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号?

TT小T


我做了3年新媒体运营,运营过的粉丝数破千万了。今年刚升任运营经理~


这里想跟你从定位、内容的角度来说说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号。

开通的教程网上都有,就直接略过咯。下面分成4个部分来展开:


在给公众号起名字前,最先要做的,还是对公众号的定位,也就是公众号到底写些什么东西。只有当你明确了公众号的定位, 你才能逐步明确名字、内容、运营方式等方面噢。不能一上来就说“我要做一个什么都有的公众号!”——什么都有的新人公众号=什么都没有,无法在起步就给读者留下印象。


1.想清楚自己的擅长领域

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写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什么可以长期输出的内容,比如绘画、摄影、唱歌……放开想象力,不要只觉得微信公众号就是写文字。你也可以分享你的画、你的手账、你的摄影/音频作品巴拉巴拉。



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定位,能让用户把你与别人的公众号区别开。现在大部分的人,只是通过公众号写文字,图片很多是网上找的。但是用户对文字已经审美疲劳啦。用抖音的火爆作为例子,用户喜欢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如果你有一技之长,并且不限于文字,就可能在公众号做出自己的独特定位噢。

确定了内容输出的形式以后,还要确定目标读者,以及他们是否感兴趣。现在公众号读者越来越懒了,兴趣也就越来越难被调动,如果你的内容没有独特性,就很难被读者记住,也就不会有转发和后面的内容了。所以确定独特定位和内容输出的公众号越来越难了。


2.研究同类竞品

如果你做的公众号定位,之前完全没有人做过,比如华农兄弟这样子的。那恭喜你!你可以成为这个定位的开创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你的定位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就需要做一个同类竞品调研。


下面是一些参考的调研方向:

(1)我做的这个定位,行业内有大号吗?有哪些大号?

(2)这些大号是怎么起家的,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方式?

(3)除了这些参考方式以外,还有没有更特别、更适合我的?


这里只是简单列举一下,可以展开的同类竞品调研方向还有很多。举个栗子,在知识付费领域,“罗辑思维”是相当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品牌。而比较具有特色的就是每天早上一段60秒的音频。把玩法做出了独特性,就容易让读者记住你。后面的事你也知道了,罗辑思维现在已经是知识付费领域的龙头品牌之一。如果你也是做知识分享类型的公众号,可以参考他们的做法,每天发60秒的音频,可以是读书心得,或者是英语学习方法。




二、用优质内容积累第一批粉丝

定位、玩法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产出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前两年经常见到一些朋友做公众号,在朋友圈转发求关注。我点进去以后看了几篇,发现很多都是个人的流水账日记,或者是一些心情记录。后面这些公众号怎么样了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放到现在这种用户普遍浮躁的年代……肯定没人看啊!更别说转发啦!

所以我要给你列出一些没人看的内容类型,和一些容易被收藏转发的类型~


首先是没人看的内容类型:

1.个人日记、流水账、没有共鸣的自嗨。这种在公众号运营早期最常见啦,很多人把它当成一种新的博客来写。现在即使是情感类的公众号,也没人写流水账了。以咪蒙的公众号为例,即使同样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素材,也要写得能激发强烈的情感,有共鸣。


2.直接搬运的大段无聊干货。有一类公众号,内容就像平时上课的讲义。很干很干,但是感觉就是直接从书上照搬过来的。即使是知识类的公众号,也不会一上来就给你一大堆文字的。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懒啦,所以那种听书、拆书、整理笔记之类的,帮读者偷懒的内容,会比大段的“干货”内容更受欢迎。


接下来是容易被收藏、转发的内容类型:

1.实用好记、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内容:


2.搞笑/有趣、有深度,能够体现转发者品味的内容:


3.引起强烈情感波动的内容:


4.第一手干货、快人一步的真实资讯:


5.奇葩、不常见的内容。


上面这些让读者分享你的内容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内容普遍都有社交货币的作用。下次再来展开讲讲社交货币叭~


三、如何写一个好标题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花50%的时间为你的内容写一个好标题(我瞎编的)。

现在公众号的读者都喜欢偷懒,如果你的标题不能在3秒钟以内吸引读者点开,读者只会继续往下拉,忽略你的文章,这样再好的内容也没人看啦。所以下面来分享一下好标题的写法:



数字符号:经过调查,在有数据的内容里,阿拉伯数字会比汉字更易读,给人一种有干货的感觉,从而更容易吸引注意。就像我上面说的,用户会偷懒,而数字会帮助读者总结全文内容,变得更加易读,从而吸引点击。


制造对比:制造对比是一种可以激发用户好奇的标题写法。比如新旧对比、前后对比,也常见于一些广告里。从前他……现在他……读者就会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更容易点开文章。


追热点:在没有内容可写的时候,追热点是一个比较讨巧的方法。只要你的内容跟热点相关,标题取巧一点,就能吸引点击。比如《这是一份父亲节礼物清单,请查收》。


实用干货:在标题里包含要总结的干货,可以增加文章的可预知性,从而帮读者偷懒,节约时间,更易获得点击。结合数字能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这5个洗净污渍的窍门,你收藏了吗?》


