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嬰兒一夜長出“尖牙”,醫生束手無策,到底是牙還是病?

長乳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對於小嬰兒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在愛爾蘭德羅赫達,有一個叫奧斯卡·奧伯恩的小寶寶因為長出人生中“第一顆牙齒”而走紅網絡,實在是因為他長出牙齒這件事太過新奇。其一,是他僅出生11周,而正常孩子都是在6個月大時才會長出乳牙;其二,他是在一夜之間長出了一顆尖牙,神似小惡魔的尖齒,就連他的父母都被嚇了一跳。

變異?嬰兒一夜長出“尖牙”,醫生束手無策,到底是牙還是病?

據奧斯卡媽媽說,他在早上醒來後一直哭,自己準備餵奶,卻突然發現寶寶嘴裡有一顆尖牙,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因為牙齒很鋒利,會刺痛奧斯卡的牙齦,所以孩子在醒來後才會哭鬧不止。

孩子的媽媽塔蘭和丈夫十分擔心,將奧斯卡帶到了附近的醫院檢查,但是醫生全都束手無策,並不確定這是一顆牙齒,有說是馬牙、也有說是鵝口瘡的,始終拿不出治療方案;後來塔蘭四處打聽找到了坦普爾街醫院,與那裡的一名牙醫取得了聯繫,牙醫二話不說將這顆尖尖的白色物體拔掉了,他很確定這是一顆牙齒。

變異?嬰兒一夜長出“尖牙”,醫生束手無策,到底是牙還是病?

儘管11周的嬰兒還沒到長出乳牙的年紀,但是這確實是一顆堅硬的牙齒。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提前長出尖牙的情況,很有可能跟嬰兒本身的體質以及營養吸收有關,這種案例是非常罕見的,出現在自家寶寶身上的概率非常小,反而是上面提到的“馬牙”“鵝口瘡”更為常見。

經常有寶媽在後臺發問:“我孩子還沒滿月,怎麼嘴裡冒出了像米粒般的牙齒?”“寶寶嘴裡白色的物體是膿包嗎”而她們提到的這種“白色米粒”絕大多數是“馬牙”。

▎馬牙是出現在孩子口腔內上顎中線兩側或者牙齦邊緣的類似於牙齒的黃白色小點,醫學上稱之為“上皮珠”,是生長髮育過程中的短暫現象,並非病態,馬牙不會對嬰兒產生任何不良影響,無疼痛不適,嬰兒在喝奶過程中牙床和乳頭摩擦,一段時間後會自行脫落或吸收,個別營養不良的寶寶長馬牙後脫落的時間可能會延後。

馬牙可以說是牙齒形成過程中的殘餘物,一般牙齒髮生形成,是在胚胎5周的時候由牙板(dental lamina)向深層的結締組織內延伸,末端細胞開始分化增生,形成牙胚。而乳牙胚發育到一定程度,牙板就會破裂,大部分被吸收,殘餘勢力則逐漸增生角質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色顆粒,也就是“馬牙”。

馬牙表現為白黃色小點,用手輕擦是無法去除的,強行使力則會造成壓迫疼痛感,甚至出血,所以新手媽媽們千萬不要試圖自己擦掉或者挑掉,這會造成本來免疫系統脆弱的寶寶口腔粘膜損傷而引發感染。

變異?嬰兒一夜長出“尖牙”,醫生束手無策,到底是牙還是病?

那麼什麼是鵝口瘡呢?它跟馬牙的區別是什麼?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是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假膜性損害,通常在牙齦周圍形成,有斑片狀白膜,像奶塊一樣,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又稱為雪口。

它與馬牙最大的區別就是致病因素不同,呈現形狀不同,馬牙一般是黃白色小點,而鵝口瘡是成斑、塊狀的白膜。另外,馬牙對嬰兒沒有嚴重傷害;而長了鵝口瘡的寶寶會有疼痛感,寶寶會因此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的結果,如果鵝口瘡擴散到口腔的後部,有可能“殃及”食道,寶寶吞嚥會受到影響,如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傷害身體其他部位。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口腔問題,一旦發現孩子患鵝口瘡,一定要去醫院就醫,雖然有些寶媽用棉花蘸些制黴菌素溶液塗抹寶寶患處也有一定效果,但最好還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的同時補充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後喂。

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記得給寶寶餵奶後再喂幾口溫開水,可衝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避免黴菌滋生;每次餵奶前,先將奶頭揩淨,雙手也要洗乾淨;新生兒的食具用沸水消毒。小兒難養,新手父母尤其要上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