後,為他上了呼吸機,很快感染關也來臨了,用了最好的藥,卻依舊不見起色。狀況時好時壞,醫護人員和孩子父母都萬般焦急,但是大家都沒有放棄,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堅守,就會創造奇蹟。

入院63天的時候,這名早產兒笑著出院了。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新生兒病房的醫護人員,在這一刻都留下了高興的淚水。在這裡,因為愛和堅守,奇蹟不斷髮生。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新生兒病房主任劉秀琴介紹,病房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技術水平強的醫療護理隊伍,科室醫療護理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人員結構合理,一支緊密團結協作的團隊。現有醫療人員41,其中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7人,碩士研23人。護理人員共有100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5人,護師45人。每年住院患兒5000餘例。新生兒病房共有監護床位82張,普通床位24張。每個床位均配有全套生命監護系統,在硬件設施上充分滿足了危重新生兒醫療救治的需要。科室擁有先進的搶救、監護及診療設備,擁有進口常頻及高頻呼吸機,無創雙水平高頻呼吸機,多功能暖箱,進口長頸鹿新生兒培養箱,搶救輻射臺,心電監護儀,微量注射泵,LED黃疸治療儀等先進設備,另外還有血氣分析加離子分析儀,床旁X線攝片機,床旁超聲儀,亞低溫治療儀,空氧混合儀氧療設備,經皮膽紅素測量儀,微量血糖儀等先進治療及檢查設備,並配備復甦搶救設備完善的轉運車,為危重患兒的轉運及救治提供保障。

新生兒病房收治範圍:早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徵、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感染性休克、肺出血、氣胸、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嚴重電解質紊亂、多臟器功能損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新生兒。同時,新生兒病房在濟寧市內率先開展了PICC穿刺技術、雙水平CPAP、常頻及高頻震盪通氣、INSURE技術、亞低溫治療HIE等十幾項國內先進的診療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病兒的搶救成功率。在新生兒窒息復甦、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治療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肺出血的搶救方面,具有魯西南地區先進水平。在救治超極低出生體重兒及及早早產兒方面有成熟的技術及專業團隊,成功地搶救過超極低體重的五胞胎(其中體重最小的600克)及多例極低出生體重兒(最小胎齡26周),並能對新生兒出生缺陷及遺傳代謝病疾病能及早做出診斷。


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綻放生命的希望和光芒——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

廣施援手挽救一個又一個生命

11月15日早8點30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接到求助電話,鉅野縣一名新生兒情況危重,需要轉運進行救治。接到轉運電話後,轉運醫生初步瞭解患兒病情:呼吸困難,病情危重,需呼吸支持。聯繫120車、轉運護士、檢查相關轉運設備及藥品……10分鐘後出發。迫於患兒病情危重,路況限制,約2小時就到達了當地醫院,比平常快了半小時,到達醫院後醫生迅速評估患兒病情、瞭解生命體徵,並與患兒管床醫生、患兒家屬進行詳細溝通後,與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電話聯繫準備好呼吸機、預熱暖箱、聯繫床旁拍片及相關需要設備。

20分鐘後,一切準備就緒,患兒在氣管插管、T組合通氣下轉移至轉運暖箱中,連接監護儀,開通靜脈通路,靜脈輸液。11點,120車輛出發返回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轉運路上,由於車速快,擔心顛簸患兒造成顱內出血,轉運醫生高榮榮將患兒從轉運暖箱中移出,一路懷抱患兒,在到達醫院30分鐘前再次確認需要設備準備就緒,聯繫並開通綠色通道,科室人員與住院樓下接應。

將患兒轉運至已預熱好的暖箱中,連接已準備好的高頻呼吸機通氣,心電監護,靜脈輸液,急行完善床旁胸片回示左側膈疝、左橈骨遠端骨皮質稍褶皺。急請小兒外科會診,會診醫師診斷:左側膈疝,患兒手術指徵明確,考慮目前生命體徵尚不穩定,病情重,當前手術治療風險極大,建議繼續生命體徵支持,患兒生命體徵穩定後決定手術治療。經過積極治療後,患兒呼吸困難緩解,血氧平穩,呼吸機參數逐步下調。11月20日10點,在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全麻下行左側膈疝修補術。手術順利完成。

今年4月,為了降低新生兒致殘率、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按照國家衛計委統一部署,我省魯西南地區成立危重新生兒救治聯盟,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被確定為魯西南危重新生兒轉運中心,醫院隨後專門成立新生兒轉運中心。目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擁有完善的轉運系統,配有專用救護車、轉運暖箱和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設備,並配備專業醫護人員轉運危重新生兒,已與附近綜合性醫院及婦幼保健院建立起完善的新生兒轉運網絡,隨時可以轉運危重新生兒,既能減少新生兒轉運途中的風險,又大大地提高了高危患兒的搶救成功率。

“每一個細節沒觀察好,就可能出現不可挽回的大問題!所以要求我們的醫護人員不僅要盡心、盡職、盡責,更要有團隊協作意識,重視每一個環節,才能凝聚每一個微小的希望。”劉秀琴說。當患兒病情穩定轉出新生兒病房的那一刻、當康復後的患兒再次來看望曾給予“母愛”的醫護人員時……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都會充滿著溢於言表的快樂。高度的責任擔當、由心的溫馨付出,在這一刻昇華為愛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