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40年前的老照片,了解当时南京大学的科研活力


上世纪70年代末,南京大学的老师们在努力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著名地质学家、地质系主任徐克勤教授很早就重视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为寻找富铁和富铜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有效的找矿方法。这是徐克勤教授与青年教师在野外观察岩石。

著名无机化学家、化学系主任戴安邦教授,在无机、胶体和络合物化学方面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他指导的《硅酸的聚合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以及《铬的多核络合物的研究》,均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这是他在指导师生进行科研工作。

著名天文学家、天文系主任戴文赛教授,长期从事天体物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在太阳系起源和恒星、星系的演化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对太阳系起源的总看法。他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了《天体演化》专著。这是戴文赛教授和其他教师讨论晚期恒星的演化问题。


生物系长期从事海滩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该系的仲崇信教授进行的大米草引进利用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对保滩护岸,促淤造陆和改良盐碱地起了良好作用,促进了沿海农业和副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仲崇信教授在海滩观察大米草的生长情况。

这是南京大学物理系声学研究所的教师和同学,在消声室里进行自由声场传声器互易校准的研究工作。

这是化学系教师在做生产化肥用的新型C9-2中温变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测定。

中年教师王富葆,曾四次参加青藏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历史的自然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是他在整理从西藏搜集到的标本。

这是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最优化科研小组的教师与734厂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均衡网络最优设计的研究工作。

南京大学文科各系各专业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比如:孙叔平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稿》的写作,韩儒林教授从事《元史纲要》的写作。此外,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太平天国革命史、外国文学、非洲经济地理等项目研究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是历史系教师在讨论韩儒林教授的专著《元史纲要》。

1978年5月,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发表的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推动了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是当年哲学系和经济系联合举办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座谈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