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18斤宿便,是真的吗?有何依据?

毛毛裤先生


我不是专家。只说我的个人经历,你来判断。

我做过一次肠镜检查。要求前一天晚上不要吃肉,多吃菜喝粥。吃完后要番泻叶泡的水,就是中药的泻药。喝了足足两升,当晚就开始泻,实际排便量与往日没什么不一样,也没见到什么特别的、黑色、干结状的东西。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仍然吃粥,吃了一种西药,我怀疑就是“钡餐”之类的东西,继续排泄,最后下来的类似于清水了;头晕眼花,中午继续吃粥。下午终于可以做了。

嗯嗯,过程就不详述了,总之有点怪异的不舒服感,倒也不算太疼;还有就是操作人竟然都是女的.....肠镜室里的我一个男护士都没见到。拍好的片子很快就出来,照的很清楚;由于“肠道准备比较充分”(就是排泄比较干净,报告上这么说的),结肠内部竟然意想不到的清洁、光滑,没有任何碍眼的东西存在,更不会有什么如黑色、板结、旧轮胎状的宿便了。

我想,任何一个做了结肠镜检查的人,都不会再去相信什么莫名其妙的“宿便”的说法了;更何况是18斤!完全不存在的。


雨夜飞扬


受了这么多年医疗教育也没有看到哪本医学教科书上提“宿便”这个词。看来我是孤陋寡闻了。我对于宿便的认识完全来自于广告,有些通便药的广告天天喊着“清肠毒、排宿便”的口号。可是怎么正规医学教育就没教过呢?对于这件事我是呵呵了。

跟身边人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一般人对“宿便”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大部分停留在电视广告上的介绍。有的人甚至认为有“几年的”或“几个月的”“宿便”停留在肠中,而且宿便量很大,更有甚者提出有18斤之多。所以,大部分人理解的所谓“宿便”就是长期停留在肠中的粪便,日积月累越来越多。我累勒个去,这要是把宿便排出来那不就成功减肥了吗?呵呵,纯属无稽之谈。

其实,粪便基本上不会长期停滞淤积在结肠肠管中,它就像流动的河水一样,一直在向前推进着,停留数年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当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结肠后,它一方面将内容物不停地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又将其向直肠方向推进。结肠的运动有三种方式:分节运动、蠕动及集团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系列有规则的环形收缩,起到搅拌和混合粪便,而不是推动它们前进的作用;蠕动收缩波推动粪便至直肠,它是一种使粪便后方的肌肉收缩,而其前方的肌肉松弛的运动形式。这两种运动方式有利于肠腔内细菌的生长,并有助于半固体样粪便的形成;集团运动,是一种强烈的蠕动波,推动粪便前进相当一段距离,每天大约2~3 次。在这样又揉又挤又推的运动中,什么粪便也不可能长期淤积在结肠中,所以说结肠中一般不存在宿便,推进得慢倒是可能的。

粪便可能在排出前停留在直肠中数天方被排出。事实上,人类的直肠中段扩张称为“壶腹”,也正是为了在排出前贮存粪便,直肠中有粪便积留,即使积存2~3天甚至更长时间也是正常的。不可能每人都是1天1次排便,3 天甚至7天排1次便都是可以接受的。应该说对于大部分情况,如没有什么痛苦和症状就是正常,就不是病,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长期口服减肥茶等保健品。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张之瀛大夫


我天,18斤宿便,也真是敢讲,如果人体内真的有这么多宿便的话,大家还减什么肥,跑什么步呀,直接把宿便清理掉就能瘦18斤。。如果真的有,那估计全世界的马桶都得发疯。

哈哈哈,忽然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去医院看病,对医生说:“大夫,我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吃什么拉什么,都好长时间了,我该怎么办呀?”,医生略一思考,回答:“那你只能吃xiang了。”虽然只是个笑话,但是,吃什么拉什么,这个经历想必很多人都有过,(今天这个问题有点太重口味了,吃饭的同学回避一下哈,正在上厕所的同学也可以回避一下,以免想象力太丰富),那你说肚子里隔着18斤的宿便,刚刚吃的西瓜子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呢?难道那18斤宿便还会让路不成?

再说,18斤啊,就说18斤的米饭,我们放进肚子里,那都得把肚子撑个包吧,那为啥还要那么多妹纸有A4腰呢?肠子能待的位置就小肚子那一块,下面是腿,实心儿的,肯定不能往下,但上面是胃,别告诉我是往胃里挤的,那要是一不小心打个嗝,呕个吐。。。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其实人体胸腔,肚子里的那些器官,你别看小,但都是受不得挤压的,一挤压就要出问题。所以,18斤宿便,没存的地儿呀。《花千骨》里好像有虚鼎一说,但是专门用来存宿便,也是奇葩的不行。

总的来说,18斤宿便,那是不可能滴,人体的新陈代谢随时都在进行,任何代谢物都存不了那么多,那么久的。


一切正在发生


宿便”一词被频繁提及,它被认为是产生黄褐斑、皱纹、虚胖甚至肠癌的罪魁祸首。

但是,

这不是真相!