满足情感:一个能够激起读者情感波动的标题,可以更吸引读者注意力。以咪蒙公众号为例,很多具有强烈色彩的情感词,用以勾起读者的喜、怒、哀、惧等情感。其中勾起愤怒的标题最为常见,而勾起恐惧的标题,通常是一些个人提升的课程推送。


满足好奇:可以通过引用全新概念/冷知识科普等方式,在标题中满足用户的好奇。但是并不把所有的内容都摊开给读者看,而是留一部分悬念等读者自己解开。而为了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势必要点开文章啦。这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制造冲突:通常用在故事类文章里,通过制造冲突的方式,体现故事的戏剧性发展。而标题直接体现这种戏剧性,能够抓住读者眼球。


人群标签:在标题里直接写出目标读者/相关人群,能够让相关的读者有“被点名”的感觉。觉得“啊这说的就是我”,从而吸引点击。


抱名人大腿:标题内用行业内大牛、名人的名字,体现名人和内容的相关性,能够获得一种“名人背书”的效应,吸引读者。比如“连马化腾都点赞的5种微信运营技巧”巴拉巴拉。


1.规划好内容的占比

可以用一张纸一支笔、或是列一个Excel表格,计划每周推送的内容。

比如周一推送新鲜资讯、周二推送干货分享……


2.做出有差异化的内容

这一点我在最开头的定位里也提到啦。首先你的定位要足够独特细化,其次根据定位做出独特的内容。而内容的独特性可以体现在形式的多样。比如文字、音频、视频、H5等多种形式,刺激读者的神经。


3.保持稳定的推送,让读者形成习惯

以知名媒体36氪为例,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会稳定推送一篇当天的最新资讯。一方面在时间上保持稳定,让读者习惯这个时间点;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保持稳定,让读者有所期待。



以上就是我对怎么做微信公众号的总结啦。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想要快速入门新媒体运营,或者还有关于新媒体运营的其他问题,都可以联系我。我会送你一份运营笔记,也可以帮你解答疑惑噢。


运营少女尼卡


这个问题比较泛,指向不明确,只能从大方向上给予建议啦。

本人曾经做过教育类上市公司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从0到1,后面献丑啦。

不管运营哪类微信公众号,都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首先得给公众号取个名字,这是公众号的第一形象,越精准越好,不要太长,最好在5个字以内,可以参考同行公众号的名字,取长补短。如果你的公众号名字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这个号是干啥的,并且好记、方便传播,就为增粉奠定了良好基础。这里吐槽下姑婆那些事儿,乍一看是讲婆媳关系的。

2、其次,内容为王。同行公号千千万,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一篇高质量文章包含:选题、标题、结构、配图、观点,多看看大号推送的内容,对其头条文章进行细致分析,从中能学到很多精华。另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日常注意搜集行业相关素材,分类存档,日后码文灵感枯竭时,素材库就是你灵感的源泉。

优质内容还要配上赏心悦目的排版,目前较受欢迎的排版工具有:秀米、135编辑器等,从用户阅读习惯角度出发,文章排版一旦确定风格就不要轻易变动了,细节处不断优化是可以的。另外保持固定的推送频率也很重要,一般公众号的推送周期为日更,早上或晚上推送最为常见,具体每天推几条、每天几点推,视具体情况而定。

3、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增粉。只有将优质内容传播出去,才有机会增粉。明确公众号的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找准推广渠道。作为一个新号,首批粉丝往往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口口相传,公众号拥有了一批相对核心的小规模粉丝。当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就要及时建立粉丝社群,最好有专人维护社群,社群主要用于服务用户、了解用户需求、推广内容。

4、最后,认真做好数据分析。日常的数据分析依据来自于微信后台,比如阅读量、转发量、点赞数、留言数、粉丝新增与跌幅……这些数据都可以直观地告诉你用户的喜好以及阅读习惯,根据数据结论去做内容跟推广,你会事半功倍。前面说到要分析大号的文章,自己推送的文章也要定期分析,不断优化,不断进步。

更多运营心得,欢迎私信随时交流,谢谢。


姑婆那些事儿


1.高质量胜于高数量。

一篇100万+的文章胜过100篇1万+的文章。浏览量、点赞量高,就会有很多大号来申请转载。在更大的平台上转载后,会引来更多阅读量。所以左后可能会变成上千万浏览量。努力打磨,会增加更多流量与认可。


2.固定时期更新文章。

保持高质量的同时,争取每天都能更新,固定在同一个时间点,帮助用户养成习惯。


3.与读者多互动。

尽量多放行读者们的留言并回复,尤其在你还是初创时期时。也可以请读者留言感兴趣的、想让本公众号分享的话题。

图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N3DSSYp50sk9eU7k/0b75e10908364520b3c62d9114b8c064_th.jpeg!thumbnail

4.优化排版。

大段的文字之间应该空一行。带灰度的字体比黑色会更高级。慢慢摸索,选择合适的行间距,字体配色,图片搭配。自己在浏览其他优秀公众号的文章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他人地排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排版后,就可以不再修改了。


5.标题得当。

吸引人点开全文的标题,大多是反问句式,有数据,有热点,或是颠覆了常识,给人制造了悬念。

“九个习惯,就能帮你降低癌症风险?”

