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建立西遼後,金國無動於衷嗎?

0夢迴大唐0


耶律大石建立西遼後,金國無動於衷嗎?當然不是了,金國其實對於西遼也一直有很高的警惕,雙方也多次爆發戰爭,但由於西遼是建立在漠北,後期還很快把發展的重心轉向西域地區,因此對金朝始終沒能形成直接的威脅,西遼也始終沒有成為金朝的戰略重點。


金國與耶律大石的戰爭

其實耶律大石在西逃之前,就曾經被金軍俘虜,但不久之後他從金軍營中出逃,後來又和遼國末帝耶律延禧發生矛盾,自己在公元1124年帶200親兵西逃。所以耶律大石能夠在後來立國,就是因為他確實逃出了金國能比較容易夠的著的地區。

耶律大石逃亡路線和西遼的疆域,西遼和金國之間始終隔著西夏和戈壁大漠,互相攻伐都很難

比如耶律大石的第一個根據地,也就是他宣佈稱王的可敦城,其位置可能是位於今天蒙古國北部的布爾幹省境內,在遼朝時期這裡就已經是邊陲地區了,和金國的核心地區隔著非常難以逾越的戈壁沙漠,所以開頭幾年金國其實根本就不知道耶律大石的老巢在哪。

但剛剛稱王的時候,耶律大石肯定還是要把金國視為頭號敵人,至少對外要做出這樣的姿態,因為如果不以為契丹人復國為號召,他是無法團結其它契丹人的。所以他稱王之後,曾多次遣使聯絡位於漠南的白韃靼人,也就是後來的汪古部,以及西夏和北宋,希望從外交及軍事上聯合遏制金國的擴張。公元1125年,西夏攻取了金國位於今天山西省的部分領土,期間耶律大石就曾經提供過協助。公元1127年,白韃靼人還曾經在耶律大石的勸說下對金國實施戰馬禁運,和金國交惡。到公元1129年,耶律大石還攻取了金國北方的兩個重要軍事基地,而這次行動之後,引起了金國對耶律大石的警覺。

此後金國從往來絲路的商人口中也得知了耶律大石大本營所在地,於是在公元1131年派大將粘罕和降金的契丹大將耶律餘睹一同發兵,想穿越戈壁沙漠徹底殲滅耶律大石的勢力。但金國大軍在戈壁沙漠中因為自然原因損失慘重,到達可敦城時已是疲憊之師,結果被耶律大石的軍隊輕鬆擊敗。

耶律大石征戰場景想像圖

而耶律大石雖然以反金復國為旗幟團結起了大量契丹人,但其實他內心深處也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反金復國成功基本是沒有希望的。所以他在稱王初期挑逗了金國幾次之後,很快就把重點征服目標定在了西域地區。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就以借道去阿拉伯為名義,親自率大軍西征,很快攻入今天的吉爾吉斯境內。兩年之後他在葉密立城稱帝,其實這時耶律大石事實上已經準備專心在西域發展了。儘管後來大石在西域立足,力量增強之後,也曾再次發兵東征,但卻和金朝西征的軍隊一樣,在戈壁大漠裡損失慘重,無力穿越。而金國得報後,再次由粘罕率兵反擊,但結果還是一樣,在戈壁大漠里人馬大批凍死,還導致其契丹副將倒戈,最終同樣無功而返。

金國和西遼後期的衝突

所以由於耶律大石建國的地點就已經遠離金國力量所及,後期西征後其重心進一步向西遷移,這兩者之間其實是很難發生大規模衝突的。但金朝對西遼的戒心當然也不可能消除。公元1144年,金朝熙宗得知耶律大石在前一年去世之後,曾派特使粘割韓奴出使西遼勸降。他到達西遼之後,見到當時攝政的耶律大石的皇后蕭塔不煙。他不但不跪,還讓蕭塔不煙下馬接詔,結果被蕭塔不煙處死。

明朝人畫的西遼人形象

但隨著西遼統治不斷西移,其對東方漠北地區的控制也越來越弱。公元1175年,原來受其控制的乃蠻部首領撒裡雅派人與金朝聯繫說:

乞納大石所納牌印,受朝廷(金朝)牌印。

這意思就是西遼的官我們不當了,希望金朝朝廷給我們封個官,我們就效忠金朝了。之後乃蠻部就投靠了金朝,這也為後來西遼的滅亡打下了伏筆。但兩年之後,金熙宗派監察御史巡視邊界時,其隨行的幾個契丹官員還曾藉機叛變,投靠了西遼。到公元1185年,西遼又想借道西夏再次伐金,但後來不知為何也又作罷了,估計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東征的實力不足。

