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手机用户67770870091


李鸿章、张之洞等作为晚清重臣,正所谓老成谋国。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入侵之际自不量力宣布对11国宣战,根本就不切实际。以至于李鸿章对此简单明了四个字“粤不奉诏”。慈禧太后无法调动李鸿章等人,主要还是晚清尤其甲午战败以后,清廷核心号召力已经极大削弱

即便是慈禧太后本人,其实对于向11国宣战心中也是不靠谱的,毕竟实力相差悬殊。而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并非突然有了骨气,而是有人在背后使坏——载漪


光绪帝孱弱同时有意重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原本的慈禧太后就有意废掉光绪帝载湉,改立载漪的儿子溥雋为新帝,并册立其为“大阿哥”。

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引起了列强不满与反对,所以不了了之。而儿子没做成皇帝的载漪,在慈禧太后身边挑拨离间,伪造了一份假照会,让慈禧太后误以为洋人要逼迫其交出权柄给光绪帝


晚清时代,让慈禧太后赔款,可以;让慈禧太后割地,可以;让慈禧太后交权,不行!当时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杀得洋人也是非常狼狈,慈禧太后态度暧昧,以为机会来了

而《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背负骂名的李鸿章被慈禧太后调离京城前往两广,变成粤督的李鸿章虽然看似被贬,却也乐得清闲。李鸿章等人老谋深算,看得出皇太后这么做的后果究竟如何,以卵击石无异于为他人陪葬。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非但没有奉诏,反而进行了著名的“东南互保”,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发动了悄无声息的政变——一旦慈禧太后玩火自焚被洋人所灭,那么东南诸省就会脱离清廷划清界限。

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铁路大臣盛宣怀等纷纷响应“东南互保”,称清廷皇族对列国宣战的被义和团所逼,所以要“矫诏、乱命”——一旦北京不保,拥立李鸿章为总统。这也是清朝重要的汉人实权派对抗满清的事件,虽说都是为了切身实际利益,但其历史作用是积极的。


澹奕




慈禧不是调不动李鸿章,是没办法调。

1900年5月,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为首的八国对中国发动战争。

1901年11月,李鸿章呜呼哀哉。

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要死的人了,你说说慈禧应该怎么调?让人抬着李鸿章上战场吗?李鸿章说话都不利索了,更不要说指挥作战了!估计只抬到半路,李鸿章便已经被折腾死了。此外,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早已经调任两广总督,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张之洞根本不会让李鸿章出手帮慈禧。李鸿章这辈子为慈禧操碎了心,李鸿章亦是慈禧的宠臣,在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逐渐淡出视野以后慈禧才开始寻找李鸿章的替代者,我认为这对“君臣”应当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的。

慈禧估计得哭瞎在李鸿章的床头:“老李呀,你不要离开我呀!没了你,我可怎么活呀!”




张之洞,慈禧是真的调不动!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列晚清四大中兴名臣,资历很深,威望很高。

在义和团爆发后,张之洞曾建议清政府镇压,但是被清政府无视了,而且义和团的运动口号是“扶清灭洋”,因此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也很暧昧。戊戌政变后,慈禧曾想废黜光绪,但是遭到洋人反对,慈禧因此记恨于洋人。当义和团逼近北京时,慈禧决定行“驱狼逐虎”之计,妄图借义和团的手教训洋人,并且,清政府同时向11国宣战,这是慈禧在对外问题上唯一一次表现得如此有骨气。

然后,清政府将宣战的事告知地方官府,但是慈禧却没有得到地方的支持,慈禧的马仔李鸿章甚至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应该知道东南沿海省份自古便是中国的GDP支柱,晚清的时候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以后,东南实业有声有色,张之洞可是晚清有名的实业家。如果这时候东南加入战争会造成什么结果?东南实业必然受损,那些实业家的利益肯定受到损失,洋务运动以什么人为主?以官僚为主,即是说当时许多实业家便是晚清官僚,他们岂会坐视自己吃到嘴边的肉烂掉?

