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送钱粮房屋等?

西河狼


范进中举标志着其初步进入权力话语系统,在古代中国官本位的社会环境里,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尤其对平民而言。

(范进中举)

在明清两朝,读书人初步的三级跳就是童生—秀才—举人,举人和秀才虽然只隔一级,但其差别可是非常大的,举人可以担任八九品官职或者享受八九品待遇,虽然只是个芝麻官,但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惹不起的“大老爷”。

(进入举人,就相当于今天名校硕士毕业)

身份上的提升自然意味着权力的升级。不同于秀才只能免去自己的田产税,举人是有全家不用交纳赋税徭役的特权的。所以,也就出现了题目中的疑问,范进中举后,为什么有人送地,因为把地归置在范进名下,只需要上交一小部分费用,这与正常交纳沉重的田产税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至于送粮送房的,则是出于拉拢巴结的目的了。

(儒林外史)

实际上,不仅小老百姓会攀附举人,连当地的父母官也要对举人客客气气,甚至拉拢一下,维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果然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稍微夸张一点,让人们产生共鸣,觉得发生的事情就在身边,身在其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待遇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存在,这就是一个屌丝创业成功后他说的话都是名言,没成功前就是放的屁一样人都嫌臭,是个励志的传奇,一个没有考中举人前痴迷于读书的人,没有所倚仗,穷困潦倒,让人看不起,受人白眼,没有社会地位,受人欺凌是现实存在的事,连自己老丈人,社会最下等人的屠户都瞧不起,非打即骂,范进敢怒不敢言。



屠户干的虽是杀猪卖肉,但天天工作有钱花,你读书人怎么了,读的书带不来现实利益,一辈子不务正业,不务实,有个什么鸟用,把你当书呆子一样看待,但范进仍然志在必得,始终坚持创业,一年又一年,对周围人给的压力环境毫不顾忌,认为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始终坚持到底,终于考上了举人,重要的是,他成功了,让周围人刮目相看,大跌眼镜,周围人顾忌当时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制定的上升通道,范进中举后周围的人又一下觉得读书是实实在在有前途的,起码中举后可以免苟捐杂税,劳役,壮丁,这读书中举后带来的好处可是实实在在呀!甚至县官都要拉扰他们,因为他们可以继续考,考下去以后就可以做大官,比县官大,有文化,有影响的人是皇帝选贤用能担任地方官的储备人选。做为一个地方的人,当然要拉扰一下了。



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有,考中举人后可以有千亩的良田不用向国家纳税,这个是多么大的事情,当地人可以把土地挂靠在范进名下,从此,范进就是坐在家中也有钱进账的富人了,与他分红,也比上缴税金划得来的多,所以很多人送土地。



别的人送钱送物巴结也是正常的,一个举人一个县三年才能考一个,贫困县的教育条件不好,十几年也不出一个,谁人敢不尊重,都想着巴结,拉扰一下,人的本能是趁利避害的。像如今那个村的人考上国家重点大学,村里人也会送钱送物,以示庆祝,支持一下。范进中举后,相当于政府机构的局级干部,高高在上的公务员。实实在在让人羡慕。


三国水浒历史狂


《儒林外史》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但是内容写的是明朝万历时期的事。这个大前提导致了一个bug,后面再说。

先说说明朝的举人有多牛。根据统计,明朝276年一共录取了11万多名举人。

当时明朝有1427个县级行政单位,平均下来,每个县三年才能考上一个举人。在很多教育孱弱的县,十几年考不出一个举人,也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举人在乡下是稀缺资源。

考中举人后,政治地位提高是显然的,按现在的行政级别来说,举人起码也是科级干部,如果运气好,还能混个县令当当。在乡下,绝对是当地一霸。

另外,除了有了一点当官的可能性而外,举人的福利也是实实在在的。明朝为了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给了读书人一些免丁粮的特权。

根据《大明会典•卷二十•赋役》记载,万历三十八年。

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也就是说,明朝万历年间的秀才享有几十亩土地免缴田税、免两丁徭役的权利;举人享有近千亩土地免缴田税、免数十丁徭役的权利。

拥有如此丰厚的待遇,范进中举后突然喜极而疯,乡绅们刻意逢迎,就不难理解了。

乡绅们把田产挂靠到范进门下,和范进分红,也比向朝廷纳税要少的多。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说过,假设天下有十万顷土地,其中就有五万顷是记于官绅名下的。这些人不纳税,还能从朝廷领银子。朝廷哪有钱打满洲人?


