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10月29日,一段“江西新餘一少年將身體伸出轎車天窗撞限高槓身亡”的視頻引發關注。孩子貪玩把身子伸出天窗,撞桿直接導致死亡,年僅13歲。

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事件讓人痛心,也發人深省。

13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不懂交通規則,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意識。大人可能勸了,制止了,卻沒能防住意外的發生。

壹-“愛”和“規則”要拎得清

莫言說:“父母僅僅會愛並不及格,因為母雞也會愛,何況是真摯的愛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須接受訓練,具有相當的質量才行。”

《規矩與愛》一書中寫到:“如果你不給孩子做規矩,孩子就要給你和社會做規矩!”

孩子的分辨能力、認知水平還不成熟,父母肩負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青春期是叛逆期,也是家庭教育中的矛盾高發期。孩子的核心問題在於理想與現實、成熟與幼稚、獨立與依賴、自制與放縱等方面,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人選是父親。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認為,對於12歲至18歲的孩子,父親的教育最重要。

1.爸爸要平衡好民主和權威的關係,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培養其對規矩的敬畏之心。

當孩子犯錯時,不能因為孩子哭鬧撒潑而無奈而過,而是要讓孩子承擔行為的後果。

在安全、道德、法律等重要問題面前,家長一定要有“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輕重。

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2.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是高情商的基礎,對孩子的鼓勵和批評要具體客觀,不可隨意糊弄。

要讓孩子學會剋制情緒,抵禦各種誘惑,規矩和愛齊頭並進才能達到完美效果!

貳-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為什麼你說的道理孩子都懂,但就是不肯合作?

在平時的生活中,當孩子不配合時,父母不管是一味講道理碎碎念,還是直接來硬的逼迫就範,都屬於指責的表達方式,是把孩子放到“壞角色”上。

沒有人願意感覺自己是“壞角色”,一旦意識到自己被他人指責,一個人的下意識反應是“防禦”。

而如果父母懂得和孩子平等交流,採用“表達需求—鼓勵合作”方式,就會讓孩子處在“好角色“的位置上。

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孩子會因為獲得鼓勵,而產生內驅力。長此以往,會培養起孩子戰勝困難的“高自尊”。

心理學研究發現,穩定的高自尊者會把好結果歸因於自我,把壞結果歸因於偶然,這樣能在順境中更容易持續,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叄-要求孩子做的事,父母也要做到

孩子從出生起就受到家庭的種種影響,孩子的行為是家長教育產生的結果。

比如爸爸回到家葛優躺玩手機,卻要求孩子認真學習,說孩子懶不做家務。從孩子的內心出發會覺得這是不平等的,甚至產生牴觸情緒。

真正厲害的父母,用3個錦囊教孩子“懂規矩、知輕重”!

因為好的學習氛圍都是一個家庭共同營造出來的,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也是在觀察爸爸、媽媽對家庭的付出而產生的。

爸爸是帶領孩子走向社會的人,和孩子一起外出時,你的行為就是孩子的表率。

要求車上所有人繫上安全帶後才開車,而不是隻在有監控的時候才提醒孩子繫上;過馬路時遵守交通秩序,而不是為了趕一兩分鐘帶著孩子闖紅燈。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劃重點

現象解析

◆父母因愛失規則,孩子分不清輕重

◆父母愛指責,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父母忽視自身的表率作用

家長應對

◆“愛”和“規則”要拎得清

◆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

◆要求孩子做的事,父母也要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