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黜魚莫語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做為東北農村長大的我,小時候的“年”包含了太多民俗,有很強的儀式感,成為年味的一部分。而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主題思想就是好好準備辭舊迎新,臘月:舊年最後一個月,一年即將結束,不好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正月: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一切都是新的充滿了希望與期盼。“臘月忌尾”,到了 臘月二十幾,歲尾,要注意好好準備,以免過年不得安寧;“正月忌頭”,新年伊始,正月頭幾天注意討個好兆頭。


東北農村的臘月,殺年豬、蒸年糕、炸油丸、貼牆紙、大清掃、接灶王、備糖果、貼年畫……家家戶戶忙忙碌碌,聽下這個兒歌,感受下臘月有什麼講究: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裡東北農村的一些民俗:

一、殺年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進了臘月就要殺豬了,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東北童謠中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反映了人們盼望殺年豬吃肉的心情。

二、祭灶王,是一種民間節日習俗,是臘月中的一個大典,臘月廿三,俗稱小年有"灶王爺上天"之說。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功過,祭灶王便是送灶王爺起程。買個灶王的畫象貼在鍋灶旁,在其嘴上抹上糖,寓意灶王上天彙報時,會為人說好話,還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擺上供品。 祭灶寄託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閤家平安。 

三、大掃除,寓意除舊迎新,掃除破舊與不好,迎接美好的新事物。另外,正月裡不能清掃,那會預示著新的一年裡辛苦勞碌,同時也會破壞財運。也要洗澡,不洗澡一是對“年”的不敬,把去年的汙垢帶到新年也是不吉利的。

四、貼年畫,春節臨近,換新的牆紙,貼上年畫。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貼年畫讓家裡煥然一新,喜氣洋溢,充滿了濃郁的新年的味道,表達人民對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五、接財神,臘月裡便有一些人走街串巷送財神,口裡喊著:“接財神嘍!”財神是不能拒收的,人們一般都會接上一張。不能問,“這張財神多少錢?”問了送財神的也不會說,“憑賞”。大家都是看著賞的。再遇到送財神的,可以回一句:“已經接了”。是要為新年討一個吉運——財神住我家,明年發大財。

六、貼春聯,貼門神,在東北又叫“封門”,門神是農曆新年前貼於門上的畫,其主要作用是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家家張燈結綵討吉祥。“福”倒著貼寓意“福到了”大門對面貼“出門見喜”……都為討個好寓意——大吉大利,福祿安康。

七、買新衣,新年新氣象,全家老少新年換新裝,要早早買好新衣服。

八、備好吃,備上豐盛的吃貨,寓意著吉慶豐收,年年有餘,預示生活越來越好。

“臘月忌尾”臘月最後的幾天是準備過年的最佳時期,最重要的時候,辭舊徹底否,新年能否有好兆頭的關健,最忌諱這幾天什麼也不去做。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漸漸不再重視臘月裡迎新年的準備工作,使“年味”越來越淡,一些民俗已漸漸被人遺忘。


“臘月忌尾”重在準備,那麼“正月忌頭”正月很多禁忌要注意。

1、忌口出惡言,多說吉祥話,惡言帶有汙濁之氣,如“空了”“死了”等會破壞好運氣,處處設阻。如:餃子煮碎了,說“餃子掙了”餃子外型若元寶,諧音“交子”古時指錢幣,只為祈福好財運。

