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生活13年,跟隨一個個朝聖的家庭,創作“西藏人的肖像”


於小冬於1980到1984年,在魯迅美術學院學習國畫專業,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學習油畫,“一路摸索,算‘自學成才’。直到今天,我經常自嘲是國畫出身的業餘油畫家。”——目前在天津美術學院擔任油畫系教授的他這樣說。

1984 年畢業於魯美后,21歲的於小冬自願申請進藏工作,並在西藏大學藝術系任教至1997年,在西藏有13年的生活經歷。“因為看了陳丹青的《西藏組畫》,知道還有那樣一個地方和那樣一個質樸的民族”,他回憶當時的動機說。在內調天津後,他又多次返回西藏考察。2009年底,於小冬第四次前往夏魯寺研究寺中壁畫,在他心目中,夏魯寺與白居寺壁畫是體現繪畫藝術古典原則的例證。

於小冬以西藏人的肖像為主題,起始於1996年,也正是他決定內調的那一年。“在西藏的曰子不多了,我才發現我畫的西藏人物並不多,雖然西藏各處都跑遍了,但卻很少畫西藏”。他覺得,當時迴避西藏題材的原因,是“西藏題材太熱,有太多的人畫西藏了,我不想再去湊熱鬧”。但是在即將離開西藏時,他卻感到“以往題材選擇的失誤”,並意識到題材冷熱只是一個假問題,而重要的只是:是否畫好了它。


他認為“能直接表現西藏精神世界的是那兒的人們”,於是決定把西藏人的肖像做為自已的核心題材,並且採取了記者式的工作方式,進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曾經跟隨一個個朝聖的家庭,同他們住在一起,學習他們的方言,參與宗教活動,並且畫下這些家庭裡的老老少少。這段時間的積累,產生了《一家人》和《寧瑪派僧人貢布一家》等一批家庭群像和肖像作品。

他的觀念在今天看來,似乎顯得過於質樸簡單——因為這樣的觀念既能產生佳作、同時也會是庸作的藉口——他認為,這樣的作品“要以真實作為它的堅實支撐,在面對真實的時刻,想象力活起來。發掘一張張真實面孔的蘊含,發現表象背後的意味”。

於小冬認為,人們去西藏,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覺得“西藏是古代”。對於學院出身,“畫過中世紀的人”的中國畫家們來說,他們可以在西藏的僧人身上實踐一種正統的處理畫面質感的方式,那些手勢、道具、服裝等“古代特徵”,再加上所受到的視覺訓練,似乎中國畫家們都普遍善於發現其時空張力,“西藏突出的古代狀態,有一種和古人處在同時代的感受”,於小冬說。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