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如何做到“承上啟下,胯軸三通”,一起來了解一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大師逝去,痛哉,江湖從此寂寞。昔日彎弓射鵰,東邪西毒。今日桃花島上,玉簫聲落。尋江南,闖大漠,踏塞北,赴南極,天大地大,世間再無一代宗師。人生在世,白駒過隙。筆走龍蛇,切金斷玉。一劍辟邪驚青城,黑木崖上修葵花。鳩摩赤焰,段家六脈,各有各的緣法。黯然銷魂掌,剛猛絕倫。天山折梅手,生死一符。紅顏彈指間,剎那芳華。一曲煙雨遙,笑傲江湖。東海不見黃藥師,丐幫難覓洪七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秋水無崖,莫愁火中泣歌。玄冥二老,武當三豐太極。倚天誓要滅屠龍,歐陽力拼十八掌。九陰九陽,乾坤挪移。古墓歸隱,一對俠侶。掃地老僧,天龍八部。那個世界,您依舊是高山,巍然屹立,直衝雲天,為後人所敬仰。先生一路走好,來生再造武林。晚輩浮屠,頓首泣拜。

打太極拳如何做到“承上啟下,胯軸三通”,一起來了解一下

承上啟下的是胯,要做到胯軸三通。一通腿勁,二通腰力,三通丹田。這個根節,是關鍵處,重中之重。打拳,有沒有味道,很大程度,看你的胯法如何。因為承上啟下,所以胯法多變,為歷代拳家所重。胯的關鍵,在胯軸。胯軸的關鍵,一個字,活。襠不虛,胯就沒有騰挪空間,這個要注意。調胯,即是換重心,不用刻意調腿,既省時又省力。永領百匯,頭上有旋兒,吊住周身,渦流俱沉。一邊旋,一邊沉。落步掉胯,換襠布重。一邊輾轉,一邊升騰。手繞著身子,胯圍著丹田。身法大,不是身子動靜有多大,是兩胯騰挪的夠大,不是胳膊腿有多長。二槓互換,你要用胯。佈置重心,同樣用胯。因為有了胯,拳味大增。勁路靈便,打著舒服,看著也舒服。掖住胯根,抻住內筋。丹田擠胯,命門有力,像快鐵板,鑲在後腰,腹部又是活的,前柔後剛。突然一吊丹田,前頭巨整,腰椎活了,勁往上湧,脊柱波浪,這叫輾轉升騰。承上啟下,就用胯,拳就活了。

打太極拳如何做到“承上啟下,胯軸三通”,一起來了解一下

承上啟下,胯軸三通。胯通著腿。單重為活,勁發於腿,蹬腿填胯,拔腰立軸,勁就豎了。突然一鬆,後弧換胯,又到那邊去了,換得精巧,動得講究。單重,一腿發力,靠胯接引,好比開關,這邊虛掖,那邊填接,左右來回調換著做。打拳是這樣,一個式子裡頭勁多,調胯有十幾次,再走身上的勁,一趟拳下來,幾百個勁,一氣呵成。不經過訓練,一般人是拿不下來的。胯通著腰,一動丹田就旋腰,一旋腰就換胯。一邊掖,一邊填。為何填胯?用胯去接腰勁。腰裡有勁,是好的。用胯頂著腰眼,就更有好了。用好了胯,解放了骨盆。善用骨盆者,強悍。兩個胯軸和命門,形成三角形,結構到位,支撐力就強。胯通著丹田,這個環節,很重要。胯活,但可不是晃盪,是有規律的調換。掖胯,是丹田頂胯根,要的就是摺疊勁。槽子深,彈縱力足,爆發力強。摸摸胯骨頭,能頂出來,支撐力就沒的說,胯就是千斤頂。丹田旋動目的是,調動兩胯做功。玩好了胯,周身就是陰陽魚。胯掖得深,丹田頂得住,重心就藏得深,整體又不失沉勁,身上還活。此正是,須傾英雄淚 ,雖千萬人,吾往矣 。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打太極拳如何做到“承上啟下,胯軸三通”,一起來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