说到这里,要说前面提到的bug了。明朝官绅的

这项福利,仅限于明朝和清朝前期。

因为,举人不纳粮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以前的举人没有这个权利。明朝以前的举人,只是一种一次性功名。也就是说,某个秀才参加科举,考中了举人但是没考中进士。举人身份就要收回去,归零到秀才功名。下一次科举时,还是秀才身份。还要再考举人,考上了才有资格考进士。

而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由于他在一些省份试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两项政策。废除了官员和读书人免税的特权,导致很多秀才破产,沦为“穷秀才”。

举人由于有当官的可能性,所以在清朝时依然是乡下士绅追捧的对象。而秀才由于没有这种可能性,所以范进没中举前才会那么惨。“穷秀才”这个称呼,是从清朝才开始有的。



我前面也说了,《儒林外史》成书于清朝乾隆时期,虽然书里面的是背景是明朝,但是吴敬梓写的还是清朝的事。

吴敬梓生活在安徽,晚年迁居南京。安徽和江苏两省,早在雍正时期就大力推行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在吴敬梓看来,他自己就是一个穷秀才。所以《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才会把范进没中举前写的那么惨。

其实,明朝的秀才也没那么惨。明朝的秀才虽然不如举人,但在明朝也比普通人混的好得多,不像书里面范进那样惨。


Mer86


一部嬉笑怒骂的《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堪称其中经典桥段。从范进中举后的癫狂,到各路当地“头面人物”们排队送钱送房的热闹情景,不知笑喷了多少读者。其背后的深意,更叫人笑声里连连感慨:明清年间的“举人”功名,就是这么牛气。

确实,虽说放在讲究出身的明清权力场里,“举人”功名显然要靠边站。举人出身的官员,有时更是吃苦背锅的命。但放在民间基层,“举人”这个身份,就是老百姓眼里,无比强大的荣耀光环。

特别是放在小说的主人公范进身上,从“秀才”到“举人”,简直是人生的大翻身:中了秀才以后,虽说吃上了老丈人胡屠户送来的肉食,却还是被胡屠夫骂的狗血淋头,上门借钱都被打出来。待到后来中了举人,却是吓得老丈人胡屠户唯唯诺诺,人前人后给范进赔笑脸。一个“举人”功名,就是一步登天。

如此奇特桥段,放在真实的明清历史上,却是无比写实。

《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是明朝成化年间。这个年代,却也是明代秀才与举人,两个身份反差开始拉大的年头。

先说秀才功名,看上去只和举人差了一级,而且明朝开国后,也给秀才提供了丰厚的米粮补贴,看上去也应该很受尊重。但到了十五世纪中叶时,秀才身份却已严重贬值。一是明代物价飞涨,秀才的衣食补贴却百年没涨,生活自然越发贫困。外加读书应考的成本也增加,于是“穷秀才”就越来越多。很多明代名流名臣,功成名就后,常回忆起做秀才时的苦日子。以明朝名臣杨继盛的泪奔原话说:“其苦难言万一矣”。

那么既然苦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千千万万的明清秀才们,依然咬着牙挨着骂,忍受着一次次落榜的羞耻继续考呢?