于是张之洞主导并发起了“东南互保”,东南各省与参战国达成协议。



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自然少不了晚清红顶商人盛宣怀。

盛宣怀也算是东南互保的策划人之一,正是因为他的牵线,东南互保才得以迅速完成。盛宣怀背靠李鸿章,当胡雪岩被清政府与盛宣怀联合击垮后,盛宣怀便成功取代了胡雪岩的位置,有钱!当时最怕打战的便是他了,因此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出力极多。

张之洞虽被称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可是他与曾、李、左三人又很不同,曾李左是清朝的忠臣,张则更忠于自己。

东南互保保住了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稳定,让东南地区免于战火之祸。对于慈禧那种自取灭亡的做法,张之洞是嗤之以鼻的,他提过建议,可是慈禧不听,因此他只能选择用自己的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利益,顺便维护更多百姓的利益。在东南互保的时候,张之洞甚至制定了如果慈禧失败的预案,让李鸿章当总统主持大局。由此可见,张之洞对清朝可不是忠臣,否则哪敢如此?你慈禧现在出事了,想让我给你擦屁股?没门。



张之洞很聪明,当时的“四大中兴名臣”只剩他自己和李鸿章,李鸿章在负责外交事务后屡负骂名,名声很臭,但是张之洞知道李鸿章在慈禧心中仍然很重要,后来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被骂得吐血,慈禧不得不将他雪藏,而当时的李鸿章正是两广总督,于是张之洞他们便也将李鸿章推出来了。

李鸿章在两广可谓是孤立无援,不得不接受张之洞他们的裹挟,加入了东南互保的队伍。而且李鸿章在清政府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有他的加入东南互保更容易成功。

最终,慈禧被八国联军吓得尿裤子,匆匆忙忙跑去西安了。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然后开始了他们的强盗行为。

张之洞“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眼睁睁看着清政府被八国联军虐得吐血,到底是对是错呢?


吾与吾国


没有慈禧的手腕,大清不可能续命半个世纪,老太后经三朝而不倒,牢牢掌控帝国最高权力,与洋人打了几十年交道,和各国公使夫人也是经常喝喝下午茶,拉拉家常啥的,对于洋人的情况,老太后不会不清楚,如不够精明老辣,风雨飘摇的大清国,她如何能近50年屹立不倒?

庚子国变,5万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她最大的压力,还是戊戌政变后各国一直要求他还政皇帝的外交压力,哪怕八国联军出兵前的外交照会上,也是指明要求太后归政,国内没人敢提,谁提老佛爷灭谁,可洋人的枪炮可是不认人的。

对列国宣战,不是老太后昏了头,而是她的保住权力的权宜之计,正好利用义和团去和洋人打,连带部分清军力量,去和洋人打,表明一种立场和态度,而义和团终归还是乱民,借洋人之手顺势剿灭,洋人也承受了一定的代价之后,她再返回京师和洋人谈判。

至于开战前后,慈禧一直都明哲保身的,与主战派划清界限,甚至还暗中保护东交民巷的外国使团,这也是在为自己留后路,倒是端王等一批愚昧无知又狂妄自大的满清贵胄们嗷嗷叫地向前冲,最后八国联军追究战犯,慈禧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主战派,为了表明自己和平的诚意,慈禧按着洋人开出的战犯名单,一口气砍了100多个大臣的脑袋,最终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至于东南互保,老佛爷并不担心,虽然李鸿章等东南地方大员表面抗命,但也有一唱一和之意,毕竟慈禧也不希望战争范围扩大,影响最重要的东南诸省的税赋,保全了东南,也就保住了清廷的钱袋子。

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毕竟是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忠君爱国那是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他们也要讲求忠君爱国的好名声,等战争结束,李鸿章等就立马北上去收拾烂摊子去了,不过还好,端王等昏庸无能的满清政敌被打倒了,李中堂至少欣慰一些,但为了慈禧背负上庚子赔款的一世骂名,也真够悲剧的。


云中史记


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根源在于太平天国。

清朝的时候,中国的皇权可谓是高度集中。对于各个地方督抚,皇上的一纸诏书就能将其罢免,或者被杀。比如年羹尧立下了很大的战功,雍正下诏便将其押送京师。道光时期的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一直诏书就能让林则徐乖乖去新疆。

归根到底,因为皇帝手里有枪杆子。清朝入住中原以后,朝廷为了控制各个地方,在各地的战略要地都有自己的八旗子弟驻扎,为了避免他们被同化,将其隔绝开来,俗称“满城”。比如当时的北京内城是满城,外城才是汉人居住的。

这些满城中的人是清朝的忠实支持者,平时地位远远高于普通人。无论太平天国还是后来的辛亥革命,他们都是抵抗最为激烈的。比如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时候,最后抵抗的便是南京的满城八旗兵。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清政府在各地的八旗子弟,绿营兵都被打得溃不成军。南方各地的满城被摧毁殆尽。

