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再过两天,

军人依法优先将在交通领域通关了:

自2018年12月1日起,

全国汽车客运站、

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者在购票、

安检、候车、乘车等环节对军人提供依法优先服务。

不仅仅是铁路、航空,届时,

全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行业全方位、

立体化的军人依法优先格局全面形成。

换句话说,你以后可以在优先购票、

安检和乘车方面、在优化候车环境方面、

在便利化服务方面获得全方位的特别关照。

注意,这其中是可以带随行军属的。

但问题也恰恰在于需要军人随行。

当军嫂探亲时、当军嫂离队时,

基本不可能有军人随行。

这个时刻,

如果有一本军嫂证,将显得那么有实用价值。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我们图中的这本军嫂证,

是一支部队颁发的,

更多是一种祝福与荣耀。

去年七月,

扬州市双拥办发布

《关于换发市区军嫂游园优待证的通知》,

这个被许多军嫂简称为“军嫂证”的游园优待证,

已经在扬州颁发了近20年。

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荣耀,

并不是那一块钱,那块钱。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再过两天,

送战友,

踏征程,

很多满服役期的战友将告别军营,

踏上回乡的旅途。

他们与军人身份的告别,

他们的军属也将与“现役军人家属”

这个光荣的称号告别。

他们曾经能够享受的优先优待,

也许也要离开了。

这个时刻,

一本军嫂证显得那么有纪念价值。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军嫂,与付出为伴。

在内蒙古的阿尔山,

中蒙界河哈拉哈河在冰面下静静流淌。

那里有座三角山哨所,海拔1039米。

1984年初夏,时任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突遇山洪。

为救和驻地牧民,

李相恩不幸被哈拉哈河湍急的水流卷走,从此杳无音信。

妻子郭凤荣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

于是在哨所旁种下一棵樟子松。

26年后,这位军嫂不幸身患绝症,

弥留之际留下遗嘱,

死后要把骨灰撒进哈拉哈河,

永远陪着丈夫驻守边关……

那棵松树也已长成了“相思树”。

矗立在风中,永远寄托着这段感人肺腑的爱情!

军嫂,与奉献为伴。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云南边防某连有一片“蜜月桔”——

连队副指导员回家结婚,

为了赶上栽种节气,

蜜月没过完就背着200棵家乡的金桔树苗赶回连队。

他与新婚妻子相约,

等到桔子成熟时接她来探亲。

可快要等到这一天时,

这位副指导员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了。

妻子赶来,

只有刚刚成熟的金桔在风雨潇潇中等待。

我们难以知道,桔子的真正滋味,

我们惟有向最可爱的人、

向千百万默默奉献的军嫂致敬!

当军人把青春献给祖国、献给国防时,

她们也用最美的青春年华坚守军恋。

军嫂,两个字,写起来很简单;

军嫂,两个字,写起来很简单;

可是,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成为军嫂是需要勇气的,

所以张馨予成为军嫂,轰动一时。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军嫂来说,

她们把女人的柔情,

化作给军人最温暖心灵港湾。

当军人把青春献给祖国、献给国防时,

她们也用最美的青春年华坚守军恋。

也许经受风雨磨砺,

她们不再芳华绝代,

可每一个奋力拼搏的军人,

都会深深感到,

那个最伟大的女人,

最个最美的女人就是军嫂!

军人很伟大,

军人为保家卫国负重前行,

而军嫂则为军人默默守护坚强的后方,

这不仅仅是军功章的另一半的问题,

而是,军功章的全部意义。

一位军嫂给去边境一线的军人老公,

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

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

每一滴泪水,都向你流淌去,

倒流回最初的相遇。”

那次一线的反恐对峙,

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

军人是一份始终与牺牲和奉献相钩连的职业,

其实,于军人自身而言,

这种牺牲和奉献倒还是可以承受,

因为有的是有情怀在,

有的是不悔最初的选择,

还有的就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可是,这样的牺牲和奉献从来不止于军人本身,

军人家庭、军属也在进行着牺牲和奉献,

不论她们是否愿意,都不可避免。

军属过的好不好,

始终是萦绕在军人心头的一大担忧。

颁发军嫂证!温暖军人心!军嫂光荣不再是口号

其实“优待军属”“军人免费”

“军人优先”的本质并不在一块钱、两块钱,

五分钟、十分钟,

或者一束鲜花,一块牌匾,

而在于这是对军人的荣誉感、

对军人奉献和担当精神的肯定。

是肯定那种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精神,

更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军嫂心声:能让我们军嫂买到一张去探亲的火车票,哪怕允许我们持证先上车后补票,就算站票也无妨!我们分居两地,孩子小,仅靠节假日带着孩子去部队团圆,可是节假日的火车票真是秒杀!国庆节,带着孩子实在买不到票,买了个中转车,可是也不直达驻地,跟火车站工作人员商量能不能让我先上车,我一定补票,我一手持部队给我发的出入证,一手抱着孩子,火车站的人就是不能通融,把我踢皮球似的让我一会找这里,一会找那里!火车就要开车的最后一刻,在我的苦苦哀求下,终于让我进去了。当时还说了一句:以后不要这样了,给孩子什么印象!听完她这句话,我眼泪哗哗的流,从检票口一直哭到下一站,莫名的委屈,眼泪止不住的流,就这样也不敢告诉老公,在车站的遭遇,及我们站了几个小时才到目的地。那一刻第一次问自己嫁给军人值不值得,突然觉得拥军优属,就是一句空话!真心希望这句话能落到实处!既然已经不再安置随军军嫂工作,那就让我们这些自食其力、分居两地的军人家庭多一次团圆的机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