因为这只比“秀才”高一级的“举人”,放在明清年间,身份待遇真是天壤之别。首先是级别高,只要愿意参加选官,基本能担任八九品官职,就算暂时不做官,却也是八九品官员的级别。放在乡间百姓眼里,就是惹不起的“大老爷”。

特权当然也更大,可不止是做秀才领的那点补贴了,而且有免赋税徭役的强大特权,名下的土地财产,都可以大摇大摆的免去国家赋税。于是好些田主都会把财产寄在举人名下,就为少交一点税。所以哪怕中举前是个穷光蛋,中举后没几天,就是各种田产财物排着队送上门。“范进中举”里“很多人送钱粮房屋”的桥段,实在是小儿科。

不夸张说,只要中得举人,一夜之间从穷草根变地方土豪,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神话。

最重要的是,举人的身份十分高,别看在国家高层权力场上不受待见,但放在乡间地方,却是如雷贯耳,本身就是八九品官员的级别,

在乡间的话语权十分强大,属于地方上声望极高的士绅阶层。所以就算地方的父母官,见了举人也是客客气气,为了自家官位稳固,也必须维持好与当地举人的关系。“范进中举”里张乡绅慌不迭的跑来跟范进攀交情,就是这个原因。

如此社会地位,也叫明清年间的举人们,成了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势力,正如明朝学者陈益祥形容:故今一趾贤科,不得入官,便足自润!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古代那些莘莘学子们,就算考到满头白发,也要咬牙狠钻的执着。科考功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历史风云录


为什么范进中举后那么多人巴结他,这就要从举人的价值说起。

简要说一下,古代人读书,要从童生一路考试,之后成为秀才,接下去是举人,然后是进士。一旦成为秀才之后,就有了功名,也就有了相应的某些特权。

所以要成为举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考了一辈子,依旧是个秀才。


通常来说,进士才有当官的资格,举人一般只能成为官员的幕僚,即使能够当官,也是低级官吏,升迁的机会不大。

范进年纪一大把才考上举人,按说当官出仕已经无望,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举人考取不易。

古代人生产力低下,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穷人家基本上没有闲钱让孩子上私塾,非得是中产阶级才有这个家庭条件。范进虽然穷,但他的屠夫岳父经常周济他,让他得以坚持下去。

所以一旦考中举人,意味着此人脱离了平民阶层,可以堂而皇之称呼为“老爷”——注意不是“姥爷”哦!


接下去此人有继续考进士的资格,也就是有成为朝廷命官的可能性。

中国人有着极深的官本位思想,这无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足以在祠堂灵前告慰祖先,族谱里也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描述。

二是历代朝廷出于对读书人的优待(因为呆在朝堂之上的都是读书人),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以秀才为例,可以见官不跪,处以刑罚之前要先申请学政剥夺秀才的功名等。


最实际的优惠政策就是田产不用纳税。秀才免去个人的那部分,举人免去全家的田赋。


可是范进并没有什么田产啊?

别急,他考中举人后,马上就会有很多人带着自己的田地投奔到他门下,这有个专有名词叫“投献”。

既然投献了,当然要按比例上交一定的费用,但比正常交税要少得多。

而田地在范进的名下,他是不用纳税的。

至于乡绅又送银子又送房,这是承认你的社会地位,跟你拉拢关系,说不定哪天范进飞黄腾达,自然会多加照应。

说到这里,想必你明白了,为何范进中举后,那么多人对他的态度,会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厦门夜雨十年灯




范进中举前,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的秀才身份非常蔑视,骂他丢了自己的人。

当范进要借钱去参加省城参加乡试时,胡屠户骂他:'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说城里的老爷个个家财万私,肥头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范进参加考试回来后,家里人已三天没有吃饭了。岳父不管,邻居也不管,那个老爷们更不会管。


但范进中了举人后,就不一样了。

先是胡屠户开始夸奖自己的女婿,然后把范进当成了天上的天上的星宿'文曲星',再不敢有半点不恭敬。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这时候邻居们都开始巴结他了,他们家没粮食吃时,都没人来看一眼。真的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处深山有远亲。

在范进眼中平时高高在上的当过知县的张乡绅也来了,真是大户人家出身,直接送上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的房子一套,外加礼金五十两白银。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朝初年,秀才也是一个身份,秀才的收入还可以,每年政府会给一笔比较高的政府补贴,保证过上不错的生活。