西遼雖然身處中亞,但漢化程度仍然比較高,此圖據稱是西遼發行的十貫紙幣,完全是中原王朝的風範


不久之後,蒙古各部開始崛起,金國應付蒙古已經吃力,也就更顧不上數千裡之外的西遼了。而西遼則更慘,在之前降金的乃蠻部被蒙古征服之後,其王子逃到西遼,竟然篡奪了西遼的皇位。公元1218年和1234年,西遼和金國分別被蒙古滅亡。


桃花石雜談


金國不是無動於衷,而是因為:

1、耶律大石所在的可敦城距離太遠,軍隊攻打非常困難;同樣,耶律大石想要攻打金國也非常困難——距離讓雙方都難以攻打對方;

2、金國和西遼彼此都有需要關注的臨近威脅。金國在1135年時有蒙古反叛和持續十幾年的南宋這一南一北的威脅。西遼有大食、東喀喇汗國等中亞政權的威脅和擴張需要。


金國和西遼之間的軍事行動

1、1124年,耶律大石以200鐵騎在可敦城召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個軍州和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裡、密兒紀、合主、烏古裡、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十八個部族進行會議,稱王。

2、1125年,耶律大石和白韃靼、西夏、北宋進來聯絡,以孤立金朝。1125年夏,西夏和耶律大石共同攻打山西(《金史 完顏希尹傳》。

3、1125年年末,耶律大石派使者到北宋的宋欽宗,建議共同夾擊金朝(三朝背盟彙編 卷58)。

4、1127年白韃靼因和耶律大石結盟,拒絕賣馬給金朝(建年以來系年要錄 卷181)。5、1129年,耶律大石奪取金朝的北方二營。

6、1130年金朝派遣耶律餘睹、石家奴等征討耶律大石,但因為北方部落不同意出兵而半途而止。當年天祚帝被金朝擒獲。

7、1131年春,金朝的完顏宗翰和耶律餘睹率領雲中、燕州、靈州的金、漢合計1萬軍攻打耶律大石的根據地可敦城,但由於距離太遠而失敗。

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正式稱菊兒汗,漢號為天佑皇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國。

從此之後,金朝和西遼再無交戰記錄。

總的來說,金國無力控制北方蒙古草原,是金朝沒有攻打西遼的根本原因。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這個問題很簡單,金國對耶律大石的關注度是伴隨著雙方距離的越來越遠而越來越少的。

耶律大石最初是在蒙古高原上的可敦城積攢力量,圖謀復國大業。而可敦城位於今天蒙古國土拉河西岸的巴彥諾爾縣附近,



被契丹征服後就成為了遼朝在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這個時候大約是1124年10月,耶律大石的部隊此時就在金朝側翼。金朝的邊境將領上報給金太宗這樣一封信——
(即西北路招討司的駐地)

近日,遼朝詳穩撻不野前來投奔,據他彙報,耶律大石自稱為王,設置南北面官署,擁有戰馬萬匹和很多牲畜,請陛下決策,是否要趁其未穩,發兵進攻。

金人當時的第一要務是要捉住到處亂竄的耶律延禧,同時也擔心跨過荒漠去實施遠征會顧此失彼,於是決定先不進攻耶律大石,但要緊盯著其動向。而且,金太宗不像金太祖,太宗他這人對宋金加盟中宋軍基本沒出啥力是非常不滿的,而且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發現——

當耶律延禧1125年被捉住後,金人馬不停滴地開始進攻宋朝,所以說,金人此時對於耶律大石是覺得進攻他得不償失,他們得為了之後進攻宋朝做準備。

到了宋金大戰時的1126年,駐紮在陝西府州的將領折可求曾經上表給宋欽宗,指明瞭耶律大石在蒙古高原招兵買馬,意圖復國之事,宋人本來因此想和耶律大石結盟,可惜信使在路上被金人捉住了,這件事讓金人更加警惕了。

第一次進攻汴梁失敗後,斡離不曾經提議讓粘罕放棄攻打太原,和自己合兵一處南下攻宋。粘罕拒絕了,並且說道——“耶律大石割據西北,聯絡西夏,我如果現在放棄山西,說不定他就會趁虛而來。”最終在攻克太原,徹底堵住了任何勢力從西救助宋人的可能後,金人才合併進攻汴梁。