本文阅读需要5分钟,如您阅读不完,请不要点开阅读。

提纲:

一、什么是宿便?粪便形成时间

二、清“宿便”的“神药”及其副作用

三、便秘,我该怎么做?


正文:

一、什么是宿便?产生毒素?粪便形成时间

食物的营养物质在小肠段被吸收,所含电解质和水分在结肠段被吸收。就算是便秘患者,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停留较长时间,也只是意味着有更多水分被吸收,会产生更多甲烷、氨气和氢气,放屁会臭些,但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毒素


二、清“宿便”的“神药”及其副作用

盲目使用蒽醌类泻药排宿便,会增大患癌风险。

芦荟、决明子、番泻叶等,虽然被标榜为天然产品,但这些中药成分实为对结肠刺激性很强的泻药。通过药物刺激促进肠道蠕动,可能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损伤肠黏膜,导致结肠病变(长期服用泻药,肠壁上出现交错的黄黑斑,叫做“结肠黑变病”),甚至诱发结肠癌。


三、便秘,我该怎么做?

1、什么是便秘

《2013版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都算在正常范围,不一定要苛求每天一次。这样的苛求反而会无形中增加精神压力,特别是本身就有功能性便秘的人,紧张、焦虑情绪反而会加重便秘。

2、便秘的原因

便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肠动力障碍,结肠蠕动缓慢;直肠出口梗阻(如痔、肛裂、直肠脱垂及直肠癌等);其他慢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症、血液病以及慢性心、肺、脑病)等。

另外,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滥用药物,饮水不足等都会引起便秘

3、便秘怎么办?

(1)养成排便习惯

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因为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晨起床后人由平卧转变为起立,结肠会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2)多喝水

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膳食中水分大约占1/3。

推荐一天中饮水和整体膳食(包括食物中的水,汤粥奶等)水摄入共计2700-3000ml之间。

计算可能略显麻烦,简单讲,轻体力活动的成人每天至少1500-1700ml的饮水量。如果高温或者大强度活动的情况下,需要增加饮水。

(3)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推荐成年人每天至少相当于快走6000步的运动量,每周最好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骑车,跑步等。

(4)对于排便有益的食物

主要是两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增加肠道润滑的食物

膳食纤维高的食物:麦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

果胶丰富的水果:如香蕉等(注意:未熟的香蕉含鞣酸反会加重便秘)

(5)调节心情

早起早睡,放松心情,压力过大也会引起便秘失眠等问题

(6)增加肠道运动的小动作

顺时针揉腹部,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进行揉腹运动,有助于肠道的蠕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排便。


综上所述:人体内有18斤宿便,是真的吗?假的!


俞瑜营养师


宿便,即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确切的说,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粪便。那么,有一种说法是人体内有18斤宿便,这是真的吗?答案是,毫无依据。

首先,不说人体每天能吃进去的东西,就算全都不吸收,也不大可能有18斤宿便之多。再说,18斤的宿便是好大一坨,堆在肠子里,会导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向大脑报告需要排便,早就会产生便意了。即使憋着,也不会影响这些宿便的排出去。退一步说,即便便秘患者,粪便在结肠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的水分少,直观感觉上粪便的量相对较少,但并不可能积存更多的粪便。当然,如果天天排便仍有残便感,或长期一周内持续3天以上不排便,有宿便的情况是必然存在的。

宿便可产生毒素,且很容易造成疾患。原因是宿便中的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会可能导致女性面色晦暗无光、皮肤粗糙、毛孔扩张、痤疮、腹胀腹痛、口臭、痛经、月经不调、肥胖、心情烦躁等症状。宿便也会引起肛肠疾患。如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此,注意预防宿便是必要的,严格的按照医学知识的科学说法,应该是如何预防便秘是关键。

怎么预防便秘呢? 散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蜂蜜,都是不错的建议。另外,一定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及时排便对于预防便秘有很大的帮助。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找不到“宿便”这个词,很显然,这是做产品的厂家营销出来的词,但是很牛的是,它有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而且通俗易懂,导致传播越来越广,在普通大众中的认知度非常高,现在这个词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人的肠道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便便。


每个人的大肠大概长1.5米左右长,假设你的腹部的大肠里真的有18斤那么多的便便,每平均每10厘米长的肠道就要重达1.2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肠的“负重”吗?而你的肚子看起来很大,多半这里都是腹部脂肪的“功劳”吧!