到了后来,秀才就只是一个身份了,补贴就非常有限。

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可以出来做官的,相当于八九品的官员。只要机会好,就能当上八九品的官员。


清朝的名臣左宗棠就是只是一个举人出身,却也得到湖南绅士们的重视,甚至就连林则徐这样的高官也曾会见他,对他非常重视。最后左宗棠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走上政坛,成为一代名将和名臣。

历史上举人出身的成为名人的人不少,比如明朝就有一个海瑞。

但秀才出身就没有了,因此范进当秀才时,就没有人重视,但举人随时有翻身成了官员的机会,自然不能小看,必须巴结着。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治理只能到县一级。

县级以下,甚至包括县级也处于当地知识分子和绅士权贵的控制当中,县官如果要做一些大事,就必须和这些人商量,否则很难推行下去。

尤其是在基层,基本上都是以宗族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家族的族长都是绅士担任。举人是官员身份,也有相当的话语权。

因为举人是官员身份,所以政府给了很大的豁免权,比如不交赋税和不参加劳役的权力。因此在明清时,有很多中小地主和富农把自己的产业放在举人名下,以逃税。

因此我们说,举人身份和秀才身份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中国这样的身份社会,举人的官员身份还是有点价值的,毕竟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了。巴结了举人,就是在相当于有了一个人情,举人的地位就有可能在将来,给自己提供一个便利,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忙。


新知传习阁


因为举人有特权啊。攀附举人,便有利可叨。

一,免徭役。其实,只要进学,就可以免除家族二丁徭役。省下两个壮劳力,可以为本家创造更多财富。因为举人已经脱离了庶民的阶层,成为特权阶级,可以使奴唤婢。即使是挂名在举人家当家仆,也可以不用服役,不用白白给官府干活。

二,免刑。举人犯罪,除十恶以外,可以受到特赦。举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权,其亲支近派,也可受惠。这就如现在的驾照,可以用自己的驾照帮别人扣分。并且,在国法之外,举人有权自定私法,有权对触犯举人特权的人进行处罚和赦免。

三,免粮。向官府缴纳钱粮,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捕蛇者说》里,捕蛇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捉蛇,也不愿意缴税。跟举人拉上关系,尤其是亲戚关系,即可籍此免税赋。

四,雇佣权。一旦中举,便有很大可能为官。注意,官吏,官和吏是两回事。官是由朝廷正式发函委任的的,而吏可以雇佣,现在说,就是外聘。而外聘的权力,则在官的手中。为吏者,虽不及官的特权多,但仍有超出一般百姓的特权。举人有雇佣吏的权力,即使只是挂个虚名而不领工钱,只要拥有那些特权,也很值得了。

五,权势。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官僚,多半不干净。在权力的影响下,可以进行很多暗箱操作。即使不坑害其他人,但他们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能跟举人拉近关系,挂上钩,便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送些钱粮房宅,甚至投身为奴,能换来日后更大的回报。玩游戏的话,更能明白这个道理,开外挂,总比不开外挂要占些便宜的。


纯钧LHGR


这就是典型“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象。范进在中举之前,他的岳父胡屠夫对他从来没有过好脸色,非打即骂。在中举之后,胡屠夫打他一下都不敢。

实在逼不得已,看似凶猛实则很轻的打了一下,便觉得手疼,直呼“果然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这还真是可笑,之前他打过范进那么多次,怎么不觉得手疼呢?

