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大熊猫视为国宝,可古代中国文人却很少为大熊猫留下作品,这是为什么?

墨台明月


古时候大熊猫也被称为“食铁兽”。古籍中一直把它视为异兽,认为他们是凶猛正义的化身。

汉 东方朔《神异经》:“南方有兽,名曰啮铁。”

晋 郭璞注释《尔雅·释兽》:“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舔食铜铁及竹骨。” 

清 袁枚《新齐谐初集》:“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引。”

据说以上记载的都是大熊猫的始祖,古时候也叫猫熊,像猫一样的熊。

1869年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在中国四川 省西部旅行时,偶然在一户人家看到一张美 丽的大熊猫毛皮,惊奇万分,以为发现了一 个新的熊种——“黑白熊”。于是连夜撰文, 寄往巴黎博物学杂志予以发表,引起外国学 者对大熊猫的关注。翌年,由治学严谨的爱 德华博士将这种所谓的“黑白熊”正式定名 为猫熊,并为其在分类学上争得了“猫熊科” 的地位。为什么现在将猫熊称为“熊猫”或“大 熊猫”呢?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重庆 北碚博物馆首次展出猫熊标本时,由于当时 习惯于从右到左的认读文字,所以将“猫熊” 二字误读为“熊猫”,久而久之,约定俗成, 也就将“猫熊”更名为“熊猫”了。后来“熊 猫”“大熊猫”之名被收入《辞海》,为世 人所公认。

写大熊猫相关的诗词也有呀,那时候叫貘兽。不那么可爱,人们认为他们是凶猛之物。

如: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宋] 邓肃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裹粮问道嗟未能,参前倚衡见夫子。自笑昔为尘土人,春狂时逐卖符嗔。年来懒惰百事废,洗空人伪惟葆真。更余净业磨未绝,强继弥明不知拙。岂是螳螂敢当车,貘兽从来食铜铁。



欲觐曜宝礼法专,貘豹甝虎竞差肩。 【宋】丘濬《题圣果寺介亭诗


书生们离这些凶猛之物还是有些距离的,只是把他们跟虎豹熊罴相提并论罢了。



大魔王爱诗书


大熊猫在古代是属于奇珍异兽,什么叫奇珍异兽呢?意思就是很少见,很稀奇,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见过的人不多,留下的记载自然也就不多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关于大熊猫的记载,作者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的,其实他们都没有真的见过大熊猫。

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也还是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的,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并不多。现在科技发达了,大家才能在电视、网络、各种媒体上见到大熊猫的样子,而在古代想见到大熊猫就更加困难百倍了。

大熊猫生活的地区基本都是深山老林,而古代的人口非常少,远远没有现在多,住在山里的人就更加少了,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见过大熊猫的人很少。

就算见过的,也基本都是山野村夫,是深山里的猎户,这些人基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别说留下文学作品,字都不认识几个。所以关于大熊猫都是口口相传,流传的范围也不广。只有少数对于奇闻异象感兴趣的文人才会去打听,才会去记录。但是这些文人也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大熊猫,关于大熊猫的描述也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中国古代的人口基本一直保持在几千万,一直到了清朝中期才破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少的人口分布到这么庞大的国土面积上。在大熊猫活动区域内生活的人类其实并不多。

而且大熊猫的数量也一直都不怎么多,大熊猫族群鼎盛的时期都要追溯到几十万年前了。到了出现人类文明后大熊猫的族群一直都非常稀少,从古代一直到近代,见过熊猫的人一直都不多,就算是四川山里人也很少见到的。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人类才开始真正的认识大熊猫。当时西方列强听到了关于大熊猫的传说,雇佣当地人到山里搜索,有时候找几个月才能找到一个。

