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以督察整改為契機持續推動小清河汙染治理

中國山東網訊記者從濟南市環保局瞭解到,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以及群眾反映較多的城市汙水直排小清河問題,濟南市高度重視,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為契機,建立健全“河長制”管理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汙水治理能力,加快河道管護,強化監管執法,細化責任分工,不斷完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持續推動小清河汙染綜合治理。

一是主要領導親自抓督導推進攻堅行動。針對小清河汙染治理問題,印發《濟南市小清河流域汙染治理攻堅行動工作方案》,明確2018年底前實現新增29萬噸/日汙水處理能力,並制定實施《濟南市小清河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成立市長任總指揮,兩位副市長任副總指揮的小清河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指揮部,定期調度、督導小清河攻堅行動。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對小清河治理問題進行批示,併到現場視察督導。

二是依託河長制管理體系夯實四級管控責任。按照《濟南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管理網絡體系,定期巡查,加強入河排汙口監督、城市排水管網管理維護。

三是大力推進汙水處理能力提升重點工程。建成運行仲宮汙水處理廠、華山汙水處理廠,新增4萬噸/日汙水處理能力;大澗溝汙水處理廠(1萬噸/日)建成並進水調試;光大水質淨化一廠和二廠各10萬噸/日擴建工程已建成調試,力爭一廠12月10日、二廠12月15日前完成調試投入運行,將新增汙水日處理能力21萬噸;積極推進臘山水質淨化廠(4萬噸/日)工程建設。隨著華山汙水處理廠的建成投運,我市汙水溢流量已降至5萬噸/日左右,其他建設項目投運後,汙水溢流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四是開展底泥清淤解決底泥釋放汙染河道問題。基本完成小清河濟南城區段生態清淤工程,清除淤泥約200萬方,有效消除了河道內源汙染,底泥釋放汙染河道的問題基本解決。

五是持續推進雨汙分流重點工程力爭年底前全部完工。按照《濟南市小清河水質達標攻堅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農科院東、農科院西溝雨汙分流與南大槐樹溝、全福河等綜合整治工程按時間節點全部開工建設,計劃建設改造市政排水管線70公里,已完成工程過半,年底前全面完工。

六是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全面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通過控源截汙、截汙納管等措施,全面推進建成區31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推動完成28條黑臭水體整改並通過國家專項督查,剩餘3條未完成整治的水體,又有大澗溝、長清區老護城河等2條水體初步通過現場核查。

七是強化廢水汙染源環境管理加大源頭管控。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加強重點汙染源環境監管,在線監測和“雙隨機”抽查相結合,泉城環保利劍行動與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督促企業穩定達標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