2、忌借錢、討債、對雙方均不利,觸黴頭。押歲錢不屬此類。

3、初一忌殺生,會有導致血光之災。

4、忌理髮,民間傳說“正月理髮死舅舅”。

5、忌打破東西,破敗之象,如打破了,念“碎碎平安”或“落地生花”轉危為安。

6、忌水缸米袋不滿,虧空之象,預示無法豐收有餘。

7、初一不可吃稀飯,生活艱苦之象,會遇不順。

8、忌動針,“動針挑龍筋長針眼”寓意生孩子眼睛小。

8、初三忌往外掃地、潑水,新年納吉,往外掃會把家裡的財富、福氣都帶走。先放家裡,初三再倒掉。

9、忌啼哭,預示多磨難、疾病、兇禍,處處流淚。

10、忌洗衣、正月水神、財神的生日,不宜洗衣,初六“放渾水”之後再洗

11、忌吃藥看病,會多災多難,疾病纏身,久治不愈。


“正月忌頭”,農曆過年期間的各種禁忌,從“接年”到“送年”(有的初二晚上,有的初三晚上)禁忌對新一年的運氣影響最大,“送年”到初七次之,初七之後更次之,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

簡單的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歲尾年初,在臘月這最後幾天裡好好辭舊納新,正月開頭好,新一年才會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關注我,關注更多精彩!


網悠然


從小我就聽爺爺講,臘月忌尾,正月忌頭。一進了臘月,整個氣氛瞬間就進入一個即緊張又期盼的狀態。緊張的是千萬別觸了忌諱,期盼的是來年有個好彩頭。

那麼臘月忌尾,忌的是什麼?

1,臘月忌諱搬家

咱們中國人一般是不喜遷居的,老輩兒常說“人搬窮,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尤其是臘月,將近年關,更是不能搬家。因為臘月裡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和陌生的環境,會讓一家人很不習慣,不習慣就不舒服,不舒服就可能生病或者家庭矛盾,這樣就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過年是熱熱鬧鬧,暖暖和和,團團圓圓的,不能因為搬家導致影響了過大年。



2,二十四掃房子,但是有些地方不能亂動

二十四,掃房子,掃去一年的塵和晦氣,期待來年的好運氣。但是有些地方卻不能動。

首先,大門不能動,對聯門神畫就算風颳日曬,褪色爛掉,也不能動,直到你貼新對聯前,才可以清掃。


其次,屋裡供奉的神位不能動。

神位請進來的時候,都是有講究的,加上長年供奉,會有靈性的,因此,不要因為打掃衛生,就把神位搬來搬去,隨意改變方向或者位置,這是大不敬。既然你信,就要信到底,你不信,就不要供。

3,臘月臨近年關,不能往外借錢

臘月間,臨近年關了,一年裡的各種帳,都要互相結算一下,收了帳,攢起錢,開開心心過大年。但是,民間傳統,最好不要在臘月借錢給別人,同樣道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也不要開口問人家借錢。因為會給人家帶來黴運,破財。在這裡,也祈求,那些欠我們農民工錢的老闆,公司,把欠我們的錢都結了,不要大過年的,沒良心。

正月忌頭,忌的什麼?

正月是一年的開頭,大人小孩都要圖個吉利,討個好彩頭。

1,正月初一上午不能倒水。

水是財,初一上午不能倒水在地上和門外,要用個桶把所有的水,收起來,過了中午才可以倒。

2,初一不能動剪刀等兇器

大家都祈求平安如意,因此不能動尖銳的利器,免得有血光之災。



3,初一不能動針線

初一動了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意思就是說,初一動針線,對小孩不好,生下的小孩容易眼睛小。

4,初一不能動斧頭劈柴


柴同財,劈柴就是劈財,一年的財運都被劈光了。以前我們農村燒柴鍋的時候,都是在臘月把柴火劈的滿滿的一灶夥(廚房),整個正月都不劈柴。

當然,各個地方風俗不同,正月臘月的忌諱也不同,但是,大家都為了一個目的,安安穩穩過個年,給來年討個好彩頭!

朋友們,你那裡正月和臘月都有什麼忌諱?歡迎留言!


老爸的茶


咱們農村人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有著非常多的講究和忌諱,更不要說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自然是講究更多。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這裡面有什麼樣的說法呢?咱們現在來看看!

臘月是舊的一年的結尾,正月是新的一年的開頭,這裡面有什麼忌諱呢?