“《红海行动》里隐藏的3点,你都看出来了吗?”

“我每天吃六顿饭,一个月瘦了十斤!”

平时可以多留意一些优秀的、吸引你点开的文章的标题,收集起来,进行总结归纳,模仿再创。


6.内容有吸引力。

用户们会转发的是什么文章?是那些有观点的,帮助读者进行自我认知,充当社交货币的文章。素材故事环环相扣,读起来有料有情绪,能够产生共鸣。


7.送福利。

比如文章末尾就给定话题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转发,选择x位送xx礼品。


运营控


微信公众号对于很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现在,每个人的微信里基本上都关注着很多个公众号,每天也会花费很多碎片时间来阅读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如此火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到运营微信公众号的队伍中。但是,创号容易,运营却不容易,究竟要怎么去运营微信公众号呢?

要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最基本的是要做好定位。你创建这个微信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针对的人群有哪些?微信公众号的基调是什么?主要由哪几大模块构成?做好定位非常重要,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微信公众号等于没有一个基石,很难发展起来。

再明确公众号的定位后,就要规划好公众号的内容构成。比如你打算做一个专门护肤的公众号,那公众号内容可能会有这么几大构成: 1、科普一些护肤知识 2、推荐一些护肤的好物 3、分享一些护肤测评等 。只有确定好几个大的内容构成方向,才能一点点丰富公众号的血肉,让公众号越来越饱满丰富起来。

一个好的排版会让公众号看起来赏心悦目,让用户愿意去看你的公众号,所以公众号的排版也很重要。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排版工具很多,比如i排版、秀米、135编辑器等,运用这些工具让大家的公众号形成一个固定且合适的风格,并且保持着一个相对固定的发布频率,让读者养成一个固定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


铅笔道


这个问题很大,需要说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只谈一点,那我想谈谈公众号的定位。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也想建立一个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如何快速突破局限,逐渐把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做大做强呢?在此,我分享我的一些经验和思考。首先,你需要想清楚公众号的定位

我们运营公众号,第一步最需要想清楚的就是做好定位。想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再去想着起名字、注册、如何运营等。这个问题没想清楚,可能后续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问题。

01结合自己优势,确定自己的创作内容形式

结合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思考一下我适合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做公众号千万不要仅仅局限在写文章。文章只不过是最基本的一种内容展现形式,除此之外,语音、图片、视频,都是内容的表现形式。

02研究行业主流玩法

当我们想好自己的账号定位之后,我们还需要去做一个基本的调研。可以尝试让自己想清楚以下问题:

1、在我选择这个同类领域,跟我定位类似的,行业内都有哪些大号?

2、这些大号都是什么玩法,他们的玩法我可以借鉴吗?

3、我跟这些大号的差距大吗,这种差距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弥补吗?

4、除此之外,我可以有其他玩法吗?自己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分别在哪里?


通过以上,我们就基本能思考出我们公众号的定位,知道初步的内容创作方向以及运营方向了。


大雄说


一、进入“创客帖”官方网站

在百度中输入“创客帖”,在出现的列表中选中第一个,点击即可进入“创客帖”官方首页。

二、使用更多素材模板的方法

为更好使用该网站中的素材,最好能注册成会员。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进入该网站使用素材时,网站自己也会不断地进行提示注册成会员,而且注册流程和需要的资料也很简单,所以发一分钟注册下也没事。

点击首页中出现的“开启设计”按钮,即可进入素材选择页面。下拉鼠标出现“社交媒体”栏目,即可看到关于微信大、小封面的素材。

单击“公众号微信首图”,即可进入到相应编辑界面。左侧是工具栏,有“图案、文字、模板、背景、上传”等几个模板工具,右侧为编辑框,右上方为常规使用工具。选中其中某一个模板、图案、文字等,它就会相应出现在右侧的编辑框中。

五、封面制作方法

在“模板”中选中一种需要的排版格式后,就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编辑了。包括字体样式、背景图片、图案添加等等,都可以借助工具栏中的素材来实现。

六、保存文件并输出。

封面图片确认编辑完成后,可以点击右上方的“下载”字样,就会弹出下载对话框,这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保存的样式和格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会弹出下载的界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保存的位置,以便自己能够快速查找到。

ps:单击右上方的“保存”字样,只会使编辑好的内容保存在网站上面,只有通过下载才能最终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艾尔204906584



