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台湾海峡最近不太平,经历了好几场地震——

第一场是岛内的“九合一选举”掀起了政坛地震,让民进党输的连底裤都差点没剩下;

第二场则是前两日发生在台湾海峡的6.2级自然地震,让台湾民众担心原本就年久失修的中横公路和苏花公路会不会又因为地震而关闭;

第三场则是本周三两艘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挑衅中国主权,引发了岛内担心大陆是否“武统台湾”的军事地震。

观察|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这三场地震,时间上有先有后,结果上却殊途同归——台湾民众,被“搞怕了”。政坛地震使之看透了蓝绿两党政治恶斗的本质,而自然地震使之看清了台湾越发孱弱的基础设施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但军事地震则使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美国这个所谓的“盟友”除了添堵之外,根本靠不住。

可是美国似乎并不这么想,反而是气定神闲地昭告天下。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发言人、海军陆战队中校罗根证实,美国导弹驱逐舰“斯托克代尔”号和补给舰“佩科斯”号于11月28日“例行性经过台湾海峡”。

美国声称,此举“体现美国致力于一个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承诺,美国海军将持续在任何国际法允许的地方飞行、航行和活动。”

结果话还没说完,立即被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怒怼”。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会上强调,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随后,

国防部也直接亮明态度,宣布解放军全程掌控美舰动向,将持续保持高度戒备。

美国在这个事情上也被搞得灰头土脸。本来想借此机会再度“耀武扬威”下,结果没想到后面跟了一大长串中国的驱逐舰队,活脱脱就是“受人监视”,哪里能展现太平洋舰队的雄风?

至于台湾就更加尴尬,“九合一选举”后民进党本就痛失半壁江山,现在再来个舰队巡航,除了招到民众反对外,更可能导致两岸关系恶化,又怎么体现出“狐假虎威”的快感?

正因如此,美国在舰队穿过台湾海峡时,也没有了昔日的风光,反而“低调行事”,尽管在舆论上大肆宣传,但是实际动作却“很是克制”,始终与中国海军驱逐舰保持安全距离,就这样灰溜溜快速通航,驶向公海。

可是,为什么明明行动很低调,美国却要在舆论上高调宣扬呢?原因何在?

一方面,美国在行动上低调,是因为要尽可能避免中美军事冲突。美国心里很清楚,即便自己主张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但自己也仅仅拥有过境权而已,断不敢在中国的军事领域范围内煽风点火。

而且美国特意选择了在没有军事演习、没有象征意义、没有历史政治事件的普通日子,为的就是想要淡化“穿越”台湾海峡带来的紧张感和冲突感,以免引发中方震怒。

观察|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更何况,2018年10月初,美国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请求11月停靠香港进行所谓的“补给”,结果被我国霸气拒绝,让美国很是没有面子。

要知道,香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贸易港和自由港,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港口作业设备和补给方案,能够在获得中国政府许可的前提下自由停靠。

可是,美国此前“被拒”的教训仍历历在目,万万不敢在此关键节点再度激怒中国,更不要说在过境台海时还搞什么“秀肌肉”的“幺蛾子”,也许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连通过台海的机会都没了。

观察|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蔡英文宣布辞去党主席图片来自台媒

另一方面,美国又在舆论上上格外高调,是因为要尽可能要为台湾“造势撑腰”。

众所周知,在本次“九合一选举”中,一向与美国关系交好的民进党惨败,而且在岛内掀起了一股“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的示威运动。对此,一心想要打“台湾牌”的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而是要尽可能予以台湾政治上的承诺,借此稳定岛内民心。

“美舰过境”虽然只能“悄悄做”,但美国却抓住一切机会“大声说”,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美国支持台湾”的虚假印象,意在让大陆知道“台美关系不错”,而且也向岛内民众展示“美台同心”,暗喻台湾和美国高层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

对此,民进党自然感到满心欢喜,毕竟在执政成绩不佳、民调低迷的情况下,营造出美军愿意“协防”台湾的印象,可能被视为是黔驴技穷之后的安慰之举。为了求得美国的军事庇护,台当局也将“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作为“执政功绩”大书特书,炒热舆情。

当然,美国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通过舆论施压妄图制造台海压力,与中美贸易战相配合, 增加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都让这件原本说不上光彩的事情被炒作到尽人皆知。

无论如何,美国军舰穿过台湾海峡,再怎么说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更何况,台湾海峡风暴无常,天气阴晴不定,美国下次再敢前来进犯,可是要小心雷暴天气,免得“装逼遭雷劈”。

文:西北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