臘月禁忌:

1、忌搬家:過年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熱鬧,可是搬家時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沒有熟悉的鄰居串門拜年,自己的親朋來也需要重新認路,而且剛搬得的家裡一般都沒什麼人氣,自然不適合過年,所以臘月忌諱搬家。

2、忌往外借錢:作為一年的結尾,人們都希望這一年的最後是往裡進,不往外出的。在年尾的時候往外借錢,在人們看來是意味著破財,留不住財運。所以為了來年圖個好的光景,自然不會再臘月的時候往外借錢。而且,一般人也不會再臘月的時候問別人借錢。

正月禁忌:

1、忌剪頭:“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大家都知道,不過這種說法其實是被歪傳的,真正的說法是“思舊”,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就變成了“死舅”。雖然不可靠,但是人們為了圖個吉利,自然也會遵守這個風俗!

2、忌掃地,倒水、倒垃圾:作為一年的開頭,如果正月就幹活掃地,在人們看來,這一年就是個勞碌命,日子過得忙忙碌碌的,沒時間休息。而水、垃圾在人們看來是代表了“財運”,如果正月的時候把這些倒出去了,就代表著這一年沒有財運,自然也不是人們希望的!

“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不管是什麼忌諱,不管是不是迷信,都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值得咱們遵守!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那麼,都有啥講究呢?

一、結婚閨女小年前回婆家

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孃家“塵”的習俗。老輩子家裡弟兄姊妹幾個,總覺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根兒,閨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外人自然過年不能回孃家來,會被人笑話,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見,過不下去了。

還有迷信說法,閨女在孃家過年,會踩斷孃家的塵根兒,讓孃家斷子絕孫。當然,這是迷信。在如今獨生子女居多的農村家庭,這都不是什麼事兒。

二、臘月不搬家

老輩子人覺得,臘月搬家,會給奔回家過年的祖先和諸神仙家找麻煩,讓他們無法準確找到家,這都是不敬的表現。

再者,臘月是祭祀月,各種的規矩比較多,也是忙年的時候,此時只易往家裡進財,不易搬家等往外拿東西,這也是忌諱。

三、年三十前所有熟食準備充足

農村人臘月底忙年,會做下非常豐富的熟食,炸面魚,包包子,蒸大棗餑餑,烀豬頭,打凍,灌香腸,等等,等等,全都為了正月裡可以不做新米麵,吃剩菜剩飯,寓意年年有餘糧,年年有剩財。


直到現在,阿兮家也延續著老傳統,年前灌香腸,煮雞,炸魚,打凍,買一堆大棗餑餑面魚啥的,弄得冰箱裡沒處放。對了,年三十下午還得包年三十吃的餃子,年初一吃的餃子,初一早上直接煮餃子吃。

四、掛宗譜貼春聯清掃院子挑滿水缸

年三十這天真夠忙的,早上起來要撈聖飯,半拉上午要掛宗譜,擺碗上供。請出財神、灶王、觀音,香燭等擺放好。

把門窗擦乾淨,貼上春聯,過門錢兒,窗花,水缸上貼“川流不息”,牲口棚貼“六畜興旺”。

有一點一定得記住了,古人貼福字,只有酒缸水缸上才會貼倒“福”,寓意福氣倒不出來。照壁上,門上的福字,一定端端正正地貼好。

五、年尾歲首隻進不出

這啥意思呢?其實說明白了,就是說年三十和正月裡,別像黃世仁那樣去要債,當然也絕對不要選擇這樣的日子還人錢。

老民俗講究,寓意年開局不好,破財。不只是錢財如此,就是正月初一家裡水缸沒水了,去人家鄰居家裡挑水,這都犯忌諱。水是財,你這不是大年初一去人家家裡搶財運嗎?

