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乌克兰在刻赤海峡敢于挑衅俄罗斯呢?

幸福地带2


11月25日,俄罗斯边防局扣留了试图穿越刻赤海峡的乌克兰三艘舰船,在扣留乌克兰的舰船时,俄罗斯动用了武器。

刻赤海峡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塔曼半岛之间,是通往亚述海和黑海的唯一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在原苏联一国框架下,美苏争霸时期,刻赤海峡特殊优越的战略位置,为苏联立下汗马功劳。苏联解体后,苏联和乌克兰分家,刻赤海峡的主权归宿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刻赤海峡的战略位置成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必争之地,谁控制了刻赤海峡谁就掐住了谁的咽喉,谁都有输不起的压力。

在亲俄的亚鲁科维奇执政时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刻赤海峡的边界争议一度得到缓解,两国协议共同拥有刻赤海峡,两国的关系也得到了修复。

然而自乌克兰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发生了颜色革命,导致亚鲁科维奇下台逃亡莫斯科,乌克兰新的政府上台完全倒向了以美国为首的阵营,成为反俄前线,俄罗斯的安全受到挑战,战略空间受到压缩。

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苏联时期,当时苏联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自然克里米亚就完全控制在俄罗斯手中,再加上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的分裂政府,俄乌两国的矛盾越积越深,从冷对抗逐步走向今天的热对抗,形同水火不容。

在整个事件背后明显看到有美国等国的影子,颜色革命是美国干涉打压他国惯用手段。面对潜在对手核武器大国俄罗斯,美国除了经济制裁根本无牌可打,虽然对俄罗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却有无能为力,经济制裁没有中国的支持,根本无法对俄罗斯伤筋动骨,而中俄友好关系彼此的信任让美国又无从见缝插针。

乌克兰自然成了美国最佳选择。

乌克兰和俄罗斯对抗实力悬殊,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为了对抗俄罗斯必须引进外力,处心积虑一心想瓦解俄罗斯的美国自然成为乌克兰政治精英的寻求的盟友,共同的敌人让两国一拍即合。

刻赤海峡事件从目前进展公布的信息来看,一是有可能是乌克兰面临选举,有人为了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将民众的目光引向主权执政,利用悲情对俄罗斯的仇恨操作爱国主义,有利于自己的选情。二就是利用刻赤海峡事件引起国际的关注,将美国等国拖进来和乌克兰绑在一起对抗俄罗斯。

问题是美国真敢为乌克兰同核大国俄罗斯开战?

有一点是肯定乌克兰是唯一的输家。

结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闲云爱野鹤


毫无疑问,乌克兰敢于在刻赤海峡挑衅俄罗斯,其原因自然是在于背后有美国的支持,甚至是由美国策划的。所以,才能够这么明目张胆的敢于挑衅俄罗斯。


大家都知道乌克兰的国内非常的混乱,实际上现在乌克兰处于崩溃的边缘,尽管乌克兰并不会承认他们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乌克兰。而乌克兰的东部有许多的亲俄势力,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都希望能够独立建国,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国,而这些就是在分裂乌克兰。而在这上面乌克兰认为都是由俄罗斯支持造成的。所以,乌克兰对俄罗斯有着巨大的深仇大恨。


况且,俄罗斯还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从这上面来说,乌克兰对俄罗斯更是感到不满。乌克兰国内的混乱,有很大程度上是认为有俄罗斯支持的。所以,俄罗斯成为了乌克兰最大的敌人。但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不是一个等量级,乌克兰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国家整体都要比俄罗斯差很多.。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虽然说现在没有了苏联时期的雄风。但是,现在的俄罗斯仍然可以叫板美国和美国进行对抗,相比之下,乌克兰就差远了。乌克兰不可能,而且是完全没有能力和俄罗斯进行对抗。所以,他有哪里有能力敢去挑衅俄罗斯呢?