另外,大肠里面还有一些常驻居民“细菌”,这里有有益菌、有害菌,还有条件致病菌,它们构成了整个肠道的微环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与健康关系密切,与大脑联系紧密,被誉为是第二大脑。盲目的听信宿便,各种清肠,很有可能把肠道里的好菌坏菌都一网打尽,这就得不偿失了!

于其盲目相信各种“清肠”产品,不如好好善待我们的肠道,让有益菌更快的繁殖,在有益菌占绝对优势的时候,有害菌自然就受到抑制。

想要倡导健康,简单说就是要好好吃饭!具体怎么做呢?

给大家一些小贴士:

1、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绿叶蔬菜,每天吃够1斤到1斤半蔬菜,半斤水果。



2、主食要粗细搭配,粗粮至少要占到每天主食的三分之一。

3、鱼禽肉蛋再好吃也要控制,高蛋白的食物往往也伴随着高脂肪、高能量,选择种类很重要。


营养师刘松丽


人体内有18斤宿便,是真的吗?

这是忽悠“排毒养生”的骗子们炮制的一个噱头,当然是胡说八道!

但是,要具体讲,首先要明确一下概念。

“宿便”,人的常规配置

如果按照一般定义,粪便是指人或动物经过肛门排泄的排遗物,主要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

这样讲,人体内压根就没有粪便,遑论“宿便”。

但是,按照消化道分工,正常情况下,进入大肠的基本就已经是不能消化系数的食物残渣,将之称为粪便的话,每个人体内都积蓄着一定量的粪便。

按照字面意思,“宿”是指过夜。“宿便”也就是在结肠内会停留过夜的食物残渣。

那么,每个人结肠内都积蓄着相当量的“宿便”。

为什么这么讲呢?看一下食物进口后在消化道的历程就明白了。

食物进入胃后,存在一定时间的滞留,然后被排往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中绝大部分可消化成分都会被小肠吸收,进入结肠的基本就是食物残渣。除了这些食物残渣,每天还会有约1500毫升水分进入结肠,因此结肠开始阶段这些食物残渣仍呈稀薄的糜状物。其中90%的水分被结肠重吸收会血液,食物残渣才逐渐浓缩并最终形成固态的粪便。每天随粪便排出的水分约150毫升

通过实验,可以测定食物在各段消化道运行停留的时间。

一般状态下,以通常的混合食物为例,胃肠各部位排空和通过时间为:

就是说,一般的混合性食物,通常经过6~8小时可以进入结肠,在结肠运转1~2天,最终在整个胃肠道内转运总时间约1.5~2,才会排出体外。

这样,即使从食物残渣进入结肠开始计算,在结肠内停留时间都超过24小时,无论怎么计算,最终排出的都是“宿便”。

结肠内积蓄着多少“宿便”呢?

如果把全部结肠内容物都算成“宿便”,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估算其量:

1.每日排便法:只要在排大便前后各称量一次体重,就可以比较精确获得当日排便的重量。

因为,我们每天进食的食物种类和量通常是相对均衡的,因此,正常人正常进食和每天排大便一次的话,每天的大便量也会相对均衡。

有人统计过,成年人每天平均排泄大便900克左右。以结肠内蓄积1.5~2天的食物残渣计算,共计约1.35~1.8公斤。

2. .结肠容量法:

一般来说,成年人大肠平均长度为1.5米(比如一项研究实测的男性平均166厘米,女性为155厘米)。虽然各段内经不完全一致,大致在5.5~7厘米(一项研究中,回盲部8.7,升结肠6.6,横结肠5.8,降、乙状结肠6.3和直肠/乙状结肠5.7)之间。以平均6厘米计算,将整个大肠视为圆柱体计算,总容量约4200毫升。

但是,结肠并不是正圆柱体,上面的结肠带和结肠袋使得容量明显打折。正常情况下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是空的;随着水分的吸收和大便的成型,横结肠后半段和降结肠也是部分空虚的。

而且,肠道并不仅仅是一个管道,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器官,结肠需要不断的进行不同的蠕动。某些时候,特别是排便前还需要幅度很大的集团蠕动。这就要求结肠不可能实实在在充满,而是必须留有空间。

综合估算,把计算的总容量打五折,约2100毫升,以比重为1计算,总的内容物重量在2.1公斤左右。

有人估算过,成年人总的结肠容量约64盎司,合1892(64X29.57)毫升,内容物重量在1.3~2.3公斤(其中还包括后来被重吸收的水分)。

总体上,各种估算得出的数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整个结肠内容物重量约3~5斤,其中包括后来被吸收回血液的水分。

因此,人体内有18斤宿便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宿便”有毒吗?