这种情况下慈禧不得不起用地方团练。早期曾国藩湘军、后期李鸿章的淮军,都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些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私人色彩,部队靠私人关系维护,各项军需由其首领就地筹措。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整个南方督抚的权力开始急剧增加。

当然,慈禧等人还是意识到问题了,所以她还是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去限制督抚的权力,比如恢复军需的报销制度;整顿厘金;规范督抚的用人之权。但是由于当时时局的限制,朝廷并没有成功的收回权力,使得最终地方地方的权力体系得以形成。地方督抚成为集财权、军权、人事权和外交权于一身的人物。

义和团兴起以后,东南督抚做出了各种避战努力。但是慈禧太后一意孤行,使得最终朝廷对外宣战。东南督抚为了避免整个东南地区陷入战乱,加上列强之间互相牵制,对于东南督抚互保的建议,他们是非常乐意的,使得最终东南互保得以成功。此时的慈禧已经被八国联军赶出了北京城,逃亡了西安,这种情况下,她对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只有无可奈何了。

东南互保发生以后,慈禧看到了东南督抚已经不受控制了。为此,她通过军事改革来加强自己的权力。之后铁良南下,打破东南督抚财政垄断的局面,并且开始训练新军。不过事与愿违,这件事情最终的受益者便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他借着训练新军的机会发展壮大起来。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抵御八国联军的主要是甘肃提督董福祥的甘军,以及北洋聂士成的武毅军。而南方各大封疆重臣悉数缺席,其他勤王之师也全部未到。

慈禧要与列强11国交战,最终只调来两支军队,其他的像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实力武装,慈禧当然也调了,只是没有调动。庚子之败,其实从调不动各路兵马来看,慈禧就早已经败了。

在八国联军攻打清朝以前,英国人就和当时的铁路大臣盛宣怀、两江总督刘坤一取得了联系,请他们协助保护英国在长江一带的利益,英国也允诺不会将兵锋扩展到长江流域。

清朝与八国联军宣战的时候,诏书由上海的电报局发给全国。当时掌握电报的盛宣怀,截住了电报,并没有将诏书向全国发送,而只是发送给了各地的总督巡抚。

因为距离上海最近,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最早知道宣战诏书的封疆大吏,并及时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取得了串联,私下达成了保护外国侨民在长江一带免受战火殃及的约定。

当诏书到达广东的时候,两广总督李鸿章大惊失色,说这个是乱命,广东不奉召。李鸿章的态度挑明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揆、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迅速跟进,达成了旨在保护南方免遭战乱波及的“东南互保”协约。

东南互保主要是保持南方中立,不参与清朝与八国联军的战争。如果清朝战败,南方要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如果清朝皇室在战争中遭遇不测,就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以保证中华的根基得以延续。

因此,在八国联军侵华之中,慈禧根本就调不动南方各大臣,聂士成部在天津战败以后,慈禧可以倚靠的只剩下甘肃的地方武装董福祥了,这也是慈禧向西逃亡西安的原因之一。


苏绽


自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起,就一直有人不停的疑问为什么曾国藩不拥兵自重?为什么李鸿章不拥兵自重?(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其实很多人的疑问已经变成了现实,那就是慈禧太后不再是一个必然选择,是一个不可抛弃的人,而成为了一个选择题。

作为疆臣的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刘坤一等人,第一次采取了实际行动,有了反叛举动。

当时东南互保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未遂的政变,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及后,几次三番令李鸿章速速进京,相商要事。

李鸿章由于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受到国人苛责,慈禧太后也怕尾大不掉,便适时的将李鸿章调离政治中心,到广东做一粤督而已,同时负责兼办缉拿或者捕杀康有为、梁启超事宜!


李鸿章虽然心里委屈,但却乐得清净,在粤督的位置上倒也舒坦,不想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召唤,这是又让他去背锅啊,因此李鸿章双腿灌铅,迟迟未动身。

在盛宣怀的串联下,李鸿章默许,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炮制出了“东南互保”的提议,并私底下约定,慈禧太后挂了或者说被列强抛弃,就公推李鸿章为“总统”,出来主持大局。

好在列强没弄死慈禧太后,要不然这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的政变都可能变成现实。

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晚清政府对于全国控制的削弱,他已经没有办法“颐指气使”的行使统治,反而出现了掣肘和不服从中央调令的现象。


说明晚清已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当1911年江西巡抚程德全,挑去几块砖瓦,撤换掉大清龙旗时,其实是东南互保的现实版演绎,东南互保到清朝灭亡,不过十年。

这是临死之际的慈禧太后万万不可能想到的!