這也是從年三十晚開始,直到初三早上,農村人家裡不動笤帚,不掃地的原因。怕把財運掃走了。

六、要說過年話兒

一到過年,都不會說話了。唯恐哪句話說得不好,惹老人生氣。所以,兒時過年,長輩都不允許孩子亂說話。

新年討彩頭,寓意一年的開局,農村人只說吉祥話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膠東農村有句俗語“大年五更死了驢,不好也好”,就是真實寫照。大牲口對農戶的重要性,不需言說,驢子突然死了,這得多悲傷的事情,可如果死在大年五更,你就得強壯笑臉,還得找到驢死了好的理由,說出來。想想心裡都難受。

七、年三十守歲,初一不午睡

現在的人不論理了,要在過去,年三十是要守歲的,起碼要守到過了凌晨十二點後,煮了素餡兒餃子,拋奠了,燒了紙錢,上了香燭,磕頭,發紙以後,才能睡一兩個小時,天不亮又要起來,敞開門,年輕人出門挨家挨戶拜大年,老人們在家裡守著,等別人家的年輕人來拜年。

據說年三十守歲,初一白天不睡覺,則一年都旺醒,不生病,有精神。

八、正月不剃頭

農村講究,臘月裡剃頭刮臉,正月裡不剃頭,要一直等到二月二剃頭,又名“二月二龍抬頭”。至於為啥正月不剃頭,有說法是正月剃頭死己舅。

其實這是一種誤傳。正月不剃頭的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佈剃髮令的前後,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可又不能公開對抗,所以就以“正月剪頭死舅”的說法做搪塞,流傳至今。

關於年尾歲首的民俗講究,還有更多,阿兮在此只是拋磚引玉。對民俗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分享各自家鄉的風俗習慣,或關注阿兮隨筆,發私信給我。


阿兮隨筆


正月初一,兒孫給老人拜年,正月初二,老閨女去孃家,正月初三,看姑又看舅,正月初四,姨家來回走,當然從初五到16,還是走親防友的日子,舅爺家,姑爺家,姨爺家,老親戚走個遍,人們會說,親戚串到初五六,也沒豆腐,也沒肉。門子串到初七八,也沒豆腐也沒查。在過去農村人,對人情事路,看的是比較重視的。人情味看的比較重,沾親帶故,帶不帶禮物,都會走一遍,互相來回走動,這就是過去農村人的禮節。當然說的都是吉利話。





這就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源理。但我更正的一點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與打工八杆子打不著。根本不存在打工這一說,說的是過去人的禮節,和人情事路,和濃厚的人情和親情,謝謝。


農村農民萬歲


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許多傳統習俗得到了更加完整的傳承,且南北各異。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許多的忌諱,特別是年前年後。

“臘月忌尾”,臘月是十二月,為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有什麼講究和忌諱呢?

(1)臘月忌討債。在年末十二月,農村人是不喜歡債主上門討債的。有些人為了避免債主十二月上門,一般都會在之前把錢還了或者與債主約定還期。當然,有些人也會利用這忌諱對付那些拒不還錢的老賴,專門在十二月去上門要錢,聽說效果還不錯。

(2)臘月忌搬家。臘月搬家,不吉利(有迷信的成分)。不過,臘月來臨,天氣寒冷,搬家確實比較麻煩。

(3)臘月三十忌把髒衣服留著,必須當天洗乾淨。在大年三十,全家人一般都會在吃完中飯就輪流洗澡,乾乾淨淨過除夕,下午家裡的女主人就會把衣服洗乾淨。村裡人形容懶婦常說:衣服都要留著明年洗,大概就是從這個忌諱來的。

相比於“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忌諱就更多也更繁雜了。“正月忌頭”,正月為新年的第一個月,又會有什麼忌諱呢?