我从一线小编一直做到首席运营官,月薪从最初5千到2万,再到现在自己创业。期间也培训过2万学员,我自己的公众号运营课一个月就卖了120万。对新媒体从业者和各种类型公司和岗位要求还都比较熟悉,对这个问题还算有点发言权。

多图预警,此回答包括7个部分:

  1. 什么是新媒体
  2. 为什么要做新媒体
  3. 什么是运营
  4. 我适合做新媒体吗
  5. 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
  6. 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
  7. 如何成为一个月薪2万的新媒体总监

---------------------------------------------正文分割线----------------------------------------------

有数据显示,目前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了,虽然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新媒体的前景,可是新媒体类型很多,有的还在野蛮生长,有的已经团队化运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新媒体从业者、转行做新媒体的朋友容易遭遇:

  • 不知道适不适合做新媒体
  • 不知道新媒体公司基本状况
  • 不知道怎么找到靠谱的新媒体公司

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新媒体说起,一直讲到怎么加入一个靠谱的新媒体公司,相信可以帮助你在求职新媒体公司上的疑惑。

什么是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代表是电视、电台、书籍、杂志、报纸等等。而新媒体就是在手机、电脑里一些内容的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等。

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以版面计算,有固定的发行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报纸每天印多少册、多少份都有固定数量,每个买报纸的人也都要给钱,盈利模式很清晰。一开始就可以付稿费,去养一些记者。

而把这个报纸放到手机上,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微信为例,用屏幕来计算,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生死看标题。报纸上发行一万份、十万份,都是有钱赚的。但微信上发文章是没有钱的,可能你写出了十万+也没钱。

新媒体的一个特征就是标题特别关键。过去买《读者》、《知音》,你相信他的品质,不用看每篇文章的标题、内容,大概看一下本期选题是什么,就会去买了。

而现在公众号就不一样了。一篇文章的信息很短,而最重要的就是标题。经常有人问我标题重要还是内容重要,要我说,标题是内容的一半。

除此之外,传统媒体的创作者和现在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有什么区别呢?

创作者是选好题材,写好稿,投稿到杂志,被录用就完事了。和真正的读者几乎没有互动,稿子被选用了就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至于怎么修改、排版,都是后面媒体编辑的事情。

而运营人员不一样,选好题材,写文章、编辑排版,推送出去之后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要关注和记录各项数据,要去互推,求转载,求投稿,还要伺候各种用户,非常的辛苦。

所以很多人说,谈恋爱不要找新媒体运营。甚至正在啪啪啪的时候,看到一个微信消息就可能爬起来去追热点了。

既然这么苦逼,为什么还要做新媒体呢。

为什么要做新媒体

借用薛之谦之前的话: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怀才不遇,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

在以前,我们想要影响十万人或者一百万人,是非常困难的。可能要上电视,要发很多广告,做很多节目才行。

现在只要你有一个公众号,有一个微博,可能轻轻松松就影响几千几万人,甚至没有上限。而影响力就是财富,可以用来变现,甚至去出书。

我自己个人学历只有中专,干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工作,上学的时候都要自己去挣学费。做过工厂包装、工地搬运工等等好多好多很苦很累的工作。做自媒体和公众号,是我做的那么多工作中相对轻松简单,而且收入比较好的行业。

如果你的出身不好,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不怕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属于我们的时代到了。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什么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什么是运营人员,什么是创作者,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来看一下什么是运营。

什么是运营

以微信为例,运营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三个目的——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就是为你的账号带来新粉丝。带来新粉丝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策划和制造一个具有传播性的话题,可以是跟热点话题创作爆文,可以是投放广告,也可以账号之间互推。

留存,就是粉丝关注之后留下来,可以是你的内容粉丝喜欢,也可以是你能提供的服务粉丝刚好需要,也有可能你长得特别好看。总之先让新关注的粉丝不要取关,最终长期关注阅读你的号。

促活,就是“促进用户活跃”,就是让你的粉丝愿意更频繁、更开心的看你的公众号。你可以通过起一个更有挑逗性头条的标题吸引打开账号,可以做一些签到送奖品活动,可以做一些话题讨论组,总之多做一些可以提高粉丝活跃度的事情。

微信运营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个类型: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那么相对应工作内容增多之后一般会产生三个岗位:编辑、客服、策划。

内容运营,内容来源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转载、原创高质量内容,常见的公众号都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粉丝产生的高质量内容加工优化,最著名例子的就是深夜发媸了。

用户运营,直接和粉丝打交道的人,最常见的是后台客服,相应的微信群管理员,还有公众号衍生的个人号。一个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和没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差别不是一般大,如果只有一个公众号,粉丝只会看看内容而已,如果有了一个随时互动的人,那整个账号就鲜活起来了。

活动运营,结合微信和自身特点策划活动的人。其实几乎所有企业类微信都会首选通过活动吸粉,好的活动确实能够带来很多新的粉丝,但在微信做活动会有很多风险。

下面以麻辣烫为例,来说明什么是运营。

如果你是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你就需要思考怎么吸引新的客源,通过客户口碑还是网上团购?还是到街边派传单?这就是“拉新”。

