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战场到底有多残酷?

DiCaprio1997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一种人吧!只要咱们国家周边出现一些不顺心的情况,这些人就开始嚷嚷着要用武力解决,有的甚至还放狠话,不打仗就是怂,唯恐天下不乱。不过,这些整天闲着没事做的看官们,貌似强硬无比,要是真打起仗了,估计早就成了缩头乌龟了,充其量也就是当当嘴炮而已。如果有谁真想打仗,那他一定没上过战场。

这不,前不久网上就流传了一段发生在东乌克兰战场上的视频,有一支乌克兰政府军的侦察小队在遭受到东乌民兵伏击后,全体阵亡,场面相当凄惨。

随后东乌民兵便开始打扫战场,其中有一个士兵在已经阵亡的乌克兰政府军士兵手机中发现多个未接电话,就顺便利用手机上的通讯录向他们的亲友通知阵亡的消息。

恰好有一个接电话的人是一位阵亡士兵的母亲,当这位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已经阵亡时,哽咽了老半天,并希望能将自己儿子的遗体运送到乌克兰。

要知道,在残酷的战场上,尸横遍野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使要把对方士兵的遗体运送回去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更何况,这两方已经明显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相信大家在看到视频的这个片段时,估计没有人会觉得战争是儿戏吧。一旦扛起钢枪,就意味着牺牲与死亡。

遥远的例子璐璐就不多说了,大家听得也比较多。就拿叙利亚战争来讲吧!2011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叙利亚内战爆发。战争刚开始的那会,就和当年的利比亚战争差不多,美国借一些反对派之手来发起内战,然而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大大出乎了美国人的意料。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都卷入了其中,包括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等等,之前宁静祥和的日子一下子就被炮火与死亡所吞噬。

然而不管有多少国家力量参与其中,最痛苦的还是无辜的叙利亚人民,战争使他们美好生活的愿望破灭。要么颠沛流离,要么整天面对着死亡的威胁。

叙利亚军人们就更惨了,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不想好好的活下去啊!但是为了自己的国家,面对那些武器远远比他们自己还要先进的敌人,只有选择拼死一战,在一次次残酷的战斗中,他们的生命也似乎没有了意义,即使是侥幸活下来人的人也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有的只是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念头。

因为,真实的战场可不是游戏和演习场,它没有重来的可能,也没有犯错的机会,死亡与伤残都是实实在在。因此,交战双方的官兵首先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你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刚才还在和战友嬉笑着,很可能下一秒就会遭遇到伏击以及猛烈火力的打击,在此时很多士兵可能会立马崩溃掉。

战场上的环境也同样要残酷的多,就拿一辆M270型发射的M26型227毫米火箭弹来说吧!1枚M26火箭弹装填644颗M77子弹药。爆开后能够覆盖6万平方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的大小,无论是对人员、还是车辆都有很强的破坏和杀伤力。面对漫天飞舞的要命破片,璐璐简直不敢想象。

除此之外,炮火、航空火力以及机枪等构成的杀伤区域,也同样会导致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和残肢断体。如果是城镇作战的话,一场恶仗下来,你心中美丽的家园绝对会成为遍地瓦砾,尸横累累。

战场上,老兵还好点,见惯了死亡,心理会逐渐变得坚强。

新兵由于没有战争经验初上战场,往往就是紧张而导致之前训练动作变形,新兵的伤亡率也最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刚入伍不久的战士,在实战中就付出了血的代价,留下了很多教训。

所以,我国有“自古知兵非好战”的说法,就是告诫人们对发起战争要慎重。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了太久,故而滋生了和平生活带来的安逸和麻木。这些人不知道敬畏战争,反而还以叫嚣开战为乐,实则都是一帮耍嘴炮的看客而已。

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当战争无法避免时,他们会第一个挡在祖国和人民的前面。

一个理性尚存的国家,是不会随意开战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政治交涉来将战争的风险降为最低。在真实的战场上,只有死亡是永恒的,感恩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祝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迷彩虎军事


