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CFIC导读: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资料图:人文财经学者、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

近期从上到下给民企频吹暖风,而且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比如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国务院提出力争主要商业银行四季度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这就是定量的、可验证的标准。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前几天我和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企董事长交流。他说政府简政、减税、减负的方向很好,目前他们这样的公司最关心的是社保费征收。这家上市公司一年工资支出6000多万,如果社保费由税务部门严格足额征收,还要算历史旧账的话,利润一下子就没多少了。他知道有家广告业的上市公司,2017年人工开支(含销售奖励)20亿,利润只有3亿,如果社保费上去,等于老板白白给员工打工。

长期看,企业应该主动承担法定责任。近日,日本日产汽车会长戈恩因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被东京地方检察院以自愿同行方式带走调查。可见在成熟经济体,再大牌的企业家的行为也要合规。但具体到中国当下的情况,如果税费等一条条马上兑现,很多企业就给勒死了。所以他们很关心增值税、社保费、企业所得税等等明年能不能实质性减少。

这位董事长说,站在企业角度,除了希望简政、减税、减负,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引起重视,就是在日常经营中,各种拥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习惯性地对企业罚款。比如,他的公司打广告用了“最”字,违反了《广告法》,工商部门开口就要罚50万;消防不过关,要罚30多万,最后讨价还价罚了18万;劳动仲裁,一罚一个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漏缴了还要按滞纳时间多少加罚。

我说,这些问题不解决,出现更大问题怎么办?比如今年8月哈尔滨太阳岛度假区的酒店大火,20人遇难,事后查明该酒店4次消防抽检不合格仍在营业。他回答,现在的情况常常是,查问题并不是真为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罚钱创收,罚多罚少随意性很大,罚了钱就走过场。如果你想找人从中调停,会发现中间人、中介机构都和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联系,有些就是其下属机构。

“难道不能既解决问题又不乱罚款吗?乱罚款增加了企业开支,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还是会想办法‘拿回来’的。”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怎么看待上述问题?

从保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权益、推进法治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对于违规违法现象的确不能姑息,有些方面其实做得还不够,而不是做过头了。但另一面,在部门立法、部门执法、部门获益的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确实又会出现权力部门用各种理由设立各种门槛、标准、许可,由此产生大量所谓“违法违规”的名目,进而乱收费、乱罚款,名为公共利益,实为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即使有些问题应该解决,是否一定要和钱挂钩,好像罚了款就万事大吉?

去年《人民日报》曾做过涉企收费的系列报道。名目繁多的收费使企业不堪重负,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能不能给企业一本明白账?集中清理乱收费,为何隔一阵子又会冒出来?《人民日报》剖析了一家耐火材料厂的案例——只要开门营业,一分钱还没赚,就有十几个评估评价必须做,个个要收费。安全、质检、土地、规划、环境、消防、能耗、职业卫生……有的是政府机构收费,有的由第三方机构收取,但成本上没什么差别,多的如环评,可能要好几十万元,少的也要上万元。哪项评估没过关或者没能及时拿到证,企业就会被罚款,有时一罚就好几万元。

还有企业抱怨频繁收费干扰正常生产运营。看绝对额,费不如税多,但费随时可能冒出来,不仅花钱更花精力。一笔笔收费背后,对应的是一项项检测、评估、审查、验收……企业要安排专人对接,收集数据、提供资料、走程序。收费方核定费用后,企业还要再审核一遍,看是否有重复收取的、是否有该减免却未减免的。有时,围绕一项收费,前前后后要派专人盯好几个月才行。

有些收费则弹性很大,比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需要不定期抽检,部分检验费用由被抽检企业支付,如果“关系没协调好”,很可能总被抽检、多花钱,逼着去“维护关系”。还有的地方,餐饮企业每年为员工办理健康证、支付体检费,这是合理合规的,但费用是不是可以低一些?一年内如果在一个地方办了,换个地方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办?至于那些垄断性行业的服务收费,更是只涨不跌,企业毫无办法。

在一些商贸市场,以消防检查为名,大小商户通吃,也不开任何单据凭证;在公路上,随意增加收费项目,雁过拔毛,或以“无道路运输证”等为由收取现金而不开票,司机如果辩解罚款就会翻倍;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甚至酿成过车主不堪公路执法罚款喝农药的事件。

在网上论坛中,你可以看到大量对于乱收费、乱罚款的抱怨。比如一个会计说,他刚参加工作,营业执照要求在网上公示年报,他要公示2013年和2014年的年报。因为操作问题,当时没看清楚,只公示了2013年的年报,所以系统上只有2013年的年报。企业被列入了异常经营企业名录。“因为业务需要,现在想移出异常经营企业名录,找人一问,要罚款2万。单位要我出。我查了《企业信息管理暂行条例》,上面没有明确说怎么罚款,罚多少钱。只是说情节严重的需要罚款,意思是情节轻的改过就可以移出了。地方工商局一来就罚这么多?几个意思?”

