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大家好,我是书法网的晓霞,最近读《曾国藩家书》,其中有一段,有下属问曾国藩,为啥自己天天忙忙碌碌,累个半死,却一事无成!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曾国藩

曾国藩说: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也就是是:

精一的功夫

精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用功精深,用心专一)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精一:聚焦目标,用功精深

很多人做事喜欢走捷径,喜欢投机取巧。曾国藩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把这种笨拙用于读书上,他读书,一本读不懂,绝对不读第二本,被大家耻笑为笨拙之人!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彧白先生 书法真迹 精一

事实上,证明曾国藩是正确的,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又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马云先生

恰如马云先生说讲:

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

(书法网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彧白先生,为大家题写案头铭“精一”,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核心目标,早日实现自己梦想)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彧白先生 书法真迹 精一

精一:千招会,不如一招绝

曾国藩天资愚钝,以一介书生带兵,被石达开等人打的是落花流水,几乎连命都丢了!

但是有他有韧性,落个“屡败屡战”的佳话!

后来他分析敌我的形势以及自身特点,做出调整:

1、自己缺乏临场应变能力,所以他专注做战略,从不亲临战场指挥!

2、战术简化,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就是一招:“结硬寨、打呆仗”

结果是百战百胜,连太平军军事天才陈玉成、李秀成都兵败被俘!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曾国藩

曾国藩后来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说: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结硬寨、打呆仗:从不主动出击,把对手一圈圈围起来,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这座城市活活困死。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结硬寨、打呆仗:就是先保证自己不输,或者少输,只要不下牌桌,就有翻本的机会!

就像李嘉诚说过:成功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失败!

李嘉诚用90%时间,考虑各种失败可能性,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李嘉诚先生

所以南怀瑾老师说过:有的人混混僵僵过一辈子,忙忙碌碌,就是缺乏精一之功!

(书法网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彧白先生,为大家题写“精一”,用实木装裱,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核心目标,早日实现自己梦想)

曾国藩:一事无成,不是败于懒,而是败于这两个字!李嘉诚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