我爷爷淮海战役入伍,参加过渡江战役,去过朝鲜,参加过西藏平叛,对印边境战争,父亲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一个战争旁观者,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我爷爷给我说,他们那个时代,最可怕的武器是喷火器和凝固汽油弹。那东西黏,不是液体汽油,喷出来的跟米粥一样黏,战士被命中后脱不掉衣服,扑不灭火,活活烧死,特别惨。他们指导员曾经多次向被命中的战友射击,依然没被处理。毕竟那时候烧伤严重是不能抢救的了,而且极为痛苦,都在大声嚎叫。不打死,不能眼看着他们受罪,而且这种持续的嚎叫,会极大的影响本方士气。我爷爷曾说过,他们连阵地有一次被凝固汽油弹命中后,没有办法抢救伤员,惨烈的景象让他们几个参加过淮海战役碾庄血战的老兵都块崩溃了,新战士吓得要两个人拖着才能下阵地后撤。

我父亲最反感的电影是地雷战,他一直说把地雷这么丧良心的武器拍成电影,还拍的这么轻松,真的不合适。我没再问,估计这东西也给他留了阴影。


奇葩中的战斗葩21192043


尸山血海,血流成河,漫天阴云,气氛压抑。百死一生,就是战场。

战场上没有个人,所以请收拾好自己那微不足道的道德同情心。当别人拿起枪指着你的时候。没什么是要仁慈的。

还记得回答回一个问题,说:如果在战场上遇到的是女兵怎么办?很多人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竟然还想在战场上“开车”,真的有点秀。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都不会有其他的选择,当对方没有放下武器投降的时候,不过男女,眼睛里应该只有敌人。

战争是残酷的,这一点中国人用一百年去证明了的。不必多说,南京城下的三十万同胞的灵魂给了我们答案。中华无数好儿女已经为我们摆好了历史的镜子,供我们刻骨铭心。

对于战争,这里说明一个问题。战争是国家间交流对抗的最后,也是最下策的方式,别成天说着打这儿,打哪儿的。说捐钱捐物的哪些人,根本不懂战争的残酷,再说,你那点钱够几天打的。最后还不是耗费的人民的钱。

有战争,就必定会有伤亡,如果可以避免,谁愿意去选择死亡呢?




盛世打杂


残酷到超出任何旁观者想象的极限,超出任何影视剧作品刻画的极限。

战场上大部分死者是赤身裸体的。不是衣服被敌人扒走了,而是因为战场上百分之八十的伤亡由大口径火炮造成,而炮弹在爆炸的时候,冲击波和弹片除了将人杀死之外还会将士兵身体上的衣服完全撕碎。一场大战过后往往遍地没穿衣服的尸体。

在炎热的丛林对峙昨战中,士兵也是无法穿衣服的,不是因为士兵不知道穿迷彩服的好处,而是因为丛林中炎热潮湿,穿着作战服会导致裆部溃烂,有时连续作战几天几夜,溃烂部分得不到治疗,恶化到全部切除。

战争不是游乐园,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角斗场,不是坐在电脑前吹着空调“吃鸡”的我们所能想象的。

最后,愿所有人远离战争,祈望和平。


武器装备秀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本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以前村里有一位抗战老兵,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些战场上的真实情况,老人就住在我家对面,老人2013年去世的,享年98岁。老人家后面有几个石头,经常有村民在哪聊天,有时候老人也会一起,说一些战场上的事。

老人是36年当的兵,但具体那只部队他重来没提过,他参加过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后来在武汉会战的时候受伤,与部队走散,辗转回了家。这里主要说一下老人经历的一次战斗,他讲过好几遍,我记得比较清楚的。



(为了方便叙述,用第一人称我代替)第一次是我在的连队守一个无名高地,日军大约在黄昏的时候发起进攻,最先开始的是炮击,我趴在战壕里,两个耳朵嗡嗡的响,地里在晃,也不知道咋了,大约过了15分钟,炮击就停止了。排长用湖南话大喊,快去把受伤的人抬到后面去,我看了一眼,差不多地上有七八个人的样子,有三个是前天刚来的新兵,有一个腿都没了,一个身上全是血,就刚才的炮火,我们排就少了这么多人,连日本鬼子人都没看见。