当时有个西方传教士,2月份到了四川开始找大熊猫,雇佣了十几个当地猎人,一直到了三个月后才抓到一只大熊猫,可见大熊猫的稀少程度。

大熊猫现在能够稍微多点,也是多亏了保护区的人口饲养。真正野外生存的大熊猫就算没有天敌、没有猎杀,其实也是非常非常少的。


漂浮菌


港片《回到三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看过,当时男主角穿越到三国时期并不是直接去往主流阵营成为一个谋士地。他当时被一户农家给收留,农家家贫没有吃食,就给他吃他们在山上打猎的貘地肉吃,当时男主角就大惊失色,觉得他们吃熊猫不可思议。

可是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碗中肉,盆中菜,锅中食而已。

还一个就是听人说大熊猫被当做国宝是武则天时候的事情(不知真假),武则天距离现在千年左右,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在历史上留名地文人犹如过江之鲫,不可计数,或许是你的阅读量不够才没有读到,并不代表那些文人雅士没有描述过这种动物!


自由史话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现在这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我也曾在悟空问答上大致梳理过大熊猫成为国宝的过程。大熊猫被称为国宝从时间上最早可以推到民国时期,在中国古代大熊猫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

关于熊猫在古代的称呼学界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因为很少有文献能记载到这种动物明显的外貌特征,当然《山海经》记载其为“似熊,黑白兽”,这个争议不大。尽管存在争论,但学界大致有一个范围,以下这些词被一些人认为就是古人笔下的大熊猫:貔、貔貅、貅、白狐、罴、貘驺虞等等。“大熊猫之父”胡锦矗先生曾言,从汉代的《尔雅》到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汇集的历代关于熊猫的称呼有三十多个,笔者认为如果将全国各地的地方志翻阅完毕可能会发现更多。笔者无意解决上述争论,而是借助上面那些词汇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是有留下大熊猫的痕迹的,文人笔下的熊猫举例而言:

唐代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有这么一句“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大文学家韩愈的《永贞行》也有“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天子自将非他师。”;清代文人曾有杂咏“珠旗白羽下三韩,十万貔貅

铁甲寒;捷报旋闻驰阙下,元戎昨夜斩楼阑。”

诗歌中的大熊猫大多以英雄善战的形象出现,但是,专门论及大熊猫的还是要见于一些地方志或者类书等。


重说中国历史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密林里,你觉得古代的文人墨客会去那里抒发情怀,赋诗一首!见过这些猛兽的也可能是个别山民猎人,他们是不可能写出描写熊猫的文字的,最多是说给别人听,但传到那些能写出来的人耳朵里,估计也成四不像了!


中了滚滚的毒


这是因为大熊猫成为国宝的时候并不长,是近代法国传教士发现,带到国外出名后,这才成为了国宝。我用一个视频来回答一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c1d000920599b331386\

脑洞历史观


大熊猫应该是猫熊科硕果仅存的动物了吧,只是在古籍上称大熊猫是“食铁兽”,不管古籍记载的是神话传说还是一直繁衍至今的动物神兽实在是太多了,古代中国没有古生物研究这门专业学科,很少有人见过的大熊猫自古以来也没有多高的关注度。而欧洲以民主科技崛起后,注重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也包括古生物学,欧洲人认为猫熊科动物已经全部灭绝了。直到1869年法国人戴维在四川宝兴县首次发现大熊猫的存在,而且还只是一张大熊猫的毛皮。今天适合大熊猫自然环境的栖息地四川卧龙保护区面积不过4000平方公里,珍稀物种繁多,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西方在近代已经领先于中国,对大熊猫这样的古老动物的研究和关注同样超过近代中国,大熊猫的发现轰动了欧洲,继而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大熊猫成为人见人爱的稀有宝贝并成为中国的国宝是近100多年的事儿了,古代中国文人可能都没人见过大熊猫哈


立志成虫


中國把大熊貓視為國寶可古代中國文人郜很少為大熊貓留下作品,這是因為古代人沒發現大熊貓的價值,根本不知道大熊貓會成為國寶。


平安160701992


可能那时候大熊猫比猪还多,人见人烦,谁还歌颂他。


老闲事主任


萌,娘,或许只有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出现,例如龙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