在宋金戰爭高潮期間,即南宋抗金,耶律大石趁機襲擾金人的西北邊境,直到1130年,金朝才最終能騰出手來了。

第一次西征金朝本來想的策略是派出一小支部隊招募草原民族,借力打力,可惜沒能成功。而至此時,耶律大石也終於意識到可敦城終究不是安身之處,發動了蕩氣迴腸的西征。

高昌回鶻的國王畢勒哥知道金朝正在追捕耶律大石後,便將耶律大石留在高昌城中的將領如撒八,突迭捉住送給了金人,金人同時決定趁耶律大石不在可敦城的機會,再次進攻。

由於長途跋涉後,加上經過的都是廖無人煙的荒漠,所以金軍到達可敦城周邊時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被守將耶律佛頂殺的大敗。

到了西遼正式建立後,耶律大石曾經派遣蕭斡裡刺東征復國,但一路上都沒遇到金軍的影子,反而補給損失大半,最終撤了回來。

耶律大石死後,那些在中亞享有榮華富貴的契丹貴族子弟誰還記得東征復國的偉大使命,況且金朝的統治力量也沒有越過蒙古高原直接和西遼接壤,於是,兩個仇敵的印象和聯繫就越來越淡了。


大唐安西節度使


因為此時的西遼地處偏遠的西部,中間被沙漠戈壁所隔絕,當時耶律大石帶著遼國殘餘的幾百騎兵,跨過沙漠,來到今天的新疆中亞一帶,建立西遼。中間與金朝相隔著蒙古與西夏,由於路途遙遠,對金朝完全夠不成威脅,所以金朝就基本放棄繼續剿滅遼國殘部。此前耶律大石在建立西遼幾年後,國力大增,並親自帶領十萬兵馬東還,想恢復故國,可以由於茫茫沙漠阻隔,途中死者不計其數,最後不得不放棄放屁遠征,這也說明了當時西遼與金的路途相距遙遠艱難。



新姿態君



耶律大石建立西遼時,金國並沒有無動於衷。金國對這個由契丹建立的國家非常在意。並且西遼一直派間諜前往金國,煽動金境內的契丹族造反,所以金也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心頭大患。但是金為何遲遲沒有動手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國距離西遼路途的遙遠。


契丹與西遼之間橫亙著蒙古戈壁,達數千公里,而當時北宋還在,金國在消滅遼國以後,就要處理與北宋之間的問題,這樣就無暇顧及西遼,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試圖進攻金國,遭遇失敗。讓金國重視了西遼存在。於是派兵試探性地進攻西遼佔據的可敦城,大約是公元1131年,金軍約10000人由耶律餘睹率領進攻西遼的前沿堡壘可敦城,這個可敦城在現在蒙古境內,是西遼離金國最近的城市,也是耶律大石建立西遼的出發點,位置很重要,但是這個位置與金國相距超過1000公里,並且沿途荒涼沒有糧草的供應,並且接近可敦城時有沙漠的阻擋,最終金軍的進攻遭到失敗。


4年以後金國又再一次發兵進攻可敦城,這次金國事先有準備,隨軍攜帶大量的糧草。但是事先行動被西遼偵察得知,在沙漠中設伏,重創金軍,並且燒燬金軍的糧草使其糧草斷絕,隨後,又用契丹語呼喚金軍中的契丹士兵,使其叛變轉而進攻金軍軍官,在契丹士兵與西遼的聯手下終於擊敗了金軍的大隊進攻。這一戰讓金國元氣大傷,20多年沒有進攻西遼,到了1156年,金國準備徹底解決西遼問題,採取步步為營的辦法進攻可敦城,到了1157年終於攻佔可敦城。但從可敦再到西遼也有上千公里,金國畏懼路途遙遠,最終決定毀城撤軍。從此西遼與金國再無戰爭。


橋本看日本


無能為力了!無奈而已!


財源滾滾來167098318


內心寵寵欲動,但是不敢輕易動手


陽光沐浴大道


我以個人想法發表下,我也不知道對不對,首先金國在那個時期面對的對手比較多,耶律大石打到現在伊拉克巴格達這邊了,戰線太長,根本無心去打了


zackZhang


鞭長莫及,有一個屬國西夏在那呢可以擋住侵擾,長途跋涉行軍千里得不償失。再說一群大遼殘兵也沒有多少油水可撈,金國皇弟把戰略重點轉移到攻宋上來。自然也就對大石不太關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