(1)正月初一忌勞作。在新年的第一天,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盡興玩,不要去做事。因為有習俗稱如果新年第一天都在忙,那就會一年忙到頭了。

(2)初一初二忌打掃。由於新年這兩天放了大量的鞭炮,到處都是紅彤彤的鞭炮碎屑,但是初一初二是不能打掃的。實在忍不住要掃的話,也絕對不能把掃完的垃圾倒了。俗稱這些垃圾為“財”,放在家裡叫“儲財”。到初三就可以掃地倒垃圾了。不過也有講究,倒垃圾前要先確認方位,看今年“利”哪個方位,然後就把垃圾倒在那個方位,還要燒香放鞭炮。

(3)初三忌拜年。初三是沒有人去親戚家拜年的。除非,這家親戚在去年有長輩去世(一般是要高壽正常死亡的),才會拿著一些貢品去那家親戚拜年,俗稱“拜新年”。

(4)春節期間忌打碎碗和湯匙。在此期間,大夥都會帶著家人小孩到各家去拜年。在飯桌上,一般都會給小孩一個大雞腿吃。由於小孩不小心可能會把飯碗或者湯匙打碎,這時候所有在場的大人都會一起說:歲歲(碎碎)平安,大吉大利。

(5)春節期間忌借錢。在未過完元宵節前,肯定是沒有人借錢的,就算有人去借,也不會有人借給他。對借錢出去的人而言是會借走運氣,對借錢的人而言是會年年缺錢。

(6)春節期間忌剪頭髮。有俗語稱“正月剪頭死舅舅”,雖然毫無根據,屬於封建迷信。但是,很多人在正月是不去理髮的,多在二月二過後才去剪頭。

我是一點三農,全國各地年前年後的忌諱都會有所不同,上述的忌諱也只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補充和修正,感謝閱讀。


一點三農


我國春節,傳統文化十分豐富,各方各俗獨具特色,別有一番風味。

(1)大年初一忌掃地、忌往外潑水,取其財運不隨水流逝的兆頭,而且這天要把刀藏起來,故一切餚饌原料必須預先準備。因為菜刀、剪刀屬於兇器,春節動之則不吉利。

(2)不煮新飯菜,要吃除夕的過年飯,表示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3)不可吃稀飯,俗信過年吃稀飯,一年中若有遠行,則會踫到大風雨或遭意外喪生。


(4)不可掃地,萬一非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能往屋外傾倒,以免把家裡的財富、福氣都帶走。家裡的垃圾,要等到初三以後才能倒出去。

(5)忌打破碗盤器物,如不慎打破,要用紅紙包好,等到初五“隔開”之後,才能投進河中,並要念“打破瓷,錢銀一大堆”,如此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6)不可與人打罵,或口出惡言、穢言,父母也不可打罵兒女;不可向人討債,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黴,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7)忌用白色物品,如甜粿用紅糖,不用白糖。

(8)忌在家裡或他人家裡啼哭,否則不吉利。


(9)嫁出去的姑娘,初一回孃家會導致孃家貧窮,所以要等到初二才可以回孃家。

(10)初九天公生時,不得曬衣服,也不能挑肥糞。

(11)忌叫他人名字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名字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催促做事情。

(12)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向對方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一定要等對方起床後再拜年。

(13)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是水神的生日。因此,在初一和初二兩天不要去洗衣服。

(14)年後的正月裡,年青人不可以理髮剪頭,如果理髮會對孃舅不好,給他們招災惹禍上身。

(16)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農曆過年期間的各種禁忌,通常從初一到初五為止,初五以後就要隔開,表示這個年已經過了,要開始恢復正常生活了。


相知相惜178910574


這其實就說的是一種習俗,現在許多年輕人不懂,甚至也不想遵循,但是老一輩的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一直保留著這樣的習俗也是為了家庭繁榮,所以我們也要對老一輩的人表示尊敬,不去刻意勸阻他們。當然,同時,這樣的習俗也有些違揹我們的科學道理,因此我們新一代最好還是抱著批判的態度,不可盲目相信。

言歸正傳,現在詳解意思!

