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為何被一個太監廢黜?

我在做畢設


唐朝經過李世民等幾代人的艱苦打拼、不懈努力,逐漸達到鼎盛時期,到了唐玄宗時經過安史之亂的沉重打擊,唐朝前進的步伐戛然而止,再加上各地藩鎮割據,朝中太監勢力膨脹,使得晚唐時期的幾位皇帝被架空,最終走向滅亡。


唐昭宗李曄就是太監與藩鎮的傀儡,也是大唐走向滅亡的見證者。

李曄是唐懿宗李漼的第七子,僖宗李儇的同胞弟弟,六歲被封壽王,公元888年僖宗病逝,在擁有軍權的太監楊復恭的堅持下擁立李曄繼位,成為唐昭宗。

楊復恭之所以看中李曄,是依據宦官們自行廢立的慣用舊例,李曄和自己的關係也算和諧,自己也能接受。


唐昭宗繼位後,頗有重整河山、號令天下、恢復祖宗基業的雄心壯志,他不甘心受制於楊復恭,表面上對他尊敬有加,內心則恨不得馬上將他剷除。

楊復恭是朝中最有權勢的太監,並握有兵權,他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經常在朝堂上替皇帝發號施令,氣焰非常囂張,甚至將唐昭宗非常信任的宰相也給罷免了,他還聯合山南西道節度使要挾朝廷,李曄實在是忍無可忍,只好調用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來剷除楊復恭,李茂貞心懷“問鼎之志”,他聯合關中其他幾個藩鎮很快就打敗了楊復恭,並佔據了關中十五州,成為京畿地區最強大的藩鎮,李茂貞更加有恃無恐,肆意干預朝政。


李曄那個後悔喲,讓李茂貞見了便宜換賣乖,無異於引狼入室。

他對這些藩鎮、節度使恨之入骨,自己作為皇帝實乃是孤家寡人,無人相助,看起來靠人不如靠自己,他派心腹前去招兵買馬,訓練軍隊,很快就招募了10萬大軍,唐昭宗在準備尚未充分的情況下就去攻打有謀反之心的節度使,但這些新兵遠不是那些訓練有素的節度使的對手,大敗而歸。


遭遇連番打擊的唐昭宗漸漸的心灰意冷,對於藩鎮勢力的膨脹已是束手無策,有對前途、未來充滿了迷茫、失望,整日借酒澆愁來打發時光,宦官勢力又趁此死灰復燃,逐漸把持了朝政。

光化元年(898年)十一月,以劉季述為首的太監藉機要挾宰相召集百官聯署同意“廢昏立明”,廢黜唐昭宗李曄,擁立皇太子登基;

就這樣李曄被太監趕下了臺,囚禁在宮中,每天只從小小的窗子給他送飯食。


直到天覆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聯合禁軍打敗了劉季述,並將他亂棍打死,唐昭宗李曄又被群臣拱上了臺,最終落入朱溫之手並被他殺害。


遺產君


看完以下內容,你就知道唐昭宗是怎樣的一個人了!



唐昭宗是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

唐昭宗在剛登基的時候還心懷大志,要中興唐朝。

可惜天不遂人願,在藩鎮、宦官勢力的不斷打擊下,唐昭宗意志開始消沉,終日在宮裡吃酒玩樂。

玩樂之餘,他居然喜歡上了猴子。 他不但給喜歡的猴子賜予官爵,還給他們賜了人的姓氏。比如說,他非常喜歡的一隻猴子,“賜以緋袍,號孫供奉”。

皇帝如此不像話,不但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抗議,連當時一向視名祿如生命的讀書人都忍不了了。

大家紛紛做詩編排皇帝,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詩來自著名詩人羅隱。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何如學取孫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緋。”

舉子十年寒窗苦讀,還不如一隻猴子。 這樣的皇帝,還能期待什麼呢?