中央最近对民企的鼓励支持是动了真格的,但在各地方各部门,制度性成本的高企已经刚性化、普遍性了,这就有可能让大政方针一层层消弭于无形,或者一阵风过去,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又故态复萌。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第15条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放到地方和基层,方向是对的,但如果地方和基层的政府职能不转换,或者条条的职能不彻底转变,最后弄到企业头上,还是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为什么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如此之难?说到底,是“设租-寻租”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人民币服务”。

所谓“设租”,是指权力拥有者利用权力获得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行为。有些“租金”的存在,一开始并不是政府有意创设的,比如“双轨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寻租,而是为了市场化改革中的渐进与稳健。但只要有资源市场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就会诱发走后门、游说。此时就要坚决采取措施,尽快从制度上进行校正,减少租金的幅度和数量。而有些租金则是部门有意设立的,比如不少部门针对老百姓和企业的服务,都指定某某服务公司办理,只此一家,价格明显高出合理程度。涉及到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财政补贴、贷款发放、官员任免等等,“设租-寻租”的规模更大,最终的受益者往往都是设租者的特定关系人。

还有些设租寻租者干脆向公共财政伸手,直接攫取。比如最近刚刚宣判一审获刑15年的北京市旅游局原局长、市文资办原副主任张慧光,多次采用虚假合同、虚增合同金额等手段骗取公款。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市文资办与某出版社签订《微电影市场发展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委托服务合同》的过程中,张慧光套取财政资金151万余元,后借用某文化传媒公司名义,与出版社签订虚假的《“微电影市场分析及实例论证项目”微电影拍摄制作合同》,骗取财政资金中的75万余元,据为己有。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经济活动,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相反,原本应该用于开展经济活动的公共资源突然消失了。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寻利和寻租两种基本的商业模式。寻利是通过“无形的手”,在市场上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由此增加了社会总福利;寻租则是在生产性活动之外,通过权力设置租金,强迫企业或个人不得不缴纳。寻租不产生任何生产性创新,相反给企业或个人增加了负担,并助长干预、投机和与特权结盟。政府手里的资源控制权越大,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越多,获得的租金收益也越多,社会的制度性成本也就越高。

所以,在政府努力减税减费的时候,有必要更深刻地认知设租寻租的危害性,并从根本上减租去租。否则,一边是减税减费,另一边各种名义的租金居高不下,企业依然不会满意,内心也是笑不出来的。

救助民企是好事,但小心有人浑水摸鱼

先讲一个故事。

话说打仗时,一线部队节节败退,主力援军拍马赶来拼死相助,岂料,行军途中竟遭遇前线逃兵。

“兄弟,你上,我们先撤了。”

“前方战况如何?”

“天黑,不清楚。”匆匆离去。

此时各路援军反应不一,是就地休息,派三路探马前去打探虚实后再做打算?还是继续急行军赶赴前线?

如何决断?

故事映照到现实——近期,各地方政府举措频出,以降费、补贴、放宽市场准入等手段支持民企纾解困难,然而,

刚拿到政府组织的纾困资金便立刻大幅减持的民企股东们,给市场出了一道大难题,也给大规模的民企救助行动提了一个醒。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救援

最高层的关注之下,这一轮对民企的救援声势浩大。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锤定音,民企发展有了清晰方向,纾困民企的力量更为强大,行动更加积极。

在此之前的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纲、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集体喊话维稳股市。

各种大招此后齐发。银行理财资金入市、险资入市、私募基金入市;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放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松绑并购重组等政策火线出台。

地方政府资金也纷纷紧急救援。广东、湖南、浙江、四川、北京等13个地区的国资部门已于近期推出或酝酿了救市方案,救助基金规模合计已超700亿元。

近日,也陆续有公司披露拿到援助资金,正逐步将控股股东质押率降至合理水平。

11月6日,此前爆发股权质押爆仓危机的东方园林称其获农银投资30亿元增资,首期现金增资10亿元已到位。11月20日晚,赛为智能公告,控股股东将部分股权质押给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获得的资金将用于置换前期股权质押。

据经济ke了解,多地已经列出民营上市公司救助名单,

有不少公司想方设法跻身其中,获得国资加持;也有公司在尚未确定被救助之时,就匆匆发布可能被纾困的消息。

不管纾困是真是假,资本市场都给予了足够的反馈,相关标的股价纷纷上涨。如博天环境,在6个交易日内股价从13元涨至18.1 元。主业连亏14年的恒立实业在18个交易日里出现14个涨停板,股价从2.58元涨至9.78元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撤退?