历史三日谈


庚子年的本质在于“失控”二字。

目前说的“东南互保”,有人认为这是地方督抚不遵朝廷命令,隐然有独立态势,并以此作为清廷中央式微、地方坐大的证据。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庚子年不遵朝令,通常说是两广总督李鸿章的给东南督抚发的电文: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里有个前因后果。什么叫“乱命”?因为这是庚子年混乱之时发出的诏令,要求将国内洋毛子一律除尽。

这不是疯了吗?也只有在朝廷失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命令。李鸿章的判断很准,认为这是端亲王载漪这些人瞎搞,是不正常的诏令,所以不加遵守,没有什么错。

之后的张之洞等人搞的东南互保也是如此。但东南互保是针对洋人而非针对朝廷的,因为当时洋人要派军舰进入长江以保护本国侨民。

为了防止外人趁机生事,东南督抚单方面宣布并承诺保护洋人,这阻止外人的干涉,这也是跟随李鸿章之后,不奉诏。

事后,慈禧太后不但不加罪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反而褒奖、肯定了他们在庚子年的作为。这不就很明白了吗?

至于说慈禧太后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试想当时的条件下,李鸿章远在广东,东南督抚也在几千里外,勤王之兵谈何容易?

难不成让他们飞过去?坐高铁去?那会也没有啊。

广东姑且不说,实在是没辙。

但东南督抚是派出勤王师的,如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还有从河南等地开出的勤王师,都曾北上勤王的。

当然,因为路途遥远、后勤保障、局势变化等各种原因,一部分勤王师如李秉衡部被八国联军消灭,一部分勤王师如鹿传霖所带是在听说慈禧太后西逃后转而向西安去的。

笔者要说的其实就一句话:不要以为清廷真的穷途末路,威信还大着呢。革命党的说法,不可靠!


坑爹史册


这个时期中华大地有一片奇怪景象:这个帝国的北半部和各大列强打得昏天黑地,中央政府发誓和洋人誓不两立;而这个帝国的南半部,在各大员的管理下,和洋人一片其乐融融,相安无事。

现在我们管这一事件叫:东南互保。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南方的实力派,之前太平时节还能相安无事的过日子,到了乱世嘛,大难临头各自飞吧,李鸿章直接说了:“此乃乱命,粤不奉诏。”

为啥地方督抚敢这么横呢?这不废话嘛,太平天国加捻军起义把清王朝的嫡系基本扫了干净,南方的满城都被屠了,随着最后一支清王朝嫡系军——僧王的骑兵被捻军剿灭,这个国家的军队基本就是汉人掌握的了,你中央还敢摆架子?没看慈禧逃难都只敢往西而不敢往南吗?

这个时候你让南方这些深知洋人厉害的大员带兵北上勤王,抗击八国联军,你当人家是傻子??


国史拾遗


这个可以从长、中、短三个阶段分析。即太平天国以来的地方坐大戊戌政变以来的满洲鹰派秉政,战时南方诸督抚的审时度势。最终造成题主的困惑。

1、太平天国以来的地方坐大

大清最初是兵归旗主,后来经历代削弱,才兵归君上。太平天国起义显然打破这一格局:兵归将有

我之前写过清王朝军事征伐体系演化与晚清军对节制、战力变迁等文。通过晚清战史也会清晰发现:

僧格林沁阵亡前,朝廷在北方战场就是僧王主导。

(高楼寨之战最大的影响不是军事,是政治

僧王阵亡后,曾、李率兵中原剿捻,战后李部淮军直接驻防京畿;左部西征。

中法战争,就是湘淮大佬指挥湘淮诸将的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无论李鸿章淮军、刘坤一湘军都是其直接指挥。

(湘淮军从来不是中央军)

在战争中,朝廷和他们协商确定战略目标后,基本是全权交给这些督抚处置。这个之前的朝廷确立战略目标,并钦差大臣处置的体系变化很大。

地方已经有较大、较强的实力,在相对折衷的情况下,中央、地方勉力维持平衡就很不错了。

2、戊戌政变以来的满洲鹰派秉政

戊戌六君子典型的科举汉臣,迅速进入机要,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喜欢。

在软禁光绪帝后,受益最大的是刚毅、毓贤等满洲鹰派,对内主张中央集权,对外主张排外

加强中央集权无非是提高中央财力、军力,削弱地方财力,军力。或者排外加强中央权威,或者通过大案逼地方就范。就来看措施吧:

(武卫军)

A、再次组建中央军,拱卫京畿——武卫军。全军七万余人。

B、刚毅南下去各省督办税务。(众所周知,太平以来地方军力、财力都归自己,中央分额很少)通过报效案等凑钱,解决中央财政危机。

C、利用拳民去排外,通过天下大义,如果取得胜利,自然中央恢复乾隆时权威。

显然刚毅低估了地方督抚与高估了中央实力

在地方搜刮八百万两,落得恶名狼藉,还没有拿下最大的财源厘金,连分到一定比例都没有。

而中央的军力与组织的拳民在对外作战中虽不是一败涂地,但惨败是肯定的。

(刚毅显然直接深入研究)

3、南方诸督抚的审时度势

刚毅是能吏,他知道内外行情,只是那个位置不得不那么思考,再那么做(这就是历史进程)。

而开风气之先的南方督抚很更清楚对外的后果。加上自身的财力军力与戊戌变法以来中央的乱政(在他们眼里如此)。自然会选择东南互保。

在朝廷转变政策后,地方再次拥护中央,维持之前的平衡。

至于清廷后来组建新军,完全势如藩镇,比之前难以节制的地方督抚危害更大。

(东南互保)

总结:

慈禧调不动地方督抚的历史原因就是地方督抚有较强的财力军力,能和中央协商,而不是之前的令行禁止。

在此基础上,中央强化集权与对外冲突,地方更要权衡利弊。其东南互保就是如此选择。

参考文献:

贾小叶.刘坤一与戊戌己亥政局[J].史学月刊,2017(06):67-78.

马忠文.庚子事变前荣禄与刚毅的政争[J].社会科学动态,2017(01):96-106.

田晓美. 刚毅及其《牧令须知》中的文书学论述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赵思渊.清末苏南赋税征收与地方社会——以光绪二十五年刚毅南巡清理田赋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04):73-84.

王尔敏.刚毅南巡与轮电两局报效案[J].近代史研究,1997(04):240-253.

丁名楠.关于刚毅从涿州回北京日期的讨论[J].近代史研究,1986(02):276-279.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八国联军侵华,其导火索是慈禧下令攻击洋人的在华使馆(造成德国公使克林德丧命),并且一口气向洋人十一国宣战。

慈禧这么气壮,一来是因为长期受到洋人的压制,心中不爽;二来,是受到端王载漪等人的蒙蔽,以为义和团可以与洋人一战。

整个事情的核心,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肇始于山东,一开始是很正义的,主要是为了对抗洋人的欺凌。但随着不断扩大,就变味了,很多装神弄鬼的家伙加入了进来,声称刀枪不入。

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十分明智 ,他在亲自测试后,识破了义和团所谓刀枪不入的鬼话,就大力围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生存,就流窜到了直隶、京津等地。

对于义和团,慈禧的心理是矛盾的。因为在她身边有两派不同的意见。

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封疆大吏,以及袁世凯这样的巡抚,甚至是荣禄这样的慈禧心腹,都看透了义和团乌合之众的本质,知道他们不堪大用,因此都主张剿灭。

但以端王载漪为首的几个宗室王爷,却把义和团吹上了天,觉得他们“扶清灭洋”,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应该扶持义和团,让他们去打洋人。

慈禧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听信载漪,大力扶持义和团,并真的用他们去打洋人了。

结果就引来了八国联军。

双方一碰面,义和团就露馅了。完全不堪一击啊。很快,八国联军就进占了北京城。慈禧只好化装成农村老太太,带着光绪皇帝连夜西逃了。

就是在这期间,慈禧给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地的总督们下了命令,让他们率兵进京勤王。

这些原本就反对义和团的总督们,都是老谋深算的老臣,他们一合计,既然北京已经不保,不如先保住东南半壁江山再说。

于是,他们就搞了个“东南互保“。其中,李鸿章最硬气,他对传旨之人的答复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当时,因为慈禧和光绪下落不明,这些人甚至打算自立,并推举李鸿章为总统。后来,他们知道慈禧和光绪已经到了西安,这才作罢。

再然后,慈禧下令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谈判,李鸿章只好依令前往。最终在结束谈判后呕血而亡。

慈禧闻讯后,痛哭流涕,并称赞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人。

是的,慈禧的确应该感激李鸿章。因为在谈判中,李鸿章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住了慈禧这个义和团运动的最大祸魁。不然,洋人是要砍掉慈禧脑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