如此玩物喪志,無視民生的帝王,帝國焉有不亡之理?幾年之後,唐昭宗被軍閥朱溫所弒,唐朝的末日即將來臨。


煮酒君


唐昭宗是誰?他是唐的第19代表面掌門人,在位16年,從上位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註定只能是一個傀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說來也是有些滑稽,他是被宦官楊復恭力排眾議推上皇位的,而他也是被一群宦官出賣

被迫退位的。

這麼看來的話,這位皇帝是挺沒排面的,但是可不要小瞧人家哦。想當初他能當上皇太弟,正是因為他器宇不凡,一股王霸之氣將各位有其他異議的大臣迷倒了,大臣們便沒有其他意見。第二天他那位崇禎式的哥哥就駕崩了,他就當上了皇上。唐朝的衰敗已經無關他的事了,偌大的唐朝從他遷都洛陽的時候就已經名存實亡了。不禁讓人感慨啊!

按理說,這時候的國家支離破碎的,又四處紛爭,唐昭宗已經竭力依靠宰相們,儘量迴避那些宦官,但是人算不如一群天算啊,這群宦官害死一個又一個宰相。為了防止朱溫得到皇上(挾天子以令諸侯)決定重新遷都長安。一回到長安,這群宦官就和大臣們吵了起來,就極不負責的發動了政變。一群宦官在中尉劉季述的的帶領下,就廢黜了他這個皇上。唐昭宗背了很多鍋,他被關在一個小黑屋裡——少陽院。宦官們怕他逃跑,四周都鎖上了,每天的飯菜都是從一個小洞放進來的,真的挺慘的,後來昭宗也是對著百姓大哭啊,哭訴雖是皇上但當不起萬歲。


最後朱溫攻進了長安,因為政治需求,殺了這些宦官,重新讓李曄當回了皇上,也算幫這個皇上出了口氣吧。當然,李燁最後也是死在朱溫手中,結束了悲慘的一生啊。

(後梁太祖朱溫劇照)

(發現有趣的歷史秘辛來自你的關注)


歷史內涵社


昭宗繼位時22歲,已是成年,在僖宗彌留之際,朝廷群臣紛紛支持吉王李保,當時支持著中的只有掌握軍權的宦官楊復恭等人。楊復恭之所以擁立壽王,仍然是宦官自行廢立的慣用舊曆。昭宗繼承大統,成也宦官;昭宗退位,敗也宦官。 從始至終,宦官們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



澹臺琉璃


太監又稱為宦官,是一群很特殊的群體,而且每個朝代的太監都不一樣,歷史上太監手裡握有權力最大的莫過於東漢、唐、明三朝了,都產生了許多史上著名的大太監;如東漢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李輔國、明朝的劉謹、魏忠賢等。但其中最兇狠者,莫過於安史之亂後,唐中後期的惡宦了。

唐中後期的太監輕則脅迫皇帝(太監李輔國脅迫唐肅宗),重則稱父於皇帝(唐僖宗稱父於太監田令孜),更甚者太監連皇帝廢掉(唐昭宗是被太監楊復恭廢黜)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太監就跟古裝電視劇上演的一樣,不過是皇帝的家奴而已,何以權力大到能威脅到皇帝呢?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太監在古時候的地位沒我們想象中那麼卑微。

第一、太監(宦官)與閹人是不同的,古代的太監往往都有官身,品級,地位很高。我們大多數人對太監的印象都是來源於清朝的古裝劇,裡面的太監特別卑微,見誰都喊奴才。因為到了清朝,不管是大宦官還是小宦官,都叫做了太監。但是在清代以前,如唐代只有有品級的大宦官才能叫做太監,地位很高,地位低一點的叫少監,其餘的只能稱作閹人。唐太宗時,內侍省最高為三品的太監做主官,這可比所有唐朝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人口的地位都崇高,與我們大多數人映像中的“奴才”有著雲泥之別。

第二、太監是天子近臣,是皇帝用來制約朝臣的一把利刃。作為天子近臣,太監的權力很大,他們可以服侍天子左右,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後皇帝試聽。可以說這是一群能夠接觸到帝國最核心機密的人,並且還能影響到天子決策。這種權力不可謂不大,即便是帝國宰相也不能向這群宦官一樣天天守在皇帝身邊,影響到皇帝的決策。