其次,客户到店之后,你能不能服务好这些客户,让他们开心地吃完这顿麻辣烫?而不是一来到店就掉头走人了。这就是“留存”。

还有,如果你希望那些吃过你们麻辣烫的老客户再次消费,那是不是需要做一些促销活动吸引他们继续老消费呢?这就是“促活”。

内容运营就像是厨子和买菜的人,客户吃到什么都是由他们负责产出,你这家麻辣烫什么口味,材料够不够新鲜,这是直接影响到根本的。同理,一个账号的内容好不好,题材够不够新鲜,编辑推送的内容适不适合粉丝的口味,决定了粉丝会不会关注。

用户运营就像是服务员,客户的每一个需求是不是及时满足到了,一家麻辣烫店除了好吃服务也必要跟得上。同理,如果一个粉丝在后台给你留言反馈,如果你从来没有及时互动过,粉丝就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很容易就会流失了。

活动运营就像是市场策划,有什么活动可以吸引到新客户到店消费?有什么方法可以老客户二次消费?什么主题,什么形式?需要大家如何配合?同理,现在公众号涨粉的活动你知道多少个了?这个活动会被封号吗?如何规避?

本质上,运营公众号和麻辣烫一样,都需要拉新、留存、促活。

我适合做新媒体吗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新媒体公司呢?我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来谈谈吧。

我去面试一个新媒体的新人的时候,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好友数。我个人的一个偏见就是,假如一个人的微信好友数只有一两百,我可能判断他不太适合做公众号或者新媒体。

这是非常简单一个道理,假如我现在要传播一篇文章,你觉得是200好友传播的更广,还是有5000好友传播的更广。如果只从数字上来判断,那显然有5000好友的传播会更广。

另外也会看他朋友圈发的图文,容不容易引起别人关注,有没有传播性,去判断他有没有网感。

第二个就是问他知不知道很多的公众号,能不能说出一些不一样的点,或者记得一些不一样的栏目。如果一个人对公众号有研究的话,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看他有没有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案例,最好是自己完整的执行过一些案例,并且效果还不错。

第四个就是看他能不能接受比较碎片化的工作方式,有没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对内容的感觉等等。当然了,还得能加班才行。

第五个就是看他知不知道一些涨粉的套路,或者别的具体方法、技巧。以及他的学习能力。

这是我从面试官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新媒体。那反过来,从你的角度,上面说的这五点,你有没有具备,或者说有没有兴趣呢?

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

我把新媒体公司分为5类:草根、自媒体、机构类、企业官方、网红电商。

1、草根类:这类公司一般来说做公众号都非常早,手上有很多号,粉丝非常多,但是内容创作能力不强,大部分靠转载。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运营能力。2、自媒体类:一些自媒体号做大之后,自己开的公司,比如入江之鲸这种。这种一般对内容原创能力的要求非常高。3、平台类:像十点读书、视觉志这些,整体来看运营体系都非常成熟了,一般新人进去就是做每天具体的执行工作,运营、内容能力都有要求。4、企业官方:这种就是大企业中的新媒体部门,额,如果你想在新媒体领域有所发展的话,这种岗位真的不推荐。5、网红电商:很多微博、微信红人的公司,一般需要的都是网红助理、或者是策划岗位。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

先来看,运营一个公众号需要多少人,以及怎么分工。

运营公众号跟麻辣烫一样,有的店一开始比较小,老板、服务员、厨子、买菜都是老板一人包办,广东话称“一脚踢”。

后来业务大了之后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来负责不同的工作,就会有专门的厨师班子,服务员,市场策划人员,还需要请一个店长来统筹管理,老板就可以抽身去做一些资源整合的事情了。

公众号也一样,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个人,慢慢粉丝和内容多了以后,一个人管理不过来了,就需要有人专门负责准备内容,有人专门和用户沟通,有人专门策划想点子,可能还需要一个更有远见的人来统筹全局,创始人才有机会抽身去做一些行业合作的事情,寻找更好的发展。

这里分享我们团队开号的一个原则:123原则。1个号,2个人,3个月,具体就是我们花3个月份时间,用2个人一起做1个号,如果能做起来就做,做不起来就换方向。

另外再分享两个模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新媒体团队,以及看看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岗位。

▌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

这是古典老师的三元人模型:媒体人、产品人、运营人。

这张图中,左边这位是快刀青衣,负责罗辑思维的产品;中间的罗胖负责媒体;右边的脱不花负责运营。

如果一个团队由这三种人构成,是比较完整。有些人比较牛逼,三种都可以搞成。我就不行,我做运营可以,稍微做一下媒体也可以,但做产品不行。

在2016年我做了很多产品人要做的事情,搞得我特别特别痛苦。后来我发现直接跟人合作就好了。找一个合伙人,或者直接入股一个技术公司就行了。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产品人、运营人、媒体人呢。就比如说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应就决定了你是哪一类型的。

