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堅持“三個聚焦” 以繡花功夫做好生態環境治理

錦江區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的系列決策部署,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區域核心競爭力,把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作為落實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的具體體現不斷整合城市管理、環境監管、行業監督力量,探索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突出環境問題整治融合管理模式。

一、聚焦熱點、難點,整治突出問題

密切關注信訪熱點、難點問題,真誠聽取百姓呼聲,採取現場督導檢查和隨機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有效化解群眾關注的各類熱點、難點問題。一是整治油煙汙染亂象。對轄區餐飲企業、商鋪進行了摸排梳理,動態建立管控治理臺賬,督促商家及時安裝油煙淨化設施,認真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嚴格回查銷號。二是整治噪音擾民亂象。在全區開展噪聲擾民巡迴專項整治,對露天賣唱、商業促銷、開業慶典等活動嚴格限制堅決打擊設備噪聲擾民行為。持續加大各類工地治理,嚴格文明施工規範,落實施工降噪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時間,嚴禁夜間無證施工。三是整治垃圾收運管理亂象。持續加強垃圾中轉點管理嚴格垃圾轉運作業要求。定期安排人員對垃圾中轉點位、操作流程進行檢查,並設卡檢查垃圾運輸車輛車容車貌。四是整治生活汙水排放亂象。對生活汙水排汙口進行系統全面排查,重點對城中村、老舊小區和城鄉結合部等區域汙水管網混接、錯接、破損脫節等情況的排查,動態建賬銷賬。同時,多部門聯合開展沿街亂排亂倒汙水現象專項行動,合力推進專項治理工作,並採取明察暗訪、現場督促等形式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持續跟蹤問效

二、聚焦多方聯動,創新工作機制

積極謀劃,勇於探索,搭建起共建共治、群眾自治的管理體系,逐步形成具有錦江特色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機制。一是推行“警城聯動”模式。在街道試點推行“公安+城管”聯動聯勤執法模式,堅持定時巡查與錯時管理相結合,由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和轄區派出所民警聯合開展巡查,對違反城市管理的行為進行查處通過將城管、公安力量進行有機結合,提高行政執法工作效率提升重難點問題的管控能力,積極破解遊商反覆整治的城市管理難題。二是組建市容市貌監督員隊伍。由轄區商家負責人、志願者、大學生、居民群眾、院落家委會成員等組成市容市貌監督員隊,統一著裝,遍訪群眾,廣集城市管理問題,對違規行為、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並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街道辦事處進行處理,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共同提升現代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三是促進商家協會化自治。以街道辦事處為平臺,引導商家成立行業協會,推動城市管理由“配合管理向“自治管理”轉變,逐步樹立“社區是我家,共建靠大家”意識,並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其進入社區、院落參與環境美化活動,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引向深入。

三、聚焦美麗宜居,精細街區治理

突出重點區域,緊盯重點領域,按照精準細緻、不留死角的標準要求,持續開展閒置地塊打圍、遊商佔道、座商越門等專項整治,徹底清除影響市容市貌的“牛皮癬”,用“繡花”的功夫提升精細化水平,提升城區整體形象品質。一是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堅持用公園城市和街區美學理念設計創新城市價值,全力推進“兩拆一增”,全面整治衛生死角。截止目前,共拆除違建7.5 萬方、圍牆 1.38 萬米,新建微綠地20 處,增加開敞空間 10.6 萬方,建成綠道 33 公里。二是強化市容秩序管控。持續開展遊商佔道、座商越門、物料亂堆、橫幅亂掛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在重點街道持續開展購買市容秩序保障服務試點,有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規範閒置地塊管理。在全區範圍內開展拉網式排查,特別是城郊結合部轄區交界處等容易出現空檔盲區的區域,建立整改臺賬,逐一進行整改銷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