但是,乌克兰还是敢于挑衅俄罗斯了,其原因就在于,乌克兰的背后有美国的影子。所以,乌克兰才敢于挑衅俄罗斯,才敢于跟俄罗斯找茬儿,让俄罗斯来应付这样的事情。否则,乌克兰是不敢去挑衅俄罗斯的。到目前为止,乌克兰的国内问题矛盾重重,都难以解决,更没有精力去挑衅俄罗斯。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乌克兰敢于挑衅俄罗斯的力量,就在于背后有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支持。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看到北约军演的阵势,乌克兰便蠢蠢欲动,尝试着多次挑动俄罗斯的“神经”。在北约三叉戟军演如火如荼的时候,乌克兰于11月2日在克里米亚边境和黑海公海也举行了实战军演,并关闭乌克兰上空。俄罗斯回应,乌克兰军演不构成威胁。同时,在11月15日,乌克兰扣留了俄罗斯15艘商船。俄罗斯也只是要求乌克兰释放扣留船只,并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乌克兰便有了足够的底气,为了达到大选和阻止特朗普在G20峰会上与普京会面与乌克兰不利,便采取了使用军舰对俄罗斯进行了进一步挑衅,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重点是北约,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施压。


乌克兰断定,俄罗斯不敢发动战争。从刻赤海峡事件后,波罗申科马上宣布乌克兰进入紧张状态来看,乌克兰挑衅俄罗斯是有预谋的(被俄罗斯扣留的乌克兰士兵承认是挑衅)。在乌克兰看来,如果克里米亚大桥贯通,俄罗斯可以随时随地封锁刻赤海峡,这样就堵死了亚速海乌克兰港所有出海的船只。事实上,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全面封锁了刻赤海峡。乌克兰认为,在刻赤海峡挑起事端,俄罗斯也不敢打乌克兰。然后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最终达到刻赤海峡共管的目的。


事实上,俄罗斯敢打吗?
无论是大打和小打,都不是普京的选项。上文提到北约三叉载军演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冲突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的表态,美英法德和北约以及联合国,都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美欧之间本来已有分裂之势,在这起事件中又站在了一起针对俄罗斯。乌克兰的又一个目的达到了;二、俄罗斯想通过安理会对刻赤海峡予以肯定被拒绝。安理会欧盟国家和联合国政治事务副秘书长迪卡洛,要求俄罗斯释放扣留的乌克兰船只并允许其通过刻赤海峡。
这就说明俄罗斯的行动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反对;三、爱沙尼亚、奥地利、波兰和荷兰要求制裁俄罗斯,标志着欧盟不只是英法德,而是大多数国家反对,况且爱沙尼亚控制着波罗的海出海口。欧盟国家诉求不同,在针对乌克兰问题上空前地站在了一起:四,默克尔和埃尔多安要在G20峰会上讨论此事,充当“中间人”进行调停。北约盟友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参与进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关乎着叙利亚问题和土耳其海峡问题,普京的压力越来越大;五,美国借此机会对外声称,要在乌克兰建立军事基地;六,特朗普取消了在G20峰会上与普京的会面。
这就仅仅是在刻赤海峡俄乌之间谈不上战争的小小冲突,居然把事件扩展到这么大的影响,这仗俄罗斯还怎么打?或许这就是乌克兰敢挑衅俄罗斯的原因。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阅读和点评。


适情雅趣


乌克兰遇事就向西方尤其是美国求援的做法,有点象小孩子,在外面惹事生非后就向大人们求救,有点搬后台仗势压人的味道,或者说,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把事情闹大,只要事情闹的足够大,天塌下来有大个顶着。本来涉事双方可以协调解决的小问题,或忍一忍就过去的事,由于外部因素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乌克兰这种做事心理比较阴暗,唯恐刻赤海峡不够乱,还请求西方派兵驻进,估且不说这种幼维单纯的想法能否变现,单就引狼入室的的错误做法令人不齿,把刻赤海峡搞乱,再次点燃克里米亚半岛战火,对乌克兰自身有啥好处?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亏他波罗申科能想得出;为选举连任一己私利将国家置于危险境地,这究竟是爱国还是卖国?似乌克兰这种小孩式做派,在俄罗斯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又较上劲了,乌克兰敢挑衅滋事,就铁定收拾你乌克兰了,怎么着!这既是普京的一以惯之的性格使然,也在“特普会”之前展示俄罗斯的实力,为自己争取筹码。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乌克兰之所以敢于挑衅北极熊俄罗斯,几斤几两自己也掂得住,关键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乌克兰憋了四年之久的恶气要发泄。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俄乌军队首次爆发面对面冲突。之后,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乌克兰既赔夫人又折兵,西方国家除了经济制裁俄罗斯,也干瞪眼没办法。由此,俄自然认为本属国际水道的刻赤海峡已经是俄罗斯领土了,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能说得通。2018年5月俄开通的连接塔曼半岛与克里米半岛的大桥,开始检查往来的商船,这对于乌克兰来说,占领克里米亚在前,封锁刻赤水道在后,等于掐住了乌克兰的咽喉与命脉。新仇加旧恨,这口恶气实在憋不住了,就豁出去爆发了,至于结果,乌克兰有预想,本意是与其忍辱,还不如发泄闹大。



