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经过实践之后认可的真理?

红火风骚小男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最初来源

这是我高中时从一个女同学口中听到的,它不是真理,应该说是待人处事需要有的一种思维方式。

当时班里一个比较淘的A同学经常欺负同寝室的B同学,B同学看起来老实巴交,家境也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觉得他挺可怜的。但很奇怪的是B同学还是一直上赶着跟A同学一块玩,好像A同学从来没有欺负过他一样。

有一天听说A同学在宿舍里把B痛打了一顿,B半夜起来往A的牙刷缸里撒尿,第二天自然又被打了一顿,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事。我们排队吃饭的时候我跟前面的女同学说起这事,还说B同学真TM可怜,然后那女同学直接说了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当时就愣住了,看人还能这样看?后来一想确实是这样,B同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也可以离A远远的,但他从没有这样做,哪怕是这事发生后,他还是一如既往。

不断验证

后来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可怜的人我总是想起这句话,几乎都能从这些可怜之人身上找到可恨之处。

大学一个女同学谈了一个男朋友,不算特别的渣男,但也是那种不求上进,扶不起的阿斗的类型的,和女生的优秀、上进形成鲜明对比,一次一次的把女生惹哭,又死皮赖脸的哄好。明显理想和生活态度不一样的两个人,女生却总狠不下心分手,每次都以男生对自己挺好的为由说服自己。

不只是我身边发生的事,很多网络上流传的事,朋友跟我讲述的事,也都多多少少印证了这个观点。或者说我总是有意识的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适用边界

但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之前让人震惊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中受害者家庭非常可怜,而且从公开报道来看他们并不是对保姆不好而导致的保姆积怨已久,而是保姆本人的问题。


这个时候再强行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解释是很混蛋的。同样道理那些遭遇天灾的人们他们所遭遇的不幸和他们本身的为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此我也渐渐发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有适用边界的,一味的用这个理论去解释所有事情就成了另外一个极端。

正如我开头所说,这不是一个真理,只是一种思考方式,它可以让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我们也需知它是有适用边界的。

很多“真理”都是如此。


有用就好(youyong-jiuhao) 写点对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有用的东西,刚刚起步,欢迎关注。


有用就好记得关注


渐渐年龄大了,也开始审视自身的不足和能力,才发现领导能到今天的位置,是真的有他的能力所在的,而自己当时对工作的认知和人家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后来毅然改变了自己,低下头,事业才渐渐有了起色!

通过这些,我总结出,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一定要谦虚,绝不能闷着头按自己的路子走,不然职业道路只会越走越窄!领导既然能做到领导,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这样想,你的职业道路就会越走越顺!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被帮助的人!
可以加关注交流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