你的第一反应是我把这个文章转发给更多人看,把信息传播出去,那你可能是媒体人。

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讲的很好,那我要怎么用呢,对我有什么启发。去增加自己的信息量,这个就可能是产品人。

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我去看看他的公众号还没有别的文章。找更多的传播者,整合资源可能就是运营人。

▌内容+运营

这是常见的明星和经纪人的关系,内容和运营是大号典型的组合。有非常多千万级百万级大号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两个,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运营。

有个号叫单身狗,主编叫狗哥,其实狗哥是个女生。她写的段子非常有趣,背后有个合伙人,叫木易,就是运营人。

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石榴婆报告,石榴婆本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记者,她负责内容。但我们看每一次出来分享演讲,都是他老公。他老公是典型的运营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号结构。

一旦确定这个框架,无论是招聘还是求职,就都比较明确了。

内容的岗位就文案、策划、设计、插画、记者等等,这些关于内容输出的岗位就出来了。

运营岗位有推广、公关、客服、群管理、商务、经纪等等。根据上面说的这些,来看看你适合做哪个岗位。

至于怎么获得一个新媒体岗位呢,就比较传统了。

第一个就是各大招聘网站,拉勾、Boss直聘等等都有很多优质的新媒体岗位。\n第二个就是内推、朋友推荐。新媒体公司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没有太多死板的规矩,找朋友推荐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双方看对眼就行。\n第三个就是自荐。很多公众号都在持续招人,菜单栏里都可以看到简历投递的地址,如果没有的话,发送“招聘”、“求职”、“实习”等等关键词,也会有回复。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行业,人比岗位缺。

如何成为一个月薪2万的新媒体总监

首先看一下运营岗位在一线城市的薪酬标准。

一般的运营(小编级别)4-6k,优秀的运营(主管)6-14k,一流的运营(总监级)14-22k,神级的运营(合伙人)除了14-22k之外,还要有4-12%的股份或者期权。

我从一般的小编再到首席运营官,每一步都经历过,各个岗位我也都很熟悉。下面说说,如何做好各个岗位的工作。

不用太纠结是否原创。不要把自己简单地定义自己是一个小编,只是每天随便发发文章。一名合格的内容运营,不管是原创也好,编选也好,首要的任务是为粉丝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最好的内容运营未必是最能写的,但一定是最懂用户心理的,如果你懂用户又能写,那最好,如果你懂用户不会写,你就需要和原创作者们保持良好的合作,这样方便你第一时间拿到新鲜的热文。

把精力用在提高内容价值上。不要花半天的时间来排版一篇文章,50块设计得再好看,也比不过100块。价值!价值!价值!

时刻关注粉丝反应和数据走向。一篇文章发出来之后,粉丝有什么反应,你的朋友圈中有没有人转发?说了什么?有粉丝评论吗?这些都是粉丝最直接的反馈,你才知道自己的内容是不是符合了粉丝的品味。

第二天马上分析数据,阅读率如何,转发率如何。你心里需要有一个大概的基准。同样的位置,如果一篇文章转发量很高,可是阅读量不是很高,那证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可以打动人的,可能是因为标题起得不够吸引。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说人话。为什么很多传统媒体来做新媒体,往往效果不好呢?很重要一个点就是大部分人不懂怎么说人话,不接地气。

我以前就经常犯这种错误,经常说什么凤凰涅槃、脱胎换骨、醍醐灌顶等等。以前我做销售的时候,经常给顾客扯一堆数据,讲互联网术语,结果弄得客户一脸蒙蔽。

后来老板看不下去了,跟我说,你要讲人话才能把东西卖出去。所以也请你审视一下自己写的内容,有没有一些是大家听不懂,纯粹是为了装逼而加上去的。

▌如果做好一个客服,或者用户运营呢?

不要忽视每一个粉丝。我们早期做公众号的时候,每新进来一个粉丝我们都会主动搭讪,问他们从哪里关注的,最期待收到什么内容,可能的话兴趣、职业、星座等等都要了解清楚。

经常看到一些公众号粉丝不多,只有一两万或者几千,但留言非常非常的多。一般来说这个号一定是公众号主人自己来运营。不忽略一个粉丝,把粉丝当朋友去聊天,才会有一个比较高的活动度。

我做任何一个公众号的前500个粉丝,基本上都在后台跟他一对一的聊天。聊着聊着然后问他能不能加个微信。加了微信之后,把再他的朋友圈翻一遍。

当我翻朋友圈翻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发现每个账号,吸引到的粉丝真的都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发的朋友圈内容、喜欢的地方,甚至喜欢的人都非常非常像。慢慢就可以做出一个用户画像来。

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社群。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社群的重要性,其实社群的本质不是把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交流交流就完事了。

好的社群应该是能够号召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比如召集公众号运营小白一起涨到10000粉;召集一群胖子,带领大家一起3个月瘦到90斤。目标越清晰具体,社群越有价值。不是说一个群人每天几千条水聊信息,就叫高活跃度社群了。

▌如何做好一个活动策划,或者活动运营呢?