另一方面是乌克兰精心选择了有利时机。

乌俄双方的冲突是迟早要爆发的,问题只在于时间节点。普京与特朗普即将在G20峰会上举行会晤,在此前5天发生刻赤海峡事件,时间与发酵太恰到好处了。乌克兰也担心特朗普善变的个性,尤其吸取克里米亚半岛的教训,乌克兰要在G20峰会前刷一把大大的存在感,让全世界瞩目,使其象楔子一样钉住特朗普,让他再变卦也难;另外,乌克兰明年3月将举行大选,据称波罗申科连任前景不妙。因此需要闹出点动静转移国民的视线,仇敌俄罗斯当然是最好的靶子,是最好的煽动情结的对象。虽然时间选择有点早,但天时地利人和十全十美的事难以叠加在一起,波罗申科的本意是,找个由头能推迟大选是最好不过。


书中有毒


这个提问用词不当啊,什么叫挑衅?刻赤海峡是俄罗斯的吗?抢了人家的克里米亚又堵人家的路,亚速海还有人家乌克兰的海岸线呢,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这倒好,得了便宜还卖乖,还要到联合国去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说乌克兰挑衅,幸亏绝大多数国家不像我们有些是非不分丧失做人底线的同胞那样,俄罗斯那个提案根本没有表决的机会,受到了普遍冷遇并遭到了安理会副主席的严厉警告,结结实实的碰了一鼻子灰👃


天佑我中华7790127


对于以上的问题,是挑衅还是单一偶发事件,目前还是各说各话。

25号,俄罗斯在刻赤海峡用武力扣押了乌克兰船只,导致(乌克兰说6人,俄罗斯说3人)受伤。

26号,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要求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昂斯基表示,25号事发当天,乌克兰海军三艘船只非法穿越了俄罗斯海上边界。俄罗斯边防局对其提醒,乌方未予理睬。他说,对于乌方的行为是对俄罗斯主权的侵犯,俄罗斯不得不采取武力和专业的应对。


波利昂斯基还说,乌克兰方面有意策划了这次事件,目的是为现任总统季莫申科赢得支持率,为明年的大选造势。

对于俄罗斯方面的指责,乌克兰常驻联合国代表予以否认。他表示俄方扣留乌克兰船只的行为,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俄方对事件的陈述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是为了把责任都推给乌克兰,是有意的在操纵事实。

对于各方说辞,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副秘书长迪卡洛在会议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扣留乌克兰海军船只后,俄罗斯也及时公布了对船员的询问画面和船上搭载的武器。

如果为了大选挑衅俄罗斯,在这个时候也不适合,毕竟距离大选还有四个月左右。现在制造了民意的热度,到大选时,热度已经退去了,时机不成熟。

如果真是挑衅,那就是为了引起西方对乌克兰的关注,给俄罗斯施压。


LL弯弯



11月25日,乌克兰海军在刻赤海峡向俄罗斯挑衅,导致三艘军舰被扣,24名军人被俄方扣押审讯,作为总统的波罗申科,事前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样做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是波罗申科自己,目的无疑是迎合乌克兰国内反俄势力,挑动俄、乌之间紧张情绪,增加政府号召力,以此博得支持率,为明年竞选总统做准备。他之所以敢命令海军这样做,背后应该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1.波罗申科在2014年当选乌克兰总统以后,领导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社会,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为最大靠山,他认为,乌克兰做出任何挑衅俄罗斯的行为,无论对与错,是否占领道义,都会得到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支持,这种心理,应该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

(果不其然,事件发生后,英美两国高层都发声支持乌克兰,美国政府甚至派出飞机给波罗申科打气)