很多人觉得范进中了个举人就疯了,被科举考试荼毒得太深了。但是实际上范进在中举之前,街坊四邻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他的母亲和妻子差点被饿死。

而他考上了举人之后,社会地位立即发生了改变,街坊邻居争相给他送礼,甚至乡绅官僚都在刻意的巴结他。而且就因为这个,不仅仅是范进发疯了,他的母亲也发疯了,最后还乐极生悲,高兴的去世了。

《儒林外史》这本书是一部深度讽刺科举、讽刺社会的小说,它无情的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祸害,以及世间人情冷暖,前倨后恭的丑恶人心。

范进在没落的时候没人愿意帮助他,还到处挖苦讽刺,而中举了之后,那些人有立马换了个谄媚的嘴脸,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但从书中又丝毫的看不出违和感,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写的就是真实的社会!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我们生活中不也都是这样的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有钱有地位的时候,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能来各种巴结你,但你一旦失去了金钱和地位,甚至连亲兄弟都会与你“划清界限”。

所以范进在中举之后,那些人一个个的跑来巴结,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上天往往眷顾的是成功的人士,只有你有一定的价值了,才会被人所重视,如果你一直都是一事无成的样子,那么关系再好的人,也会远离你。

这就是人性啊!


魏青衣


在以前不少课本中,往往会把范进看作科举制度、封建文化的受害者,大加批判。实际上,范进最终是科举考试模式的受益者。

看似悲催的范进,其实不是反面教材,而是一个底层晋升流动的典型。从没出息的穷秀才变成了范老爷,这是一个具有魔幻意义的东方阶层流动故事。

与江南那些家境优越,交游网络复杂的学子不同,范进出身贫寒,50多岁还是一个穷秀才,在学历层级上属于低功名,且没有财富加成,自然就被看作是一个失败的Loser。

他的岳丈胡屠户也对他不屑一顾,觉得范进没出息,经常遭受无端辱骂。甚至一度揭不开锅,猪油仅仅吃过两三次,连去省里考试都得借钱。范进的岳父嫌弃他,并不忍住破口大骂道:


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塑造了穷酸的范进。具有科甲功名享受赋税徭役等免征权,对于平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力。

范进乡试突然高中举人: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真可谓一朝上榜,当然是光宗耀祖,茅棚生辉之事,实现了人生的一半梦想。众人得知范进中举的消息后,周围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同在桑梓四里八乡有名的张乡绅也来巴结他,他的岳父更不用讲了,从怒其不争变成了阿谀奉承,女婿成了天上的星宿。一些没有社会地位的,前来投奔:

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范进中举后,正式做起了官老爷。前往京师参加会试,在主考官周进的提携下,中了进士,走上了人生巅峰。秀才和举人可能还牵扯到候补,要做官很复杂。进士及第无论是朝廷的空缺还是外放机会,都是很多的。朝廷量才取用,范进授职部属,考选为御史。由于范进尝尽了人生冷暖,世俗圆滑,善于经营官场的人际关系,学习和熟悉为官规则。

因此,范进当了御史几年之后,就被皇帝钦点为山东学道,掌管地方文化教育,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官了。

范进的人生,其实是大部分底层出身科考学子的曲折人生。范进的转变,也是从江湖到庙堂心理状态的必然路径。范进的结局,却恰恰是科举制度下的幸运者,很多人在路途中已经倒下或放弃了。

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范进是非常努力且没有放弃理想的人。对于范进个人和家庭来说,这已经足够了,生活无忧,身份尊贵,从平民百姓变成了肉食者,怎么能说是迂腐呢?毕竟,人都是凡人。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范进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作品《儒林外史》里的人物,作品通过对范进参加乡试中举后旁人一系列反应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科举时代下,士人生活的不易及世人丑陋的面相。那么为什么范进中举后,原先欺凌他的人立马又讨好他了呢?这 得从范进所处的时代说起。

自科举制创立以来,科举取士成了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明清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授职、升转方面都会受到照顾。由此形成了科举在社会的主导地位。凡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在政治、经济上都享有优待。

在明清时期的科考程序中,乡试是所有的士子出仕的必由之路。只有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才能继续参加会试、殿试。一般中了举人后,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这些举子是明清时代绅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其所在地有权势和经济实力的精英阶层。所以,范进中举后,趋炎附势的人敏锐的感觉到他将成为地方精英阶层的一员,立马对其“嘘寒问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