大年初一忌掃地、忌往外潑水,取其財運不隨水流逝的兆頭;不煮新飯菜,要吃除夕的過年飯,表示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不可吃稀飯,俗信過年吃稀飯,一年中若有遠行,則會碰到大風雨或遭意外喪生;不可掃地,萬一非要打掃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能往屋外傾倒,以免把家裡的財富、福氣都帶走;忌打破碗盤器物,如不慎打破,要用紅紙包好;.不可與人打罵、或口出惡言、穢言,父母也不可打罵兒女;不可向人討債,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黴;忌用白色物品,如白糖要換成紅糖;忌啼哭(包括小孩),否則不吉利;嫁出去的姑娘,初一忌回孃家,否則會導致孃家貧窮,所以要等到初二才可以回孃家;.初九天公生時,不得曬衣服,也不能挑肥糞;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因為據說這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向對方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一定要等對方起床後再拜年;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是水神的生日,因此不要洗衣服;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另外,初一到初五白天不可午睡。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

農曆過年期間的各種禁忌,通常從初一到初五為止,初五之後就要隔開,表示這個年已經過了,要開始恢復正常生活了。


小火話三農


臘月間的忌諱

臘月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份,也就是“年尾”,在農村一入臘月這也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在臘月農村有很多的“忌諱”我們逐一分析。

一、不欠錢,不借錢

在農村臘月是農民一年總結的日子,對於一些商家也是盤賬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期內,最後不借別人錢,也不好借給他人錢。在老人看來,這是破財不利於積累財氣的!

二、臘月時期不搬家

在過去農村冬季取暖全靠被子,尤其是家中有上了歲數的老人,這段時期最好不要搬家。並且新蓋的房子陰冷潮溼,容易造成老人身體不適,引起疾病!

正月的忌諱

在農村過年圖的是喜慶團圓,過年的時候一般不會用一些白色的布條,塑料袋裝一些糖果瓜子;並且初一不能吃藥,不能哭泣,垃圾也不能往外掃(俗稱破財);在正月不能打破瓷碗,如果萬一打破了要用紅紙包住,唸叨“歲歲平安”!

在農村正月不能理髮,一般農村小孩理髮要到二月初二龍抬頭,對於農村這個俗語過去有“正月理髮死舅舅”之說,雖無科學性,卻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豬友巴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隨著歲月的積澱,有了很多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比如今天這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臘月忌尾

這個的意思說法很多。

第一種:有說在過去過年的時候,要獵殺動物來拜神祭祖,以此消災避難,祈求福壽。因獵跟臘發音很像,後來十二月也叫臘月,比如臘八的時候要用豬頭祭灶,以及說話做事要小心謹慎,一些不吉利不安全的事情不要做。

第二種:還有說是不宜搬家,嫁出去的女兒不宜在家過年,不宜討債之類的禁忌很多。還有說很多工作上,學習上都要做好收尾工作,寓意著過去一年很好的結束,以及準備迎接新的開始

但這些禁忌大概都是為了圖吉利和吉祥才有這種說法,殊途同歸就是希望在過年前的最後一個月不要做一些不吉利,或寓意不好的事。新的一年才能有個好的開始。這應該是臘月忌尾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正月忌頭

正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意味著新的開始。人們都希望能開個好頭,所以很多代表不吉祥,不吉利的事情不能做。比如說大年初一忌掃地、忌往外潑水,以防財運隨水流走。不可與人打罵、或口出惡言、穢言,父母也不可打罵兒女。還有的地方說女孩有舅舅的,女孩這個月不能剪頭髮,因為對舅舅不好。之類的禁忌還有很多。

不過現在這些禁忌應該沒有那麼多了,很多都淡化了。

雖然這些習俗看起來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很多習俗都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了,我想很多人也並不是迷信,不管是真是假,都只是為了圖個吉祥吉利而已,更多的是對美好事物的憧憬。

離過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也要做好總結收尾工作,準備過年了。

大家也可以說說自己那裡過年有什麼特別的習俗~


{用心回答,樂於分享,請多多關注田多多的問答點擊右上角即可,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