然而,一些人却用减持,给大规模民企纾困行动打了“预防针”。

以博天环境为例,在此轮上涨行情中,博天环境获得了1亿元的纾困贷款。据相关媒体报道,海淀区国资委11月14日与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当天,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向博天环境发放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首笔贷款5000万元,对博天环境的另外5000万元贷款也将于近期发放。

利好刺激下,该股从11月12日起经历了七连阳,随后停止上涨步伐。19日晚间,博天环境发布减持公告,三大股东拟清仓式减持1.26亿股,占总股本31.35%,若以19日收盘价18.1元计算,累计减持金额达22.8亿元。

市场迅速给予冰冷的回应。11月20日,近5万手大单将博天环境全天封在了跌停板上。

经济ke注意到,这三大股东并不包括控股股东,减持合法合规。只是,减持的时点过于撩动市场的敏感神经。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这是为谁纾困?质疑之声四起。

经济ke梳理后发现,“吃相难看”的不光是博天环境的股东,这样撤退的民营上市公司股东还有不少。又如,正业科技11月8日公告说,公司实控人获得东莞国资4.16亿元资金支持。8天后,正业科技6名股东分别减持,累计套现567.93万元。

这是一类。再来看看另一类,借上市公司回购利好政策做掩护的“逃兵”。

9月6日,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修法建议。11月9日,《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出台,在融资方式、融资审核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便利,鼓励上市公司回购。

然而,有的上市公司一边回购,股东却一边减持。

亚光科技抛出总额为1亿元至2.4亿元的回购计划还未实施,其股东周蓉就抛出减持计划。表面看,2017年亚光科技(原名“太阳鸟”)因并购亚光电子而业绩亮丽,实则其传统主业船艇产业2017年亏损近7000万元,实控人太阳鸟控股股份质押比例上升至82.27%,还有14.67%股权办理了担保与信托登记手续。有报道认为,这或许就是周蓉走人的原因所在。

亚光科技当然不是独苗。2016年上市的百利科技(SH.603859)的各股东们,从解禁之日起就忙不迭地跑路,前不久还曝出在减持时误操作买入2000股,获利100元的乌龙。

舆论压力之下,博天环境股东们只是承诺在6个月内不在二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实施减持。协议转让方式则不受限制。这些股东都是IPO之前拿到的股份,意味着即使股价从最高位跌去70%,其投资获利依然不菲。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博天环境刚歇火,正业科技(300410)来接力。不过,正业科技的玩法不太一样。

资料显示,正业科技从事精密仪器设备及高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将在2.18亿元至2.77亿元,增速在10%至40%。然而,其控股股东正业实业所持股份高比例质押,存在爆仓风险。公司因此被列入东莞市政府救助对象。

11月12日,正业科技控股股东正业实业,获得来自东莞市政府下属平台公司的4.16亿元资金支持。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此外,正业实业还获得东莞信托的支持。11 月 13 日,正业实业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229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1.68%)质押给东莞信托有限公司,用于融资偿还债务,此笔股权质押业务没有设置预警线及平仓线。至此,正业实业累计质押股份数87,464,416股,占其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99.26%。

11月21日晚,正业科技抛出高送转预案:每10股送9.5股并派发4.2元现金股利。控股股东承诺,自预案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

在A股市场,高送转方案被视为利好,往往能刺激股价。正业科技的方案也受到市场追捧,其股价11月22日涨停。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然而,深交所对此保持严监管态势,极为警惕。11月22日,正业科技就收到深交所发来的问询函,且所提问题均颇为尖锐:要求公司说明推出高送转方案是否存在配合股东减持、炒作股价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向特定投资者泄漏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情形。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深交所还要求公司结合财务状况,说明现金分红的资金来源,是否可能会对公司流动资金短缺。潜台词似乎就是说,控股股东刚拿到一大笔政府的纾困资金,上市公司回过头就要大额分红,这算怎么回事?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在公司获得政府救助后的几天内,正业科技6名股东分别减持,累计套现567.93万元。此外,部分员工限员工的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已于2018年10月28日届满制。

国资纾困,似乎也被某些人视为套现良机。

秦朔:减税减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减租去租

标准

一个潜在的事实是,股东们对公司的质地一清二楚,接盘的国资却可能掉入黑洞。

从现有数据看,接盘国资大多数处于浮亏状态。例如,金力泰的转让价15.5元/股,一度跌至4.09元/股,只剩下零头。总价一块钱转让控股权的金一文化负债128.53亿元,连续4年经营性现金为负,2017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6.65亿元。此外,如福州国资接手的达华智能,延安国资救援的必康股份,甚至都堪称高位接盘。

到底怎样的民企才应该被救助?

必须正视到,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各有各的原因。如果本身基本面良好,只因外部环境变化或政策原因,导致一时陷入流动性危机,自当伸以援手。

然而,据经济ke了解,也有一批民营上市公司当初进入资本市场就为了套现,根本无心经营企业;还有的公司主业惨淡,靠着跨业并购,甚至是高溢价高商誉并购维持股价,再做股权质押套现的,如今遭遇市场下行而爆仓。

多位市场人士对经济ke表示,这样的公司本不应该上市,此时若大股东陷入困境不仅应任其自生自灭,还要追查其上市时的猫腻。

对于纾困民企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清晰有力:“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

有券商在组织纾困民企资管产品时,也提出合适的投资标的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首要的前提是,大股东此前利用股票质押资金做了什么,必须要有正确的投资方向,而不是去做了其他的事情;此外,企业基本面应该是良好的,只是遇到了短暂的流动性问题。

实操中如何践行,我们还是要擦亮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