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深处」古瓷装帖洋楼 当年疯狂举动 如今地标景点 身价倍增


2006年8月3日,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上,座落着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法式庭院。紧锁的大门挡不住人们的好奇,每天都有人来探询这栋奇特建筑的秘密。这是谁的房子啊?值多少钱啊?将来用来做什么啊?等等。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请耐心等待,还有两月将全部完工对外开放。”我是在建设阶段获准进行拍摄的,1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成为天津的旅游地标,许多游客都到过这里,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当时施工时的样子。

几名工人在屋顶施工。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数十位工人每天在其中仔细工作着。过往的人们透过栅栏门可以看到,高大的洋楼楼体上贴满了碎磁片,其中还镶嵌着一些看上去完好的瓷器、石雕和各色水晶。懂行的人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瓷片瓷器和石雕全是古董,其年代遍及唐宋元明清——这竟然是一个用中国古磁包装起来的古磁宫殿!

懂行的人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瓷片瓷器和石雕全是古董,其年代遍及唐宋元明清——这竟然是一个用中国古磁包装起来的古磁宫殿!它简直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教科书”,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窑址中的瓷片,几乎都能找到。


这个奇特的“古磁宫殿”的主人是天津商人张连志,当时40岁的张连志是天津有名的收藏家,主业经营餐厅的他同时拥有3家私人博物馆。他的古董存货堆满了4个仓库,其中古瓷占有重要的比例。2002年前张连志出巨资买下了和平区赤峰道上64号的这座法式庭院,该建筑因为有些破旧被闲置了十余载。

起初他用闲置在仓库的古瓷片装饰楼内的梯扶手和门框,完成后觉得效果不错又产生了装饰外墙面的想法。再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将整座院落变成一个完全用古董包装的建筑。刚开始时,人们都觉得张连志是疯了,等效果出来后人们觉得这和想象的不一样了,到如今没有人否认,“古瓷楼”已经是天津极具特色的一处别致景点。

古瓷楼的装饰,没有专业设计师参与,全部是按张连志对古董的品味以及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来构思。张连志几乎每天都会来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进度的同时构想下一步做什么。


装饰古磁楼用掉了多少古瓷片已经无法计算,除了4个仓库中原有的古磁片之外,张连志还派人四处收购,也有许多圈内的朋友送来的藏品。现在能够估算出的只有镶嵌在墙上的整件的物品,包括瓷器2万多件;石雕700多件,还有7吨多的水晶石。

古瓷楼的许多设计,都能体现出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整栋建筑被数条古瓷片粘贴的龙形浮雕缠绕;临街的院墙用古瓷瓶砌成取名叫“平安墙”;许多地方都点缀着古瓷枕象征着“岁岁平安”。

按照张连志的设想,完成后的古瓷楼将成为一个会所型的博物馆,用于举办各种古董、艺术品、工艺品的展示,也会成为一个收藏家和古董爱好者的沙龙。

天津在历史上开埠很早,从19世纪末起外国人开始在天津建筑西洋式楼房。到上世纪20-30年代,租界地的建设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一大批欧洲建筑师在海河两岸留下了风格纷呈的小洋楼景观,随之而来的是西风美雨在天津的广泛影响。

有些人认为用古董装饰墙体是对古董的破坏,对此张连志认为这恰恰是一种保护。按照设计者的观点,这些古瓷片对收藏者来说没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贴在墙上是给了这些古瓷片第二次生命。

而那些装饰在墙上、屋顶上的“完整瓷器”其实都是残缺的,损坏的部分被施工人员巧妙的藏在了视线盲点中。残缺瓷器装贴在建筑屋上后呈现出原有的模样,这是这些残缺瓷器价值的最大体现。将石雕镶嵌在墙上其实是只是换了一种成列方式,这种成列方式也许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施工人员一片一片清洗整理古瓷片,被挑选出来的将用在墙面。

张连志正仔细端详一只刚送来的瓷瓶,琢磨着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关于这栋楼的价值张连志不愿评估,但有人做估算过,当时这个的建筑面积近4000平米的法式院落地处繁华闹市区,在没有现在这翻装饰的情况下身价也要过亿。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又成了特色景点,期价值应该提升了数十倍。 感谢您耐心阅读原创栏目【硬盘深处】,本期作者郭铁流。欢迎转发!鄙视盗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