第三、太監們是一群精英分子,極為聰明的人,能力都很強。不管歷史上怎麼評價他們,太監們絕對沒有史書上和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蠢,不僅不蠢而且極為聰明。能夠做到皇帝的近侍,成為一個大太監,首先文化水平是絕對能過關的,不然怎麼幫助皇帝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其次能夠從成千上萬宦官中脫穎而出,能夠讓皇帝信任,委以重任的太監,能力肯定也是屬於整個帝國第一序列的。畢竟帝國裡能夠天天見到皇帝的朝臣也不過幾百人,皇帝每天都和這群帝國最核心精英的人群在一起參議朝政,挑選出來的近侍太監至少不會比他們差吧。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太監不僅是一群有文化、聰明的精英份子,而且手中還握有極大的權力,因為他們的權力來源於皇權。所以他們也往往能成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在皇權與臣權產生衝突的時候,一把用來對付違背皇權意志的鋒利的刀,並且效果很好,能夠很好的執行皇帝的意志。如東漢時皇帝用宦官集團對付外戚集團,唐朝時被皇帝用來對付門閥士族、明朝時被皇帝用來壓制勢力強大的士人群體。

雖有奇效,但是這是一把雙刃刀,用得好的時候就能殺傷敵人,用得不好時也能傷到自己。唐朝的中後期的皇帝就屬於玩脫了的那種,最後被反噬了。

那為什麼唐昭宗又是混的最慘的那個呢,最後還被一個太監給廢了。原因有下:

首先,唐朝中後期爆發的安史之亂、黃巢起義極大的削弱了中央政權,天下藩鎮林立,中央的政令出不了國都,這也順帶削弱了皇權,使皇帝的威信和天賦君權的神秘感降到了冰點。尤其是唐玄宗、唐僖宗兩任天子都如喪家之犬一樣被趕出了長安,又極其狼狽的返回都城,讓世人感受到皇帝也不過一凡人耳。

其次,從唐德宗開始,太監開始掌控皇帝的軍隊了。以前直接由皇帝控制的神策軍、天威軍都被宦官群體掌控,本來皇帝是想用宦官集團跟藩鎮去打,制衡那些不聽話的藩鎮。太監們能力還是有的,打打小藩鎮都還行,但是一旦惹上了那種天下強鎮,每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太監們都被打哭了。所以也就放棄了跟藩鎮對抗的想法,但這下唐朝的皇帝就慘了,因為軍隊打著打著被變成了太監們的私軍了。既然不跟藩鎮打了,那麼矛頭也就只能對準皇帝,你想想一群有著身體和心靈上缺陷的人,不僅掌握了權力,而且還掌控了軍隊,這時的他們絕對是瘋狂的,皇帝之餘他們就是一個傀儡而已了,皇權也就像一隻沒了牙,沒了爪的老虎任其拿捏了。

到了這種地步的時候太監們的內心已經沒有了有對皇帝的尊重,他們把皇帝高高供起,當作一個傀儡。而自己卻化身為皇權,去名義上統治這個日薄西山的大帝國。如果坐在那個位置上的皇帝能夠好好的做傀儡,兩方到也相安無事,畢竟太監還是坐不上皇帝那個寶座的。但是唐昭宗偏偏就是個不安分的主,不僅想奪回權力,而且志向遠大,還想恢復整個大唐王朝的榮光。這無疑與太監集團的利益產生了衝突,所以楊復恭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廢了這逼,讓這位傀儡天子認識到現實是有多殘酷。


story隨風


他是因為太監的原因被立為皇帝,至於最後則是被朱溫的手下殺死。


司馬中庸


唐朝末期,主要是太監把持朝政,左右派大臣把持朝堂著名的牛李黨爭,皇帝已經沒有太大的權利主要太監把持皇帝人選,大臣把持國家命脈,各地軍閥把持各地稅收,最後朱溫黃巢推翻了腐朽的唐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