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傳——孫登

神仙傳——孫登

孫登(生卒年不詳),字公和,號蘇門先生。汲郡共(今河南輝縣市東五里固圍村東二里)人。長年隱居蘇門山,博才多識,熟讀《易經》《老子》《莊子》之書,會彈一弦琴,尤善長嘯。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於他。著有《老子注》、《老子音》亡佚。

孫登是汲郡共縣人,孑然一身,沒有家屬,獨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夏天自己編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長髮覆身,平生好讀易經,安閒無事,常彈絃琴自娛。性情溫良,從來不發脾氣,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要看他發怒的形態,可是孫登從水中爬起來,卻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神仙傳——孫登

後來孫登居住在宜陽山,司馬昭聞知後,命阮籍前往拜訪,與他談話,卻默不作聲。嵇康又跟隨他遊學三年,問他有何目標抱負,孫登也始終不答。

及至嵇康將離別時,對孫登說:"先生難道竟無臨別贈言嗎?" 孫登說:"火生而有光,如不會用其光,光就形同虛物,重要的是在於能用光,光就能發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會用其才,才能反會召禍,重要的是在於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於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於認識獲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於當今之世,望你慎重。"

神仙傳——孫登

嵇康未能接受,後來果然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 "昔慚柳下,今愧孫登" 兩句,深表感慨,後悔當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所誤。

有人說孫登認為在魏晉之際任職,容易被人猜疑,所以才沉默寡言。後來不知所終。

楊駿曾經把孫登請去,但問他什麼他都不回答。楊駿贈給孫登一件布袍子,孫登就要了,但一出門就向人借了把刀,把袍子割成兩半,扔到楊駿的門前,又把袍子用刀剁碎了。楊駿一怒之下把孫登抓了起來,孫登就突然病死。楊駿給了一口棺木,把孫登埋在振橋。幾天後,人們卻在董馬坡看見了孫登。

神仙傳——孫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