2.波罗申科判断,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没有勇气和西方支持的乌克兰发生战争。在叙利亚,俄罗斯已经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不会再与乌克兰发生大的军事冲突来分散精力,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也不允许这样做。

普京2018年再次当选总统后,把主要的目标放在发展国民经济上来,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岛屿问题,是为了经济,和德国首相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缓和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也是为了经济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交火事件,在美国政府领导下,法德日可能都会谴责俄罗斯的做法甚至再次提出贸易制裁,那么普京前期所做的努力,等于全都付之东流。


3.乌克兰敢于在刻赤海峡挑衅俄罗斯,也是看准了在这个地方。在海上,俄罗斯搞不出的军事动作,说到底,这种军舰挑衅行为也是事先周密策划的结果,如果乌克兰不计后果,真打算与俄罗斯搞一场军事冲突,完全可以在陆地上,因为大炮一响有士兵流血牺牲,那就真是覆水难收,战争不可避免。但是,从事态发展来看,乌克兰显然也不想两国打仗,只想把挑衅行为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毕竟战火一开,乌克兰只能吃亏到底,占不到任何便宜,这一点他很清楚!所以这种挑衅行为,也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为了挑衅而挑衅,是为了博眼球、达到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

4.退一步讲,即使俄罗斯真的开炮击沉这三艘军舰,乌克兰也不会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反击,只会极力渲染丑化北极熊的军事霸道,在西方国家面前痛哭流涕,乞求同情,失去三艘小吨位的军舰和二十多名军人,与东部几个州比较,更是小事一桩,如果因此能够获得外部大批军事援助,甚至美军进驻乌克兰,那才是一个大胜利。


这些,应该就是乌克兰敢于在刻赤海峡与俄罗斯军队搞摩擦的主要原因!


梦里青山1


先来一张关于刻赤海峡的地图

这张地图简单明了,亚速海虽然称作是海,但是它仅仅是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邻,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咸水湖,苏联时代,亚速海被苏联领土包围,没有任何争议的成为苏联的内海,苏联解体后,亚速海西北是乌克兰本土,西南是克里米亚、东部则是俄罗斯领土,而俄罗斯与乌克兰关于亚速海的分割管辖一直就存在着争议,刻赤海峡全长仅41公里,最窄处仅4公里,从苏联解体到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这一段时期内,俄罗斯船只通过刻赤海峡还需要向乌克兰缴纳费用。

2013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亲西方势力上台,为了避免乌克兰政局变化后的彻底失控,俄罗斯以所谓的克里米亚公投入俄的方式吞并了克里米亚,这样一来,刻赤海峡就完全纳入了俄罗斯管理,而在亚速海海域上,俄罗斯也占据了绝对优势。2014年年底为了巩固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修建刻赤海峡跨海大桥,将克里米亚直接与俄罗斯本土相连,并直接锁死了亚速海的出口。

历时将近4年刻赤海峡大桥2018年才通车

其实对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修建刻赤海峡大桥等这样的一波操作,乌克兰虽然有所反应但是并不激烈,一般情况下领土被别国占领,怎么也会有所反应,但是乌克兰的嘴炮厉害,但是实际上没有对于克里米亚半岛和刻赤海峡大桥等俄罗斯举动进行说明实质性的反应,除了推出了独联体,并要求加入北约等等,其余就是应付乌克兰东部的内战了,但时让人很不理解的是同样是作为世界武器的出口大国,乌克兰自己的军队装备水平一般,战斗力也不很高,与顿巴斯等等乌克兰东部武装的内战,乌克兰并没有占到便宜,这里当然俄罗斯没少向乌克兰东部明里暗里的进行支援,但是也同样表明,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战斗民族同根同源,但是两国的战斗力水平差距确实很大。

乌克兰内战中被击毁的乌军装甲车

乌克兰的总统任期是五年,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是在2014年担任的乌克兰总统,2019年3月即将迎来了乌克兰新一轮的总统大选,而波罗申科执政的这四年多,除了彻底与俄罗斯关系搞僵,丢失了克里米亚半岛,丢掉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控制权等众多败笔之外,在民生也没有明显的改善,依靠乌克兰颜色革命上台波罗申科除了重新翻起了历史与现实中的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的民族矛盾,点燃了乌克兰西部的民族主义情绪之外,并没有给乌克兰人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