最重要的两个点:传播创意、用户心理。

首要你的一个能引起传播的创意。一开始会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各种抽奖活动,刚开始效果会很好,慢慢效果就没了。还有什么创意用户是没见过?不是简单地发发奖品,用户就立马关注转发了,花最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用户的参与心理是什么?

快速落地执行。如果你实在没有很好的创意,起码要有敏锐的嗅觉,多关注一些运营得好的号,时刻留意有什么最新的玩法,遇到好的方法立马复制实施。

我记得2015年1月1号,出现了一个活动叫新年签,回复数字 1-9,就回复你今年的运势是什么,当时做这个的号是深夜食堂,现在已经被二更收购了。

其实早在2014年1月1号,这个活动就有人做过了。过了一年,他来做,效果非常好。我猜这次活动,让他们大概涨了几十万粉丝。

那天我起床的非常早,7点多看到这个案例,就觉的肯定会火,于是我就赶紧飞奔到公司,跟大家说,这个活动我们一定快速跟进,慢了的话就没效果了。

确保这个创意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被封号。你想在做微信做活动,微信有许多规则,很容易就会被举报封号,一名合格的微信活动运营,至少要有理解官方规则的能力。

最好先小规模测试,再到大规模推广,有一个缓冲期。我的一个学员做活动,一天就涨粉几万,结果到了晚上粉丝被清空了,得不偿失。

小编和总监最重要的差别

小编和总监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下面这张图。

当我还是小编的时候,每天关注的都是我怎么把这篇文章排版的更好看,怎么让这个文案写的更有吸引力,怎么起一个好的标题,数据好不好看等等,都是这些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

当我慢慢提升的时候,我逐渐开始关注,我们的账号这个月要怎么规划,有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可以达到目标,又具体需要什么步骤。这个时候我大概处于主管到运营总监之间的这个级别。

当我慢慢升到运营总监的时候,技能、步骤、标题、策略,这些都非常熟悉了,想的比较多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大的传播,吸引目标受众。

最后考虑的就是稀缺价值了。这是一个公众号的基本点。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个稀缺价值,只掌握了传播、吸引点、排版、起标题,那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可能你找到一个稀缺价值,用不是那么完美的方式去解决。但你提供的价值更稀缺,就可能比一般人跑的更快。

所以希望大家多去思考你的内容对用户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如果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话,证明你的层次也比较高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算作是新媒体小编的必读书单吧。

营销类:《定位》《视觉锤》《影响力》《细节》创意类:《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让创意更有黏性》写作类:《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文案训练手册》《你能写出好故事》《华尔街日报怎么讲故事》演讲类:《TED演讲的力量》《TED演讲的秘密》运营类:《运营笔记》《从零开始做运营》《跟小贤学运营》《运营之光》最后说两句

如果你想要做新媒体,那我希望你看到这里之后,已经做好了迈出第一步的心理准备。

新媒体江湖,门槛不高,但水很深。很多公司不问出身,但以作品说话。

现在就去看书、听课,并且实际开始运营一个号,打造自己的作品。做个人品牌,对每一个准备或者正在从事新媒体的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

---------------------------------------------我是分割线----------------------------------------------

我是坤龙,一家6个人的文化公司的创始人,90后新媒体老司机,在行超1000单行家。从业4年,前前后后参与了近50个公众号运营。

2017年,希望能在我的号和你一起:拆解100个公众号,深度阅读100本书,邀请100位很牛的朋友来做线上分享。^_^

PS:私有问题可以去公众号「坤龙老师」(ID:ikunlong) 上面直接留言。送你 9 个涨粉秘诀。


Toto船长


我来回答下,本人开始做自媒体,先是做的头条号,后来接触到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我就了解一些,然后学会一些东西,也了解了公众号的前景,毕竟微信用户群体如此庞大,我就开始做公众号,目前有几个号,有两个6000多粉丝,一个1000多粉丝,剩下的就是小号了。现在做了一年多,也算有点经验了,就和大家谈谈如何运营。


1.名字和账号定位都要想好了,起个容易记的名字,你的账号定位于什么,传播什么价值和服务?这些都要想好。

2.做什么内容,是做本地新闻还是游戏攻略或者其他内容。要有持续优质的内容,坚持每天输出,好内容是引导粉丝关注的前提,内容为王。

3.还有账号的推广。个人做不建议花钱做推广,可以利用网络做宣传,比如在头条,在贴吧,在微博等平台去宣传,引导关注。前期让你的亲戚朋友先关注下,让他们在朋友圈,微信群做宣传。

4.后台操作。后台操作的话,建议自己来慢慢摸索,网上也有教程,其实不难,如果你认识朋友会做可以让他教你。

我暂时想到这些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留言。


干货一箩筐


一、清晰的定位

现在遍地都是公众号,要让你的公众号生存下去并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这几种类别的公众号比较常见:情感,美食,娱乐,文化,行业职场。要知道,一个没有清晰定位的公众号是很难运营下去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很难让别人记住你。