又过了一会儿,排长喊鬼子来了,我头往外看,差不多500米外面出现了人影,排里的轻机枪在我身边大约10米的位置,我们开始开火,我身上就不到30发子弹,外加两个手榴弹。我拿着汉阳造的手不停的在抖,枪太老了,对着外面就打了两三枪,我身边的兄弟被子弹打到肩膀,捂着伤口一直在叫,我过去想帮他,他一直在地上打滚,过一会儿就不动了,上半身都是血,枪声一直在响,日本人的枪很准,我们这边好几个人倒了,机枪手是个山西人,可聪明了,打了几枪就换地方,一会儿就跑到阵地另一边,我继续开枪,又打了四五枪,排长要我们别打了。



我看了看旁边,那兄弟已经没气了,肩膀都烂了,脖子也开了口,地上都是黑血,我感觉脸上疼,用手一摸有血,原来是眉毛那里留的,随便擦了一下,就坐着看战壕里面,有好几个人受伤,地上还趴着几个人,天也没刚才亮了,排长在抽烟,外面没看见日本人的尸体,可能抬回去了,到夜里我们接到撤退的命令,走的时候死了的弟兄随便一埋,35个人就剩14个好的,再加3个伤兵,那个机枪手也死了,半边脸没了,可能是被炸的。


傲骨遗风


真实的战场首先是给交战双方的官兵以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真实的战场不像游戏,也不想演习,它没有重来的可能,死亡与伤残是实实在在的,你没有犯错的机会,犯错就意味着完蛋。尤其是在不知道敌人在哪里或者被包围、遭到伏击以及猛烈火力打击的时候,很多士兵可能会崩溃。

比如说一辆M270型发射的M26型227毫米火箭弹为12枚,1枚M26火箭弹装填644颗M77子弹药。爆开后,可抛撒出7728颗子弹药,覆盖6万平方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对人员、车辆都有很强的杀伤力。面对漫天飞舞的破片,士兵会是什么感受。

炮火、航空火力、机枪等构成的杀伤区域,导致战场上到处血肉横飞、残肢断体。伤员的惨叫一声声不断刺激活着的士兵,令士气急剧下降。城镇作战,一场仗打下来遍地瓦砾,尸横累累。在一战、二战时期,拼刺刀在很多时候出现,面对冷森森的刺刀,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可能会脚软。

新兵初上战场,往往就是紧张而导致之前训练动作变形。而由于没有战争经验,战场上新兵的伤亡率最高。打上几场仗,见惯了死亡,心理才会逐渐变强。

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更加残酷,因为武器作用距离的限制,士兵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对面肉搏,一场战役下来死伤遍野。古代作战,还有“京观”的陋习,就是将对方士兵的头颅或尸骨堆成小山,震慑对手。

为什么我国有“自古知兵非好战”的说法,就是真实战场的血淋淋、战争巨大的破坏使人们对发起战争要慎重。在真实的战场上,只有死亡是永恒的。(S)


联合防务


我去苏北南通地区海安县插队劳动当知青。解放战争,是著名苏中七战七捷的战埸。一位老乡亲口和我说,他们挖大坑埋尸,突然间一具尚未断气的兵大声哭喊,老乡救救我,家里还有父母…原南京市白下区公安局副局长来我家玩,说他当时是连指导员,海安战役打下来,他带的一个连260个活人,只剩下13个活口…爸爸在抗战六年中,亲眼目睹日軍指揮軍官,将汽油浇在日軍伤员身上活活烧成了灰,然后郑重装入小盒中拜天拜地带回去了。边烧伤员边惨哭道,我不想死呀,愿为天皇效命…,战埸除去伤员的哭声,双方都停止了射击,随着哭声的消失,整个战埸完全宁静了,日軍軍官手捧灵盒带着士兵们慢慢无语离开了战埸…爸爸和我说那位伤员的哭喊声却让他永生难忘!始终回蕩耳旁…人世间只有和平才是真正的最可贵的幸福!战争永远沒有嬴家,毫无幸福可言。愿天天活着的每一个人,珍惜金贵的和平,做和平的维护者。


