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山学派有什么思想成果?

季我努学社


蕺山学派,是指明代末年由著名儒家学者刘宗周创立的一个学派,因刘宗周长期讲学于家乡浙江山阴(今绍兴)城北蕺山,学者习称其为蕺山先生,故得名。

蕺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刘宗周、黄宗羲和陈确。虽然同属于一个学派,但他们在思想上的侧重面并不相同,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蕺山学派是明末清初学术思潮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哲学思想方面比晚明时期泰州学派有较多的理论贡献。刘宗周、黄宗羲、陈确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主张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书,提出了思想理论方面许多有价值的新命题,特别是在思想史的研究和认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此学派显示出从社会现实问题思考天下国家乃至学术问题的特色,或许亦可称之为实学。


古风圈儿


刘宗周

明代末年,在我国的思想史上有一个既批判程朱理学,又不同于陆王心学的学术流派。这一学术流派的开创者是刘宗周,黄宗羲、陈确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刘宗周长期在家乡浙江山阴城北的蕺山讲学,所以又被称为蕺山学派。蕺山学派主张以气为基本的理气合一,即物求知,反对分人心和道心。蕺山学派的兴起也与明末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困苦,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因此,有识之士开始以明道救世为治学宗旨,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蕺山学派就是在


此社会背景下出现的。

黄宗羲

蕺山学派的思想的主张突出的有两点。首先是批判明末空谈和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贵适用”。刘宗周在《答履思》中说:“今世之言学者,只随世就功名,即学问一事,不过傍门依户,遮盖眼前。以为随时功名之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学人士子把做学问只是当作博取功名利禄的渠道,而并非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一种做学问的方法会把学术引入歧途。刘宗周的弟子陈确把精微玄旨比作“不得下咽”的“龙肝凤髓”。 黄宗羲也说学术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算不得真学问,他的《明夷待访录》是经世致用之学


的典范。

陈确

其次是主张学术自由,反对学术垄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个绝对的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陈确关于这点就曾说“君子之于学也,终身焉而已。则其知也,亦终身焉而已。”因此,我们应该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黄宗羲更是把学术比作江淮河汉,并非一家可以垄断。

参考文献:

1.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 衷尔钜:《论蕺山学派的学术思想》,《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3. 张岂之:《论蕺山学派思想的若干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季我努学社


因才试教,因地适宜,适应社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