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3人榮登11月“中國好人榜” 南寧市郭遷思上榜

中央文明辦2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舉辦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併發布11月“中國好人榜”。經廣大網友點贊評議,104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其中,南寧市郭遷思當選見義勇為中國好人、賀州市盤月珍當選助人為樂中國好人、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曾湘毅當選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人物故事:

郭遷思,60歲,廣西南寧市桂雅路天昌東盟中央城小區居民,是一名退休護士。看到小區游泳池兩小孩溺水,危急關頭她毫不猶豫進行施救,成功救活溺水兒童,盡顯醫者本色,贏得了大家的讚賞。

2018年7月15日下午5時30分左右,家住南寧市東盟中央城A區的郭遷思帶著兩個外孫來到小區游泳池游泳,突然聽到有人喊“有人溺水啦!”

郭遷思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循聲望去,看到有人相繼從游泳池裡抱起兩個小孩。這兩個小孩已不能動彈,在場的眾人頓時亂成一團。這時見一名男子將其中一個小男孩抱趴在自己的手臂上,不停用手拍其後背。郭遷思毫不猶豫丟掉手裡的外孫游泳記錄卡和房門鑰匙,叫男子“把他(小男孩)放到地上來施救”。

當時,小男孩已沒有了呼吸。郭遷思跪在地上,直接用手托起小男孩的下巴,口對口吹氣,並進行胸外按壓30次。第一次,小男孩還沒有反應。郭遷思又進行兩次口對口吹氣之後,再一次進行胸外按 壓。這一回,按壓還沒到30次,小男孩嘴裡噴出水來,接著“哇”的一聲哭了。

小男孩救活過來了,郭遷思站起來想緩一口氣,卻見身後的地上還躺著一名小女孩,幾個人正在對其進行施救。此時,小女孩的鼻子和嘴巴都在冒著水泡,牙關緊閉,沒有任何反應。

“鼻子和嘴巴冒泡,說明肺已收縮,只有出氣沒有進氣。”郭遷思後來說,溺水後最佳搶救時間為5分鐘,但從搶救小男孩到發現小女孩,她不記得過了多少時間。那一刻,她的腦海裡只想著“一定要救活”“分秒必爭”。

郭遷思再次跪在地上,直接用嘴吸出小女孩口鼻中的分泌物,幫助小女孩疏通氣道,而後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次數還不到30次,小女孩嘴裡就噴出水來。接著,小女孩“哇”的一聲,翻身痛哭起來。

兩個小孩都救活過來了,郭遷思已是精疲力盡,癱坐在地。短短2分多鐘,郭遷思就成功將兩個小生命從死神手裡搶回來,在場人員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在施救期間,有一名中年婦女在一旁放聲大哭說,“這是我的一對兒女……”兩個小孩的意識慢慢恢復後,大人帶著他們立即趕往醫院檢查。

郭遷思的義舉,當天就被在場的小區業主發送到微信朋友圈,“遷思了不起,向你致敬。”“郭遷思不愧是一名具有豐富經驗、最美的白衣天使,我們向您學習,我們向您致敬”。朋友圈裡好評如潮。隨後廣西電視臺進行專題採訪,中國文明網、搜狐、新浪、網易、新華網等全國各地媒體紛紛轉載報道。

救人事件後,有親戚朋友帶著疑問問郭遷思:“如果當時救不活兩個兒童,你想過要面臨的是什麼嗎?”郭遷思說,面對兩個幼小的生命,自己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出於職業本能使然,根本容不得她多想,在拯救生命的危急時刻更容不得她有半點遲疑,腦海中展現的只有三十多年來每次醫院考試時的急救知識技巧。她還說,“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一輩子的事情。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我會責無旁貸”。

郭遷思並非首次救人,退休並沒有放棄對歌唱的熱愛,在宜州居住的時候曾是廣西宜州市劉三姐合唱團的一員,三年前來到南寧之後加入了廣西金花茶藝術團,經常隨團到各地演出,到處都留下了她美麗的身影,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獎項。今年6月28日,郭遷思隨廣西金花茶藝術團去往內蒙古參加第六屆內蒙古合唱藝術節,在北京乘坐火車返回南寧的路途中,18號車廂有一名年齡20多歲的男乘客突發疾 病。郭遷思隨同隊醫在聽到列車廣播後,立即從自己的車廂趕去施救,經過醫護人員初步檢查,該男子手腳冰冷,血壓偏低,胃部疼痛,是低血糖引起的急性腸胃炎。郭遷思立即讓旁邊乘客拿來毛巾,讓 列車員去餐車拿糖水,讓隊醫拿了胃藥給男乘客,敷過毛巾,喝了糖水,吃了胃藥後,男乘客的病情得到了緩解。面對感謝和點贊,郭遷思只是說:“這只是我的職業本能,不足掛齒。”

同樣是今年6月下旬某一天,郭遷思外出時,剛好在小區附近遇到了很多年以前救助過的一名婦女,雖然當時只是給了這名婦女一個雞蛋、一碗糖水,但是那一刻的感激之情和雞蛋糖水的味道,這名婦女一直銘記至今。記得那是在二十八年前,一名來自宜州市某糖廠的產婦由於破水早產被緊急送來醫院,身上什麼東西都沒帶,剛生產完沒有食物補充體能,郭遷思毫不猶豫將自己的雞蛋給了那名產婦, 並讓醫院護工煮糖水給產婦,及時補充了產婦的體能。郭遷思說,當時看到那名產婦體能損耗過多,根本也沒多想就把自己僅有的雞蛋給予了她,自己所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小事。

郭遷思只是一名平凡的醫務工作者,在三十三年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對病人、同事、親戚、朋友都是一副熱心腸。身邊的人有什麼頭痛腦熱或者小傷小痛,她都是熱心幫忙。以前醫院裡醫生和護士都比較少,上班經常都不能準時下班,幫同事頂班,做些分外的工作她是一點怨言都沒有,從來都是急病人之所急,她說:“一切都是為了救死扶傷,我只是做了分內的事,不值一提。”

救死扶傷,這是每一名醫護人員的職業本能所在。郭遷思將這種精神紮根心底,用一言一行踐行著救死扶傷的精神,體現在小事情表現出來的樂於助人、危急時刻表現出來的見義勇為。她是所有人的榜樣,向社會傳播了一種積極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