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对上联,有水有田方有米,亲家出此下联,便让女儿可以放心嫁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历史上,对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古代,对联是融入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状况,无论是文人,或者老百姓,他们会或多或少几个对联,对联的中华民族的汉字的魅力,和许多美妙的对联循环,今天我们讲一个婚礼上的对联。

婆家对上联,有水有田方有米,亲家出此下联,便让女儿可以放心嫁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时期,当时的漳州府喜事连连,潘姓还有何姓两家喜结亲家,虽然两个家庭不是财富,但也不担心食物和衣服,现在是一个富裕的生活,结婚自然是热闹的,许多人被邀请吃婚礼喜酒。当地有一种习俗,在新人结婚之前,女方的家庭需要赠送一副上联,男方的家庭需要赠送一副下联,这是一副完整的婚礼对联的象征。这对新人结婚时,应该贴在南门,表示这对新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婆家对上联,有水有田方有米,亲家出此下联,便让女儿可以放心嫁

在婚礼前,双方的父母坐在一起讨论对联,并邀请当地著名的学者来提供意见。大家都认为这对对联应该易于理解,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后,双方成为亲家。所以这个女人的父母在她结婚后第一次表达了对她女儿的期望。这个家庭的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说他们的女儿已经结婚了,他们没有想到她的婚姻生活将会多么富有。

婆家对上联,有水有田方有米,亲家出此下联,便让女儿可以放心嫁

女方家长的要求可以说是最低的标准,现在应该很少有这样的女放家长。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是如此之大,无论男女都希望他们未来的伴侣能够有能力和财力去匹配他们,并且只可以是高不能是低。因此,可想而知,男家长听完后非常感动,对于公婆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也没有想要什么值钱的彩礼,十分感激。那个男人的父母当时说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儿媳进了房子,就可以让他们的家庭添孩子,让他们尽快成为祖父母。大家都笑了,准新娘害羞地从房子后面往下看。

婆家对上联,有水有田方有米,亲家出此下联,便让女儿可以放心嫁

学者也跟着微笑,大脑就开始绕圈运行了,思考片刻后,开始用钢笔写,顶部和底部的对联是根据父母的要求,写对联的顶部的前提是有水有田方有米”,而这下联是“添人添口便添丁”。不得不说秀才还是很有能力的,为什么说这幅对联对得好呢?首先,上联中出现了三个实物“水”、“米”、“田”,合在一起就是“潘”,即男方家的姓氏;而下联中的“人”、“口”、“丁”又近似于“何”字,也就是女方的姓氏。上下联又能很好的对接上双方父母对于未来亲家的要求,不得不说此联非常的绝妙了。

所以只要看到一对容易理解的对联,你可能会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当你知道这对对联的起源,结合上下文,情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对对联是了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