波罗申科4年执政生涯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这些不太好的表现,并不能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中给波罗申科加分,所以面对着激烈而并不乐观的选情,那么再次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制造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的对立,巩固自己先前的票仓,无疑是波罗申科选举团队所认为的最佳选择。

于是深知俄罗斯人一贯做法的乌克兰,用一些过时的军舰,以进入亚速海为名,强行通过俄罗斯控制刻赤海峡,目的就是激起俄罗斯人激烈反应,然后进一步鼓动本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事实果然如同乌克兰人预料的那样,乌克兰军舰入境,俄罗斯人撞船、开火、扣船,如同流程般的反应,而同时乌克兰国内的民族分子立即向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馆进行冲击,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再度高涨.....

俄乌刻赤海峡争端事件后,乌克兰民众袭击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馆

美国和西方当然会支持乌克兰,因为乌克兰为了亲西方拿出了“退出独联体、丢失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东部陷入内战”等投名状,而美国和西方仅仅对俄罗斯进行所谓的制裁,对乌克兰进行雷声大雨点小的声援。因为这对于美国和西方并不损失什么,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则会更加的声名狼藉,影响力和经济也受到影响。

而在此形势之下,俄罗斯明知道刻赤海峡事件仅仅乌克兰政治人物为了选票策划的一个圈套,但是也必须强硬,因为俄罗斯不能够失去克里米亚,否则俄罗斯的腹地就暴露给了西方,而且也已经为了克里米亚付出了经受了西方常年制裁,做出了巨大牺牲,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抗。

刻赤海峡明显政客为了选票操作的政治事件

从乌克兰颜色革命到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内战,乌克兰修建刻赤跨海大桥,再到此次乌克兰军舰冲卡等一系列事件,俄罗斯不是赢家,虽然俄罗斯占领乌克兰,但是俄罗斯无论在斯拉夫兄弟中还是在世界舆论中都是声名狼藉,为此俄罗斯还受到西方制裁,势力严重受损;乌克兰当然更不是赢家,国内战火不断,普通民众死伤惨重,丢失领土克里米亚,国内民生更受到严重影响。欧盟似乎也不是赢家,他们虽然制裁了俄罗斯,但是他们都要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而制裁无疑推动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而赢家似乎只有美国,乌克兰的一系列事件,进一步把美国塑造成欧洲的救世主,只有靠近美国才能抵制俄罗斯的危险,而事实上美国似乎什么都没有损失。


所以对于乌克兰这样的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小国,固然要选边站队,但是做一个最优秀的墙头餐,左右摇摆才是对于本国国家利益和民众最有利的,比如东南亚的某小国,就是这样混的风生水起,但是那些无耻的政客们是并不在意国家利益和民众的损失的,他们最注重的仅仅是他们自己如何获取并巩固政治权力,所以他们就无休止的搞事情!


大东北的小豆包


乌克兰是美俄地缘政治角力的夾心饼,而且是那种过了保质期的夾心饼。它现在在美欧眼中,就只剩下剥弱和消耗俄罗斯经济和国力的棋子。

而乌克兰为向西方证明它还有用,就必须有所为,而东乌问题,克里米亚半岛问题,那此执政者己焦头烂额,无所作为,而乌克兰领导人大选也临近,波科罗夫要连任,他的政迹在那?

近期英国人高调宣布派军进入乌克兰,要知道,一旦俄乌开战,那此英军逃的比免子还快!问题是西方也包括英国早就有军事顾问在那里,英国如此做,无非是恶心俄罗斯。

打仗的事是还是乌克兰人,自己看着办,反正西方军人不会去送死!更怕死!

乌克兰如果真正想解决东乌问题,克里米亚半岛问题,就必须放低姿态与俄谈,别指望倒向美国能解决任何事!美国只把它当棋子,当一个制约俄罗斯的棋子,而俄乌邻里相争,西方得利!

乌克兰何去何从?我看是喝伏特加喝大了,未醉醒!


用户白洲浪平


敢于亮剑刻赤海峡,本是鸡蛋碰石头,但有西方做后台,因此雄心勃勃,拿国家的命运赌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