高友峰1


以前看过一段话,真假不知,但是却很值得分享出来。

话说方面对越反击战,我军的一只支援部队穿梭在越南的小道上,这里潮湿的空气和浓密的热带雨林让北方人十分厌恶。当卡车走到一半是,突然响起来枪声,据说当时老兵向路边看时,发现敌军贴地的小半身已经腐烂,原来他们埋伏在这个潮湿的低洼地已经有些日子了。


虎贲军huben


我是一名弹药工程专业工程师,我来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形象的说一下现在的武器威力有多大吧。

一枚67式木柄手榴弹,重量为600克,装药为38克TNT,冲击波有效致死范围为50.4平方米,冲击波杀伤半径为7米,破片最远侵彻距离为20米。

一枚美军M67手榴弹,弹重400克,装药为160克B炸药(黑索金与TNT混合),绝对致死面积78.5平方米,冲击波杀伤半径为15米,破片最远侵彻距离可达50米。

一枚美国生产的M1型81mm迫击炮炮弹,弹重3.11公斤,装药为527克TNT,大概率致死面积1661.06平方米,绝对致死面积395.54平方米,弹片最远侵彻距离为100米以上。

一枚美国生产的M114型155mm火炮使用的M102型高爆炮弹,弹重43.13公斤,装药为7.06公斤,绝对致死面积1962平方米,大概率致死范围9156.24平方米,弹片最远侵彻距离150米以上(这是高爆弹而非破片弹)

可能这些数字没有任何的感情,在我们看来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但是我们来看另一个故事,一战的圣康坦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被称为破阵穆勒的德军炮兵军官穆勒集齐了超过10000门各式火炮,在5个小时中打出了350万枚炮弹,整个协约国的阵地的一线、二线堑壕被直接炸烂,据当时幸存者(德军)的回忆,现场中几乎看不见任何士兵生活过的痕迹。只有到处被烧焦的残缺的布片和已经与泥土混合的血肉,见到的最大的肉块是一个倒霉的士兵的半只焦黑的手掌。

我想这张漫画最能体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们现在的和平是由战场上阵亡士兵的尸体堆出来的

索姆河战役直接造成了134万人的伤亡

描述一战的游戏战地一在宣传视频中的画面。构图非常精妙,蓝色的天空,白色的薄雾以及鲜红的虞美人构成法国国旗,下面的话是一战著名战斗口号“they shall no pass”,


军事观察员东旭


我们以抗战为例子,在抗战我国军队伤亡380万,其中国军伤亡320万,但是那只是战斗伤亡。在抗战爆发的时候,我国有200万军队,在最后的8年又征兵1400万。

但是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却只剩下了500万军队,也就是说,先后损失了1100万人,其中320万是战斗伤亡,还有800万人是非战斗损失。也就是说16个人加入军队,但是只有5个人可以活着看到抗战胜利。

因为抗战时期,军队条件非常艰苦,非战斗减员主要是病死居多。1944年美国军医检查了1200名士兵发现57%的人,患有营养不良。按陈诚的说法,士兵非战斗死亡,部分是病死,主要原因是痢疾,结核,皮肤病,疟疾,发烧等等。军队里根本没有军医,只有担架员和包扎员。

行军的时候,特别是夏季,没有任何净化水设备,就是在河边喝生水,冬季又缺乏取暖设备。结果就是痢疾,发烧等病非常普遍。

而八路军在37年只有3万人,虽然不断招募新兵入伍,但是也先后战斗伤亡60万人,到45年八路军总数是90万。通过烈士纪念日我们知道,我国有2000万烈士,光是在49年以前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可想而知整个战争的残酷。

就是现代战争,也同样残酷,在伊拉克遭到路边炸弹袭击而伤残的美军何止上万人。无休止的街头巡逻,路边炸弹袭击,狙击手伏击,也让大量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患上了精神类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