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護城河都包括哪些方面?

天檀


巴菲特曾經去到一所學校,給那裡的年輕孩子傳授人生經驗和投資知識。

一個男孩問道,您投資一家企業的時候,最先關注的“指標”是什麼?

我想這個問題也是所有A股投資者最想知道的秘密,因為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大多數投資者都希望能把投資簡化為“一個指標”,更確切的說是一個量化數據,如果再加一個形容詞,就是靜態可複製的數據。

但老巴給出的答案既不是什麼指標,也不是市值大小、成長空間、估值、貴賤與否、ROE、企業定價權,毛利率等等被大眾所熟悉的名字。這些技術化數據都不是他關心的重點,因為這些數據都只是結果,而非誘因。

巴菲特最終脫口而出的答案是——企業的護城河他最首要關注的是企業在未來漫長的歲月中,如何避免和阻止競爭。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巴菲特對於護城河的重視程度,這比企業一年的利潤更重要。

基本定義:企業護城河是指企業無法被模仿和被替代的競爭優勢。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有一條堅固持久的“護城河”,來保護它的高投資回報。資本動力學決定了競爭對手會不斷進攻那些高回報的商業“城堡”。

那麼到底一個企業的護城河都有哪些?

1、無形資產;

2、客戶轉換成本;

3、低成本優勢;

4、網絡經濟;

5、超強研發能力;

而哪些不屬於護城河呢?

下面通過產品定價權去驗證其他方面競爭優勢能否形成強有力的護城河。

1、高的市場份額具備競爭優勢,但卻不是企業護城河;

2、優質的產品也不具備護城河,只有具有強大品牌的產品才有護城河;

3、高效的執行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不能形成護城河;

4、渠道優勢是競爭優勢的一種,但並不算護城河;

5、產品創新能力不一定可以形成護城河;

一句話概括:是否具備定價權是識別企業護城河的一把利器。

(諮詢加助理公號:LY_1898)




天檀


經濟護城河的概念是沃倫·巴菲特最先提出來的,指的是企業能夠抵禦競爭對手對其攻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就像保護城堡的護城河一樣。護城河理論落腳點集中在企業能將定價權掌控在自己手中。擁有了定價權和對市場的話語權,那麼即便是競爭對手站在城牆之外,在他們攻破護城河之前也會損兵折將,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就要考慮是不是應該換個城池了。

在眾多對護城河模式的分析中,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四個來源,分別是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解讀的四個競爭優勢來源:企業能夠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在於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價格或者市場。

例如,我們經常去銀行辦理業務,但是大部分客戶、尤其是那些特別有錢、同時也對銀行價值更大的客戶來說,很少更換銀行賬戶,銀行具備較高的客戶粘性。開戶更換銀行,不但要填寫一些繁瑣的表格,還會影響個人消費習慣,例如信用卡還款、房貸車貸還款,以及水電扣費等等。賴著不走的客戶不是麻煩,而是你的競爭優勢。

無形資產和轉換成本,為企業提供的競爭優勢,在於企業可以提升產品價格,而不至於大規模的流失客戶。客戶對企業的認可度,保證了其消費粘性,這種優勢形成的護城河,不會被競爭對手以簡單的價格戰攻破,因此能幫助企業在長期獲得更高的回報率。

我們再來看看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網絡效應兼具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溢價的效用。例如目前我們手機上最常用的“微信”,越多的節點意味著越多的鏈接,同時也代表其能產生更高的價值。

網絡效應價值使得公司的競爭者難以逾越。有一個很精彩的例子,“風險投資人交給職業經理一大筆錢,讓其打敗eBay,對方仔細想了一會後回答‘我寧願把錢還給你’”。那麼,你可以用多少錢打敗微信呢?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效應兼具了提升企業的粘性,提高了企業的價值,同時可以提高產品的定價,降低成本。而成本優勢,尤其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資源帶來的優勢,都能為企業建立堅固的護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