结肠内除了食物残渣,胆汁排泄物,水分,还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很多成分的确具有毒性。

但是,胃肠道内膜与皮肤一样,具有完整强大的屏障功能,称胃肠屏障

完整的胃肠屏障将非常“脏”的胃肠道内容物与体内环境很好的隔离开来,除了像水、酒精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随着浓度梯度扩散被吸收,几乎所有的吸收都是有专门运载体负责转运的耗能过程,是高度选择性。

就是说,只要不是人体“设定”的,绝大多数物质都不可能越过胃肠屏障进入人体。就如同空气中的物质不会穿越皮肤屏障进入体内一样。

因此,虽然“宿便”内存在大量毒性物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它们却不能越雷池一步进入人体。

所有宣称“宿便”有毒,排便就是排毒的说法都是极端无知的。


挣脱枷锁的囚徒


我很好奇,18斤这个数字哪里来的?

喜欢“排毒养颜”这个概念的多半是一些女性,假定一位女性体重为100斤,那就是说她体内将近五分之一都是大便,这不是变相在骂人吗?呵呵!

再说真有这么多“宿便”的话,也不要费劲减什么肥了,吃一剂泻药,一天立马见效。


言归正传。翻遍专业医学书,绝对找不到“宿便”这个名词的。这都是出于商业目的炒作出来的概念。人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以后,把有用的营养物质通过肠道吸收到体内,没有被吸收的部分逐渐下移,最终形成粪便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

1 正常生理状态下,粪便不可能长期赖在肠道内不往下走,肠道本身就会蠕动收缩,内壁黏膜也具有自洁作用。如果粪便真的堆积,岂不是会造成堵塞,上面所有的食物都无法下移,形成肠梗阻了?

2 再说,粪便本身就是食物吸收剩下的物质,并没有什么“毒素”存在,也不会继续被吸收了。所谓“排肠毒”都是吓唬你的。

3 为了排“宿便”,而服用的各种保健品,本质上就是泻药。其阻碍肠道吸收,扰乱肠道正常生理功能,长期使用,反而会对肠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采用“灌肠”等办法,刺激性则更大,这样做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伪科学会大行其道?是因为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有商业利益可图。大家一定要多关注科普知识,擦亮眼睛,少花冤枉钱。


郑医生百嗑


不拿这么夸张的宣传来吓唬你,怎么能从你的钱包里面掏出钱来,让你乖乖交智商税呢?

在我们目前用的这些教科书上,还真没有“宿便”这个词。而且这个18斤是谁称出来的?把肠子动肚子里拿出来称了又放回去的嘛?

咱们的肠道是在不停滴蠕动的,日日夜夜,人家可是敬业的很。不管是小肠,结肠还是直肠,这里面都没有什么“积存了多少多少年”的宿便。市面上很多的打着这些旗号来告诉你要“清宿便,排肠毒”的,很多都是一些保健品,有点润肠通便,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让你多拉几次。

你拉肚子拉得多了,自然觉得轻飘飘的,有的人就以为这就是排毒了,更有好忽悠的,就觉得自己是“减肥”了,其实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人又不是炸药包,也不是养蛊毒的容器,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毒”?

而且,18斤那么多的便便,整天装在肚子里,你的胃,心脏,肝脏,肾脏往哪里搁?人的体重总共才100来斤,有的女性比较瘦,7,80斤的也有,照这么说,人家满肚子啥都没有,只剩下粑粑也装不完了!

说到底,这就是商家的炒作,扭曲了概念,给你弄点缓泻药物吃吃,就觉得自己变得健康了,轻了两斤,回头一吃饭,马上又涨回来了。

想没有便便,其实压根就不用清什么肠毒,我有秘方,先绝食一个月吧!没有原料自然不就没有便便啦!

不过,得先保住命才行啊!


妇产科女司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是。。。假的啦。

这种几个月、甚至几年都留在体内的。。。完全不存在。人7年细胞都完全换了,7年之后你都完全不是你了,你还期待。。。Shit留在你体内?咋这么戏多呢?

这种保健品的广告导致的大众认知错误,真的是毒瘤。其实,粪便基本上不会长期停滞淤积在结肠肠管中,它一直都有在“向前看”,在向前推进,停留数年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大便的自我独白:

当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结肠后,它们一方面把内容物不停地搅拌、混合,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体搅拌机,东西堆多了加上又有新的残渣进入,这些残渣会逐步向下推进。

结肠的蠕动收缩推动着残渣的向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用的成分被再度吸收,逐步形成了。。。粪便。。。到直肠后,就开始以大便的形态向下运动。这个过程里,会有细菌产生,我们平时吃的纤维素和这些细菌让粪便半固体状。

在这样的运动和机制下,什么粪便也不可能长期淤积,所以说宿便这个词本身就不存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天一排便,也有2/3天一次的,也很正常。

相比于排便不频繁,过于频繁的排便才更有损健康。

所以,想靠排除宿便这个本身就不存在的东西,来达到减肥和健康的目的?!

无稽之谈。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花不了多少流量哒!相信我!嘿嘿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