二、高质量的内容

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高质量的内容并不代表你的每一篇推送都要长篇大论,而是你的公众号是高质量的。怎样做到高质量呢?一是定频率,二是求新意。普通公众号每天可以推送一篇文章(一经推送不能撤回),在保证文章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固定推送时间,比如每周二推送一篇、每周四推送一篇,培养粉丝的阅读习惯,让粉丝记住你。什么是求新意呢?也就是说,你的公众号要让人有想阅读的欲望。比如说,一些粉丝因为喜欢汽车关注你的公众号,但你的文章和其他汽车网站上写的相差无几,或者你的每篇文章都平平淡淡,你觉得这样的公众号能吸引粉丝吗?因此,一定要追求新意。其实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很多形式的内容,最常见的就是图文,还有图片、声音、文字,偶尔发发语音、文字也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三、细节美化

1.公众号结构:基本资料+自定义菜单+欢迎语/自动回复

基础资料包括公众号的头像、Logo、介绍等,其他答案写了一些技巧,我不赘述了。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自定义菜单,这是点进公众号之后的页面,出彩的自定义菜单能够为你留住粉丝,欢迎语、自动回复也是。

2.文章排版:规范+美感

文章排版的规范是最重要的!规范是指什么呢?固定的开头、结尾格式,固定的字号、字体、行间距、页边距等。比如说,许多公众号文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个自己的logo,结尾处有一个求关注的二维码,这样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打造品牌文化。关于文章排版,还有很多技巧,才上手时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编辑器进行排版,比如秀米、135编辑器;想要高大上,建议还是在微信公众号原始后台排版,结合PS、AI等转件手动排版。

四、推广

怎样推广公众号呢?想必大街上让人扫码关注的肯定会引起反感吧!推广公众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粉丝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先把每一篇文章做好,慢慢就会获得更多的粉丝,公众号自然会越做越好。千万不要为了一时利益去网上买粉丝、刷阅读量,这样的推广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受益。


Sherry吃火锅


运营公众号或者其他自媒体总结起来就是6个点

第一点、你的用户是谁,如何选择他们?

做自媒体,首先要去了解你的用户是谁。当你选择了一个用户群体,你就会围绕这个用户群体去做很多事情,包括宣传的渠道、活动以及文章内容结合起来。用户的选择决定了自媒体的价值,比如“升平一体化”这个账号,人群全部为三四线家庭主妇,那么就要研究家庭主妇的关注点在哪里,总结之后就是油盐酱醋与商品的实在优惠来吸引。

但是选定了用户群体之后,又不可以说单一的推送类似的内容,这样会给用户造成疲惫感,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融入一点综合的干货,这样不仅可以让用户在自媒体平台上有喜欢的,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

目标用户

第二点、自媒体运营要重视粉丝互动

很多自媒体人看着粉丝越来越多的时候一度的想着以现有的用户来拓展更多的粉丝,这个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忽略了一个环节,那就是粉丝互动。

例如很多关注了你的用户,发表了一些疑问,结果你忽略掉了,这个时候这个粉丝会认为你没有重视他,在这个用户为王的自媒体时代,服务好用户才是首要的事件。

互动

第三点、如何做好用户细节体验

很多的自媒体人想着法子增加用户的数量,但是殊不知新进的用户需要了解在你这个平台上能干什么,能学到什么,所以这个时候的一些欢迎语要特别注重细节。作为自媒体人需要经常以一个新的用户的身份关注自己的平台,看看有哪些细节是没有考虑到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升平一体化”的一个查询字母以M来设定,原因是什么?因为M是手机键盘中最右下角的,很多用户玩手机的习惯都是右手,那么M按钮又与确认键紧挨着,这样的一种设定用户会非常便捷。

细节

第四点、懂得不追求完美,只追求人性

很多自媒体人都会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极度的完美,但是平台完美了,用户也消失了,这就是一个弊端。完美可以追求,但是也要考虑用户的感受。

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用户才是真正的老板,他想关注谁就关注谁,想取消就取消,这个时候你需要放低姿态,这个时候用户也会觉得受到了尊重。

第五点、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去做自媒体

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人都是直接奔着盈利去运营,但是往往都会摔的头破血流也没做好,究其原因是为什么?

无论做微博、微信,还是淘宝,都不能先想着营销赚钱,你放的时间越长,你的效果就会越好,也就是熟称的养号事实证明,很多大咖的百万粉丝都是以长时间的运营而来,而并不是单纯以盈利来运营。

用户体验

第六点、自媒体的本质---渠道

就好比马云的淘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商家挤破脑袋要入驻,因为淘宝可以将你的商品呈现在亿万人的视野中。就好比当你的用户有上百万的时候,你发布一个产品之后,无论是将产品上架到淘宝还是自己的平台,那么转化都是一致的,因为你的用户渠道是奔着你的平台去的,而不是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